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2971|回復: 7

為什么現代醫學都發展到21世紀了,人類依然如此脆弱?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20-2-21 10:27:00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摘要: 原因有六項:超大規模的密集人口、超級頻繁的流動、超大規模的動物養殖、人類對環境的野蠻入侵、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以及抗生素的濫用。


+ o) f% B* i$ Z, K

首先問你一個問題——如果給你一個穿越的機會,你會穿越到哪個朝代?中國的唐代?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美國的淘金時代?

知名醫生寧方剛在一席的回答是——“我不會選擇穿越到任何一個朝代,因為我害怕失去現代醫學的保護。


2 Q2 V; |9 {: k, ]

的確是這樣,如果你還對現代醫學的力量一無所知,那么我們來看幾個簡單的數據和事實。

1、1347年至1353年,黑死病奪去了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占當時歐洲人口的1/3,天花在18世紀殺死了1.5億人,80%的美洲原住民死于天花;

6 b6 D) ~* D7 [& t4 }. j1 c2 a

畫作《The Triumph of Death》展示了黑死病的可怕

! W! u/ c" B) W6 Z

僅僅在100年前的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5000萬-1億人的生命在病毒肆掠中戛然而止。

然而在青霉素和疫苗量產之后,這種死亡規模超世界大戰的傳染病就也沒有發生過;

( O& Z7 Y8 j7 A: B' M+ x

2、在中國古代,209位生卒年可考的中國皇帝人均壽命只有39.2歲,清朝順治帝和同治帝都死于流行病天花。


+ A* w* V- g% S  u

古代民間將治愈天花的希望寄托于——“痘神”


1 v% e. j" F9 c- P, s& @8 u1 H

乾隆有27個孩子,其中有10個沒有活過5歲,擁有整個國家最好醫療資源的皇室對抗疾病能力就是這樣的水平;

從這個意義上說,能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都應該感到慶幸,僅僅在兩個世紀之前,我們能活到現在的歲數從概率的角度其實并不大;

: v: p8 j# f" u9 W& \

3、據學者林萬孝考究,中國商朝人均壽命不超過18歲 、唐代27歲 、清代33歲 , 到民國時期也僅僅為35歲,他們人均壽命如此低是因為他們夭折和非正常死亡太多了,一個簡單的傷口感染就有可能要人命,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現代醫學的古人活的非常隨機;

而今天,根據衛生部數據,2018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達到77.0歲。即便算上非洲地區,人類總體的平均壽命也攀升到了69歲;

& k! j# m8 L. c: Z$ v: [' K, |

4、如果把生孩子看成一種病,那么直到18世紀這種病的死亡率依然高達10%,聯想一下這次疫情的死亡率,這是一個極其可怕的數字;


6 A, _5 Q, n  {( s

18世紀專屬于孕婦的“手術床”——birthing chair


. @- l/ u$ E1 r% M. @$ _% V

而更加恐怖的是,這種病幾乎是每個女人必得的一種病。

而且在避孕套發明之前人類并沒有真正安全有效的的避孕手段,除非你選擇終生單身,否則是否懷孕并不由你說了算,正在讀這篇文章的女生有木有感到不寒而栗;

% z3 v7 d$ ]+ ^0 f; j" S

如今,我們可以安心地在現代醫院幸福地等待和迎接新生命的誕生,現代醫學已經讓我們的產婦死亡率已經降到了萬分之二以下,而我們家庭里生育時最擔心的是年長的奶奶、姥姥們,她們真正見證過那個時代生育的危險;

5、有了現代醫學,我們徹底消滅了天花;我們大范圍地消滅了霍亂、傷寒、肺結核、黑死病、瘧疾、小兒麻痹癥......


% W6 {$ b" C: E* Q0 }- u

而這些過去都是人類這個族群最大的殺手——華盛頓死于風寒;但丁死于瘧疾;鄭成功死于登革熱;黑格爾、柴可夫斯基死于霍亂;肖邦、契訶夫、卡夫卡、郁達夫死于肺結核......死于這些疾病的名人還有一串長長的名單;

中世紀用于治療傳染病的“放血療法”


" Q) j2 W7 a* F

在人類文明史中,這些病加起來殺死了超過十億人,不要認為那只是一個數字,他們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

用北野武的話說,那不是十億人死去,那是“一個人死去”這件事發生了十億次,如果說那些人沒有因為這些疾病而死去,那么人類文明中又會多產生多少《神曲》、《變形記》、《精神現象學》這樣偉大的作品呢?


, z5 r0 C! ~! o8 s- P: x

如今,這些慘痛的悲劇都被偉大的現代醫學幾乎都阻止了!

6、你可能很難想象,沒有現代醫學,我們今天聽到的很多耳熟能詳的病都是絕癥——


2 A7 m8 V+ |7 B9 m' @

在沒有發現胰島素之前,糖尿病是絕癥;在沒有青霉素之前,嚴重的感染也是絕癥;在沒有發現維C之前,壞血病就是絕癥;


; }1 o) y  Q+ C+ C

用水果“治療”壞血病

2 M2 w2 P) v% R8 S' ]/ x

7、今天,我們的精湛的外科手術甚至可以給一個被截成整整5段的手指完全還原接上,讓人嘆為觀止;


, e7 H0 G# ?7 \% x- n

! A" v& h* \7 v/ f# l$ }. m. s0 |+ `

如果用數字來衡量,現代醫學挽救的生命相當于阻止了十幾次世界大戰。

每當想到這里,衛夕就真切地想去弗萊明、琴倫、班廷等先輩的墓前深深地鞠一躬......其他偉大的發明增加了人類的福利,而他們發明的青霉素、牛痘接種法、胰島素則挽救了人類這個族群的整體生命;


2 V* w: c3 O! I8 H

今天,我們擁有著舒適的現代生活方式——我們乘坐飛機、我們使用空調、我們駕駛汽車、我們使用智能手機、我們刷著微信和微博......

這一切都需要歸功于現代醫學讓我們免于那些曾經困擾我們的常見病——是疫苗拯救了我們、是青霉素拯救了我們、是胰島素拯救了我們、是清潔的飲用水拯救了我們.......

: G0 @8 L- p% h1 E) N* Q) U  F3 M

現代醫學繼續大踏步向前,我們發明了聽診器、避孕套、X光、CT掃描儀、胃鏡、心臟起搏器、假肢、伽馬刀、手術機器人、AI制藥技術......


$ y2 G$ v& P# ]/ l4 y" U

一枚心臟起搏器

- w" \. ^$ h  D7 X

但是,人類依然是如此的脆弱。

世界依然暴露在風險之中——比爾蓋茨在2015年的TED演講中說,如果有什么力量在未來能在短期內奪走上千萬人的生命,那一定不是戰爭或者核武器,而是某種烈性傳染??;

的確,我們的現代醫學曾成功打敗了很多傳染病,在此基礎上人類前所未有地發展,但正是我們高速發展讓我們對抗病毒的系統更加脆弱:

為什么?

8 d: F, I* G5 K) [2 B3 F8 f

答案是人類建立的發展系統并不具備反脆弱的能力,而這個系統本身只會繼續朝更加脆弱的方向演進,衛夕梳理了人類對抗流行病更加脆弱的六大原因。

" z, D5 `) f( J$ C# v- {

一、人口的增長與聚集

流行病傳播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人群的聚集,1900年世界人口是16.5億,而今天世界人口高達75.8億,短短一百年人口翻了四倍還要多,除了人口眾多的中國和印度,印尼為2.7億人,巴基斯坦2億人,尼日利亞也有1.95億人;

0 p0 U$ y# C& h4 R5 b  |: F

7 P( I; R" u" T- D1 X

除了人口總量的大幅增加,人口也變得更加聚集,越來越的人生活在人口密度大的城市,1800年全球城市化率僅為5.3%,而今天有55%的人生活在城市,而據世界銀行預測,到2050年,這個數字將是70%。

在巴西全國有21%的人口生活在圣保羅,韓國首都人口占比更是高達51%;

0 R7 h5 m! N! q, {  A

在1900年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是倫敦,有648萬人口,超過了排名第二的紐約200多萬;而到了2019年排名第一的東京就有3826萬人,每平方公里就有5736人。


; \. k3 q& t( f  o, _$ e3 f

全球人口最多的前20個城市


. K: y  w) W& D4 C- k# E8 {( f% [

人多和聚集意味著一種流行病暴發所影響的人群會更廣,人口密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個流行病在局部爆發所覆蓋的范圍;

, v2 A& k" u9 D$ F. F9 }

二、高度發達的交通網絡和頻繁流動6 \8 z1 R5 ^/ }

交通網絡和人口流動對于疾病傳播非常關鍵;

蒙古帝國士兵用投石機將因鼠疫而死的人的尸體投入卡法城后,由于歐洲發達的貿易,瘟疫迅速從這個小城傳播到了整個歐洲;霍亂也是因為頻繁的貿易從印度恒河流域傳播到了歐洲;


$ X. }9 I' c# ?8 ]

如今,這個貿易和交通網絡的發達程度和當時相比,其先進程度高了一個數量級;

全球化發展帶動的高度發達交通網絡促進了人類的流動,汽車行業雜志Wardsauto統計,目前全球處于使用狀態的各種汽車總保有量已突破10億輛,是總人口的八分之一,僅中國就有超過14.3萬公里長的高速公路;


0 M) t* H1 L/ ]2 ]& m- R. p

北京一個高速收費站

* f5 ?2 I* u7 K4 I

我們發明了飛機,我們建立了空前的航空體系,全球每年航空運送人次高達44億次,占世界總人口的3/5;

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國的亞特蘭大機場,年運輸旅客高達1.07億次,即平均每天客流高達29萬,旅客可由此機場飛向45個國家、72個城市及超過243個目的地,每天有超過1700架飛機在這里起降;

% N, F; X4 \% e. F- ~

而在100年前,我們甚至還沒有發明飛機;

而當今世界最大規模的人類遷徙要數中國的春運了,2019年春運,全國交通系統總共發送旅客高達29.9億次,平均每個中國人出行2.2次;

- V, l& G. O' d0 u2 S9 G6 c3 ]0 R

其中,中國最繁忙的廣州南站,只有三層的站樓日均就流通了50多萬人次,中國高鐵占據了世界高鐵總里程的66.3%,北京到上海的1300公里的距離只需要5小時;而在農耕時代,同樣的距離即便用當時最快的800里加急快馬(日行400公里)也需要三天;

人類飛速遷徙的速度其實也是病毒擴散的速度,這些大規模的遷徙都大大增加了傳染病傳播的風險,本次新冠肺炎借助春運迅速傳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2 f" P  m. v  Z) C0 H* x) n9 |

整個人類被極度發達的交通網絡連成了一個整體,周末從香港飛到巴黎喂個鴿子再回來并不是傳說;

在這次疫情中,一位英國的男子在新加坡君悅酒店開了一次100人參加的商務會議,其中有一位來自武漢的與會者,而這位英國男子隨后飛往法國度假,在法國北部的滑雪勝地他至少感染了11人;


/ p: F& s/ W+ o8 A

在這個鮮活的案例中,英國、新加坡、中國、法國就這樣被全球網絡極其密切地聯系起來了;


: a" E0 n+ w6 r$ Z  H

這次疫情中英國男子的足跡

' i2 P5 S. i- x0 g6 F

三、人類吃掉了太多的動物
) X: K. p1 d$ G* Q# o+ t) A2 S

人口的巨量增長帶來的另一個效應就是我們為了營養要吃掉更多的動物,比如家禽和豬;

2018年中國大陸豬肉消費量為5540萬噸,占全球豬肉總消費量的49.3%,當然并不是每個國家都吃豬肉——敘利亞2017年末生豬存欄量9頭,而土耳其同年生豬出欄量為零,但這個改變不了人類每年吃掉超過15億只豬的現實;

從各大洲來看,亞洲養豬業遙遙領先于其他各洲,出欄量超過8.83億頭,分別占同期全球生豬出欄量的59.41%;若以單位人口生豬出欄占有量來看,亞洲并不是最多的,歐洲排名第一,平均每2.3人占有一頭生豬,其次是美洲(4.2),亞洲(5.1),非洲平均41.5人占有一頭;


, K3 C; x* g, I1 W* v

人類大規模吃掉的動物除了豬還有雞,The Economist報道,全球每年被人類吃掉雞高達230億只,而根據英國萊斯特大學教授班奈特的研究,人類養殖雞的總數量已經超過地球所有的鳥類,吃雞似乎是全人類的天性;

2017全球雞肉總產值


% q9 i( S/ E; ?- Y

更重要的是,這些豬和雞不是固定不動的,他們會隨著貿易移動和傳播;中國從巴西,從日本到澳洲,他們傳播的除了鮮美的肉質,還有病毒。

豬流感和禽流感是流感中兩個最致命的分支并不是偶然——他們是人類吃掉的規模最大的兩個物種,我們幾乎每天都要接觸他們,從當初的H1N1到后來的H7N5,是人類忍不住的肉食基因讓病毒借機得以大規模傳播;


, O% G. ]! X* T3 e& Q

人類飼養動物不僅僅用來吃,還用來穿,貪婪的人類每年要殺死超過7200萬只水貂,一件完整的貂皮大衣需要30只水貂的皮。

據善待動物組織(PETA)統計,每年有超過10億只兔子和5千萬只其他動物通過皮草養殖場進行繁殖,并用于制造皮草,不只是中國,在歐盟的皮草農場中,每年超過1.2億只兔子被殺,在美國和加拿大,每年超過7000萬只動物被屠宰。

用于制作貂皮大衣的水貂

& P  z1 a5 o% F6 x/ o" j4 J! M

四、人類在野蠻地擴張
7 c. t# b) H5 ^

更多的人需要更多的土地,越來越多的雨林被砍伐掉了,雨林砍伐掉的后果就是我們更加近距離地接近了野生動物;

根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的說法,森林覆蓋了地球30%以上的陸地,在過去的50年中,約有17%的亞馬遜雨林被破壞;

, g/ r' c1 G' I


* Z, v( w0 G5 [  W. S' i

2018年,《衛報》報道說,每秒丟失了一塊相當于足球場大小的森林,在過去的25年中,烏干達已經失去了63%的森林覆蓋率;

根據《國家地理雜志》的報道,在北美地區,大約在1600年代至1900年代末之間,該大陸東部的一半森林被砍伐作木材和農業;

雨林曾經覆蓋了地球陸地面積的14%;現在它們僅覆蓋了6%,專家估計剩下的最后雨林可以在不到40年的時間內被消耗掉。


5 `9 q" r# u8 u" Q$ {4 c* M* R6 U

根據聯合國的說法,埃博拉病毒肆虐的塞拉利昂在1990年代之前已經喪失了96%的森林,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進入森林,從而迫使像蝙蝠這樣的動物尋找更接近人類文明的新棲息地。

類入侵新的環境導致的一個直接后果就是加大了我們和位置生物接觸的機會,就像美洲的印第安人對天花無抵抗力一樣,我們對一種全新的、從未接觸過的病毒可能毫無抵抗力;

! r/ K$ b  x" a+ L; n/ v2 K

下面這個一分多鐘的視頻片段來自電影《傳染病》,它生動地描述了人類活動如何讓流行病爆發——人類的推土機推倒了蝙蝠的家園,蝙蝠飛到香蕉地里啃香蕉,然后飛到豬圈,豬吃了蝙蝠剩下的香蕉成為中間宿主,劃破手指的廚師處理豬肉,然后和顧客熱情合影,顧客再將病毒繼續擴散。

我們野蠻的擴張也加速了病毒的自然選擇。

為什么流行病經常會有的癥狀是咳嗽、打噴嚏、腹瀉?因為它需要通過這種方式傳播的更遠,這并不是說病毒擁有智能,而是在病毒和人類長期的交往中,那些不導致咳嗽、打噴嚏、腹瀉的病毒自然而然就從人類族群中消失了,因為它不能傳播,自然選擇留下來的都是能迅速傳播的;

, F/ E: [% O0 _' J# \; b" q2 k4 k

更讓人不安的是,我們不僅野蠻地擴張,生活日益富裕的人類越來越“作”:


3 K0 h" G$ M6 v$ a/ P

我們飛到東非塞倫蓋蒂看獅子,忘記了那里的蚊子可能攜帶致命病菌;

我們到西藏和土撥鼠親吻,全然不知他們就是鼠疫的宿主;

我們徒步走進亞馬遜的叢林去冒險,忽視了那里的多數生物從未接觸過人類;

我們飛到馬達加斯加撫摸色彩斑斕的蜥蜴,全然不顧它們口中有無數人類未知的微生物;


4 i$ e" K  Q& y1 i

和土撥鼠親密接觸的無知人類

& Q2 X+ w2 R- C0 r4 L3 l

五、人類碳排放導致的氣候變化% A: i6 f4 d, V6 Z

氣候變化也是我們應對流行病能力變得脆弱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除了工業化的燃料碳排放之外,人類大規模動物養殖場產生的溫室氣體是導致全球升溫的主要原因之一,奶牛放屁的問題比我們想象的要嚴重的多;

0 n7 w* M0 `. g/ Z4 s9 q+ q* T1 p

你可能會問,氣候變化是如何加速流行病傳播的呢?背后的作用機制是什么?

首先,隨著全球氣溫的升高,導致瘧疾等傳染病的蚊子(如埃及伊蚊)能活動和生長的范圍和時間變得更長,這加速了瘧原蟲等致病微生物的繁殖;


' R0 U4 G8 B: f: V  H, M

埃及伊蚊在一年中在全球各地能生存的月數

) Y: L7 T" X! d5 Y

而氣候變化也會改變其他攜帶病菌的野生動物的活動范圍,逼迫他們離開自己家園進入人類的領地;同時全球升溫也更容易引發森林火災(想想澳洲大火),從而讓當地的動物活動方位變得更加復雜,氣候變化還會讓動物遷徙范圍變大(想想非洲蝗災),傳播病毒的范圍也因此變大;

其次,全球變暖導致的極端天氣也讓物種間的聚集變得更加容易;

" Q' C3 k/ Z' A+ r) m

根據生態健康聯盟的科學家Kris Murray的說法,在埃博拉疫情中,長久的干旱讓幾內亞的猿猴到更加偏遠的地方尋找食物,而這增加了它們和果蝠接觸的機會,給流行病在物種間跳躍提供了傳播途徑。


0 X/ N* j0 P0 B5 v, a

叢林肉出售 源自:eprescott

/ W4 L/ H/ G& j2 b1 M

最后極端天氣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脅了非洲國家的糧食安全,糧食短缺和經濟短缺將迫使更多的人選擇替代食物,更多的野生動物成為非洲居民的餐桌,據統計,埃博拉疫情中近50%的暴發與食用森林獵物的食用直接相關;

氣候變化與傳染病的相關性,Sonia Altizer2013年發表于《Science》


8 ^2 N' J8 L# j% I% G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的流行病大部分都源于動物——艾滋病來源于大猩猩,鼠疫來源于鋸齒類動物、SARS來源于果子貍,中東呼吸綜合征來源于駱駝,新冠病毒來源于蝙蝠;

我們入侵了它們的家園,它們的病毒入則侵了我們的身體。

, o9 ~4 ?! y& `2 }- E. M. q0 S

六、抗生素濫用產生了耐藥細菌# C- p7 T  d: x! g6 e

1928年青霉素被微生物學家弗萊明發現,這個學名為盤尼西林的神藥在1943年二戰中量產,被稱之為二戰中誕生的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盤尼西林另一個被中國人熟知的名字是“青霉素”


" y9 h& P0 ~+ `3 m1 e$ `9 i8 S$ ?* c

在此之前,細菌感染一直是人類最可怕的殺手之一,一個簡單的傷口感染就有很大概率要一個人的命,而隨著青霉素之后眾多抗生素陸續量產,人類幾乎已經戰勝了細菌,剛發明時,青霉素的價格比黃金還貴,被稱之為神藥當之無愧;

到80年代,全球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數下降到約為700萬,很多人認為,隨著我們抗生素越來越先進,這個數字會繼續迅速下降,然而現實是,40年后的今天這一數字猛增至2000萬!

, f# o5 J) V8 x6 h

答案是抗生素的濫用。

所謂抗生素濫用是指人類過度使用抗生素從而催生了大量的耐藥細菌,這些細菌被稱之為“超級細菌”,即抗生素對他們無作用;

以青霉素為例,它被發明的時候,一個病人一次使用200個單位就立即見效,然而到了今天,一個簡單的呼吸道炎癥,一袋250毫升的生理鹽水中需加入的青霉素量為1000萬個單位;

- w7 g# |/ Y+ |3 m/ S' a+ I2 `. E

WHO推薦的抗生素醫院使用率為30%,歐美發達國家的使用率僅為22%-25%,2011年10月18日,中國衛生部表示,我國抗生素的使用率達到70%,然而真正需要的不到20%。

各類抗生素發現時間和產生抗生素的時間(來源:視知TV)

, e8 l! H5 ~% C) h4 M7 z) n

我國每年約生產抗生素21萬噸,約占全球用量的一半,人均抗生素使用量達138克,是美國的10倍。

中國的抗生素中,其中52%為獸用,養殖場使用抗生素并不是為了給動物治病,而是在飼料中全面加入預防動物生病,還有一種理論認為,抗生素殺死腸道中的細菌,就可以節省出這些細菌所消耗的能量,每年超過5萬噸抗生素被排放進入水土環境中;

$ Q* c, A, M2 G5 p; u2 x7 }

學者應光國的研究表明,與國外相比,中國河流平均抗生素含量303納克/升,意大利僅為9納克/升,德國20納克/升。

對于抗生素濫用很多人的觀點是——別人濫用我管不著,只要我不濫用就行,事實上并非如此,抗生素濫用是一個公共衛生問題:一個人濫用抗生素產生的超級細菌如果到另一個身上,另一個人依然無藥可治,超級細菌并不長眼睛;

' X  X0 h" K9 b& a; M

還有一些人認為很多流行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并不起作用,這又是一個認知誤區——抗生素盡管不能直接殺死病毒,但它可以治療流行病引起的并發感染,很多流行病引起死亡都是并發癥導致的;

在一些嚴格的國家,買抗生素比買槍支還難,在美國買抗生素,總共要經過醫生、藥店、監管三道把關,醫生亂開抗生素會被吊銷執照;

, N. [/ {/ a: O1 Y3 z# u: g2 ?

發達國家對“抗生素濫用”的警告


! [$ b# E' ~/ A$ f/ t# w2 M

這就是衛夕總結的人類面對流行病如此脆弱的六大因素——超大規模的密集人口、超級頻繁的流動、超大規模的動物養殖、人類對環境的野蠻入侵、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以及抗生素的濫用;

而這六大因素目前看基本不可逆,在可以預見的不遠未來,人類依然會處在風險之中,似乎是一個死結。


5 A( F# b5 M0 l" [

衛夕指北


! b+ a! A' V) q; }: R8 W4 Z& @) C2 r' o7 U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20-2-21 11:12:56 | 只看該作者
所以合成糧食勢在必行# x7 i- q+ s9 w5 Z4 W4 F9 K5 y% H  F0 ^
3#
發表于 2020-2-21 12:10:33 | 只看該作者
都到連開車打轉向燈的勁兒都想省了的地界了,將來只會更加脆弱。- `6 }+ b9 G/ \" b- I
4#
發表于 2020-2-21 15:29:51 | 只看該作者
人類是地球的癌癥
5#
發表于 2020-2-21 16:14:28 | 只看該作者
動物(ren)再也不要吃動物了.
6#
發表于 2020-2-21 16:46:01 | 只看該作者
人類本來就是渺小的
7#
發表于 2020-2-21 17:08:56 | 只看該作者
自身抗體這塊黑人確實有天賦。
8#
發表于 2020-2-22 21:20:56 | 只看該作者
病毒的變異是大自然對于人類的憤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31 17:56 , Processed in 0.07584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