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5379|回復: 8

Made in China or Make in China(原創)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08-12-19 14:14:01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看了一期《頭腦風暴》,腦子里冒出這樣的命題。由于美國的次貸危機,引起了全球性經濟蕭條。更直接的事實是今年廣交會,老外一下子少了一半,廣州深圳大量小企業關門倒閉,“民工返鄉潮”。    在中國的GDP以平均10%左右的速度前行的過程中,對外貿易貢獻了很大的份額。Made in China的意義在于跨國公司把制造部分外包給國內企業貼牌制造,Made in China, Sell Globally,完事后,跨國企業拿去了其中的大部分的利潤。一個流行的說法是:中國人拿1塊錢,外國人拿6塊或者更多。中國制造,讓很多跨國分享了低成本的產品,獲得高額的利潤。
    在這種情況下,國人在反思,中國制造消耗了大量能源,原材料,人力,正是由于中國能源,原材料成本低廉,人力資源便宜的情況下,才吸引了眾多的跨國公司把生產部分放在或者外包給中國。而資源又是有限的,比方說中國不得不進口高價的鐵礦石,把鐵礦石加工成粗制鋼,低價出口到日本深加工成精密的鋼材,再高價賣回中國加工制造機械,中國在這個環節里面,只起到了傳導,加工,獲得微薄利潤的角色。
    正是這樣,Made in China才會有很多人質疑。Make in China的概念由此而生,Make是一種正在進行的狀態,從輸入,過程到輸出都在中國進行。透過它,人們想表達的美好愿望是,中國能夠從最初的產品設計著手,打造品牌,相應獲得比現在Made in China高得多的利潤。所以,我所想說的是,這些是我們的美好愿望,就像共產主義一樣,是我們奮斗的目標。當然,類似于海爾,聯想也做出了表率。
     實際上,中國正在進行的產業轉型的社會體制來說,從第一產業農業到第二產業工業,到第三產業服務業,目前我們只處于工業社會初期階段,我們有太多的農業人口,要轉移到城鎮,企業就必須提供就業崗位,促成了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形態。這些勞動資源的成本是很低的,制造出來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也相當有競爭力。Made in China創造了相當的就業機會,解決了進城農民的溫飽問題,保證了國家穩定。
    我認為Made in China目前尷尬的原因不在于低成本,而在于銷售環節,外貿出口企業的惡性競爭。企業在對外報價時,可以只報成本價,然后靠出口賺點退稅回來,最后留給老外的印象是,不論怎樣,中國的成本可以足夠的低,低到可以賤賣的地步。今天的后果是:由于國內外通貨膨脹,原材料價格飛升,出口退稅降低,人民幣升值,美元歐元匯率下降,全球經濟不景氣,一系列原因,企業的成本價策略失效。中國的報價不再誘人,逐利的外國商人開始把眼光投向越南,泰國這些國家,Made in China遭遇了巨大危機。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司統計表明,2008年上半年,全國有6.7萬家規模以上的中小企業倒閉。
    我個人認為,Make in China中國創造的概念固然美好,我們今天該面對現實:解決農民的就業和溫飽,農民工朋友們能吃上飯,過上好日子才是硬道理。Made in China依然需要提倡。中國缺少的不是高質量的制造企業,而是強大的銷售能力。美國的跨國企業之所以在全球遍地開花,與其本土化策略,本地化銷售分不開的。美國有沃爾瑪,沃爾瑪已經在財富五百強里面呆了相當長時間。日本豐田,本田,日產,能進入美國,歐洲市場,而且相當熱銷,也是因為他們了解當地國家居民的節油需求,不斷開發新產品,受到消費者的歡迎,造就了今天的成就。
    所以,不論是Made in China, 還是Make in China, 中國企業都需要走出去,建立強大的銷售網絡,掌握終端,本土化,適應并了解當地人的思維方式,制造或者創造適合他們的產品,這樣才會走得更好。
    金融危機不一定是危機,還有更多機會。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08-12-19 19:43:24 | 只看該作者
清風車影分析確有道理,我們不但要追趕技術,還得效仿‘洋人’的推銷手法,控制好國外銷售方式和渠道,否則不能成功,更談不上跨國經營。
3#
發表于 2008-12-19 22:25:44 | 只看該作者
中國的規模注定了在一段時間內要大小通吃的,這才是中國恐怖之處。

Made in China叫留住。Make in China才是希望!文章通篇沒有數據支持,所以很難說是一篇好的文章

不用講財富五百強,五百強依然會倒閉,也不是一家兩家了。
4#
發表于 2008-12-20 00:45:22 | 只看該作者
呵呵,3樓的兄弟激動了
按樓主的說法,我們的國際營銷能力不足
可是中國大地本身就是一個相當大的市場啊
如果連國內市場都搞不定,怎么走國際化路線呢?
就說我們的制造業吧,眾所周知,國內客戶和國外客戶的待遇可是天壤之別啊
國外客戶是爺,國內客戶是孫子,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轉變思想觀念才是最重要的!
其實我很痛恨倭國的,可人家就是有本事把最好的東西就是留在國內
二流的東西賣美國,三流的東西賣歐洲,存在庫房快要爛掉的還要高價賣給中國
好好想想吧
5#
發表于 2008-12-20 15:17:11 | 只看該作者
二流的東西賣美國,三流的東西賣歐洲,存在庫房快要爛掉的還要高價賣給中國,一流的東西難道生產不了
6#
發表于 2008-12-20 18:35:49 | 只看該作者
是呀~~很同意樓上的觀點~~~~~~
7#
發表于 2008-12-21 00:15:56 | 只看該作者
回4樓,

可能我這個人比較不愛國吧
我真正的想法是中國剛改革開放,就象一個窮小子啥都不知道,就有傻力氣。于是他就接最累最臟的活做,并且賺的還很少。并且還不斷花錢借給牛人花。于是別人才給你機會!,有機會才有無限可能

正是拿1塊錢的要求,造就了今天的世界工廠。就是強大的制造能力,把高科技做成白菜價的能力,才根本上造成了今天的經濟危機,以為世界的格局已經發生變化。歐美已經無法舒服的拿6塊錢了,至少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機會拿了

美國汽車的倒閉是必然的,因為它已經不是高科技,除非汽車能發生根本性變化。例如電動汽車和燃料汽車

[ 本帖最后由 吟嘯徐行 于 2008-12-21 00:22 編輯 ]
8#
發表于 2008-12-21 00:22:03 | 只看該作者
日本一流只賣給國內的時間不會太久了。

國際營銷銷售好不好其實和國內沒啥關系的。國際上是歐美制定規則,國內是自己定規則。其實國際營銷需要大量有實踐經驗的,有國際化視野的人才

21實際什么最貴,人才!
9#
發表于 2008-12-21 18:13:36 | 只看該作者
這是中國現狀和歷史的產物,也許正在逐步地改變。但中國畢竟是個人口大國,現在直接從事農業的人很更少了,要就業,就只有低價的勞動力才能吸引國際公司的進入.(至少目前是這樣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4 14:50 , Processed in 0.06848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