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7109|回復: 34

我又來了丨彈簧分料裝配擺盤機分析--前半部分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20-6-16 21:56:13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說在前面的話:其實前兩天也群發了一個消息,但是肯定很多人都沒看到,就是之前公眾號雖說也是一周一更,但是規律太隨性了(我自己都摸不清,哈哈哈),所以就把每周的發文時間定在周日的晚上22:00,如果有事情發不了的話,會跟大家提前請假,但是到時候一定要原諒我啊。

為了讓你看完,我就把模型放到最后了。

下面進入正題,看看今天要分析的設備是什么樣的:




可以看到,整個設備共有4個工序,組裝的產品如下:






雖然不知道這是個什么零件,但這并不重要,畢竟我們主要是學習它的機構。

整個設備的工作順序如下:


一、彈簧通過振動盤上料到中間的轉盤上;

二、然后跟著轉盤旋轉到工序二處;同時撥桿上料,和彈簧組裝在一起;

三、組裝后的產品跟隨轉盤到達壓緊工序,將撥桿和彈簧進行壓緊;

四、最后產品到達工序四處,由下料機構將產品進行下料擺盤。

然后,按照工序來分析一下這臺設備,注:還是將整個解析分成兩個部分,這篇是前半部分,在最后我把三維模型附上。


工序一:彈簧上料




如上圖,這個工序主要由上面幾個部分組成,先來說一下這些部分的工作順序,然后再更進一步的分析這些機構。

1、彈簧被倒入振動盤,然后依次出來到達理料機構;

2、通過理料機構,彈簧達到容易被抓取的狀態;3、搬運機械手抓取彈簧放到轉盤治具上。

接下來開始挨個分析這幾個機構:


一、機架

關于機架,我們就簡單提一下:





可以看到安裝板下面都是加了墊塊的,這些墊塊焊接在機架上,進行過熱處理后,再通過加工將墊塊加工成一個平面,這樣就可以做到在較低成本的情況下保障安裝板安裝面的平整度。(關于這個,其實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過,這里再給大家加深一下印象)


二、振動盤部分




彈簧倒入振動盤中,由振動盤將彈簧件按照固定的狀態震出來;而振動盤一般都要搭配直線振動器使用,直線振動器的作用是將從振動盤震出來的零件往前震動;可以看到,在直線振動器上的料道總共有4個,每個振動盤有2個。


三、理料機構

從振動盤出來的彈簧進入理料機構:




從上圖可以看到,左右兩側各一個理料機構,每一個對應兩個料道,機構和工作原理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就針對其中一個進行分析。


工作步驟如下:

1)彈簧從振動盤料道進入過渡板,穿過后進入旋轉機構;




2)旋轉機構旋轉90°,等待搬運機械手抓取彈簧:




繼續來分析一下具體的機構:


1、過渡板、擋料機構




彈簧穿過過渡板進入旋轉機構,這時擋料機構的雙軸氣缸伸出,擋料桿利用本身重力壓住第二根彈簧,防止它繼續向前,以上就是擋料機構的作用。

擋料桿沒有和氣缸做成硬連接的方式,其原因就是利用擋料桿自身的重量去壓住彈簧,同時還不會對它產生損壞,這個理念大家同樣可以運用在其他的設計中。


2、旋轉機構





1)通過傳感器檢測彈簧是否進入旋轉塊,我們可以看到旋轉塊的左右兩側各有一個槽,它們的作用是為傳感器檢測彈簧讓開位置。





2)當傳感器檢測到彈簧后,氣缸帶動齒條運動,然后驅動齒輪和旋轉塊旋轉,這里可以來看一下齒條是怎么安裝的:





齒條在底座上滑動,上面通過兩側的壓塊限位;氣缸和齒條通過柔性方式(如上圖)進行連接。


3)限位桿固定在旋轉機構的軸上,作用是在旋轉時進行限位,同時通過調節液壓傳感器還可以調節旋轉機構的旋轉角度,限位桿和軸是這樣固定的:





三、搬運機械手




這個機構也比較簡單,其實就是氣缸相互配合推來推去,我們就來說一下它的工作順序:


1、夾爪氣缸通過手爪夾住彈簧,然后縱向氣缸提起來;


2、橫向氣缸伸出,推動機構移到轉盤治具上方,同時變距氣缸推動右側手爪,這樣,手爪的間距就和轉盤治具上的彈簧間距一樣了;


3、縱向氣缸伸出,夾爪將彈簧放到治具上。


關于搬運機械手的夾爪,我始終沒看懂它是怎么工作的,我覺得實際手爪應該是這樣的(關于這個部分,如果我理解錯了,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指出):





四、轉盤部分



上圖中的凸輪分割器是DT型中空的,也就是中間的中空部分是不旋轉的,旋轉的是轉盤連接的那部分(剛開始我以為中空部分是旋轉的,還納悶了好一會,所以提醒一下大家)。


工序二:撥桿上料





這個工序中的振動盤部分、理料機構其實和工序一中的是一樣的,所以這兩個部分,我們就不分析了,來聊聊其他機構。


一、搬運機械手




大家可以看到,其實這個機構和工序一中的搬運機械手基本是相同的,所以它們的工作順序也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是:在這里,縱向用的是伺服電機+絲桿的傳動方式,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這個工序需要進行撥桿和彈簧的裝配,因此對高度方向有一定的要求。

既然說到了這里,我們就來看一下這個機構中的絲桿模組都由哪些組件組成:





以上就是一個常規絲桿+導軌模組機構的組成,順便說一下絲桿輸入扭矩和推力的關系:

F=(2*π*T*n)/iF:絲桿推力(單位:N)

T:絲桿輸入扭矩(單位N·m)

n:傳動效率(滾珠絲桿的傳動效率一般為85%-95%)i:導程(這里的單位是m)


二、頂升機構、彈簧夾持機構




將這部分分成三個:彈簧夾持機構、擺放治具、頂升機構,這次我們先來分析這三種機構的工作原理,最后再說它們是怎么配合工作的。


1、彈簧夾持機構








可以看到,整個夾持機構是安裝在凸輪分割器中空部分上的,所以它是不會跟隨分割器旋轉的;

推送氣缸推動夾爪氣缸前進后退,而限位塊是在夾爪氣缸前進時起到調節停止位置的作用(注:在限位塊上安裝油壓緩沖器,就可以通過調節它,來決定夾爪氣缸前進時的停止位置)。

2、擺放治具




產品擺放塊和固定板是滑動配合關系,即產品擺放塊可以在固定板內上下滑動;彈簧導向桿處是有彈簧的,只是模型上沒有建模出來。

因此這個機構的工作原理如下:下面的頂升機構通過頂彈簧壓板,使產品擺放塊向上移動;而當頂升機構松開后,在彈簧的作用下,產品擺放塊降下。


3、頂升機構




機構的工作原理如下:

1) 氣缸縮回,拉著滑動塊沿滑動底座后退;


2)從上圖,大家可以看到滑動塊和頂升塊的斜面配合,所以當滑動塊向左移動時,會使頂升塊向上移動,從而將上面擺放治具的彈簧壓板頂起;


3)頂升塊在上升的同時,還會壓縮彈簧放置位里的彈簧;


4)當氣缸伸出,滑動塊向右移動,這時頂升塊在彈簧的作用下就會向下移動。


三個機構的原理分析完了,咱們再來看一下它們是怎么配合工作的:


1)擺放治具旋轉到位后,彈簧夾持機構向前運動,然后夾住彈簧(其實并沒有夾住,夾爪和彈簧之間還有間隙,相當于夾爪起到的是限位作用),狀態如下圖(之所以需要夾住彈簧,是起到定位和固定作用);






2)這時,搬運機械手抓取撥桿向下移動,使撥桿達到如下狀態:




3)最后,頂升機構頂起擺放治具,從而使彈簧套到撥桿上;

4)裝配完成后,彈簧夾爪松開退回,搬運機械手移開,擺放治具降下。

好了,以上就是彈簧分料裝配擺盤機前半部分的兩個工序,還是那句老話,分析時可能會有存在錯誤的地方,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指出,我們一起進步。

我把模型放在公眾號里了,大家在公眾號聊天界面回復:彈簧,就可以拿到下載鏈接了。


分析那么詳細,又有模型拿的公眾號哪里去找。




評分

參與人數 4威望 +4 收起 理由
殺豬的爺們 + 1 熱心助人,專業精湛!
LiNing_jrjub + 1 熱心助人,專業精湛!
曉昀 + 1 干啥都思路很清晰!
未來第一站 + 1 熱心助人,專業精湛!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20-6-16 22:24:23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分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發表于 2020-6-16 22:26:04 | 只看該作者
大俠寫文章有一手,原來也是工程高手!原來深藏不露,大贊!
4#
發表于 2020-6-17 08:02:41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分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20-6-17 09:35:41 | 只看該作者
好文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于 2020-6-17 09:55:12 | 只看該作者
曉昀 發表于 2020-6-16 22:26
大俠寫文章有一手,原來也是工程高手!原來深藏不露,大贊!

謝謝大俠的點評
7#
發表于 2020-6-17 10:25:50 | 只看該作者
分析的很細節,很好。
8#
發表于 2020-6-17 10:38:06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分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表于 2020-6-17 10:57:14 | 只看該作者
這是社區里的活雷鋒,老鷹應該每次給你獎勵1000威望!社區里真的想學技術和交流技術的人應該大力支持這種文章
10#
發表于 2020-6-17 13:04:38 | 只看該作者
贊,LZ厲害,學習,學習,辛苦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30 07:30 , Processed in 0.08702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