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18-12-4 18:58
正文摘要:做了一款產品,實驗了很多次,加載3000Nm,每次都是蝸桿齒根斷裂,剛開始用雙頭的蝸桿跑了不到10個小時,蝸桿齒根就斷了,后來換成單頭蝸桿大概跑了99個小時蝸桿就斷了,蝸輪磨損嚴重, ... |
應力集中了?表面處理沒到位嘛? |
如果各方面計算和加工沒問題,樓主需要排查下油潤滑問題,包括油的型號和加油量,以及潤滑方式,測試時溫升是否是異常的? |
現場裝配的渦輪蝸桿是否嚙合順暢?應該先查各零件加工的是否符合圖紙設計要求,包括熱處理,特別注意應力是否集中,如果深入還需看熱處理金相進一步排查,如果都正確,需倒推圖紙設計的承載力矩是否滿足了? |
是不是有些角度不對啊 |
坐等大佬 |
pfjixie 發表于 2018-12-6 09:11 還是覺得您的分析有道理,按理說蝸桿強度應該是強于蝸輪的,失效最先應該是發生在蝸輪上,但每次實驗都是蝸桿先發生失效,齒根斷裂。接下來應該加強對熱處理工藝這個環節的把控,齒根會加大R角,不過蝸輪是自己加工的,蝸桿是外協加工的,有可能會出現加工誤差,這邊會著重考慮,感謝您的解答 |
這個明顯是載荷過大,塑形變形然后沒有潤滑,直接掰斷。為什么非要用蝸輪減速機?需要自鎖嗎?斷裂發生的時機? |
這種斷裂基本上是應力集中,齒面淬火芯部調質在齒根處太尖就容易斷裂,建議齒根處增大R角;另外確認蝸輪蝸桿是不是配套制作,不是配套的容易有加工誤差產生咬死現象。 |
參與人數 1 | 威望 +1 | 收起 理由 |
---|---|---|
![]() | + 1 | 熱心助人,專業精湛! |
看了感覺挺復雜的,道行較淺,過來學習的。。。。![]()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19 13:56 , Processed in 0.084946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