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162|回復: 1

BBA入門車都是智商稅?誰的底盤,能撐起豪華品牌的尊嚴?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23-3-22 10:40:37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twq19810302 于 2023-3-22 10:41 編輯
2 {9 C; C+ X) Y6 P' v3 @+ C' G1 {, h8 |: _
奧迪A3就是高爾夫換殼、A級就是買個奔馳標、三缸的1系也配叫寶馬?諸如此類的言論實在是聽了太多太多,但是這些豪華品牌的入門A級車,真的就不值得買嗎?今天咱們就刨根問底,從它們的底盤說起。
6 `4 y6 y; k* l

0 N3 [3 ]. D( w3 U1 |]奧迪A3的底盤,相比起競品寶馬1系和奔馳A級,在用料、設計、調校方面,都在講究一個“均衡”。4 F$ D: X! L4 m6 A( \3 T1 n

! q" p1 V; d7 @麥弗遜前懸,單層沖壓下控制臂,中間有局部打孔偷輕、鑄鐵轉向節、沖壓鋼板材質的前副車架、不等長半軸設計,都是這個級別中比較主流或者說是比較平庸的設計。但副車架后端與車身有兩個加強筋固定,提升連接點的剛度,有利于操控響應和后軸的跟隨性。( o0 v: Z# j& b3 M% G

; E* i" x  F/ q
! K: l3 I0 g3 c6 \6 z# W

" R/ z0 d2 P% q/ K6 F! T  s
后懸是常見的E形四連桿,設計比較緊湊,副車架沒有襯套,直接連接在下車體上,一方面是成本考慮,另一方面是增加操控響應,畢竟MQB平臺放在A3這種緊湊型車上,是個比較偏向于日常操控的。
1 A# _1 O# D2 M, b6 _- Z8 O" d

8 y$ G# H5 U2 R% u& H! W. [5 d: w3 m* ^1 K6 m6 u$ `
后穩定桿設計在下控制臂比較靠內的位置,使得力臂較短,是一個偏向舒適性的硬點設定。
1 t0 @! `9 `1 k& A7 V) x: n$ S

0 f7 C( h: v$ `' l% A! H雖然沒有昂貴的用料,但經歷了多代的MQB適配與調校,其綜合性能無論是操控性還是舒適性,其他基本上挑不出什么毛病,除了韓泰的輪胎胎噪可能會不太友好之外,動力夠用、轉向不拖泥帶水、日常操控游刃有余、四輪獨懸舒適性也能夠保證、而且油耗較低,這是A3比較明顯的幾個特征。
/ A0 z4 l1 s+ G* i$ ]1 Z
+ ]$ {) A: A& ~, {3 ^0 [: W4 S+ A
奔馳A級算是這個級別的比較小資的產品了,但是最大的短板在于后軸的扭力梁,影響了前后軸的舒適性的平衡。* V* u; M1 H& [# P

4 N! C$ o& a0 x- D6 O同樣是麥弗遜前懸,但A級是全鋁的材質,并且舒適性襯套還是X軸向布置的液壓襯套,有利于化解比較大的沖擊,是一種重視舒適性的設計。
; x" d" h  J8 C0 ^; h

2 Y* Q/ O0 }, b$ b  d2 }副車架前端有兩根鋁合金的縱梁向前延伸,起到了一些小的零部件的固定的作用,對于碰撞安全性幾乎沒什么貢獻,但是可以減小一部分低速碰撞時的維修量。; T) p# z$ D9 L' G  E9 v
: ^* \* v. Q8 _5 D7 V( ]
7 r: i& b/ A* ?9 K% @8 H
# B7 t9 a* O2 f! r) Z5 _) K
而A級的后懸的扭力梁并沒有什么亮點,造型比較方正,不如標致、雪鐵龍那種變截面設計來的有特點。
+ S+ |( \9 R1 i) S

, l* G# f4 G# R2 y& ^0 s5 f
2 u8 z' k% p' V

4 |1 s+ q( `; {1 E' S% }4 h7 U
所以從前軸的設計上看,奔馳A還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通過液壓襯套增加了舒適性,通過降低簧下質量、增加連接點剛度增加操控性,有一些豪華品牌的設計考慮。如果說奔馳A可以全系標配后軸的四連桿懸架,那在底盤的用料上是可以打敗奧迪A3的,但是實際扭力梁卻讓奔馳A失去了一些舒適性,而且雙離合的變速箱換擋邏輯一般,日常駕駛是有些中低速的頓挫。1.3T的發動機的雖然初段調校比較靈敏,但是中高速加速乏力,同時受限于205的寬胎,其制動成績也不如奧迪A3。
8 t; d; ], V+ Z8 X% _, K" s
$ g, W+ e% d6 o" S5 S" [
而到了寶馬1系,寶馬1系在底盤用料和設計上并沒有太多的亮點,三缸發動機雖然經常被吐槽拉跨,但是除了啟停那一下,還有起步時的半聯動的工況以外,其他狀態下基本上感知不到他是一臺三缸。而且實際的駕駛體驗中,轉向手感、動力總成標定,制動踏板等方面它卻是實打實的延續了寶馬的運動性DNA。包括稍顯激進的轉向響應和較小的側傾控制、較多的路面復制感覺等,但是這種反饋也僅限于日常駕駛。
: c) e4 B# B: _; }
7 g: Q3 D; e/ Y$ J
前懸也是普通的麥弗遜、雙層沖壓下控制臂、鋁合金轉向節,舒適性襯套同樣是是液壓襯套,有利于高頻的沖擊舒適性。前副車架的前半段是鋁合金材質,可以降低簧下質量,后半段是沖壓鋼板焊接而成。
% j# R4 U# S" F1 E
3 E& Q# w2 A* Y! @

/ e% v# K* [7 I8 u
& |# a8 z- z2 v+ i# [
后軸是變形的三連桿懸架,類似筷子懸架,拖曳臂和轉向節一體式設計,增加縱向的剛度,這種設計對小型車的空間布局有利,但是對緊湊級車及大尺寸車型來說,懸架對輪胎的動態控制非常有限,尤其是對后輪受到側向力狀態下的前束控制,不能和E型四連桿比,更不能和五連桿比。$ D' j: @1 t# w* I+ T; |
3 U# @3 Q! M  v. G, |+ s) y

. a9 O( p* [- i( w% c. y: F" e# f( s) M' P5 a, Z
后軸與車身連接處也有八字形的鋁合金加強件,用來彌補后軸副車架和白車身的剛性不足。/ v- P6 Y! x4 u$ Z5 S+ \

2 B3 J3 ~1 R* u3 ~( Q, Y2 D
  N$ N  e8 i$ y' V0 @) G2 M) m4 n
8 A% s, ?# q- a/ H8 M& D4 ~$ L
總而言之,雖然作為入門款車型,但是它們都各自有著各自的特點,寶馬易于駕駛,奔馳看重舒適,而奧迪則是講究均衡,而除了要按需選擇以外,更多還是要擺正心態,畢竟是花自己的錢賣自己的喜歡車,不妨讓別人說去吧。
0 E9 P& [) w0 c, [9 M& k
4 h+ z; ]$ p4 o/ q5 |2 U  X2 ?6 X: q: k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23-3-22 13:24:03 | 只看該作者
你應該去淘寶問一下100*100*100大小的鋁塊,和鑄鐵塊,看哪個值 錢,也可以問一下機加工的,這么大的上面打孔攻絲,鑄鐵的價格是鋁的幾倍,應該在5-10倍,你先調查一下鋁貴還是鑄鐵貴再來扯
% H; \5 L3 `1 v3 Q. N4 _3 ^" {再問一下上過學的,鑄鐵的力學性能,跟鋁的差別有多大,再來扯什么鋁,鑄鐵,
- \  ~6 F; S5 ^* J) f( J+ Z' u在現在金屬材料中,鋁是最便宜的材料,加工也是鋁好加工,當然力學性能也是最差的,鑄鐵強度應該是鋁的10倍以上,耐腐 蝕能力應該是鋁的10倍,實在不懂開過車吧,鑄鐵的井蓋,能用50件,鋁的應該能用一次,超載大貨車一次干 完蛋。
8 D; a/ ~  V/ n4 n: [車廠用鋁,產是鋁更高級,只是鋁更便宜,比如用鋁合金做發動機,相比鑄鐵便宜一半,鋁合金發動機不耐 磨,不耐高溫,易變形,不要扯散熱好,發動機的熱量是用來做功,哪來熱給散掉,發動機是熱機,更多考慮是保溫。保持工作溫度。鋁合金除了便宜,全是缺點,鑄鐵就不一樣,耐 熱,耐磨,強度高,不變形,抗震,缺點也明顯,生產工藝復雜,成本高,對加工設備要求很高。說重量更扯蛋,鑄鐵強度高,可以做更薄。
& B# u- T6 k' ?+ {2 H8 t, e' N. J. @

點評

關于鋁材料,這里您表達的觀點跟您之前某些回貼里的觀點完全相反。特別是鋁材活塞缸,之前帖子里邊說鋁特別適用,這里又不行了。 讓人無所適從啊  發表于 2023-3-22 23:08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7 03:17 , Processed in 0.07251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