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5863|回復: 47

中望3D畫了一半多了。。。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20-12-29 19:01:53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 t. {4 }: L. p# Z- \/ {1 n圖一:整體裝配圖:. m- ~7 I5 [/ |" u3 `
完成度:70%$ U! s3 V: {5 Z- }) m' x6 ?4 g

9 h! ^5 g, y: a$ R
- v4 R: v, \% Z$ F, z' V" H) U. b; M
& M# L8 R- O2 _5 s6 o# l6 U
圖二:裝配環境下,居然不能直接給“底板”定位打孔?) @0 t2 f: v( R
" [# c$ W( p! |' K
  \$ _8 y7 R* k1 l. c
8 A" W' J2 W: E3 i
上面都是零件裝配圖,氣缸等標準件都還沒插進去。是一臺連接器的自動裝配機。- c2 I) j. r1 e1 v; Q/ f
全部用中望3D 2021畫出來的,期間也同步用inventor 2021畫了同樣的一套。$ e& @! w# F5 j! D6 l% H6 q6 V
  `" X# p: ^% D/ y
中望3D完全是首次接觸,首次使用;inventor 也算是“首次”了,雖然接觸早,沒有正兒八經的畫過。再說也是好多年前的了。  H1 I8 N* k& ?! x5 e$ y  _: @
. o! p( E7 w( j; c5 E5 I" u  @
軟件斷斷續續用了一個月了吧!不得不說,國產軟件在使用習慣上更符合國人的習慣。二者軟件我是同時進行的,用中望無論是單個零件,還是裝配基本上沒啥大問題了(上手比較容易),當然,其他工程圖出圖,BOM表制作都還沒研究呢!(有人說solidworks新手更容易上手?我咋感覺沒那么容易了,相對中望哈。。。), w1 C) g( a( {/ E4 o

7 N# |1 Q- @" d5 C而inventor相比就沒那么容易上手了。雖然畫單個零件問題也不是太大,但是效率遠比中望要低;特別是”裝配環境“嚴格來說還根本不會,還是沒搞懂那些約束按鈕的用法。。。我還在摸索中。。。。
8 R) J9 c; P" i0 K+ `5 j9 M
- A5 S+ O" p/ v5 X! t2 mPS:中望可以直接插入正方體,圓柱體等,這樣比較方便、快速的制作類似氣缸固定座那樣的方塊或圓柱零件;而inventor或solidworks貌似都得從草圖開始吧?" X$ @3 {4 P3 S, l8 J/ C. H

: Q% n$ L3 M) b5 h8 k, m--------------------------------------% P7 I  N  z' Y; B
上面啰嗦了一下這個把月時間的大致使用體會。下面說正事:
/ ?+ ?7 [4 r) z* @
1 L9 i% N5 }7 W+ Q! G$ a上圖二中:) O: C) |" f* V/ H" L# n- I% M* s* s
可以看見零件上都打孔了,有些零件是要固定到”底板“上的,圈起來的地方那些孔。
  j% k6 v/ s# M% g比較郁悶的是,沒辦法直接在”裝配環境“下直接給底板打孔呀!只能切換到零件模型下對底板打孔。即便裝配下給底板打孔也只能用于裝配下,”底板零件“卻不會更新哎!  同樣的,測試了inventor 2021貌似也不能實現。
, w% q6 X. Z. j) q9 R' g( X& o2 U5 S  _  W6 [  j
我想實現的是:在裝配環境下,直接以”要固定底板上的零件孔中心“,對底板打孔(以A零件孔位中心給B零件打孔)。這樣免得切換到零件下打孔還要去一個個測量比對孔位尺寸啊!3 O( |0 F# n2 X! Z# X+ b4 A+ k% v

  V/ ~: J6 ?- g4 X& ~0 n3 L4 M據同事說,他的solidworks 2015就能實現裝配時對著”A零件孔位“,給”B零件打孔“嗎?
! z$ T  I! O( ^9 a' }& N+ p+ X$ O, o( L5 d1 a
PS:同志們有興趣的話,等我整個完成后上傳源文件。
+ @% d4 g7 w  w# u5 c
& s7 m& {; t) Q/ O* @9 t
' }3 {( G2 q  v2 z8 E0 T  c! f, [: R+ t9 [" ?
7 V$ x" K, `0 m
2 L/ |; [- X" |$ c: P1 @: J
2 j$ p# o3 }: H" ]) v! h. q$ T

+ V0 X+ M- I! i% E8 j2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20-12-29 19:06:58 | 只看該作者
基于多實體模型做設計
3#
發表于 2020-12-29 19:08:30 | 只看該作者
據同事說,他的solidworks 2015就能實現裝配時對著”A零件孔位“,給”B零件打孔“嗎?
: V% x, [( X/ r2 @
! f9 J* u7 p) C6 V' [: C- f這個是的,是異形孔命令在裝配體環境下編輯零件B,參照A的孔來打B的孔,很方便。
4#
 樓主| 發表于 2020-12-29 19:10:23 | 只看該作者

4 S/ r+ O; {' i% d9 _1 q+ z+ R( ^5 j: @
再補一張視圖。整臺機器大概有八十多個零件吧!
. R5 F4 ?1 D: k) q9 q7 ~整體是900x500x750這樣子。2 \) g6 V$ b; n( t5 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點評

你之治具,可能就是對方的一個設備,不同行業叫法而已  發表于 2020-12-30 12:12
我們一般不把治具稱為機器。。  發表于 2020-12-30 08:42
5#
 樓主| 發表于 2020-12-29 19:13:43 | 只看該作者
陳伯雄 發表于 2020-12-29 19:06
* H3 n. s! a- Q0 F: z9 x基于多實體模型做設計
& u% G- n9 Z  b+ F# M
陳老,以前我都是用的Autodesk cad畫的呀!一條條線的畫出來,那個苦呀!哈哈哈。。。
8 [* B8 J  z% s$ H# O5 D8 Q1 z0 z' _8 s, o
好多年沒折騰了,現在回頭一看 我去都是清一色的3D設計了。。。# O, i1 X5 Q4 |& F/ x
6#
發表于 2020-12-29 19:16:0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于 2020-12-29 19:18:53 | 只看該作者

, E# I( U4 d; @/ |8 w0 ]
1 o0 e0 a" s5 _8 h7 Y% O, O: f5 T6 h( t
補一張,inventor 2021畫的。漲這樣子,默認渲染是不是沒那么好看呀!哈哈哈。* k, @  y+ d6 M% P

% D; }- d: i+ U- L, k6 q# C零件也畫差不多了,就是還沒裝配。裝配的那些約束不好使呀!
+ J* H$ m& u  T9 y' G; `5 a$ C; V& e  d1 G% b8 W0 e& C

9 N1 v# W; k+ x9 ]( \, n- b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點評

inventor的渲染沒這么差吧!你這個是沒開渲染的狀態吧!  發表于 2021-1-4 18:04
8#
 樓主| 發表于 2020-12-29 19:22:35 | 只看該作者
加肥貓devil 發表于 2020-12-29 19:08  B$ H) ]9 }6 W6 T" n$ D
據同事說,他的solidworks 2015就能實現裝配時對著”A零件孔位“,給”B零件打孔“嗎?% z; b# a. q* A) u+ y

& b0 U; n+ x( O( k. N9 V* H這個是的,是異 ...
; F2 ]- `( F9 ?9 P
哎!這個走在很前列呀!人家都是用的2015版本的。& G7 }) ]9 {& F
我看中望軟件是2010就開始出3D了,最新的2021都還沒實現。回放了之前的中望直播教程,貌似說這個功能后面會加上去。即裝配下打的孔可以”繼承到零件上“,希望到時好用點吧,能用別的零件做參照。。
' Q; a4 o% J. S. [+ p  Y
* d  F9 h8 I) q, r" I不解的是,inventor 2021居然也不能實現這個呢!我是操作姿勢不對嗎?
: V$ N% N1 S/ O5 X. x$ ~! j4 s
+ _0 Y; H. F/ V7 h  {2 \: M  y4 J
) u9 d% N- l/ a& R, |$ ?, v

點評

打孔特征欄右上有個白色小箭頭,然后拉到最下方,有個特征范圍  發表于 2020-12-30 14:51
是的,知識不對。。。。。  發表于 2020-12-30 14:49
9#
發表于 2020-12-29 19:29:54 | 只看該作者
記得用SW2010時就有這個功能了。
10#
發表于 2020-12-29 19:40:02 | 只看該作者
裝配體中打孔很正常,最終將孔更新到零件上就可以了。建議使用SW2016,至少這種功能我在SW2016中用過。

點評

當年用2012的時候就可以了、  發表于 2021-1-2 14:16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5 22:35 , Processed in 0.09214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