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當年工作的時候沒有懂得分享的精神吃了很多虧,所以大膽的寫一下自己學cad軟件的經歷,希望前輩不吝賜教,希望能給比我資歷還淺的人帶來點靈感,也希望自己通過梳理復習學過的東西。1 o8 K8 t: z. l. p) M5 g3 P
% v; t6 |; B- k, ?$ x$ l' r
剛接觸cad是大學時代的工程制圖課程,比較幸運的是當年老師就是從軟件開始教我們的。后來有點走偏路了,專注自己會多少種軟件。其實軟件只是一個工具,能用就好,而圖紙是否能清晰表達自己想要的內容,是否達到功能的要求才是圖紙里的精髓。即便如此,第一款軟件還是要認真學的。選一個主流的帶3d功能的軟件開始學習就好了。solid works、pro e、solid edge等,都可以。最開始就做一些簡單的線條連接,直線的連接,注意使用裁剪和補足的功能(具體看自己選的軟件)。接下來做圓弧訓練。這個畫圖沒有捷徑,就是對著例題練練就ok。接下來,個人認為建模的思維比建模這件事情重要。就是分析需要畫的模型,當然學習的時候盡可能多用各種方法,這時候的目的就是單純的學拉伸,掃掠,抽殼這些按鈕,并且在過程中學習尋找合適的平面和角度。
5 x# O; Y4 _5 ]( d) T' M0 P
. ^. Y3 q/ A+ }6 l我當初是對某個復雜零件建模,把這些都整理成表格,看看哪種方法的步驟最少。后來在工作中發現,要思考哪些地方后續可能需要改進,那么以改進為方便的那種方式來畫圖。最后需要熟練一下陣列等相對復雜的操作。有一些系列的零件可能只有桿的長度有變化,那么可以畫在一個模型里,用狀態1和狀態2就可以實現。
$ I6 h, U% c& q" U) v% x3 s, P+ o! V8 F0 C/ w1 k* O
根據繪圖步驟,建立好模型后一般會完成一個構件的組合體,這個組合體是來看看整體有沒有干涉現象,或者是哪些接觸面需要有公差配合。組合體建立的過程中,看看接觸和移動這些功能,建立完成后就可以很方便的看到有問題的地方。這也是cad引入后可以減少因尺寸計算錯誤而生產廢件的一個環節。很多軟件都可以做幾個狀態的裝配圖,在裝配環境里還可以加入電動機等。' z- L6 g/ h; l
( [1 e3 x4 ^2 H 組合件ok后,我們就開始投影了。需要注意的是齒輪的齒有些軟件時需要隱藏線的。這個過程中要補一些工程圖常用表達方式的課,可以在工圖錯誤實例等書中看到。這個步驟中,選擇合適的投影面和取恰當的放大圖,剖面圖是需要長久的功夫。最開始的時候還是看成型的圖紙,想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來表達這個零件。或者工作之余可以選擇主流的零件自己建模后,嘗試出圖,接著和老工程師的比較。記錄不一樣的地方,自己先想想為啥不一樣,是不是老工程師的方法更好,如果發現自己的方法好,大膽的去問,去請教,但是注意語氣和方法。修改完圖形后,是標尺寸。需要各個視圖尺寸平均,整體到部分,要注意不要封閉尺寸鏈。直徑可以選擇在尺寸線上方。這里有兩個選擇,國標和國標水平。我當初一邊使用數字標注尺寸線上,兩端實心箭頭的方式。# O% o6 D1 w6 C, M
8 p6 N7 {8 x: G
這個需要看單位的習慣,畢竟交流的對象主要是單位的同事,所以要符合大家的習慣。接下來就是添右下角的表格,材料等可以在建模的時候直接輸入相關數據,一般的軟件都有材料庫。這個時候會發現圖紙在材料,表面積,重量,體積這幾個欄都有數字。在建模的文件下填寫零件名稱等信息,這個信息也可關聯過來。那么剩下的就是技術會簽,看公司規定,一般要手寫(長仿宋體)。忘記了,還有一個技術要求,再簡單的零件業得寫邊角倒鈍吧(對于金屬零件,避免劃傷手)。其實可以下載技術要求大全直接導入到軟件內,或者存成模板。對于需要硬度的寫熱處理,需要防銹的寫防銹方法,還有一些特別注意的東西都可以寫。
& z% r. J U: \5 N! Y0 y! c% g" P6 D$ M/ n
模版,我覺得主要看單位的主流圖紙,這個模版的作用是更快的出圖,上文已經寫了怎么設置下會出一些關聯的東西。還有一些快捷鍵的設置,鼠標圓盤手勢等就看個人習慣了。
! A5 `# T" s% s* ^* X7 C; U! W$ x2 N
大概我學習畫圖也就是這么一個流程了。還是實踐出真知,需要不斷的看別人的圖紙,學習好的地方。
9 V* l( f8 m! H* b8 D2 j( R2 Y6 [0 Z8 J' `8 U
(本來想把自己怎么修改圖中的線這些都寫出來,但是發現真的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個還真的要不斷的和身邊的老工程師學習)9 x8 c6 p' W& i1 k
/ O* o$ Z; q. @( k
- @0 \# h1 H2 T& M8 z( _. z R# _( P3 u h4 s/ c4 i0 O% T. A5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