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之禪是一切機械設計方法的源泉。它并不凝結出某一特定的設計方法,也不偏向某一特定的設計流派。它從哲學高度直接與具體的設計過程相結合。動靜,分合,剛柔,強弱……等等,無論你是設計多么大的設備,還是設計多么小的零件,或是設計多么復雜的系統,亦或設計多么簡單的工具,都需要從這些方面上去權衡考量。在意識上人人都會,工程師尤甚,只不過一般人很少去總結,“百姓日用而不知”。肢體爬行機械如機器狗等,為什么一直沒發展起來,反而是四個輪子的汽車滿世界跑,就是綜合權衡的結果。有時候一個零件結構的改變就能引發出一種完全不同的技術路線。. l& z8 N b3 h9 @" ~
3 n: @3 ~, K% R, m0 m' F! s無論多么高深的力學和數學,對機械設計來說,都只不過是工具,而機械之禪才是機械設計思想的靈魂。力學家和數學家可能在某個零件某個參數上能精益求精,但論到整個機器的設計上,并不見得比一般人要強。很多沒文化的人設計出的工具令人拍案叫絕,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U6 u. A; k5 {
4 }7 q$ Y, p- }# e' k
但世界是復雜的,人隨社會草隨風,在完全拋棄了道徳的競爭環境中,好的技術卻很難獲得與之對應的回報。
) n, F! B- t" {. r. x6 ?
$ d. z* _+ m5 e盡管不同的設計水平會在高層次上決定造出機器的性能,但很多時候設計師的畫圖能力卻直接影響了設備的質量。沒有設備的交期是不緊的,設計時間永遠是不夠的,很多失敗的思考和嘗試是為成功鋪路的,好的想法和結構是要消耗時間和精力去驗證的——某個細節優化下可以大幅提高性能減少故障,但明天要交圖,而改圖至少要三天……想想還是算了吧。歷久行遠,積重難返,很多問題都是設計階段就埋下的,時間到了,該發生的自然會發生。 j1 W: |8 ^& ^( J4 A& x$ w# c
9 i7 x( k5 x- j$ N' p9 O
好的設計師一輩子要做的事情有兩件,一是研究設計思想,再個就是練畫圖。說到這兒可能有些人就要笑了,說還以為你有什么高論,原來是練畫圖。畫圖這種事情不是剛畢業的學生來做的么?說這話的人好比看字帖學書法,妙處雖能感悟,但不動手臨摩,永遠也只是個看客而已。
# I6 v# T' b5 D `- E5 q" z/ K5 ?4 x/ e1 j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