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6543|回復: 11

機械行業小企業的發展之路,我的看法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09-2-5 21:38:36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天在這里轉悠了一圈,先郁悶的回了個帖子得了老鷹的些許鼓勵,再回到家看了老馬“一個沒有走完的怪圈",看看"我的2008征文”N多貼,感慨萬千,這里有些日子沒來了。一個心里悶了許久的話題想說出來談談。
2008動蕩的一年過去了,我單位是一個很小的機加工企業,六、七十個人,什么都做,一個國企轉變過來的附屬企業,這里沒有高學歷、沒有尖端設備,有的就是一群文化不高的古板“老革命”。我們主要的業務來自于“外協”,面對“外協”我有感而發,我們別看是小單位,人少、沒技術、沒設備但我們依然干出了出口級的軍工品,面對這些“外協”廠家,作為配套單位,我們的工人用最最原始的作業方式的——Φ300多的厚壁管料轉運割短了8個人抬到鋸床前,用手葫蘆拉;毛刺用砂布打,車床老得掉牙的16床,這里還有一臺干粗車的日本床;老鉗工純手工制作的組合焊接箱體精確到了±0.05mm,就是這樣的環境,這樣的人2008年用汗水換來了新的無線行車、數控車床、“大家伙”,雖然這些東西在你們眼里算不得什么,但這是我們“外協”的成績。這里我依然要說一點,我們對“外協”客戶要求的提出的“提供工藝文件”還是說不!如果你說憑我們這樣的環境和人,可能沒有工藝,錯!別看我們只有幾十個人,破爛的設備,我們有一套完整的機械加工質量管理體系支撐著它,無論是什么樣的批量產品,我們都有一本完整的《產品加工手冊》從材料、工具、客戶要求、工序工藝參數指標、工藝圖、工序流程圖、裝夾圖、包裝圖、交付方式... ...或許,這些顯得不太專業,但我們在不斷進步,值得提一點的就是管生產的只有4個人,技術2個,檢驗1個, 就是這樣的隊伍。
我是學管理專業的,到這里快2年了,剛來這里的時候十分的失望,看看這些人,看看這些事,我們的業務就是外協配套,經歷了2008的經濟狂潮之后,看到了無數個因一個企業倒下后拉跨一片的配套商的種種案例,我們開始猶豫,害怕起來,我們的路在那里?會不會,像海面上的一簇泡沫,經受不住經濟浪潮的沖刷而破滅。
引一句老鷹的話:quote]原帖由 老鷹 于 2008-10-18 08:57 發表
昨天和淘寶網的一個朋友聊天,他說,中國以出口拉動經濟的模式就此結束,接下來是好好做技術,做產品,做品牌,走資本主義國家那種強國的老路。
啟動農村城市化,農業工業化,走內需發展道路已經是官方確定的戰略路 ... [/quote]
我們要有自己的產品,自己的品牌,自己的技術... ...走自己的專業化道路,才能迅速積累資源壯大自己,沒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成本下不來,管理跟不上,就算配套也沒前途,我們雖然在做機械加工,但能夠通過一個好的戰略為引導,開發自己的產品,可以是機械自動化(不是不可能哦,我們這里有一本的人機系人才),也可以開發專業機械裝備... ...一切從簡開始,也可以用“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循序漸進,但這些都是談談而已,真正操作起來十分的困難,但也不是不可能,這是一種思路... ...
但這些的前提是,走好現在的路,用產品與客戶對話換資源,質量才是硬道理!質量才是談判的重要砝碼,其他冠冕堂皇的話我們不會說,一邊用產品質量積累資源,一邊尋找出路... ...
但現在,我們擔心的很多,部分外協客戶已經負債90%以上,每筆業務都是我們的命脈,一不留神,我們這樣的小企業可能就會吃不消,這也是很多企業一垮拖倒一大片的原因

說了這么多,好象文不對題,十分的亂,我也不清楚自己在說什么講什么了...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09-2-5 22:07:14 | 只看該作者
真實,現實,
3#
發表于 2009-2-6 10:01:43 | 只看該作者
發展才是硬道理~~
4#
發表于 2009-2-6 19:39:19 | 只看該作者
支持,看看回頭繼續走
5#
發表于 2009-2-6 21:13:53 | 只看該作者
我們要有自己的產品,自己的品牌,自己的技術... ...走自己的專業化道路,才能迅速積累資源壯大自己,沒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成本下不來.
6#
發表于 2009-2-7 11:10:19 | 只看該作者
有同感!
我所在的公司由三個車間被硬生生地縮為了1個車間,1半的工人被放了2個月的長假。。。。。。
空蕩的車間何時恢復勃勃生機。。。。。。。
7#
 樓主| 發表于 2009-2-7 13:01:19 | 只看該作者
作為一般普通的民營企業,很難做到真正的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一是規模小無技術人才、設備支撐,就談不上有核心技術,想快速發展目前只能做做配套產品。在此過程中,我個人的看法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留住人才,積累技術財富和吸收配套客戶的技術優點。當然,對中國式的民營企業來講,一般的都是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也是必然,這種模式我不在這里闡述了,能用的人,不管是否是家族成員,但必須會學習,最好在這堆所謂自己的人才庫里選擇出合適的發展型團隊成員,各施其責;引進人才,是不可缺少的一項,但不是所有的空降兵都能快速適應你的環境,需要時間,大家慢慢的磨合后才能顯其正章;
戰略方向——一個規模不大的民營企業需要戰略么?肯定的說需要!
我們不只是要負擔這攤子的花費,而且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要賺錢,不能說我這一輩子就守著這一畝三分地不動了,夠吃就行(這樣想法的老板我是不會跟他),眼光放長遠點,我們沒技術、沒人才,除了做點配套,還能做啥子?希望領導者——老板們多在午夜酒醒后多多思索一翻,沒事多走路四處逛逛,別老是小車過來小車過去的,沒準在那天你逛街的會發現一塊屬于自己的市場。
說到運氣,我走圍上了年紀的人,似乎都信這個,有時候我也不得不認命,但命歸命,運歸運,不拼不博事業是做不出來的,沒吃過苦,永遠也站不到山之巔,也看不到山那邊遼闊的王者世界~~
8#
 樓主| 發表于 2009-2-7 13:11:09 | 只看該作者
補充一點,給年輕人一點機會,20多30出頭的年輕人就為了有個出息,能想、能沖的就這號人最單純、執著,給他們點希望、甜頭,或許給這些中小企業帶來的不只是一塊豐厚的新產品市場,在此背后或許隱藏著你企業的歷史轉折點。
風險四處都有,做生意、做企業那會沒風險,相信自己的直覺,中國的老一輩民營企業家幾乎都是靠直覺,腦門子發熱、拍桌子決定,死就死了,總比被這眼前的“經濟海嘯”淹死劃算!
9#
發表于 2009-2-7 21:59:15 | 只看該作者

作為還是學生的我,真的感覺到了很大的壓力

質量才是硬道理,的確,對于機械行業的企業尤其:機械更加的質樸和實在!
10#
發表于 2009-2-8 10:03:55 | 只看該作者
中小企業其實家族式成功的可能性更大點,但需要幾個關鍵核心引導。共同努力放有機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4 14:06 , Processed in 0.08498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