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70%以上的電力都是核電,是不是感覺很厲害?
根據可查的最新數據,2018年全年法國本土的發電總量549TWh(5490億千瓦時),其中核電393TWh(71.6%)、水電68TWh(12.4%)。
如果,把中國的核電裝機量并網量,同世界各國做比較,可能很明顯地看到,2021年1月中國核電并網裝機量已經達到了49GW, 2020年全國核電累計發電3662.43億千瓦時,2020年法國全年核電發電量3354億千瓦時,同比2019年下降11%。
截止2021年1月,各國核電裝機量
將中國和法國核電裝機量以及全年累計發電量對比,就可以直接看出來,中國核電發電量已經超過了法國,裝機量也會在近幾年超過法國。 同時,在上面的這個表格中可以明顯地看出來,全球兩大能源需求巨頭:中國,印度,對核電的規劃和建設都遠高于現有的發達國家。
中國核電發電量變化(十億千瓦時)
中國核電發展的速度,是在穩妥中逐步崛起的。
盡管,核電總發電量僅僅只占中國全年發電總量的4%-5%。但未來的增長速度仍然很快。
中國:以技術先導為安全保證發展民用核能
中國在建設的核電增速
中國當前的核電增速,明顯放慢很多。每年新增的裝機量增速都在10%以下。遠低于2017年之前的30%的增速。
中國核電站分布(包含在建)
國內核電主要分布在沿海區域,尤其是靠近電力消耗較多的極大省份,山東,廣東等地。臺灣省也建成了4座核電站。
中國核電站主要以技術成熟度較高的“壓水堆”為主
壓水堆核電站的優勢:燃料為低濃縮鈾,富集度為2%。
壓水堆工作原理
國內例如:大亞灣,田灣,三門核電廠,陽江,秦山一期,秦山二期都是壓水堆核電機組。
我們熟知的切爾諾貝利,福島核電站,這兩個歷史上達到7級,也是最高的核安全等級的事故,其實有其設計本身的缺陷。
切爾諾貝利和福島核電站安全事故的剖析
切爾諾貝利作為全球第一個核電站,在最開始設計的時候,就采用的是大功率的設計思路。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堆型
這種堆型,只有一個回路,屬于沸水型堆型一種,它有1663根裝有金屬鈾燃料的壓力管,穿過直徑12米,高7米石墨砌體構成。并且蘇聯建造的時候,就沒有為這個堆型建造安全殼(可能當時也沒這方面經驗),石墨砌體在工作的時候,溫度高達700℃,如果一旦泄露高溫的蒸汽,非常容易出現產生易燃氣體發生爆炸。
更重要的是,作為最早運營的核電站,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管理確實比較混亂,本身沒有可以借鑒的先例,同時對于不少故障和特例處理并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因此,在出事后耽誤了非常多的黃金救援時間。
福島核電站也是沸水堆型
作為上世紀70年代設計建造的核電站,福島核電站也采用的是大功率的沸水堆型,一個回路,系統復雜度低于壓水堆。
但是沸水堆的比功率較小,同樣功率條件下核燃料裝量較壓水堆約大50%。因此雖然系統比較簡單,但總投資較壓水堆略大。
沸水堆型
但是沸水堆的缺點也很明顯,由于沸水堆采用直接循環,水通過堰芯時將放射性物質直接帶到汽輪機、冷凝器等設備,使這些設備污染而必須屏蔽。這給設計、運行、維修都帶來不便。尤其是出現故障,容易直接出現等級性事故。
因此,國內核電發展在技術上,一直以博取眾家之長的形式,追求安全的前提謹慎發展核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