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940|回復: 4

阿里達摩院發布2021十大發展趨勢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21-4-27 07:52:51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曉昀 于 2021-4-27 07:55 編輯


昨天,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2021十大科技趨勢,這是達摩院成立三年以來第三次發布年度科技趨勢。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經歷疫情的洗禮,許多行業重啟向上而生的螺旋,但疫情并未阻擋科技前進的腳步,量子計算、基礎材料、生物醫療等領域的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紛至沓來。
后疫情時代,基礎技術及科技產業將如何發展,達摩院為科技行業提供了全新預測。

趨勢一以氮化鎵、碳化硅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迎來應用大爆發以氮化鎵(GaN)和碳化硅(SiC)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具備耐高溫、耐高壓、高頻率、大功率、抗輻射等優異特性,但受工藝、成本等因素限制,多年來僅限于小范圍應用。

近年來,隨著材料生長、器件制備等技術的不斷突破,第三代半導體的性價比優勢逐漸顯現,并正在打開應用市場:
SiC元件已用作汽車逆變器,GaN快速充電器也大量上市。
未來五年,基于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電子器件將廣泛應用于5G基站、新能源汽車、特高壓、數據中心等場景。

趨勢二后“量子霸權”時代量子糾錯和實用優勢成核心命題
2020年為后“量子霸權”元年,世界對量子計算的投入持續上漲,技術和生態蓬勃發展,多個平臺異彩繽紛。

這一潮流將在2021年繼續推高社會的關注和期待,量子計算的研究需要證明自身的實用價值;
業界需要聚焦“后霸權”時代的使命:
協同創新,解決眾多的科學和工程難題,為早日到達量子糾錯和實用優勢兩座里程碑鋪路奠基。

趨勢三碳基技術突破加速柔性電子發展
柔性電子是指經扭曲、折疊、拉伸等形狀變化后仍保持原有性能的電子設備,可用作可穿戴設備、電子皮膚、柔性顯示屏等。

柔性電子發展的主要瓶頸在于材料——目前的柔性材料,或者“柔性”不足容易失效,或者電性能遠不如“硬質”硅基電子。
近年來,碳基材料的技術突破為柔性電子提供了更好的材料選擇:
碳納米管這一碳基柔性材料的質量已可滿足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制備要求,且在此材料上制備的電路性能超過同尺寸下的硅基電路;而另一碳基柔性材料石墨烯的大面積制備也已實現。

趨勢四AI提升藥物及疫苗研發效率
AI已廣泛應用于醫療影像、病歷管理等輔助診斷場景,但AI在疫苗研發及藥物臨床研究的應用依舊處于探索階段。

隨著新型AI算法的迭代及算力的突破,AI將有效解決疫苗/藥物研發周期長、成本高等難題,例如提升化合物篩選、建立疾病模型、發現新靶點、先導化合物發現及先導藥物優化等環節的效率。
AI與疫苗、藥物臨床研究的結合可以減少重復勞動與時間消耗,提升研發效率,極大地推動醫療服務和藥物的普惠化。

趨勢五腦機接口幫助人類超越生物學極限
腦機接口是新一代人機交互和人機混合智能的關鍵核心技術。
腦機接口對神經工程的發展起到了重要支撐與推動作用,幫助人類從更高維度空間進一步解析人類大腦的工作原理。

腦機接口這一新技術領域,探索性地將大腦與外部設備進行通信,并借由腦力意念控制機器。
例如在控制機械臂等方面幫助提升應用精度,將為神智清醒、思維健全,但口不能言、手不能動的患者提供精準康復服務。

趨勢六數據處理實現“自治與自我進化”
隨著云計算的發展、數據規模持續指數級
增長,傳統數據處理面臨存儲成本高、集群管理復雜、計算任務多樣性等巨大挑戰;
面對海量暴增的數據規模以及復雜多元的處理場景,人工管理和系統調優捉襟見肘。

因此,通過智能化方法實現數據管理系統的自動優化,成為未來數據處理發展的必然選擇。
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手段逐漸被廣泛應用于智能化的冷熱數據分層、異常檢測、智能建模、資源調動、參數調優、壓測生成、索引推薦等領域,有效降低數據計算、處理、存儲運維的管理成本,實現數據管理系統的“自治與自我進化”。

趨勢七云原生重塑IT技術體系
在傳統IT開發環境里,產品開發上線周期研發效能不高,云原生架構充分利用了云計算的分布式、可擴展和靈活的特性,更高效地應用和管理異構硬件和環境下的各類云計算資源。
通過方法論工具集、最佳實踐和產品技術,開發人員可專注于應用開發過程本身。

未來,芯片、開發平臺、
應用軟件乃至計算機等將誕生于云上,可
將網絡
、服務器、操作系統等基礎架構層高度抽象化,降低計算成本、提升
迭代
效率,大幅降低云計算使用門檻、拓展技術應用邊界。

趨勢八農業邁入數據智能時代
傳統農業產業發展存在
土地資源利用率低和從生產到零售鏈路脫節等瓶頸問題。
以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為代表的
數字技術正在與農業產業深度融合,打通農業產業的全鏈路流程

結合新一代傳感器技術,農田地面數據信息得以實時獲取和感知,并依靠大數據分析與人工智能技術快速處理海量領域農業數據,實現農作物監測、精細化育種和環境資源按需分配。
同時,通過5G、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的應用,確保農產品物流運輸中的可控和可追溯,保障農產品整體供應鏈流程的安全可靠。
農業
告別“靠天”吃飯,
進入智慧農業時代

趨勢九工業互聯網從單點智能走向全局智能
受實施成本和復雜度較高、供給側數據難以打通、整體生態不夠完善等因素限制,目前的工業智能仍以解決碎片化需求為主。
疫情中數字經濟所展現出來的韌性,讓企業更加重視工業智能的價值,加之數字技術的進步普及、新基建的投資拉動,這些因素將共同推動工業智能從單點智能快速躍遷到全局智能。
特別是汽車、消費電子、品牌服飾、鋼鐵、水泥、化工等具備良好信息化基礎的制造業,貫穿供應鏈、生產、資產、物流、銷售等各環節在內的企業生產決策閉環的全局智能化應用,將大規模涌現。

趨勢十智慧運營中心成為未來城市標配
在過去十年時間里,智慧城市借助數字化手段切實提升了城市治理水平。
但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一些所謂的智慧城市集中暴露問題,特別是由于“重建設輕運營”所導致的業務應用不足。
在此背景下,城市管理者希望通過運營中心盤活數據資源,推動治理與服務的全局化、精細化和實時化。
而AIoT技術的日漸成熟和普及、空間計算技術的進步,將進一步提升運營中心的智慧化水平,在數字孿生基礎上把城市作為統一系統并提供整體智慧治理能力,進而成為未來城市的數字基礎設施。

本文來自《天使投資聯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21-4-27 08:41:38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分享。點贊支持
3#
發表于 2021-4-27 09:44:54 | 只看該作者
工作,股票往這上面靠。
4#
發表于 2021-4-27 13:57:02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分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21-4-28 00:00:59 | 只看該作者
感謝樓主分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1 23:22 , Processed in 0.06684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