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5090|回復: 23

SW simulation怎么分析結(jié)構受力后抖動

[復制鏈接]
1#
發(fā)表于 2022-9-21 16:20:44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請教下,SIMULATION如何分析,結(jié)構件在承受了沖擊力后是否會抖動,抖動的幅度有多大,類似與,軌道機器人運行時架空軌道是否會抖動,機械臂動作是臂節(jié)是否抖動等。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fā)表于 2022-9-21 16:23:43 | 只看該作者
好像可以看變形量的呀
3#
發(fā)表于 2022-9-21 16:25:41 | 只看該作者
抖動是振動頻率分析吧?
4#
發(fā)表于 2022-9-21 16:36:32 | 只看該作者
ansys

點評

ANSYS全英文水平不夠  發(fā)表于 2022-9-21 17:17
你看懂樓主在問什么了嗎  發(fā)表于 2022-9-21 17:08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fā)表于 2022-9-21 18:39:54 | 只看該作者
您需要的應該是這個非線性變形仿真

微信截圖_20220921183833.png (76.55 KB, 下載次數(shù): 59)

微信截圖_20220921183833.png

點評

收到,我查查看!  發(fā)表于 2022-9-22 11:26
6#
發(fā)表于 2022-9-21 22:12:49 | 只看該作者
我告訴你作弊的方法,就是做的東西容易粗而大,抖動的本質(zhì)還是變形過大,又處在彈性變形之類。那就按最大沖擊力計算,把變形控制在肉眼不可的狀態(tài),我正常是按0.1為基準。  詳細計算方式,參考材料力學相關章節(jié),套固定公式的,負載的形狀復雜不會算就分塊簡化,確保簡化后的剛度不大于原有結(jié)構就行。
7#
發(fā)表于 2022-9-22 07:49:13 | 只看該作者
這個用的少,只用過應力應變,坐等大神講解
8#
 樓主| 發(fā)表于 2022-9-22 11:24:55 | 只看該作者
探根究底 發(fā)表于 2022-9-21 22:12
我告訴你作弊的方法,就是做的東西容易粗而大,抖動的本質(zhì)還是變形過大,又處在彈性變形之類。那就按最大沖 ...

搞的是機器人項目,研發(fā)、項目、產(chǎn)品經(jīng)理都被忽悠成精了,過不了審的呵呵!

點評

哦哦 那你這個要求高了 我的方法估計不行。組裝設備還行  發(fā)表于 2022-11-2 15:38
9#
發(fā)表于 2022-10-31 12:52:3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uxiaoran 于 2022-10-31 12:57 編輯
探根究底 發(fā)表于 2022-9-21 22:12
我告訴你作弊的方法,就是做的東西容易粗而大,抖動的本質(zhì)還是變形過大,又處在彈性變形之類。那就按最大沖 ...

完全胡說八道,那個老師教你的抖動的本質(zhì)是變形過大??有毛關系。抖動的本質(zhì)是結(jié)構是一個動力學問題還是 一個靜力學問題。
第二,也就是周圍的人太弱,看不出來你作弊,如果你是故意作弊,又被別人看出來,會很被看不起的。


當然,這個問題實際解決中一般用峰值問題不大,動力學效應在沖擊載荷下的最大值可以計算或者找參考書看的。

點評

我一般采用靜力學計算 再通過安全系數(shù)再設計,動力學我不太會算。 共振可以通過部分原件調(diào)節(jié)避免如伺服電機的控制等。  發(fā)表于 2022-11-2 15:32
這是我自己總結(jié)的,沒學過,在實際應用中,使用剛性大的材料或者結(jié)構,不容易抖動。比如懸臂梁抖動加強筋之類的,明顯可以改善。  發(fā)表于 2022-11-2 15:25
10#
發(fā)表于 2022-10-31 12:54:5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uxiaoran 于 2022-10-31 13:03 編輯

抖動就是動力學效應,你做個沖擊分析就行了。。關鍵是你加載的時間曲線。。。

另外,有經(jīng)驗的話,非常容易判斷你的桿是否發(fā)生抖動。。。本質(zhì)就是你加載的曲線的主要頻率是否低于結(jié)果的固有頻率。一般2-3倍就可以了。

或者,也可以通過動能計算或者動量的計算,得到最大的能量,然后簡化為最大應變能,這樣可以估算變形。。這個變形大小大致就是你的抖動幅度---實際工程沖擊或者碰撞的能力并不會完全傳遞甚至只傳遞很小的部分,而且阻尼下振動會迅速衰減。這個計算是很保守的。

點評

求教,設備的固有頻率設計階段怎么分析判斷,還是要等設備出來后買檢測儀器來弄出共振頻率來反推?這個加載曲線怎么建立?例如常見的速度越快越厲害,這曲線是啥?類似的連接分享也行  發(fā)表于 2022-11-2 15:36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guī)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qū)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wǎng)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6 17:30 , Processed in 0.06733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