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楊利偉2003年乘坐神舟五號成功在太空遨游了一圈后,近20年來,我國又送了十多位航天員進入太空,并順利返回。 : T' M, }4 Q4 P7 b" d/ {' u/ U
楊利偉是中國首飛太空第一人
7 k+ x+ B6 V( O* `航天員行李中的秘密眾所周知,航天員在太空一呆就是幾個月時間,太空艙里的生活跟地球完全不同,空間狹小密閉,沒有重力,航天員除了要克服身體上的不適,還要給枯燥的生活增添一點顏色,因此他們在升空前肯定會帶很多東西,包括必備物品和私人物品。 必備物品有醫療、生存和聯絡物品,作為降落時應急之用,私人物品就看個人喜好了。 像神十三在太空執行任務時,航天員王亞平就帶上了她心愛的古箏做閑時消遣用,在太空中,她還為地球觀眾彈奏了中國名曲《茉莉花》。
& x5 ?1 v# Q8 o7 B王亞平帶了古箏上太空,還曾彈過一曲《茉莉花》 , J2 w: K( W/ a. v3 z7 @
不過這也讓人對航天員的行李箱更加好奇了,太空生活如此愜意嗎?他們會不會遇到危險,有沒有隨身攜帶槍支之類的武器呢? 答案是:會。 楊利偉當年就在隨身物品中帶了一把手槍。 都知道我國對槍械的管理非常嚴格,除了軍隊、警察等保護國家和人民安全的特殊人群可以配槍,任何普通國家工作人員和百姓都不可以私藏槍械。 9 M. L+ d& t8 J) d
在中國私藏槍械是違法行為 . t4 h. @4 X" K+ i
航天員不屬于國家安全人員,但他們的工作太特殊了,國家規定手槍要列入必備的生存用品清單中,帶入太空。 我們看到王亞平愜意地在太空彈古箏,也許,她和她的同事們某個包里也放著手槍。 這不禁讓人更好奇了,按常人的認知,在太空遇到的危險,頂多是自然環境,或者航空飛船出故障帶來的,為什么會用到槍支呢? 2 e' s6 K) U$ I" {1 ?+ H+ B
宇航員去太空出差為什么要攜帶手槍呢?
|( p* p1 q9 V0 p y; W& z6 b前蘇聯的航天教訓這是因為前蘇聯的航天員曾有過一次駭人的親身經歷,這次事件的教訓也給中國的航天事業敲了個警鐘,無論在任何環境下,都不能大意,要全方位考慮可能出現的所有危險,并時刻準備戰斗。 當然,這里說的危險肯定不是外星人,而是實實在在的地球生物。 1965年,人類的航天事業起步不久,蘇聯發射了第二代載人宇宙飛船上升2號。上升2號搭載了2名航天員,并在太空飛行了26個小時零2分鐘。 0 {2 z) G! c2 p6 ~: e
1965年蘇聯發射了第二代載人飛船上升2號
! y- |% d2 I7 \上升2號較上升1號做了些許改進,加強了艙體的密封性,使航天員在艙內可以不穿笨重的宇航服,返回時也不用再彈射,而是乘坐返回艙軟著陸,大大提高了航天員的安全性。 本來一切都在計劃之中,誰知上升2號返回的時候著陸點偏離了預定位置380多公里,掉進了人跡罕至的西伯利亞原始森林里。 # g# k! U9 O7 _/ R7 u. w3 h
上升2號的著陸軌跡 : O8 A# m1 L! m8 @
當他們忐忑地爬出艙門后,首先迎接他們的就是西伯利亞森林霸王——灰熊。 作為大型食肉類動物,成年灰熊的體重能達200多公斤,站起來比成年男子還要高,龐大的體型加上尖利的牙齒和爪子,攻擊力不是人類能承受的。 萬幸的是這兩位蘇聯航天員手中有把馬卡洛夫手槍,這種手槍是二戰后蘇軍的制式手槍,還廣泛用于蘇聯警界和民用市場,算的上是世界名槍。只是到了60年代,馬卡洛夫就漸漸排不上名了。 0 z5 {" h1 X& R: A- u4 Z+ P
幸好二人手中還帶著槍,具備一定自保能力
2 S, M$ G4 D6 R% F/ _5 @不過嚇唬一下灰熊,馬卡洛夫還是挺管用的,于是這兩位航天員就靠著一把手槍壯膽,硬是撐了兩天,等到了救援人員。 此次遭遇事后提起都還令人后怕,所以蘇聯就規定在從今以后的航天任務中都必須攜帶槍支,而且還是擁有強大威力的專用武器,一定要確保航天員著陸后的人身安全。 返回艙著陸地點的誤差威脅返回艙的位置雖然是提前設定了的,但這個位置并不是某個準確的點,而是一個算入了誤差距離的大范圍區域。 , K v0 s/ z5 p# m& y4 S7 L: ~
返回艙著陸的位置雖然提前設定好了,但是并不能真的精準到某點 7 R/ J) p, V/ T8 E* Y8 _
因為返回艙進入地球大氣層后,會受到強大的空氣阻力,若是遇到天氣不好,狂風大作的時候,返回艙可能就會偏離預定位置特別遠。若是在天氣好,返回艙完全正常的情況下,降落位置也會多少有些偏差。 比如神十二降落時就差了800多米,但這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已經算是非常精準的了。 神十四著陸前最后一次報告的坐標就偏了大約2.8公里,并且它還是冬季夜間降落,地面風大,能見度低。雖然東風著陸場面積有2萬平方公里之大,但受限于地形、植被等因素,地面搜救人員還是花了7分鐘時間才發現返回艙。這說明,返回艙的著落地點與預設地點確實出現了一段距離的偏差。 6 J; U, D2 h: i3 Z1 w# |6 M2 R
神舟十四號返回艙著陸坐標也并不是完全精確的 7 m% W: n$ s# H% m$ N
航空器著落與飛機著落,導彈發射都不一樣。導彈能精確命中目標是有導航帶領,飛機能不偏不倚地降落在跑道上,是因為飛行員能根據儀表盤、導航系統還有肉眼觀察及時控制修正方向。 但航空器在下落時要與地面保持一定的夾角,以保證航天員體感舒適,到了近地10公里的高度,減速傘、主傘挨個打開,返回艙的速度也逐漸降低。在主傘打開后,降落過程就只能看風的心情了。 , a) a% }; F5 }
返回艙在下落時需要與地面保持一定的夾角
# a! v9 B8 `8 O+ p因此返回艙著陸是允許有誤差的,只是像前蘇聯380多公里的誤差比較少見。但無論多小的可能,都不能掉以輕心,拿航天員的生命安全做賭注。 降落場都是位于偏僻無人的地方,一旦降落中某個環節出了問題,就可能導致前蘇聯的事件再一次上演。即便我們現在的北斗導航非常先進,但航天器在返回地球的時候會經歷一個黑障區,地面信號會出現短暫中斷。
# g E3 Q: q0 h Z* o& V* n返回地球的路途中會經過一段黑障區
+ W' ` n, R. h7 X: Q9 X; {9 G3 B可此時航天器的降落速度非常快,在失聯的這段時間里,航天器有可能已經偏離了設定坐標,后來的路程就跑的更偏了。 如果著陸后搜救隊不能快速找到返回艙,航天員就會有生命危險。因為長時間在失重的環境下生活,航天員的身體會有一定損傷,比如心肺功能失衡,肌肉萎縮等。在重新適應地球重力前,他們甚至無法自行站立。 3 }5 O3 t. H8 I" W% k
太空環境會對宇航員的身體產生一定的影響
& C4 m/ g6 e" W" r$ C3 B/ a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看到航天員出艙都是由醫療隊檢查身體后抬出來的。回到地球后,航天員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才能恢復正常運動。 所以,綜合這些情況,國家決定,航天員執行太空任務時必須帶槍,不管碰到的是野生動物,還是壞人,都能保護自己。 否則,耗時十多年,花費幾千萬才培養出來一個航天員,就白白損失了。 # |% x" r9 s( c& X5 F" P
航天員的培養成本可是很高的
0 P' Q4 z+ o" V# [* d5 ^
6 |! R. q$ W+ q$ _) M. L8 u' T: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