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曉昀 于 2020-8-23 10:22 編輯 $ X4 G9 ]. I1 [! |
* e) s& g" s& K4 q, T
6 s2 K4 g9 ]4 s: N4 n) H" W 科技越來越發達,生產加工、制造水平越來越高,但是如今各種物品的質量卻反而感覺不如以前耐用,隨便摔一摔、撞一下就“廢了”。
- W8 t" ?8 F& H. G2 `
- m/ n4 R* ~5 u# j) N1 g' Y# ?% O2 ?' X; {; t6 D
) ^7 Q3 C: n: _. U
家里十幾年前買的自行車,上上油,給輪胎打打氣,又能上路了。我老家現在還在用以前的老28永久自行車,車胎、車架、鈴鐺、鏈板、鏈條都還挺好,自行車車身的油漆還是很亮。
7 D4 R+ M5 I4 H: n, r
% Z% B) v: @0 T* J3 c4 S: v4 a 5 ~( g& O) k8 y
今天講的主人公是幾根“鋼軌”,它們歷經了100多年的風風雨雨,竟然連銹都沒有,專家看到上面的字后,驚呼道:“它們每一根都是無價之寶!”
. ^! ^- z+ Z0 D' U; v1 k4 k 事情要從赫赫有名的“漢陽鐵廠”講起,1890年,在湖廣總督張之洞的堅持下,清政府同意成立漢陽鐵廠,它是中國近代最早的官辦鋼鐵企業,也是中國第一家、最大的鋼鐵企業,從此,中國鋼鐵工業蹣跚起步,才有了今天的中國鋼鐵。 / j) B* p% ~, v: G% x
( v' X0 C" _0 E) V' a& d; `
2 E% J/ P, R0 G' F& U6 h' _1 |( P3 u! A
對于這個廠子,清政府并不舍得給太多經費,所以起初只給了他們246萬兩左右的創辦經費,張之洞當然知道這錢絕對不夠,但他也不愿意降低標準,于是繼續按自己的路子走,最后廠子建成,足足花了500多萬兩,張之洞等官員對其寄予厚望。
3 z+ C" p' M/ ^4 H
& ?% X9 Z H/ X: D
& a$ Z0 ]1 Q, d: R. E 結果當年他們沒發現,高價購買的設備根本不適于煉制大冶鐵礦提供的含磷較高的礦砂,最終煉出來的鋼材根本不能成為鐵路鋼軌,漢陽鐵廠陷入了困境,可是修建鐵路對當時的中國來說實在太重要了(清政府開始還讓驢拉火車跑),張之洞咬咬牙,直接向德國和日本借貸,硬是要讓廠子“活下去”。 1 p6 U, C3 v: P" t8 V5 T0 V
在張之洞的努力下,漢陽鐵廠再次重現生機,制造出了大量好鋼鐵,但好近不長,1909年張之洞去世,失去主心骨的漢陽鐵廠日漸萎靡,15年后支撐不住倒閉了,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 a6 d" K4 H! ]% \- b7 ~
5 J6 K0 J0 t4 p6 K8 |5 _
; b/ Y; H3 N$ q1 S1 N# ~6 J2 g 2012年,從事鐵路線路檢查維修工作的渠敬雷在檢查時,無意中發現一處鋼軌上刻著什么字,他仔細一看,竟然是“漢陽造”。
$ u- _) \7 m' q+ ]
算算時間,這些已經快110歲了,仍然“堅守崗位”,簡直不可思議! ! |9 m5 {3 l) ^" b
( e# w5 T9 ~6 F9 } 2015年,某網友在陜西略陽縣的一座大橋上也發現了刻有某些數字的鋼軌,比如“COCKERLL-1908AT”、“KTPE-RSW1909”,經過查閱資料,得之它們也是漢陽鐵廠制造的!
, U, v- m' H. I; r& g4 C8 r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些鋼軌都沒有生銹,一看質量就是“杠杠的”!后來又有不少網友踏上了尋找“漢陽造”的路,還真發現了不少鋼軌。
9 Z+ o/ Q( P( b* @& t4 w2 M6 ^ 2018年1月,漢陽鐵廠正式入選第一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當年的漢陽鐵廠已經變成了今天的武漢鋼鐵集團漢陽鋼廠,雖然已經難以窺見往日的風采,但由它生產的鋼軌遍布中國各地,也算是用一種新的形式“活”在這個世界上。 $ q" C8 {& P) N( g1 c* P+ c% x6 f
在如今這個物欲橫流、利益熏心的年代,人們不斷感慨著“良心企業”越來越少,實在讓人嘆息!
: u$ M! b* N, g) d.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