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定義管理,很多人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認為一些有效的管理,在別人看來,可能效果就不是那么明顯,甚至會對企業產生不利的影響。 # x; f1 K# ]& F
其實,管理沒有固定的一個公式,只要對企業有利,就是好的管理。如果說管理難,它真的很難;如果說管理簡單,它又真的很簡單。 9 z1 y' i* ?1 u( k, X4 W
什么叫管理?學過相關管理課程的人,都知道管理的定義是什么。管理就是機構內人與資源的結合,去實現目標、共同工作的過程。但筆者不認為大家真正理解它。 : G& k- Y' P9 X/ q! i. V
—1— 什么是最重要的 ) K k% s! L2 J/ t% }
管理是一種決策。管理所要求的合格決策,就是讓成員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L0 e" T1 t' {7 K5 V
& d, [+ m- K* f8 O8 K/ d1 V5 g
管理中,有三個詞是我堅決反對的。第一個詞,比如有人跟我說,他的成員非常不錯,很有“悟性”。第二個詞,人們常說,要深刻“領會”領導意圖。第三個詞,“揣摩”。悟也好,領會也好,揣摩也好,只能說明你指令不清。因為你指令不清,成員才會這么去做。往往忙了半天,工作結果卻不一定符合標準。 " [1 y( f- I' h% r( c8 C4 z3 ]0 S
好的管理,是靠指令去做更多事情。如果想知道公司的管理狀態,可以去問上下兩個崗位的人。比如先找人力資源總監,問他在崗位上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么,然后去找人力資源經理,也問這三件事。 9 b* f* p" x, T
如果兩個人所說的一致,那么人力資源總監是合格的。上下崗位做共同的事情,在很多公司是做不到的。所謂的沒有執行力和效率,其實就是這個原因。 ' @1 ~, V5 F x* a
有一次,我到一家公司去,領導說:你一定要幫我,因為我們的人笨得像豬一樣。然后我去做成員培訓,成員說:老師,你講的我們都懂,你去培訓培訓我們領導吧,他說的全都是鳥語,我們聽不懂。這樣的企業,領導和成員根本無法對話。管理者有時喜歡把自己變得復雜和不易理解,以顯示自己卓爾不群。 6 w7 G8 B7 x( q9 D# W- m* c
真正的管理,只能憑指令做事,不能憑經驗、情緒和情感做事。% @+ I4 r& @: }: a
9 F4 F4 B+ r* k( q 6 p' S5 A/ f7 {! t" Q y
我把管理稱之為一門學問,理論要變為常識。很多人擁有知識,但沒有學問。1 c, V* U/ O" s9 O/ _
* o. c) h8 T: v- a1 w, o我有個學生讀完EMBA后,對我說:老師,你來我公司看看我怎么工作吧。我說好。正好我有空就去了,參加了他們的一個月度工作分析會。他做了一套PPT(學過EMBA的人,第一會做PPT,第二知道很多名人的話),打開PPT,第一頁是邁克爾.波特說,第二頁是德魯克說,第三頁是陳老師說。我問,你說的呢?他說,我說的就是他們說的。
! C0 t# e& j8 i1 M1 ^我想說的是,很多人知道的只是知識和概念,并不知道學問。有規律的認知,會舉一反三,能解決問題才是學問。每個學科都有它的規律,管理的規律是,管理沒有對錯,只有面對事實,解決問題。 ' v7 |6 b, F: d8 R2 X/ H3 l
管理是以結果評價,不是以對錯評價,一定要追到底能否解決問題、獲得結果,而中國人的思維習慣,是喜歡評判對錯。 # i( o% B- [2 D7 {1 O& ]9 f# o
作為職業經理人,最重要的是取得績效,如果讓股東的投資虧損,讓企業虧損,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解釋。不管你有什么委屈,有多大約束,有多少無奈,這個責任給了你,你就得承擔。 9 Q6 U, M( i5 f% [9 |
在我們的管理中,為什么效率非常低?原因在于,很多人做出決定,不是馬上去執行,而是去評判對錯。比如我在某一集團的時候,一開始定的東西,公司的人也評判:老師這對嗎?我說你不用管,去做就好了。他說:萬一錯了怎么辦?我說:萬一錯了我負責,跟你沒關系。我用這個方法,把他的不正確思維糾正過來。
9 N2 V' L- o4 ~! P$ a# `人會犯錯誤,但對錯在管理中不是最重要的。即便你證明自己正確,領導錯誤,也于事無補,最重要的是做事情的結果。 - Z; x) k% x* J( q
" P8 `* @7 @; p$ M; _. K
管理的另一個重點是管事。同時要理解人和尊重人。管理不是管人,如果你不懂得理解人和尊重人,那么你一定不懂管理。 $ S+ t4 P3 O' Y
大家都在說中國制造業成本低,中國的產業環境很成問題等,但我不這樣看。如果認真觀察的話,比如富士康對所有的工人都非常好,它與所有的工人都簽勞動合同,宿舍安排得好,還有游泳池。
" v0 b/ |: }3 h* P1 x& q但他的錯誤在于,管的是人。抬頭看到的是人,低頭看到的也是人,一天工作14個小時,同宿舍的人基本不說話。其最大的錯誤,不是產業、不是環境,而是企業的管理。管理中要對人給予理解和尊重,從而來完成管理上的事。
, n7 J. @) I# L/ R9 M* x- _7 F日本企業的管理為什么做得好,就是管人和管事分得很清。日本企業的現場管理是5S,讓每一個進入現場的成員做好5件事:整頓、整理、整潔、清掃、素養。中國企業有的講6S,還勉強可以接受,但有的說他是13S,我就沒辦法理解了。13件事是做不好的。 5 I6 T7 ?9 d5 H8 S2 U0 w
我們的企業家到美國企業做訪問,會問:銷售額多少?企業有多少成員?美國的企業家卻問:有多少用戶?用戶價值鏈的貢獻率是多少?對此,我很有感慨:當我們在關心銷售額和成員數的時候,他們關心的是用戶和用戶價值。他們是真正懂管理的人,企業最重要的是用戶和用戶價值。所以德魯克說,什么是企業,企業就是創造顧客。
/ }+ F: j% @. \" y
: {: R9 W0 P8 q V" G/ a8 D) i管理沒有對錯,但有好壞。好壞的標準只有一個: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是否合二為一。從某種意義上說,兩者是否一致,是管理中最大的挑戰。 3 E3 w) k7 {& H5 Z7 g
在管理中,人們常遇到的問題是,一些很有能力的成員,他們不太聽話,常常不受組織目標的約束,會背離組織目標,是最難管理的對象。中國企業大都把“忠誠”看得很重要,其根本原因是管理水平不夠。
1 E2 B9 `6 ]2 |: X1 j一些企業在創業初期,大家都能齊心合力把事情做好,但企業做出一定成績之后,卻很難留住人。更有甚者,一些核心成員離職后,會創立與原公司市場領域相同的企業。很多企業家用各種方法減少這樣的情況出現,比如約定條款,甚至用極端的手法去傷害。這些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1 F& @# X% |4 k" t# o9 e0 {, @ ~
企業需要關注個人目標的變化,在企業組織目標不斷實現的同時,個人目標也不斷實現和提升。管理的挑戰在于,讓優秀人才的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能夠達成一致。
- s$ c: V' f% h% I$ b# N) l8 r
—5— 企業資源
W% [ s4 Z* y1 T+ L4 w) U管理的關鍵在于,要讓一線成員得到企業資源并有權利運用這些資源,要把所有的資源放在一線,并尊重每個人。中國企業管理中最大的浪費,是資源集中在二線管理者手中。 9 y1 C/ e9 T# h, k) g. w
有一次,我為一家公司做顧問,調整企業的組織結構。我去分公司做調研,公司派區域總監陪同。到目的地之前,分公司的經理問我:到了之后可否與當地一位最重要的客戶見面?我說好,我們到達后一起吃飯。
6 { R! f2 z0 o, f5 ?5 a$ \這個客戶已經開發了8個月,沒有談下來,因為他提出的條件非常苛刻,但分公司經理沒有權利答應,一直在打報告。吃飯時,區域總監當場答應了客戶提出的要求,問題當場解決。當分公司的成員們慶賀,并認為區域總監很厲害時,我卻很傷心。
+ P9 ]' u! T$ f; L- T全國調研結束回到公司總部,我做了一件事,說服總部取消區域總監這個管理層,把片區資源給到分公司。因為恰恰是區域總監管理層,沒有起到管理的作用。取消區域總監當月,公司業績翻了一倍。 " N. V T0 T$ I- m+ s& X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