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曉昀 于 2019-11-20 09:00 編輯 9 [3 h1 E+ l& B8 h, m( u
4 A& m2 ]7 E9 C$ D2 M
1 G$ I9 u$ b9 j! O0 ~4 x) b5 M5 l- u% T7 ]
任正非和稀泥?胡玲不合格HR?事件還隱含哪些職場潛規則?3 ^. z$ O6 F& J1 m' U
' ? ]3 n5 B, I# Y+ X6 o
一、胡玲走人引關注
; z# a0 T5 _# H+ n8 \/ d1 ~; {1 s* r" T; k& [
10月6日,光飛咨詢(gfzx)轉載了華為總裁辦電郵,以及胡玲離職的情況,參見《任正非評華為HR胡玲事件,胡玲已申請離職》,沒有想到網友吵翻天,各種論調甚囂塵上:2 T) c, ^/ h( ?* r
h6 |% h9 Q }支持胡玲的贊她勇敢,新時代反抗強權的英雄;8 P0 T' G" G; r# K | J( c( H
& e7 _% E+ D1 i2 J
反對胡玲的說她不是合格的HR,不明白職場的規則;( ]9 T& v, ^* d6 b7 g& ?% |+ P9 Z
% t6 m) }- `% v+ c$ g, W支持華為的認為“大企業病”若烹小鮮,改革得慢慢來;) s) P+ o, O+ S+ I `+ v
0 S F1 O# b/ P' s3 z
反對華為認為公司不正視問題,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 l: {( j# Z/ b. d$ J( f
e; a6 ]! e+ p以上是主要觀點,讓小編始料未及的還有“間諜論”、“水軍炒作”等非主流觀點。
' N m' T9 C4 X' b( |! u$ `) y/ r" C6 f; W1 I" M/ s' P
該事件之所以備受關注,主要因為事情發生在“華為”,同時,“胡玲”正是職場千千萬萬個職業經理人的縮影,讓太多人感同身受。! S/ W6 s1 a1 ~# \2 i( O0 H
6 e# D: G1 {. ^* B* ~
特別是任總“和稀泥”的定調后,胡玲“被迫”走人的結果都讓職場人士對職場潛規則有了全新的認識。1 H0 l3 D! [1 t$ }2 T+ S4 Z- c
9 m: F- D! H% \, K7 x
大企業小社會,如果更多職場人士能汲取其中經驗也是進步,同時,任總定調平息事件也值得企業經營者學習如何處理類似內部矛盾(內部斗爭)。! `5 A: u7 U0 ?/ }' W
9 I! y: p% \% `" f$ k' g8 K: ~
本著他山之石的精神,特撰文分享我們的一些觀點,這也是我司提供企業咨詢服務的責任之一。
- |9 J; z$ ^8 D. _5 U
/ q- u0 d. B4 K' w) `9 v
, v! x2 e5 _0 \' w6 z2 H4 n二、任正非“和稀泥”的定調?
' g5 M( `& H% [4 m) q0 D
& Y5 D# }" U- @. C! o1 @身在職場,我們總是發現公司存在很多問題、不合理,而管理者(領導)都是傻的,瞎的根本不知道。1 ^) S5 O2 E& r! K! T
* X/ I& _4 H/ D其實不然,對于華為存在的問題,任正非先生非常清楚,相信內部高管也是非常清楚的,但是這是大型組織的通病,相信很多時候任總也會有無力感。4 m: B, | H2 o/ r4 ~ m( D( G
* a' v% d2 u4 q l5 w2 Z
任正非先生公開承認、批評華為存在的大企業病,承認“大企業病”是華為繞不開的陷阱,但是建議一點一點的改。- n" @( L6 F& A
- N* ^( H( ?- H N; ?. J2018年,華為換屆后,任正非先生在接受采訪時稱:: ~3 R2 r/ b- v; {
" F& c1 x n+ }3 |( \/ Y$ \) k“我認為我們現在大企業病應該是很嚴重的,人力資源管理綱要2.0的目的,其實就是批判我們自己,如何能精簡組織,提高效率。
" C- v! {8 a& [9 g' x F
5 x; o/ Z6 N" s* C0 g7 ]( n' b) F高研班在研討時,都是公司高層領導作為引導員。
. b1 b# C8 ^: l* d% h9 f: u+ r, ~0 J z! b7 M8 s6 K3 D
有高層領導批判我們自己,說曾經對人的管理都是科學管理,現在怎么變成數學管理?( b* ]* M; b$ c0 ]5 i) q
* E) b1 f9 O- [! ?這就是僵化教條了,機構太龐大,太沉重了......這樣董事會成員帶頭炮轟華為,促進全公司警醒。”. X1 S8 H, X9 _' T7 j: H" _
1 d; i' J9 L, Q
任總認為華為要解決這些問題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先炮轟,然后一點點小改革。
) `5 y# i8 d7 v$ Q8 {* Z4 [% L# O1 H* {/ Q% d
這與任總2019年10月5日總裁辦電郵提出的觀點一致:; e7 S7 y7 w- |- q
% S4 ~* M! V" }8 v; y( |; U
“戰時時期不宜大風大浪、大起大落、波濤滾滾,改革要靜水潛流。”& z0 o% x: f( l
3 X9 Z7 A% C/ T: w$ b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很多網友表示了理解與支持。; C: ^+ M3 `9 k! J
' q( v! a# L6 M$ `# {9 E
8.jpg (14.79 KB, 下載次數: 10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20 08:58 上傳
y+ N% i5 E+ w- L6 W / x m9 O: t/ s
4 x1 e0 P; c$ S: @# u" [
“治大國,若烹小鮮。”或許更適合華為這艘超級航母。' N& E; P. @/ F' N; x+ ?+ n
6 p" ]7 \! F4 n, S* l z
三、任正非眼中合格的HR
0 v2 d7 w+ ^- h
H) ]: f% h4 C3 F9 ]4 j) g P對華為而言,人力資源部在整個公司管理體系中相對于其它公司權責更重,它是任正非先生個人思想、意志的體現,這也是人力資源部比其他部門更有“特權”的原因。! J* X! h& `, l- M" ?
4 f6 U; L ]5 @任正非先生如何看待人才?# \/ a8 L) z7 M( Q/ D+ u! B
3 @8 S4 ^( E3 J5 [" T“什么是人才,我看最典型的華為人都不是人才,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了人才。”
# {1 U. F- B0 u- Q1 Z- r+ q# b4 W7 t5 q- k2 z. G& [
華為要創造價值,應承認資本的力量,但更主要是靠勞動者的力量。9 ^# d4 j/ E) x9 h5 ?
* v# U# X% ~0 s" `2 n! c7 X特別是互聯網時代,年輕人的作戰能力提升很迅速。
. Q+ |" z" j5 M1 X+ K. t: W+ n* H* S- D
很多網友有中肯的評價:
& z' T+ C8 n" N
7.jpg (12.4 KB, 下載次數: 7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20 08:58 上傳
* f; g2 i* j# m6 l$ N; O8 p
3 v2 a( N* T; ]% d7 _/ Z: W2 O4 J5 p, ~! P0 k- a8 S
+ y7 J6 e* {- n0 @) v- n# [& _. l; k所以,在任正非先生眼里HR才是執行他意志的主體,那么他對HR就有不一樣的期望。3 i, @' N: b/ F
2 i1 g ?2 u" e- T% x
1、HR一定要懂業務
3 Y& k/ M8 l' `3 K b4 A& A4 Q, w4 ]0 o0 w
人力資源部門的人既要是人力資源行業的專家,又要是業務某領域專家,二者缺一不可。
5 @* h% c1 E! ]% A0 M" K0 K2 l5 x K2 m9 v2 U& q6 w! i
HR工作本身是有價值的,我們不能把它做得沒有價值了,甚至帶來負價值。
& I W0 A/ m4 T
7 }# f' i: ^, K! Y4 s' G9 t; dHR既要了解“天氣”,更要接“地氣”,真正成為業務部門的伙伴。
8 U0 @9 D8 q' A3 a3 p! _+ N: w
2 |3 c6 S: N' \& k! c CHR本身是有價值的,特別是當人才資源越來越稀缺,HR職能本身為業務提供支持的價值空間必定會越來越大。$ h$ L T4 R+ d7 r
3 {% T- {# f+ u/ A; K+ k2、HR要讓“遍地英雄下夕煙”1 I- [4 j& H! n7 z
% X( \* ^. i$ c3 f華為HR擔負著持續激發組織活力的重任:6 |4 H3 c* z2 `6 Z
+ I8 A5 u$ u. j$ I) ^包括靈活的組織設計,推動責任與權力前移;3 a+ v9 p. r) X8 m; R
; U, S' ]0 D% X' O優秀干部的選拔和人才流動,實現人才輩出;
0 G8 u1 d5 Q x& y" `( a) K/ p
8 E7 q0 w( c) g5 L8 V+ V; b$ q" }0 |導向沖鋒的分享機制;構建有助于員工持續奮斗的工作環境等。
8 d1 s* Q/ x6 r% h* v4 G# M* Q
* S- H/ E3 z6 a& I0 }) ?HR還要讓人力資源的關鍵舉措能支撐業務戰略目標達成:
& C; n3 Q: ^7 F2 {5 y) F; [/ `6 Q' n. M- ?+ H% x- q
包括對組織、對項目、對人的考核,瞄準商業成功,有利于端到端協同;
! t5 `: u. V- N* ^) L
7 i: v4 }7 l& f) s( L- B: _9 K% p高質量的人才供應;
5 w) M" j: `" `: O N3 _8 q8 H5 x( d7 d3 H4 [- a1 ?- R- p3 h
促進現有員工的能力提升。. ]' x4 g4 D1 E3 d8 R* R
/ i5 h/ \! x% `' g
除了重新激活組織,人力資源還要負責做新的調整,他說,“金字塔基座要異化,改變齊步走。”( l( J% i( d2 f, Z' K, B( H
1 w. m# l& a1 A
從任總的要求看,“胡玲”能否算合格的HR呢?
1 r6 `* q# a6 s5 s: u/ f1 a3 x" A) K: r
四、你必須學會的職場潛規則8 s2 I% ]+ l2 Z0 f) X3 _
* w j: p* ?2 w' S# z1 u從官方給“華為HR胡玲事件”定調預示該風波基本結束,而任總簽發的總裁辦電郵給了我們職場人士很多啟發,揭示了許多殘酷的職場規則,值得我們反思。7 p/ Y, m' @4 `. N
# E( z2 x% Q S9 i5 N8 I1、職場沒有公平
+ o! M# m u: Y7 P
# Y: Q Y$ ~/ A& K" G& D! g& t4 `3 _任總在電郵中強調HR工作重要,也指出“當然也有不盡公平,我們要換位思考一下。”8 {' ?6 s" P: @ Q6 e$ ]
* j7 S$ Z d2 }( D1 S
這也獲得網友的認同。
" n. d1 Y! N6 r" ~" s; L
) w: m- Q; R1 \* ~% M( y" W
6.jpg (12.24 KB, 下載次數: 12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20 08:58 上傳
' n+ R$ O. C) \9 e1 V" S
5.jpg (9.54 KB, 下載次數: 1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20 08:58 上傳
2 ?0 d0 z0 R7 y$ h! M& I" `# B
; c! A4 E0 P) }- p' P0 D) v" ]" H1 t3 o% o: O
初入職場,我們都相信職場中有絕對的公平,只要努力工作就一定能獲得回報。
% N0 p$ O4 }" O
& I n3 H: G! e* g/ d% ~: a我們飽嘗了職場的殘酷,見識了職場的潛規則,就會知道職場沒有所謂的絕對公平。; Y9 M, P1 ~# H4 f
2 b8 `. v/ t& [9 M4 w事實上,世界上的任何東西都沒有純粹的黑與白,比純黑與純白更加普遍存在的是灰色。 J# i+ K7 P* J4 J# g
; O9 }, r. c4 y9 s2 i) {職場也是如此,讓職場絕對公平,是一個過于天真的夢想。' X' r8 |7 K" B7 A9 r, Z/ r
$ Y) M+ U1 h. ?# {+ Z. [職場沒有絕對公平,只有調整心態。2 p. I. z1 ^% q8 L
2 b, G5 R+ b& M
4.jpg (18.5 KB, 下載次數: 6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20 08:58 上傳
! W& H( s. f+ `; T/ T5 [/ ~
- z/ w, S6 _0 o# v. v4 D8 J
% I$ }: I6 y: J5 p+ y
美國心理學家亞當斯說:“大多數職工的工作動機不僅受自己所得的絕對報酬影響,而且還受相對報酬的影響。人們總是喜歡把自己的付出和自己的所得做一個比較,如果覺得付出和得到的一樣,就會感覺很合理、很公平。如果付出遠遠小于所得,很容易就會產生不合理、不公平的感覺。”3 Y/ {3 Q& _$ u" j8 v
5 v0 N) ?* _ I! I6 i. l% _過多的糾結“公平”這個名詞,只會讓我們變得越來越糾結。
/ O3 e( \: I% y$ F
+ H9 t# k6 C4 u( ?+ b& |8 M# v在職場上,如果我們總是把“不公平”掛在嘴邊,不但于事無補,還會讓領導對你產生更大的意見。
) s' ~6 z5 B5 Y7 C( D
_) h" U, m* S2、采用正確的方式表達訴求
, N. F# f, _" Y% n. ~/ b7 J! Q, D9 \; ]
理性表達訴求、提意見是成熟的表現,選擇正確的方式更是能力的體現。
4 @3 }0 x2 ~" ~* K, H1 i8 }* x) @# `. x) g5 h0 S6 |
胡玲采用“大字報”似的宣泄,這對公司來說無疑具有巨大的破壞性,甚至會被人懷疑居心叵測,將影響她以后的職業生涯。
X$ K: y- B& ^) _! h* q& \# g6 A& E, D4 M+ F
任總委婉的提出:“員工討論應集中在內部社區,不要輸出到外部社區去干擾社會,人家也要生產。”+ C2 P8 i7 S4 G @% Q+ A& E* U
/ D- A8 v6 H$ ?3 q% b$ X
家丑不可外揚,保護公司的形象對于未來跳槽也是有好處的。
& P% o8 ] u/ L. I3 D) ^
$ P& P; {8 E* r1 t* y; q/ Q7 G4 Q: g; K* L! |& F* \& g" N8 j
3 u4 N8 M @' o0 E# c/ z( e; ]+ C
3.jpg (18.66 KB, 下載次數: 6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20 08:58 上傳
! }% b4 D+ Y, n6 E
c9 E" R+ u. I/ y& K4 ]) N' C6 @0 S2 ^
甚至外界會懷疑其個人人品、大局觀問題。, y: N4 e6 D5 M! a: e* t. t l
3 p/ F& b: n% v; A& O6 X) f' t這些都影響到胡玲未來的職業發展,畢竟HR圈子始終存在的,特別是互聯網時代,已經沒有秘密可言了。
- i( T4 r# v6 g3 n, U
; |1 u$ U& T& Y+ x" `' q2 Y/ q0 _9 l4 i
2.jpg (14.61 KB, 下載次數: 9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20 08:58 上傳
/ U+ `9 C- F* V# f) t$ i4 Z: ~/ ^
+ Y* m' N- d, C3 g6 p
1.jpg (24.06 KB, 下載次數: 7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20 08:58 上傳
+ g7 a- B( p2 x1 E+ w/ p: U! @ & _" E; ?1 R- m$ b# ^3 l8 C
9 }, x. y$ c# g, a3、提出解決方案取代抱怨問題
* _, j- F/ x2 d- [ {# Y0 N0 ?* w9 O) Q* H* b& X
這是職場中最常見的問題,抱怨牢騷滿天飛,但提不出任何解決問題的方案。
( p/ J; s, y' e" |4 d. m0 A8 B1 v" B) a$ ?) M
5000字的抱怨一氣呵成,解決方案半個字也難提出,這對于公司來說毫無意義。否定別人、否定組織太容易,改善、提高組織卻太難了。
; h4 o3 J2 K3 O/ u5 }" Y2 B
! w. d+ L R3 K! r( Y+ @/ ^任總明確的指出:“發現一件事、一個人的不合理是容易的事,解決全局平衡的紅軍要動許多腦筋。大家要互相寬容、互相理解,協商溝通調整。”
- \5 p. o. M5 c$ U$ w
+ {# s7 k& X2 n' z8 S我們要學會用解決方案去取代抱怨,提意見很多時間會有管中窺豹的局限。
+ w* t+ }6 p& ]: e
]9 Y' J0 F" ~$ @( a當你轉變角度,換位思考解決方案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事情沒有想象中的容易。正如任總說的,發現問題容易,解決問題難。( b, K* B6 C: _0 x# o& {5 d
5 u# G$ Z/ G) ]+ g3 j如果沒有解決方案的時候提意見要謹慎,否則很容易成為只會抱怨牢騷的破壞者。
/ S: V/ }5 c8 H: U#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