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6757|回復: 3

世界制造業500強系列:雪鐵龍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9-11-25 16:02:52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雪鐵龍是怎么來的?
合并,通常是“大吃小”,雪鐵龍無疑就是那個自己作死的“小”,因此本回答將更多以雪鐵龍一方作為敘述點。
1908年,原來作為一家齒輪工廠老板的安德烈·雪鐵龍,被聘任為莫爾汽車公司董事。在其治下,頻臨倒閉的莫爾汽車得到起死回生,年汽車產量從1902年的120輛升至1914年的1200輛。
雪鐵龍的管理能力得到了開發,其個人命運亦從此刻上了整車企業的烙印。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雪鐵龍應征擔任炮兵隊長,當他發現炮彈不足時,他提出在自家工廠生產炮彈,后來還創下日產量5萬枚的紀錄。
這給予了軍隊極大幫助,也把公司和法國政府的關系緊密聯系起來,后者很快即對雪鐵龍產生了決定性影響。
在戰爭時期,安德烈·雪鐵龍已經認識到了福特T型車的影響力,他預想到戰后,汽車必將成為大眾必備的生活工具,因而他希望,打造出人人都能買得起的汽車。
實現夢想的快捷方法,無疑是聯合已經實踐了的美國汽車制造商來合作。
正好這時通用也需要在歐洲設廠,于是雙方開始了談判。


斯隆在其自傳《我在通用汽車的歲月》寫到,“在鞏固歐洲生產基地方面,我們首先考慮了法國的雪鐵龍公司。關于收購雪鐵龍一半股份的談判,持續了1919年整個夏天和早秋,長達幾個禮拜。”  “談判之初,雪鐵龍先生對出售他的公司非常感興趣。直至我們臨離開法國時,我們還無法確定收購這筆資產是否明智。在我們準備乘船回國之前那個晚上,我們在克利隆飯店一直坐到了第二天早上,圍繞這問題展開了詳盡的辯論。”  “總的來說,我們支持收購,但還是有一些具體問題。比如法國政府不愿意由美國資本接管一家對戰爭做出重大貢獻的企業。還有,雪鐵龍的生產設施對我們的吸引力不大,所需投資也遠超我們原來預計。”  “無論如何,在我們起錨前的幾個小時,我們決定不收購雪鐵龍。”  “我有時也會想,如果克萊斯勒先生(談判小組成員)或我同意通用經營雪鐵龍,歷史會變成什么樣子。”
這個想法,后來在2012年實現了,通用入股PSA 7%股份。可惜這段合作關系僅維持了21個月,隨后通用拋售所持股份,雙方損失額在4800萬美元到7100萬美元之間。

1919年,是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年。
通用決定不收購、艾米爾.莫爾將莫爾汽車公司出售給安德烈·雪鐵龍,還有同年5月28日,面向大眾市場的A型車正式面世,拉開了“雪鐵龍汽車”的生產序幕。
盡管當年這款A型車的產量只有2810輛,但此舉意義非凡,這是法國首款量產和整車交付車型、歐洲第一輛采用流水線方式生產的汽車。
安德烈·雪鐵龍收購莫爾汽車后,到1924年正式成立了“安德烈·雪鐵龍股份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長一職,其身份終于“轉正”。
雪鐵龍被賣身
每家公司成立后,大多都經過一段高速發展的故事,雪鐵龍這部分就略去吧。
后來它經歷了兩次嚴峻的財政困難,一次是被米其林收購了,另一次則是由標致來買下。

從公司成立之初,雪鐵龍就致力于生產大眾所能接受的產品,因而低價銷售并未換來豐富的公司利潤。
在此情況下,雪鐵龍還斥巨資研發前驅轎車,隨后在1934年4月推出首款量產的前驅轎車“Traction Avant”。
可是劃時代的產品,往往意味著高昂代價。
加上30年代初剛爆發了經濟危機,本來銷量遭到打擊的雪鐵龍,還固守著“多產降低成本”原則,重建雅維爾工廠、要求日產量保持1000輛,這也是使雪鐵龍公司陷入危機的禍根之一。
為滿足這些想法,雪鐵龍已經向銀行多次借貸,直到銀行也不再愿意冒險。

1934年12月21日,雪鐵龍公司宣布破產。
由于其時雪鐵龍公司是法國乃至歐洲的第一汽車廠,政府固然不會對其完全置之不理,因而要求輪胎制造商米其林入主援助,雙方股份交易迅速于1935年1月完成。
半年后的7月3日,安德烈·雪鐵龍因胃癌去世。還好在米其林入主后,雪鐵龍公司開始復蘇。
那后來標致怎么又被賣身呢?
同樣是由于斥巨資研發而導致。

1955年10月,雪鐵龍DS19在巴黎車展亮相,其最大特點是使用了液壓氣動懸架系統,以高壓液壓裝置代替了傳統懸掛彈簧,實現駕駛者的隨時調節。
這套系統的推出,成為了懸掛技術歷史的一個轉折點。
另外,現在我們熟知馬自達曾為研發轉子發動機而瀕臨破產。
其實早在1964年,雪鐵龍就與德國汽車公司NSU成立合資公司Comotor,共同研發轉子發動機,這項決定亦是使法國人焦頭爛額的主因之一。
隨后雪鐵龍推出了搭載轉子發動機的GS Birotor和M35、公司首款搭載渦輪發動機的CX等。到1968年,雪鐵龍收購瑪莎拉蒂品牌,后續推出了雙方共同開發的SM、Merak、Quattroporte II以及Khamsin等產品。

但這些強調運動感的車型,無一能成為市場追逐的產品,尤其搭載轉子發動機的GS Birotor只生產了847輛、M35則僅有267輛。
導致這些慘案的發生因素還有,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而雪鐵龍這些均是高油耗產品。
雪鐵龍被迫開始第二次賣身。
反觀同期的標致,其汽車產量在20年間猛增了十幾倍,兩者實力已然被拉開。
出于雪鐵龍可能造成的大規模失業和外資控股等問題,法國政府動員標致和雪鐵龍、米其林談判,合并兩家車企,且政府表示愿向新公司注資。
作為雪鐵龍大股東的米其林,認為整車業務不符合公司長期戰略,同時不看好未來新公司的股權架構,于是果斷出手其持有股份。

1974年6月,標致獲得米其林持有雪鐵龍的38.2%股權,兩年后進一步控股至90%。作為交換,米其林獲得標致的10%股份。
1976年5月12日,標致和雪鐵龍合并,取名PSA(Peugeot Société Anonyme)。
同年,公司將瑪莎拉蒂出售,后來持有者一直到1993年才把品牌賣給了菲亞特,原來研發轉子發動機的合資公司Comotor也被結業。

從類似到分化
PSA集團組建后,開始對雪鐵龍進行一系列改造,許多個性化設計和研發項目被叫停,雪鐵龍一些車型的外觀也越來越像標致,雙方開始共用零部件。
像1982年雪鐵龍推出的BX,其采用了液壓氣動懸架系統,使用與標致同款發動機,以及后來也在標致405上看到的底盤。
不過這樣的同質化,磨平了兩大品牌的特點,后果逐漸浮現。

在廣州標致倒下的1997年,PSA集團產量達到200萬輛,虧損4.57億歐元,時任PSA首席執行官的加列維下臺,由佛爾茲接任。
其時標致和雪佛蘭的表面問題,是車型外觀相似、定位相近,內里則是使用著不同研發平臺、導致了高昂生產成本,像外觀相似的雪鐵龍Saxo和標致106,只有20%的零部件能通用。
佛爾茲上任后,隨即確定“一個集團,兩個品牌”、“共用平臺、品牌分營”的戰略,將當時PSA擁有的九個生產平臺縮減至大、中、小三個平臺,標致和雪鐵龍必須同享平臺。
同時,佛爾茲還要求兩大品牌的設計不再相似:車型由統一平臺開發后,需要按照各自品牌特色,再分別進行個性化開發,其中雪鐵龍定位為大眾舒適型,標致則是運動時尚。
據說還有這么一個故事,當佛爾茲得知兩個品牌各自一款新車的設計圖頗為相似后,深夜開車到工廠,勒令兩大部門設計師馬上修改。
在佛爾茲執掌的1997年到2006年里,PSA集團營收增長了1.8倍,銷量增加1.6倍。
2007年2月,斯特雷夫接任佛爾茲的職務。
這年PSA全球凈利潤較上年增長不少,達到7.02億歐元,但外界認為這得歸功于其裁員計劃,可以說是危機前夕的閃光。
有見及此,PSA集團發布了中期經營計劃“CAP 2010戰略發展計劃”,劃分了兩大品牌的不同目標消費群體,標致定位“優雅使用”、雪鐵龍則是“前衛個性”。
2008年,PSA凈虧損3.43億歐元,斯特雷夫只在CEO崗位上待了25個月。
2009年3月,瓦蘭被任命為新總裁,這年PSA凈虧損11.61億歐元。
后來,歐債危機爆發。

2012年,PSA營收下跌5.2%,凈虧50.1億歐元,隨后由剛走出破產的通用入股。
2013年2月,PSA集團新的品牌戰略,計劃將兩大品牌的差異化拉大,其中標致定位更高端,偏向品質和可靠性、設計和動力出眾,追求創新的駕乘體驗;雪鐵龍則定位燃油經濟性和環保型,偏向大眾化。
2013年,PSA凈虧損收窄至23億歐元,也是從這年開始,東風集團開始與PSA展開談判,前者謀求入股。
2014年3月26日,在中法元首注視下,東風、法國政府、標致家族公司和PSA,共同簽署了增資方案的各項協議,東風向PSA注資8億歐元,持股14%,與法國政府和標致家族并列成為PSA第一大股東。

小結
一個體量大的品牌走了下坡路,最后被另一巨頭兼并,這是大多數類似個案的結果。
但合并后,怎么融合發展、且要發揮各自特色同樣是難題不少。
從PSA在不同節點上,強調加大兩者差異化的舉動可看到,不經歷了血淋淋的虧損,改革進展是難以突破的。

作者:楊So;來源:知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9-11-26 08:45:20 | 只看該作者
這都不是事,最有意思的是最后被后來者居上給吃掉了
3#
發表于 2020-4-18 21:28:23 | 只看該作者
受教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發表于 2021-9-9 13:02:18 | 只看該作者
感謝斑竹分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6 10:15 , Processed in 0.07485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