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管是業界公認的難加工零件之一。由于其獨特的結構形式(四分之一圓環),造成無法從一端一次性加工完成。在加工時,刀軸的控制是關鍵中的關鍵,避免刀具與工件已加工表面發生干涉或者過切是重中之重。
& l" }+ L3 E: V: f; Q Q3 J4 m2 p- i
在下述案例中,我們將會用到著名的以色列CAM軟件Cimatron。機械社區之前做過的 十大機械設計軟件對比 中,Cimatron只獲得了少數的投票選擇,大家普遍使用SW、UG等常規軟件,下面我們就從彎管加工案例來看一下這個“陌生”軟件的應用。 ( G; M9 p8 R& f+ Y9 H/ [" ]
一、彎管結構介紹圖1為彎管的三維模型示意圖,結構要素不多,外形面是正六邊形和內圓面是φ30圓環沿φ90圓四分之一導動而成,兩端有垂直端面φ34圓環臺階。 " L0 \! D. ?/ X; i& R
圖1
) W; b, G$ c0 {( V. ` 二、分析零件$ [( O7 E) |( |, _# z8 }3 m( N
彎管兩端是相互垂直的兩個平面,平面加工即可。需要五軸聯動加工是φ30圓環內面,由于彎曲角度成90°,刀具很難從一端直接干到另一端,為了降低加工難度,故把彎管分別從兩端加工,每端加工46°(大于45°),并且通過實際計算本例φ8球刀就可以滿足要求,避免定制棒棒糖銑刀的成本。粗加工計算出合適的定位角度五軸定位加工去除大余量,半精加工與精加工刀具軌跡基本一致,本文主要介紹如何編制精加工刀具路徑。
' Y) M0 {5 D# L; ^ 三、創建加工策略及應用
2 Q" G9 S) R: A( B圖2 進入五軸航空銑控制面板
5 ^7 q9 d. T% Y/ Y6 \% S
Cimatron五軸加工策略多種多樣,靈活性非常強。主要有以下幾種:①平行銑;②沿曲線銑;③兩曲線之間仿形銑;④平行于曲線銑;⑤曲線投影;⑥兩曲面之間仿形銑;⑦平行于曲面銑。彎管零件的獨特性,造成選擇加工策略的局限性。彎管內圓面為筒狀彎曲面,適合的加工策略有“兩曲線之間仿形銑”和“沿曲線銑”,考慮選擇曲線的方便性故本例使用“沿曲線銑”。 ! \7 F& @6 n' e6 V/ d$ P! `
圖3 選擇引導曲線
! g5 f9 w* `# i; h: G4 A4 L! S
創建一個高級五軸航空銑刀具軌跡。新建一個程序,主選擇選“五軸加工”,子選擇選“航空銑”,進入五軸航空銑控制面板如圖2。選擇引導曲線如圖3紅色曲線及驅動曲面彎管的內圓曲面,并設置區域類型控制為“以一點或者兩點限制切削”,設置好兩點的位置控制刀具軌跡過中間位置,保證兩端兩次加工有1-2mm重合,以免留下殘余量。
* {7 D# a2 `1 N+ B1 G; K# o 四、五軸聯動刀軸控制線及應用& j1 l' M/ {0 Q+ Y
Cimatron刀軸控制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不傾斜保持與曲面垂直; ②相對于切削方向傾斜; ③根據角度傾斜; ④以固定角度傾斜至軸; ⑤繞軸傾斜; ⑥通過點傾斜; ⑦通過曲線傾斜; ⑧通過直線傾斜; ⑨從點向外傾斜; ⑩從曲線向外傾斜; ⑪相對于葉輪切削層傾斜。
$ `6 X2 s2 y) Q- m
在本例中最理想的刀路軌跡就是繞筒狀彎曲面螺旋向下銑削,并且內圓曲面內空間有限,這樣將對刀軸有嚴格要求,防止對已加工表面造成過切,故將刀具軸線限制在一條曲線上,即選用用“通過曲線傾斜”。 5 Y: h7 X8 l( H1 W t) Z
圖4 刀軸控制曲線的繪制 * @* @0 |* X( h% @% k
合理的刀軸控制曲線可以使刀路更加的光順,并且刀具不會大幅度擺動。刀軸控制曲線的繪制如圖4,利用三角函數關系即可完成。刀具長度的確定,圖4上39.00尺寸兩端點理論上是最短距離,但是考慮刀柄擺動過程中與零件的干涉故需適當大于39.00。刀軸線長短和圓環內孔直徑長短相當,這樣可以有效保證刀具加工到最底點和最高點時不過切。刀軸線與中心線距離理論上大于刀具長度即可,這里設置為60.00,略大一點可以減小刀具及刀柄的擺動幅度,使機床運行更加平穩。
0 w4 d. ]% T7 N0 G( o
圖5 設置刀軸控制面板
/ r7 L& W8 B/ [1 A/ {- ~
設置刀軸控制面板如圖5,選擇刀具將通過曲線傾斜,鼠標點開傾斜曲線按鈕并選擇輔助傾斜曲線,曲線傾斜類型設置為由始至終。設置好合理的干涉面檢查后通過計算即可得出刀具軌跡如圖6。另外一側可以鏡像刀軸控制曲線,從新選擇引導線和驅動曲面從新計算得到相同的刀具軌跡。
+ a9 L! w+ Y6 q" J4 c
圖6
5 ~2 F; w1 v) ^1 a7 o: C+ d5 O& ~ 五、仿真模擬及后置處理
. o8 W3 @% c" c( N: J8 ], c; @仿真模擬為機床實際加工的前期模擬虛擬加工,實際上是加工過程三維動態的逼真再現,可以有效的檢測刀具軌跡的正確性及合理性,以及有無過切現象及碰撞現象,有效的降低了對機床的傷害。
! [/ q; b9 h8 }& e, ?( C: p2 `$ e
圖7 仿真模擬
9 c) f" z) l2 X+ ?! t# z2 ^
經仿真模擬無誤后選擇合適機床后置處理轉換刀具軌跡為上機G代碼。在MIKRON UCP800五軸聯動加工中心上驗證后,以上方法切實可行,為彎管五軸聯動數控加工提供了合理的技術支持。 " Y% Y; x- T2 a6 s0 f, x: K;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