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6871|回復: 38

吊耳間距設計多少合適?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20-4-6 19:39:37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天在現場看到一副同事的焊接工裝,吊耳的設計位置引發了我與他的爭吵;

諾大一副工裝,長3米,寬2米;吊耳的間距卻設計成0.8米X0.8米,這么小的間距能保證工裝吊起來不發生傾翻嗎?

    就是這種M20的吊環螺絲;但同事堅持說自己設計的沒問題,現在治具還沒有起吊過,我的說法一切都只是猜測;他設計的距離能夠保證工裝在起吊時,每條鋼絲繩與水平面的夾具不小于60度,這樣吊耳和鋼絲繩承受的拉力才最小。(PS:貌似很有道理,我竟無力反駁)

    為此,我專門查了機械設計手冊,里面有講到吊耳位置的設計原則:

    1、充分考慮構件的重心位置,吊耳在起吊時工件或設備應保持水平,不應出現傾斜現象;

    2、吊耳使用中不允許承受與能夠承受載荷方向不符的載荷;

    3、吊耳在起吊工件或設備時每條鋼繩的受力要盡可能相等;

    4、吊耳在起吊工件時鋼絲繩和水平面的夾具應不小于60度(還真是同事說的那條!)

    5、吊耳的位置間距不易過大或過小,吊耳間距過小時起吊中工作或設備容易發生晃動而不穩,吊耳間距過大時或造成鋼絲繩和水平面的夾具過小使鋼絲繩受力過大和需要更長的鋼絲繩和更高的起吊高度。

    設計手冊竟然沒有寫出具體的間距數值來規范咱們的設計,現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只能憑經驗來處理;通常我都會盡量的把吊耳布置在工裝的邊緣處,面對同事的做法,我也沒有數據來反駁,論壇各位大神,有沒有破解之法。。。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來自 13#
發表于 2020-4-6 23:26:13 | 只看該作者
風》追逐 發表于 2020-4-6 21:14
吊環應該優先考慮整機重心,其次再排合理的位置。、
至于跨距啥的有啥好爭的呢?
有本事吊環直接裝重心位 ...

是啊!

不考慮重心在這坨子上下左右的哪兒而談論吊環該有幾個、該在哪兒,也太那個了。。。

再說,相同重量的坨子下,吊環間距越大,裝卸高度空間就越大。

這么個尺寸的坨子,搬運用的卡車箱板也不會低到哪里。。。再用60度以內的角度起吊,再說還是這種設備,不知客戶那里的屋頂夠不夠高。。。


吊環間距小,不就是行車或吊機的上下按鈕多輕按幾下找重心平衡,啟動和停止時多點擊幾次東西南北的按鈕來減少移動加減速的事兒嗎?

吊環間距越小,對吊繩的質量或抗拉要求就越低,對吊環的抗拉倔強要求也越低。


怎么這么多人動不動就拿機械設計手冊說事啊?


不就是吊床的原理嗎?

不就是晾衣繩的原理嗎?

不就是走鋼絲的原理嗎?

不就是大學寢室床上的蚊帳的事兒嗎?

不就是。。。那啥啥嗎?


生活中,有的是一根繩和在它兩端之間搞啥事兒的情況。


翻手冊,我不反對。

但,最好在拿它來說事兒之前,先考慮你少考慮了什么。

抱歉!我是半路和尚。我到現在都不知道那啥啥手冊長啥樣,也不知道哪兒有賣的。。。

搞機械設計的,年份越長,越能感覺到“吃的是經驗飯”的道理。

而這無數次經驗中,也應該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只是,作為專業搞機械的,不只是從普通人的眼光看待日常生活中的那些瑣事,而是時時捕捉并琢磨她或他或它那檔事兒的原理。

我最近收了個啥都不懂的小徒弟,只是人好,滿有教養的。一個月有了吧,沒怎么教他技術的東西。當然,我也不會讓他先從掃地開始。他太小了。

但,天天都在教他的訓他的,就是細心不夠,求結果的心卻太大太急。

今天還跟他說了:你這么不夠細心、這么喜歡糊弄,只求急功近利,我教你越多專業知識,你將來造出來的東西就會越爛!

再說,別指望在我眼前玩兒糊弄玩兒心眼兒能過任何一個關。


起吊,首先的首先要考慮的,是會不會吊到半空砸下來。

會不會歪?我工作間外,就有兩個貫穿兩個車間的行車。就拿一個磁吸盤起吊近兩米方二三十公分厚的模具。。。

行車吊運期間,那死沉的鐵坨子下面,可都是各種加工設備。。。當然,人是不會在那玩意兒的下面的。。。



我雖然沒念過機械方面或干脆任何理科方面的大學專業,但大學還是念過,也寫過畢業論文,也見過身邊絕大多數人天天泡在圖書館里,為的就是想在論文里多寫進去幾句“這是誰說的,所以有理”。我的畢業論文,三天不到寫完,沒有一句“誰說過”,得了優+啥的。。。

我二十幾年前曾經的大學四年,圖書館,確實經常去過。因為,圖書館頂樓開著錄像廳!(金凱瑞的變相怪杰,就是在那里看的!)哈哈。。。現在的年輕人,估計都不知道這是啥玩意兒。

我當然也擁有過大學借書卡。畢業時交還借書卡,老師笑暈過去了:四年,我的借書卡里只有一個戳,借過僅僅一本書 -- 資本論!!!

別誤會,不是我看的。我的高中同學在別的大學里,他那兒找不到這本書抄進畢業論文,我用一頓啤酒羊肉串宴賣出去的!

我跟我小小的徒弟說過:既然當了我的徒弟,首先不許說:因為大家都這么說,所以我也這么想。你必須從自己的機械知識基礎去評價后用自己的見解來說事兒。

比如,前驅和后驅哪個更安全?(能分了,才能聊四驅的吧。。。)

比如,啥樣的駕駛習慣才叫會開車?

是跑題了嗎?我感覺沒有。

怎么開?考駕照時就已經背過的。

考試難嗎?我在中國考過兩次,都沒覺得有什么難度。常識啊。。。

現在在路上天天跑著,我腦子里還有當年的考卷嗎?當然沒有。。。因為早已是常識了。。。

不強行插隊,幼兒園時老師就教過;

會車不打遠光燈,咱們搞機械的應該都見過電焊光。。。我是看見對方打遠光燈,閃三次沒反應,就打遠光燈沖他開過去。法律無法解決,只有自己解決了。

這下,真的跑題了?

真的嗎?我這個徒弟,是不是真的挺可憐的?我天天就是這么八婆。。。毫不著邊。。。胡說八道。。。


點評

大俠牛啊!  發表于 2020-4-8 20:12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00 收起 理由
管理團隊 + 100

查看全部評分

2#
發表于 2020-4-6 19:44:3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怕瓦落地2011 于 2020-4-6 19:46 編輯

這有什么有吵的,吊耳對不對事小,影響團隊和諧就不好了,只要不影響吊裝,吊耳間距當然是越小越好
3#
 樓主| 發表于 2020-4-6 19:50:01 | 只看該作者
|怕瓦落地2011發表于 04-06 19:44這有什么有吵的,吊耳對不對事小,影響團隊和諧就不好了
吊耳的間距還是很重要的吧,錯誤的設計導致出現安全事故,做為設計人員是不是難逃其咎!
我和同事的爭吵也只是對事不對人,僅限于工作探討;我們這邊人內心承受能力還是大的。

點評

同意,所有和安全相關的都是大事。  發表于 2020-4-6 21:25
4#
發表于 2020-4-6 20:02:27 | 只看該作者
把間距拉大,把起吊鋼繩加長,一樣大于60度
5#
發表于 2020-4-6 20:02:51 | 只看該作者
粗看你那同事很有經驗
6#
發表于 2020-4-6 20:36:17 | 只看該作者
工作上最好還是不要爭吵,不管是什么原因,不管對事對人。如果覺得設計有問題,先問問別人為什么這么設計呢,或許別人有點考慮不周可以提些建議。或許自己沒有太大把握,多討教別人。
7#
發表于 2020-4-6 21:07:18 | 只看該作者
吊具夾角太大,會導致每根吊繩上承載力過大,容易出現問題,所以限制夾角是對的。
吊孔的距離適當根據產品尺寸,但是吊孔距離大,夾角一定情況下,增長吊繩長度,也是可以的。
不過,不必拘泥于吊軸必須在邊緣處吧。
8#
發表于 2020-4-6 21:14:00 | 只看該作者
吊環應該優先考慮整機重心,其次再排合理的位置。、
至于跨距啥的有啥好爭的呢?
有本事吊環直接裝重心位置,一根鋼絲吊起來也不會翻

點評

確實如此,起重工經常這么干。  發表于 2020-4-7 21:39
9#
發表于 2020-4-6 21:49:11 | 只看該作者
吊耳間距和傾翻沒有關系。

點評

不會傾翻,但是不穩定,很容易晃動  發表于 2020-4-7 12:55
10#
 樓主| 發表于 2020-4-6 21:54:47 | 只看該作者
|風》追逐發表于 04-06 21:14吊環應該優先考慮整機重心,其次再排合理的位置。、<br>
至于跨距啥的有啥好爭的呢?<br>
有本事吊環直接裝重心位置,一根鋼絲吊起來也不會翻
層主厲害了,這些我想都不敢想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6 09:06 , Processed in 0.08818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