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725|回復: 4

歐洲能源危機帶來的影響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22-11-17 13:18:16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是民生、工業與歐洲經濟嚴重受損。2022年9月6日,歐洲水泥、玻璃、鋼鐵、化肥、礦業、化工等12個能源密集型行業的行業協會共同發布致歐盟委員會主席范德萊恩的公開信,指出氣價、電價的上漲不僅通過通脹影響消費者,天然氣和電力的工業用戶也將遭受毀滅性的打擊,對許多能源密集型行業而言,當前在歐洲已經沒有任何繼續生產的商業可行性,也沒有進一步投資的可能性。相關產能的關停,開始對價值鏈產生嚴重影響,危及歐洲工業基礎和基本產品的供應。

二是多國政局動蕩。意大利換了一個極右派女總理,英國換了一個更加激進的女首相,她在任上只待了45天又被迫辭職。捷克大游行,德國抗議,法國大罷工,歐洲這個冬天不會平靜。

三是歐洲能源市場被重塑。歐洲的電力市場、天然氣市場都是圍繞著競爭性設計的,鼓勵競爭的前提是有充足的供應把成本降下來,現在反了,短缺嚴重。在短缺時代,怎么運營競爭性的電力市場和天然氣市場?

目前電價氣價高漲,與歐洲的能源市場設計有關。按照歐洲電力現貨市場的定價機制,滿足電力供需平衡所需的最后一臺機組的報價為市場價。能源危機之下,成本最高的氣電成了決定市場價格的邊際機組。這種靠邊際成本定價的市場機制,導致運營成本不變的挪威水電價格隨著天然氣價格而暴漲。

針對這個問題,歐盟理事會領導人峰會于10月20日通過了重塑歐洲能源市場的一攬子措施,要求歐盟委員會盡快拿出具體方案。該一攬子措施包括在荷蘭TTF之外建立新的天然氣標桿價格以更真實地反映天然氣供需情況,設定天然氣交易價格的波動區間來限制其激烈波動,并為天然氣價格向發電領域傳遞設定天花板。但是重新設計需要時日,于是只好在成員國采取政府干預手段,一是限價,二是征收暴利稅。讓電力公司、石油公司、水電公司把吃進去的利潤吐出一部分補貼消費者。

10月24日,歐洲大陸的天然氣標桿價格——荷蘭天然氣期貨交易所的期貨產品TTF,在倫敦洲際交易所 (ICE) 的時前 (Next Hour) 交易中短暫出現負價格,引發廣泛關注。值得說明的是,這一交易純屬金融衍生品避險交易,不涉及TTF的月前 (Moth Ahead) 合同交易,其負價格并不表示歐洲已經度過了天然氣短缺危機。

四是能 源轉型回歸理性。油氣不再被妖魔化,并且油氣行業被看成能源轉型重要組成部分。
在挪威的ONS大會上,挪威首相表示有必要繼續投資油氣。加拿大勞工部長 (前能源部長) 說,我們應該讓石油工人有尊嚴地參與到能源轉型過程當中,他們也是能源轉型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道達爾能源董事長潘彥磊 (Patrick Pouyanné) 認為,未來社會將同時需要電子與分子。道達爾公司的愿景是,到2050年,公司50%的業務將在電子 (即電力) 領域,25%是天然氣分子,另外25%則為其他分子,如生物質燃料。BP和殼牌最近也對2050年的碳中和目標進行了修正,不再提及消費者產品層面的碳中和承諾。

出路分為長期和短期。
長期看,歐洲還是想擴大新能源,即RePowerEU計劃,大幅提升可再生電力的比例,將2030年目標提升到45%,還有交通電氣化、氫能、CCS等。但氫能遠水不解近渴且綠氫來源不穩定,CCS能否形成可大規模推廣的商業模式也有待驗證。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歐洲嚴重依賴中國制造。拿太陽能為例,90%的歐洲太陽能板進口是從中國來的,它們現在又要緊跟美國搞強制勞工法案,對中國新能源裝備出口可能會造成很大影響。歐洲自己生產不了這些東西,重建產業鏈需要很長時間,但又不想嚴重依賴中國,歐洲的可再生能源目標能否實現問號很大。

短期來講,關鍵是要度過這個冬天。過冬的關鍵在于這個冬天是暖冬還是寒冬。入秋以來,歐洲一直是非常溫暖,但最強大的氣象模型也無法預測入冬后的天氣情況。

歐盟加英國一共有1000億立方米左右的天然氣儲存能力,到10月24日已經儲存了93.6%左右。歐洲冬季正常的天然氣消費量是每個月500億立方米左右,俄羅斯管道氣的供應量是每個月120億立方米,但從今年7月開始已經大幅降低到正常水平的30%左右。9月27日發生的炸斷北溪1號和北溪2號管線事件不管是誰干的,都是逼著德國和西歐國家在沒有俄羅斯管道氣的情況下過冬。

如果今年是一個暖冬,即便俄羅斯管道氣完全停供,歐洲憑現有的天然氣儲存完全可以應對,何況歐洲各國還啟動了節能,重啟煤電與核電等措施。如果是寒冬,就要艱難得多。

這個冬天過去后怎么辦?如果北溪的兩條管道從此作廢,全球的LNG市場在未來幾年會持續吃緊,俄羅斯也將不得不開辟新的亞洲市場。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22-11-17 16:09:07 | 只看該作者
歐洲還買中國產的新能源車嗎?
3#
發表于 2022-11-18 08:06:50 | 只看該作者
明白人都看得很透,這都是老美下的一步大棋:挑起俄烏戰爭,打壓俄,割歐洲的韭菜!最后烏克蘭成為犧牲品。

點評

另一個可能,俄一旦趴窩,則歐美直指中國,中國可沒有俄這個能耐抵抗歐美,結果可想而知。  發表于 2022-11-18 08:32
4#
發表于 2022-11-18 09:39:02 | 只看該作者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隔山打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6 09:58 , Processed in 0.091994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