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曉昀 于 2020-10-13 09:07 編輯 & f. w q0 q3 l8 a) n0 ~" q$ e5 R
9 g6 d$ {& K4 e- {9 [1 e
5 U, N: t- E4 _ 國慶假期家里有事,回老家(一個四線工業城市),現在還沒返崗,昨天出去辦事,跟我們當地人聊天,聊到當地的工業發展,工資收入水平,人才流動情況。 _! ~8 D0 {$ H' ` t
# E) u* N+ X, C7 `# Q
前幾天,白天有點空,我去了大學實習時的工廠周邊,去了以前生活過的地方,一天基本來回步行20多公里,城市變化很大,一個常住人口接近400萬,到處高樓林立,我原來回家經常路過的菜地現在從遠處看就行南方發達的城市。高一點收入也就5k-6k,但是比例不大。我國最早的冰箱,洗衣機,空調,橋梁,鐵路機車,機床,(軍工企業也不少,但不了解)都曾從這個城市產生,后來由于當地人固守過去的老觀念和傳統思想,一心求穩的思想,政府的扶持政策等等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城市創新力不足,人們沒有一個開放,包容的心態,當地企業發展逐步落后于南方的企業,人才外流相當嚴重,在外面上學以后基本都不回去,回去呆幾年,發現收入不多,工作機會很少,也慢慢又走出去了。
5 w& ]3 G: B0 T1 M2 M
r* O, e- k, T7 \
Screenshot_20201013_085158.jpg (119.45 KB, 下載次數: 8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0-13 09:07 上傳
2 m- f" o0 v1 A4 |2 v) ?; i6 W3 x/ x) g! v I% ^ R1 o
我昨天聽到一個驚人的數據,從不同人口里聽到: 當地每年走出去的年輕人大約有3萬人,這是一個很要命的問題,一個城市的活力來自于年輕人,創新人才也是年輕人,每年那么多年輕人走出去尋找發展機會,這個城市的未來在哪里?工業衰落還會更加嚴重,這幾天聽說,附近的機床,鋼管,鐵路機車,橋梁企業都不行了。" b/ K- j7 o5 u+ H3 x6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