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adams能否對螺旋槽建模?

查看數: 4157 | 評論數: 8 | 收藏 0
關燈 | 提示:支持鍵盤翻頁<-左 右->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發布時間: 2017-6-22 00:30

正文摘要:

本帖最后由 止疼劑 于 2017-6-22 00:37 編輯 2 a  V. K' R3 k! ^  P3 i# V8 c& W  `. j* f8 Z: N 如圖所示的螺旋槽,在其它三維建模工具中畫好再導入adams進行仿真。& s+ o8 p3 s4 ...

回復

linnol 發表于 2017-9-14 16:21:24
阿強加油 發表于 2017-7-12 10:27:01
止疼劑 發表于 2017-6-27 23:20
* c* n3 l- Z& {# e! ^這幾天找資料,在
& \! b3 q  `, nhttp://www.mscsoftware.com/zh-hans/case-studies?field_noderef_applications_nid=A ...

) M. E) y1 _6 s3 X潘博士所說的應該是二次開發,可以通過編制用戶子程序來滿足用戶的某些特定要求$ P5 f, O& x; G, R- N$ J! Q

點評

是的,翻看幫助文檔,adams支持使用Fortran和C來編制用戶子程序。  發表于 2017-7-13 00:25
止疼劑 發表于 2017-6-27 23:20:18
pengjc2001 發表于 2017-6-27 15:49: v+ e8 }% i) Y+ ~6 @4 Q
按使用模型來建模,球和斜面只能是 solid to solid 接觸了。
) R1 T2 f% k) E. F0 x/ b題外討論:

! R6 a* s/ X' e- G這幾天找資料,在# g# V. Z& t$ ^' c  n
http://www.mscsoftware.com/zh-hans/case-studies?field_noderef_applications_nid=All&field_noderef_industries_nid=All&field_noderef_products_nid=24/ [6 Z- e/ R( n. d
看到一篇案例《中國大學為核電站救援行動開發有腿機器人》,文檔第2頁有一段話) Y1 x, B3 \. d. y* e/ |7 x
潘博士采用SolidWorks 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軟件開發了針對機器人設計方案的幾何體,并編寫了Adams/View 命令語言腳本,將幾何體轉換成Adams 模型,例如添加關節、軸承及電機。潘博士表示:“Adams/View 命令語言在機器人參數化建模方面表現良好,這是因為我可以通過編程創建單個文件來生成機器人設計,然后只需更改命令語言文件中的數字就可以生成新的設計變量。”
受此啟發,去查看了幫助文檔中command language,沒有收獲;又在adams中自建模型文件并導出為cmd格式文件,分析了cmd文件結構,并沒有發現關于模型特征的參數(比如圓柱的半徑,長度),僅有各marker的參數。猜想案例中提到的方法可能需要使用高級語言編程才能實現,只好作罷。
) V8 e0 Z# V* P# r4 N6 [: ]+ l7 @. ~% ]
還有一個想法,感覺可行,但去做時受阻于曲線建模的問題。
; q3 L! R2 M* S5 }想法如下:用螺旋線代替螺旋槽,用兩個點代替鋼球與螺旋線接觸點,兩點連線約束在曲線的法線上。
) G8 ?7 {2 q  y  I& `1 J4 [% V7 f6 K心想螺旋線應該容易建模,但嘗試了一下,adams好像并不支持函數直接生成曲線。幫助文檔和教程里提到的全都是擬合曲線。現在就卡在這里了。+ H; U' N- c. b* ?) T# N
6 N- X$ s0 A$ a1 ~: r  f) `9 x

點評

潘博士所說的應該是二次開發,可以通過編制用戶子程序來滿足用戶的某些特定要求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7-7-12 10:27
pengjc2001 發表于 2017-6-27 15:49:53
止疼劑 發表于 2017-6-24 17:15
5 U3 W7 N9 F( }$ h+ I% i這樣理解沒問題。
( K+ k( F; h  g9 i7 v2 T6 `3 r; K2 g! k0 f第3條補充一下,由于鋼球爬坡產生的軸向行程比較小,彈簧力不足以產生足夠的壓力,所 ...

% ^. \* v$ g2 F; r2 R按使用模型來建模,球和斜面只能是 solid to solid 接觸了。6 ~/ d. O9 ]! v$ H* g4 R
題外討論:
+ E' {  l5 {5 C3 W! ~
0 y% e' f" M( @adams 同時處理6對這樣的接觸,肯定不合適。從球的使用機制來說,它應該是使得主從動輪由滑動摩擦變滾動摩擦,降低摩擦的作用。真正傳遞扭矩的是主動輪和套的靜摩擦力。0 e4 [8 n2 a# [  \/ @# O
2 a* @1 ^4 ^) ]1 W  ?- _; Q, ?

點評

所以還是想從建模參數化方面來考慮。 6對這樣的接觸是能運行仿真的,且3個球在各時刻的運動狀態基本一致,只是時間花的比較長。  發表于 2017-6-27 23:57
止疼劑 發表于 2017-6-24 17:15:26
pengjc2001 發表于 2017-6-24 11:198 |6 C0 k4 j8 W, r7 z; j& ^( ?2 Z
主動輪逆時針轉時,鋼球在槽底未爬坡,從動輪帶動離合器動盤打滑;主動輪順時針轉時,鋼球爬坡,使主動輪 ...
, r, ?" Z/ L3 I- c# c8 b0 v. {
這樣理解沒問題。3 Z  P! E  J2 F, H& T3 v! |- y
第3條補充一下,由于鋼球爬坡產生的軸向行程比較小,彈簧力不足以產生足夠的壓力,所以彈簧壓縮一定行程后,主動輪要與彈簧座靠上,直接硬對硬傳遞正壓力。
/ U7 T* B7 {+ o  F4 P! J
pengjc2001 發表于 2017-6-24 11:19:11
止疼劑 發表于 2017-6-23 14:506 k* P0 J0 P( E5 b& P
由于上網不方便,手畫了個結構示意圖,希望有助于理解。望見諒。
4 k# d7 P) y, Q) u主動和從動輪上有相同的螺旋槽各3個, ...

( A; r( q/ |* W4 S) h! O主動輪逆時針轉時,鋼球在槽底未爬坡,從動輪帶動離合器動盤打滑;主動輪順時針轉時,鋼球爬坡,使主動輪右移壓緊離合器動盤定盤。9 I7 N+ f1 N5 C

) n3 R$ H4 y: G8 p/ \" D& H先說下對問題描述的理解:9 F1 x9 M* O/ V1 H( N) k3 l# ?5 G
1、最終的轉動輸出是 從動輪 通過 離合器 輸出的。
/ M6 @: P( O& C$ D2、主動輪逆時針旋轉,鋼球在槽底,此時彈簧壓縮量不夠,壓力不夠大,所以離合器打滑。3 F9 G" d0 M  `3 x8 o' Z; o
3、主動輪順時針旋轉時, 鋼球沿槽向上滾動,使得主動輪向右運動壓縮彈簧,獲得足夠大的壓力后,使得離合器不打滑,實現最終輸出。! F! q7 u9 F! k( U: z0 @# F& e/ ?
: w( y# O) s2 v. `, t8 f
不知理解是否有差異?
/ N- ^$ V0 v) ^/ O' s: E
pengjc2001 發表于 2017-6-22 13:02:53
信息量有點少, 我無法判斷 你要基于哪些因素 來優化 螺栓升角。涉及到模型假設及簡化問題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3 16:22 , Processed in 0.07695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