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了解你的永遠是你的對手,但殺死你的可能只是路人。
4 ?$ w: n3 Z; j/ _ ——這話魯迅沒說過,我非常確定。3 ~5 {5 a0 v! @4 o2 i
0 b0 x, ?9 d! B; ]9 B% l# ^, W+ y6 f g& u- {/ H+ y0 |$ |
(想直接看干貨的請直接跳到3)
7 U. @) Z+ |# A1 D, m
1 d. Y/ I9 a9 \% i2 \# x6 W5 _ 1、死于技術: J! c) t" P( r; A9 X$ r" F% N, O9 {+ w
索尼就是「死于技術」的典型代表——盡管它目前還活著。索尼花了大量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金錢成本……在一些看起來莫名其妙的技術上,所以互聯網一直流傳著「索尼大法好」這句話。如果你想到了一個very nice的idea,不要猶豫,去檢索一下索尼的專利庫,你會驚奇的發現,索尼的那些工程師們已經在研究了……WTF!
% s. Q7 s0 [7 @0 W, L 往往是索尼推出了一個技術或者一個點子,然后被友商做成了產業,再然后索尼就去研究其他的技術和點子了,所以索尼只是小眾的狂歡。6 u+ H3 u& y& o
% r( W, B4 l: Z4 u6 T. @/ b 2、死于資本
, j( `7 p3 L. d 這個沒什么好說的,卡爾先生的《資本論》里說的明明白白,我這半瓶水都算不上的,就不出來獻丑了。; P. o# M8 [8 K0 {
4 E) S+ r5 u$ f% p' H( Q& l
3、死于路人
4 \1 J- I, m2 b/ v) c- h' w/ X 疫情養肥了醫療、互聯網及周邊行業,卻殺死了一些看似并不沾邊的許多行業。餐飲、娛樂自然不必多說,沒有人消費,自然就沒有利潤。但還有一些行業,它們的遭遇就很值得玩味。. L" t$ f+ I9 k! ]& L$ s
比如,制衣業。4 [0 u* u6 c, \. L) _6 x; R
剛好我住的位置離制衣的工業區非常近,也確實看到了一片慘淡的光景。原因也挺有趣的,因為居家辦公,男士不再需要西裝、休閑服、皮鞋,女士也不再需要緊身職業裝和連衣裙,所以,與這些產品相關的工廠,都是死氣沉沉的。而同樣在這片工業區里,另一些工廠就比較紅火——襯衫、家居服(睡衣)、飾品。因為居家辦公的視頻會議里,要穿襯衫(反正下面的大褲衩和人字拖別人又看不到),女士總是要戴項鏈、耳環的(視頻會議里你可看不出真偽的哦,反正大牌同款≈大牌!)。至于視頻會議以外的時間,自然就是怎么舒服怎么來哦,家居服絕對沒想過,有一天自己是借助疫情,C位出道的。
3 `+ {* ?, ^- {& y2 j" _ 所以很多原本給進口西裝、皮鞋、女裝品牌代工的工廠,都轉做襯衫和家居服去了。但工廠可以換產品,品牌方卻不能換品牌了(至少短時間內來不及),所以很多國際商務品牌都面臨破產危機(傳說已經有破產的品牌了)——它們沒有死于對手,因為它們的對手跟它們一起都死掉了。
' H' N( M" z: d v" x- \
) Q5 d* v( Z0 y0 K# v5 T1 B3 c( u- K" s7 Q7 l- ?+ ?
上面的文字只是有感于今日的見聞,不是什么深思熟慮的觀點,不杠,杠就是你對。๑乛◡乛๑
% z. E! U. _& D9 [4 [2 X 以上。2 L( S: E# K& z) }
1 e# W: |7 R$ u3 ~& g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