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人簡介:
* d$ E# h3 t) v/ k
) j) v# p: Z3 X" _# b9 u 90年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理工科類的基礎知識基本為0,從學過的理工類知識角度看,與壇內的任何一個相比,我鳥都不是!# a1 p* o' {5 _4 x
: n# W9 g) L8 N6 z; @ 工作了20多年,本人從來沒有搞過機械,一直做的數控,與機械配合,我做設計,任何過程都是經過嚴密的推理計算的,準確地說,我寫的軟件代碼,每一句都是推理計算的結果。+ A5 v7 H+ T" b7 U9 y# Q& g& O
) c- p0 i, [* u3 }( a8 r# Z2 O1 ^
因此,在我的想象中,機械也應是這樣的,所以,我對機械圖紙,自然信任有加,同時因為自已開發任務重,從來不懷疑機械圖紙的正確性,但:5年前的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競然發現,幾乎我見過的所有的機械圖紙,全都沒有任何分析計算,圖紙上的數據,競然都是從手冊上亂抄一通而來。- }' n3 P* x, o: @. l! U x( X) K
$ G+ T1 |. w1 O1 `" H v7 _
從那以后,我開始關注機械圖紙,因為崗位的原因,我可以調看任何圖紙,以下是我常干的事情,否掉機械設計方案,不是憑權力,而是憑數據:+ b; ?1 _, b* o% s
1. 拿到圖紙,將相關的設計人員叫到一起;( g. `+ z+ P$ }2 i8 y c) ?9 z" x/ D
2. 從圖紙上隨機選一個已標好的數據;
7 j6 i1 y# ^6 G# I J 3. 問:這個數據如何來的?如何算? 當然,我自已根本就不懂、不會;
; s- i0 l8 _# \7 N6 [; [ 4. 所以,我只能問設計者:這個數據如何來的?應該用什么方式驗算?0 M' e, `! j7 B4 c) ` a
5. 設計者臨時去查手冊,回頭告訴我計算過程;
* G! U' b$ \' ^/ z/ y: ~/ H 6. 好,我就按你給的計算過程,算一遍;
0 D0 O# s" C8 u9 A6 V3 `. G 7. 結果,明擺著,你圖紙上的數據是錯的,而且差了十萬八千里;
! k* F; A! y7 ~& G0 e1 N 8. 方案否決,重做!
4 g5 y, s: K) q2 W9 } .......
* `0 w* M/ z5 C1 }4 e1 P5 \& | I
這就是“中國現象”,98%的機械人其實都是畫圖員,甚至連畫圖員都不夠格!當然,我自己也不夠格,因為,我連CAD都不會,怎么可能擔當得起畫圖員?但請你搞清楚,我不是機械工程師,不會畫機械圖,理所當然!- u" J/ I& Y$ k0 y( m% r8 g7 _
7 q" x- ^0 i! d$ l/ C* G; K
因為知識水平有限,我不可能關注太多的機械知識,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我只能做一些簡單裝配的公差配合計算、受力分析、扭矩、動力傳遞方面的計算,但就我這點爛水平,不是我吹牛,也不是我自傲,我是想哭:
5 j3 J" U" N: D6 {2 z8 Y, m, D- a2 _$ s, O* c7 O% t7 z' B
我競然可以干翻98%的“機械工程師”!
$ [+ t- t# \; I: { v4 Z" b; ?9 k1 X( o
壇內自然有很多人不服,不服也要拿出真家伙,不要僅靠嘴硬!現在就公布一下我在貼子“我們為什么缺失論證能力”出的基礎公差配合題,將如何確定公差的過程描述一遍,你自已去對照一下,實實在在地評估一下你自已,是不是確實“缺失論證能力”2 }! z' ^) Z$ b7 ~# D
Z$ Q C r0 }% q8 N1 K# a! J
原題如下(加上后續跟貼中有人提到的工況要求補充):/ [+ m3 n2 R, E
軸孔配合,孔直徑50mm,是個穿孔,孔深10mm(10mm鋼析上打的穿孔),軸、孔材料均為最常用的45#鋼,為了便于最簡單的計算,使用工況要求等一切其它因素均不考慮,只有一個要求:過盈配合即可,請確定軸、孔的具體尺寸,即:分別標出軸、孔的公差!
0 F' `. y' e2 q# e, h+ J5 X: |- d p! T3 \. P9 e+ c5 v) h
這是個太簡單的基礎問題了吧?我問過不下100人,至今為止,我只遇上一個人快速而且準確地回答清楚,當然,他的回答沒有具體數字,只有過程,我就將此過程復述一下:! [* ?& g& L+ j+ T# Q
% e0 `+ e& R- C# N 過盈裝配的方式很多(略),我僅以壓入方式為例計算:
) P; {$ C# ?3 D3 E+ _! Q% i( ] 1) 根據45#鋼的相關強度數據,計算出50mm軸極限可以承受的壓力值,記為:P1, 壓力超過P1的話,軸就會被壓壞;) m* F3 Q) S3 }3 v. Q
2) 根據10mm鋼板的強度,計算出最大可以承受的壓力:記為P2,超過P2的話,鋼板上的那個50mm孔會被壓壞;
* T t/ t5 q0 y2 R" ]$ Z 3) 取P1,P2的小值,即:允許使用的最大壓力值:P8 H: Y$ z& ~2 h
4) 根據P值,要實現10mm深的壓入量,可以計算出最大允許的過盈量,記為:m1
% N) C( l# t0 Y1 S 5) 根據10mm鋼板上50mm孔計算,允許最大的擠壓量(與過盈量相關),折算出最大允許的過盈量:m2; 9 D$ }- w0 x; ] j" B" B) m, x$ I
6) 取m1,m2的小值,得極限允許的過盈量:m ;
4 D& F) ^% R; A+ F 7) 根據原題給出的應用要求,不傳遞扭矩等,所以,最小過盈量,不用計算,直接?。?
" y0 I0 q* J. Q9 D 8) 得:過盈量為:0~m
" Q7 u g1 }- ~3 ]5 v 9) 進行公差分配:軸、孔各一半,即:孔+0 -m/2 , 軸:+m/2 -0 即可!3 g% C. p, n+ j, ]
10) 同時,根據P值,壓力機的參數也有了,取2~3倍的P值,即為壓力機參數!
5 H8 Q% k7 \4 @( z! ]" r2 q e [; L/ \' P
答題到此,盡管沒有給出一個數據,我的評價只能是這個:NB!8 D0 r6 d! j( |0 i; B }0 A
* W2 C6 U3 g. }& E' |, G. V% k5 `
當然,以上是純理論值,或者說是極限可用值,具體應用還要優化,我也懶得一項項代入去計算了(要算的朋友,計算方式機械設計手冊上全有),就假設一個值,說明一下優化過程:: F ^4 i* V' Q. w- @" a
" _6 q0 e/ i$ V& V/ V6 S6 @
假設:m = 0.5 ,則只要保持過盈量為0~0.5,任何標注方式都正確,如:軸50 +0.25 -0 孔50 +0 -0.25 ,也可以這樣:軸50 +0.30 +0.05 孔50 +0.05 -0.20- P; m; T- i7 m( C8 w3 ]& N$ D. t
. q" \/ \0 X1 O" @4 E# R 0.25mm 對應于50mm,查機械手冊得:極粗的自由公差,即:隨便哪臺破床子都可以加工,加工沒有任何問題, X/ } j& V7 \1 P
7 L# Y. e( w4 S! I5 q 不過有點小問題,0.5是基于極限壓力計算的,即:如果車間工人一不小心,很有可能會將軸或孔壓環,為了減少裝配環節壓壞工件的質量問題,應將此值適當變小。" ?$ \7 r4 t) F" X4 q
5 n5 e# E& m+ d& L9 K1 | 這時,機械手冊再次配上用場:查表得IT9為0.074,咱可以再大一點,取0.075,即:將0.25改成0.075,這樣,壓入力就小多了,再也不用擔心車間裝配時會壓環工件了,而IT9的精度要求,零件加工成本幾乎沒什么差別,而壓力機的成本卻可以下降很多,因此,我們取IT9,當然,你也可以取IT8,反正過盈量滿足:0~0.5的要求,我們只是在此范圍內,綜合考慮零件加工及壓力機成本,選個更優的:
) f, C# l+ E3 p* S
! L1 c. g5 c1 h6 R5 l' y+ C 好了,具體的尺寸,你可以”亂標“一通,以下任何一組都行:軸50 +0.075/-0 孔50 +0/-0.075
7 X* L4 |6 [ T- e7 P 軸50 +0.050/-0.025 孔50 -0.025/-0.10
# K' m0 D. q7 D( v5 ]/ a 軸50 +0.075/+0.005 孔50 -0.005/-0.075 (最小過盈量為0.01)
+ S. y. @- k1 f/ W2 ?6 {/ ] .......
2 _' b$ U8 y, `6 r
5 x1 b% ]2 [* A4 {% x 需要H7/p6嗎?雖然這個也在0~0.5范圍內,但IT7,IT6的加工成本,比IT9要高很多,有必要嗎?* z7 \2 ~( ]% ~ u
. x3 s7 U, T6 {% J1 V( U. a
8 w2 s3 a# T. h7 r' o% k) P
; L3 j# |& `3 k/ [ ~. U
$ n" ]; p$ ^6 d- X0 u
3 v5 G5 l' }* H6 ^0 R! Y w
% w# U, ]4 D. f' h3 Y補充內容 (2013-7-8 18:00):6 r* }' I! t9 c' ^' b) q
壇內“大神”不少!
9 ^# ~7 Q$ [' e% i: K9 |# c要打翻我?隨便寫下一段有理有據的論證分析過程,本人的無知,自然暴露無疑。
; E1 T8 k# i! ]+ G6 I3 S可這里的“大神”非常特別,僅使用“語言文學”,堅決不用機械專業知識。) O: ]+ l- w6 W# j
98%,就是98%,永遠也改變不了!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