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5567|回復: 18

項目難點攻克談點感想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23-9-12 21:32:45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天項目最關鍵的點我自己動手做了搞了個導向板,結果就成功了,沒想到一塊導向板解決問題。/ p" Z0 h# J/ q' B( D
   沒成功之前各種說法都有,圍了很多人,來了好幾個領導,都是各種說法,沒有一個看好的,每個人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
0 N1 A1 e9 B8 ?9 B( s' M+ S% t: x    這個設備其實很簡單,兩個普通電機外加一個伺服和幾個氣缸,都是普通的動作機構,凸輪連桿啥的都沒有。由于需要對接前面的產線,所以每次開機調試特別費事。- s% M  T8 J- l0 s- k
  其實前面的產線是20多米,傳動復雜,各種凸輪連桿,現在也加了多個伺服。多伺服同步,主從控制把電氣玩的死死的,幾個月都沒調試出來。: b1 u! ~' z  w
     好了扯遠了,我只是談感想,與大家交流  M6 n# ^( \: k3 \* O1 C. X
1.設計一定要嚴謹仔細多考慮
8 s6 ]. g5 P4 a9 U) z   能設計解決的事情細節前期一定要解決。我們只能把握自己,別人我們誰都管不了。 如果設計階段就能仿真動起來就不要搞到現場試。  
. K# ]1 m6 `/ W) W" m   這一點還希望大家指點,如何在設計階段把你的設備聯動起來? 如何在設計階段就做出你想要的動作呢?  
/ v) }5 m  f9 U$ T* U  這一步其實很復雜,由于設計的時候是靜態的,我看別人做的動畫往往都是某個機構的運動仿真,這確實是個好辦法。
0 D' D0 c9 \; W: n9 S0 d   
5 b3 t$ G& [& g' S% ?! @2。 調試一定要多要資源,因為調試才是離成功最近的一步7 f- ~) }* D0 I" p& S2 ]
  這個資源包括很多,人員,物資等。1 B: a4 D& O1 I: j9 r1 i1 [* D
  比如說有沒有裝配人員支持,有沒有調試人員支持,有沒有領導幫你協調。* E* W  G6 s6 U9 k5 ^5 e- |# ]
   就比如我今天遇到的問題是我前面調試失敗了3次,裝配人員不支持我了,領導也沒有協調成功。  沒辦法我只能醒著頭皮自己拆裝,自己動手做零件,相當于自己孤軍奮戰了,這個時候壓力很大的。( F: n! d& ?4 m- h( e, ^
  還有調試人員從來就不參與調試,這就是個巨大的問題。說什么調試人員只調成熟的機器,不調新機器,這都是目前很多公司典型的錯誤做法。對此機械工程師一定要改變這種錯誤做法。. l: D& {. d% _( L8 O
  調試人員按說調機器經驗應該更豐富,動手能力也強于我們,有很多公司甚至調試人員是從優秀的裝配人員提拔出來的,調試的一般不能成為工人了,稱為工程師了。  待遇也普遍高于裝配人員。 ! I  J( H" A5 h) e  ~
  因此一定要讓調試人員參與新機器調試,充分發揮他們的能力。  如果調試工程師只調老機器,成熟的機器,那就跟個傻子沒什么區別。只會干重復的活,不能干新活,也不配稱為調試工程師。8 A1 R1 J! K: R/ K6 e# C, X
   設計人員作為項目負責人,一定要爭取到裝配的支持,調試的支持,生產加工的支持,采購的支持。% a  T* V+ b! c6 _
  該買的東西馬上買,該加工的零件快速加工,甚至自己動手現場制作,大大縮短調試時間。 調試階段就是要搶時間,多試多調% n7 R' H& e3 J( ?$ ^
      想起來當年我入行的一家公司,我作為協助人員,協助項目主設計,調試一臺機器。 一次失敗的經歷分享給大家6 d. `; R( s* Q$ Z' @
1.機器設計階段,項目主設計,經理,總監3人共同審核,沒問題。投產裝配調試. J: e( i1 P, ]5 }# G
2. 調試階段達不到預定功能
% |, V6 j% x& n$ Q6 u+ R$ r1 D+ R  有個機構怎么著都不能達到預定功能。項目主設計反復調試反復修改,找多人幫忙研究解決不了問題。 3個月時間里無法解決。 9 v& M* E  f' ^6 Z3 \
  調試部門從頭到尾3個月沒有參與調試,因為是新機器,都躲起來,繞著機器走,還是老掉牙的臺詞,新機器你們技術部自己調。
! K! y4 f! ]; J5 C5 x  后臺這臺機器廢掉了,扔到車間里,沒有賣出去。這是我入行以來的一個噩夢。雖然我只是協助,不是主設計。
0 J5 r$ ]6 k; G; D+ @  我分析起來這個項目的失敗之處7 o- R& Y) s6 z0 G5 O$ b+ k- r9 {( m
1.調試的太少8 M1 X2 T( E' n
   前面說3個月還少呀? 調試 時間是3個月不假,但是3個月每次零件改動就要一周兩周,這樣算下來,3個月內也就測試了不到10次啊。  $ M- I( r+ \, L3 a2 H- _3 w, s/ e0 s
    這里就是我前面說的了,調試的時候一定要盡量自己做零件,而不是每次都設計出圖加工,一個流程走下來可能一周時間就沒了。4 U' N/ n* a1 u  O1 l
     其實調試的時候,焊個什么,折彎個什么,剪個什么,很多簡易的零件完全可以現場制作,實現當場做,當場改,當場調,當場看效果。5 H+ e  v3 Q$ j+ i" |+ o! ?3 J' T2 q1 ~
2. 只調機械不調電氣
' a" T; c& ~7 m4 ?, l  當時我們的電氣是外包的,其實調試的時候,電氣也有很大用。他可以控制機器的快慢節拍等很多你機械想不到的東西,一定要兩條腿走路,避免只改機械不優化電氣
) X. F; q( P) s 3.亂改設計
8 B8 `2 {' g  p( C: h  調試不成功,這個時候很多想法,多總結想法,然后實現他們,把你能想到提練,改零件,加機構,都是可以的,關鍵一定要去實現他們,想法再好,一個都不試全都是扯淡。  折騰的過程你才能清楚哪里不行,哪里需要怎么修改,哪里可以優化。  千萬不要聽裝配和調試的,試一下就改設計。 因為裝配和調試希望的是你設計多改,這樣他們就少折騰。  到了調試這個階段了,設計可以改,但一定要先調,多方面調試,驗證不行了再改設計。  見過了太多調試不到位盲目改設計的場面。這樣只會耽誤工期。; X% h  G9 e4 o% F6 w
   設計是關鍵,調試更是關鍵的關鍵,設計的再好,沒有調試的反饋與配合都不可能成功。6 Q0 m/ ^& _/ E, f5 n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看法,歡迎大家交流指正。

評分

參與人數 3威望 +102 收起 理由
xieshuilong24 + 1 優秀
gemiusunyi + 1
老鷹 + 100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23-9-12 21:49:09 | 只看該作者
沒圖,一切都只是你的臆想。
3#
發表于 2023-9-12 21:54:52 | 只看該作者
太長,沒看。9 Q3 h0 w! d) j( |$ z

& K& L# b  E- ?% I; Q% s圖紙是工程師的語言。
4#
發表于 2023-9-13 08:08:00 | 只看該作者
總結很不錯。只是我建議核心工藝最好是前期有一個驗證階段。不然到后期你想改未見的能改好!
5#
發表于 2023-9-13 08:15:42 | 只看該作者
讓整個設備聯動起來軟件是可以實現,就是太麻煩了,要耗費很多時間精力搞這個
6#
發表于 2023-9-13 08:19:34 | 只看該作者
垃圾,成功有會么好,) v# H. o0 D2 O9 C3 S" V3 M
7#
發表于 2023-9-13 08:23:46 | 只看該作者
這不是單個人的事,這是一個團隊才能做好的事
8#
發表于 2023-9-13 08:36:03 | 只看該作者
當問題出現時: X; ^7 [" G' ?& @6 [1 Z0 p
一堆領導和同事都會過來甩上一兩句  T2 J. n* ^; k
別懊惱別被干擾
9 F. E* w; A1 Y: N/ m& U" T& E  d認真聽取意見,有道理采納,沒道理的過濾
* N, {! w( c# g% Q4 V  |4 n耐心測試,最終能突破的

點評

中肯  發表于 2023-9-13 13:50
9#
發表于 2023-9-13 08:36:12 | 只看該作者
關于設計階段的問題規避我說下我的看法吧,自從開始用SW做設計以后,我就嚴格要求自己所有運動部件都做成柔性的,每一個動作都要手動拖動部件做一下近端遠端運動模擬,看過程中是否有干涉,看行程是否夠不著。此外就是把所有能裝的部件都裝上去,比如氣缸上所有的傳感器和節流閥,比如所有的螺釘螺母墊片等小零件。0 L$ V- e) ^# Q8 E: I/ y
第一種柔性的問題,很多設計人員或因為電腦差或因為自己懶不愿意做,全部做成剛性固定的,所有的移動部件只靠自己測量和腦補來判斷是否干涉是否行程不夠,這一點我覺得不是很好,我見過兩個人因為這種原因導致設計出致命錯誤的。
4 D) ?3 p* r: e- F1 P# `3 T第二種我發現是大部分工程師都不愿意做的,大概也是因為電腦差或者自己懶不愿意裝,但是實際上還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很多時候不裝上去根本發現不了是不是干涉了,或者說螺釘之類的可能扳手位是不是夠等等問題。' I( j0 i5 G( `  z" i/ `
我個人認為設計階段做到以上兩點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設計失誤,我想很多人會說自己電腦不行玩不動,我是這么做的,在有很多人的評審會上操作大型裝配體,電腦卡的一批,老板自己就會意識到,然后再申請就會容易很多,做設計的不能擺爛,你不給我換電腦我就慢慢做或者瞎搞,要想辦法調教老板的思維,讓老板明白一臺好電腦對公司的重要性。

點評

貓發下自己的配置  發表于 2023-9-13 15:41
這個對電腦性能要求有點高 卡  發表于 2023-9-13 15:40
10#
發表于 2023-9-13 09:23:18 | 只看該作者
SW裝配體做成柔性的,部件多了很容易出現標黃,提示出現錯誤,有時刷新重新生成一下又好了。一直沒找到好的解決辦法。

點評

+1  發表于 2023-9-13 10:47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8 20:57 , Processed in 0.06162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