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稻香新家 于 2022-4-25 11:21 編輯 / m- L& A* M# A$ @
# |$ T' a( r& _4 J2 ^% k
請教一下各位,最近剛發現了sw的方程式和函數功能,覺得很強大,但在實際操作中有些疑問,望指點,有描述不準確的地方多包涵1 M$ K4 X2 D1 ^; G
' G% i0 o3 r$ _/ V我原來使用的是配置功能(實際零件數量很多)比如這樣- ~0 m7 b7 P [
裝配體1 有2個配置(配置a和配置b),零件1有2個配置(配置a和配置b),零件2有2個配置(配置a和配置b)
4 w7 d3 g0 a% ]! w) ^# E7 t m! ]裝配體1.a(裝配體1的a配置)的配置為零件1.a和零件2.a的組合( { {& W. e- w, ?/ @
裝配體1.b(裝配體1的b配置)的配置為零件1.b和零件2.b的組合" k# K( i& x; K$ {9 s& @
這個好處就是出零件明細表時雖然零件名稱和代號相同,但可以顯示零件1和零件2的配置,便于區分& R1 ^1 H- S" m- y( }8 T2 p) I
. ^0 f; B1 w I `# a, ~現在有一種新的方案,在裝配體內建立一個全局變量,比如"長度"=1000,然后還是建立2個配置a和b2 ~- Z# o, @6 w& ~7 Z
配置a的時候"長度"=1000;配置b的時候"長度"=2000;
, k* ?9 N# Y& B8 ]; ?0 m9 G然后在裝配體內把零件1和零件2需要變化的尺寸與全局變量“長度”關聯起來,這樣一來,只要改變裝配體內的配置(改變全局變量),5 q8 J3 G& W2 ?$ w' s& b1 F
那么零件1和零件2的尺寸自動根據關聯的函數變化,非常方便3 i! p/ v4 m- f8 b: x; U% f' {' p
好處就是真的非常方便,只要改變一下全局變量,相關聯的零件尺寸隨之變化,減少了工作量和出錯率5 I {4 v: x6 O6 [; N3 U
但目前發現壞處就是出零件明細表和工程圖時零件名稱和代號都相同又沒有配置區分,不利于區分零部件: j3 n. D( R, Z& D& r6 s& G
' W9 L$ D4 s- ~+ z9 U7 c: J |.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