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探討德國人2011年造的“智能鳥”(SmartBird) [打印本頁]

作者: deddyy    時間: 2017-5-14 12:57
標題: 探討德國人2011年造的“智能鳥”(SmartBird)
原帖6 ^0 _& r( s* ]' X4 q8 y/ x7 o7 a
德國人破譯鳥類飛行原理,造出機器鳥' ^) h: u' C! g# S. e# t" m
5 {3 L; A9 s1 J2 j9 Y+ E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U2NTM3NTA0/v.swf0 J" t4 U; _( V
; i; X) M* _2 o1 V5 t; n
我覺得德國人這只鳥沒啥了不起!7 ?1 \2 l4 y* O" ?* O1 a

6 v0 w1 ^1 f7 W+ Y1 c4 a  P% _) E- [7 Q& \; z* K9 c- d8 }
國內地攤上3元一只的橡筋動力鳥一樣可飛的很高,撲翅飛行原理其實很簡單,45度扇動角度并非最科學,有數據表明40度時的推力最大。德國這只鳥造的太繁瑣死板,所以才需每秒16次的上下扇動?這速度與老鷹或海鷗扇動的頻率差別太大了。6 e1 w0 |4 G1 D; D

- s9 T" }7 e; o- N, ^2 R只能證明這只機械鳥的視頻是慢動作,并非是真實的飛行頻率。這樣高頻的翅膀扇動快接近人眼對動態的識別盲區了,一幀標準圖像為1/50秒啊!德國人造的海鷗鳥翅扇動頻率像麻雀了?阿呵~~5 L* V& X, Z3 J4 c

' Z. V7 ?/ t/ \/ t" B6 j2 t4 {5 p“智能鳥”(SmartBird)
0 a, A* {! {/ B" _& d9 {, Y* |4 t) [
身   長:1.07米9 a% L& ?: \% s6 R) `
翼   展:2米
* X! z: {  ]/ @' u: f; m自   重:0.45公斤! s0 G. m* D% Z8 ~- w! Y4 b
骨   架:碳纖維4 L4 ( O3 w$ w" I; h
蒙   皮:聚氨酯) P0 b. g3 p" U6 x: L% ^% u
電   池:雙芯鋰電7.4V 450mA1
  _+ r  x' {6 z$ U驅   動:頭尾由3.5公斤輸出的舵機控制,雙翼驅動電機6 D4 n0 e4 }/ P! q7 ?: E& t# k
         確保雙翼在0.03秒內揮動45度(每秒揮舞16下)。2 S) p* w$ y& f1 R% e
功   耗:23瓦
* J2 L& b5 _7 M主   控:LM3S811單片機 50兆主頻,64K閃存,8K內存
+ W7 j0 A2 C, `. f8 S9 l遙   控:868M/2.4G雙頻點 Zigbee協議, 1 u1 }  I4 Y& i3 u9 J6 t+ o
電   機:無刷電機 COMPACT 135  (92歐元一只)
0 N6 t2 w4 A' ?$ h% Z傳感器:3只 TLE4906 霍爾磁性傳感器/ J4 m5 O7 x2 u7 V' X
加速度計:LIS302DLH
' ^+ V7 ]! `8 b電源管理:ACS715電壓電流監控芯片; 3 e  k  Y7 R) Y- |' @
LED驅動:TPIC 2810D
6 ^1 D7 f( C' H) T$ s& ]( j: ~, m  m9 d( j& U8 Y
- t& v6 k2 G4 ^- g7 l7 n
0 \. g" c; D# n/ D7 o# {$ }, e* S4 P
! u, r# F. ?, G* y

- |, u  i. c) v' R6 H5 F4 v4 {7 s/ M) F# o1 r4 K) k) J% z" F

作者: 只有快樂    時間: 2017-5-14 13:18
仿真度很高!其實難點沒有在于機械結構而是發明者對鳥類飛行背后氣動原理的深刻理解,氣動的原理在撲翼結構的應用才是精髓所在,鳥類沒有進化出螺旋槳而是進化出了撲翼,是不是也能說明這種結構具有我們還未完全掌握的優點呢。橡皮筋鳥沒見過樓主說的是什么樣,不加評論,只是感覺假如真有這么簡單那國外費勁搞這個機器人好像有點緣木求魚,直接買一個回去測繪不就行了。至于撲翼頻率那跟這個鳥應用仿真摸板有關系,蜂鳥和鷹在飛行時高度不同氣動條件不同,撲翼頻率自然不同。
作者: 韓寒11    時間: 2017-5-14 13:33
德國FESTO是想逆天的節奏,如果把他們研發的各種防動物類的機械產品組合到一起的話,制作一個阿凡達的機器人沒有問題的。
! I3 w2 {# y2 D
作者: xiaobing86203    時間: 2017-5-14 13:36
這種機械鳥足矣達到以假亂真得程度,值得研究探討與學習~
作者: deddyy    時間: 2017-5-14 13:58
只有快樂 發表于 2017-5-14 13:188 I! Z4 X1 M2 x5 T, N" H1 P
仿真度很高!其實難點沒有在于機械結構而是發明者對鳥類飛行背后氣動原理的深刻理解,氣動的原理在撲翼結構 ...

  N/ f; e9 q2 _8 G8 Y/ p8 P$ d視頻是慢動作!$ q/ n! r  g- h4 U# ]$ \: e
! h2 ]( w& Q- q: G' L; o$ ?) O
你看數據就知真假了,怎么說高于海鷗10倍以上的頻率是很高仿真度呢?5 {% F' ?6 B. C/ G) ~4 K1 G; S3 f

4 O) f" e5 `* Q4 B  D( H$ S也太不客觀求實了。- \/ E" n/ X& M) R8 Z9 G) e/ E& i

作者: deddyy    時間: 2017-5-14 13:59
發明者對鳥類飛行背后氣動原理的深刻理解; D8 J6 I. R1 y
===============================3 g  O# l7 b0 J' z5 y
) s0 h& W) s+ f* d7 @
這話說的太玄乎了!只是德國人動手能力強,國人坐地論道的多。阿呵~~
作者: deddyy    時間: 2017-5-14 14:03
至于撲翼頻率那跟這個鳥應用仿真摸板有關系,蜂鳥和鷹在飛行時高度不同氣動條件不同,撲翼頻率自然不同。
" W9 D4 C0 B% @* U' E================================================================$ J7 j* b1 j+ V& |, g4 ]" O

) n6 v5 S1 v' c0 n仿真摸板是海鷗,不是海燕。所以一秒33次翅膀上下是絕對不真實的仿海鷗飛行動作。
作者: 未來第一站    時間: 2017-5-14 14:14
沒必要拿"風箏"來對比。
作者: deddyy    時間: 2017-5-14 14:15
未來第一站 發表于 2017-5-14 14:14
* Y! w" P+ o! b. y$ S9 o2 o沒必要拿"風箏"來對比。
- Q! j0 p0 o# A# c! g
撲翼鳥不是風箏。這個事實你要認清。
作者: deddyy    時間: 2017-5-14 14:16
崇洋的多的。也是國人創新探索能力低下的重大原因。
作者: deddyy    時間: 2017-5-14 14:20
文革前許多文化人都說月亮是外國的圓,其實那時倫敦和底特律是見不到月亮的,霧霾遠大于如今的河北。* c1 x* k. @; G: B" i0 B$ G; T
( {( d" E9 V! P0 _: a+ m2 Q
現在說這句還差不多,可現在的文化人還是文革前的口吻說話,實在是不求實,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7-5-14 14:30
[attach]421985[/attach]
% R- B: p' C8 d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所以科技新聞我都喜歡看原版而不是國內的神翻譯…" U1 n* V8 U$ r- `! E

作者: deddyy    時間: 2017-5-14 14:41
魍者歸來 發表于 2017-5-14 14:30! ?# L! U; s/ J/ ?% F- F8 z0 x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所以科技新聞我都喜歡看原版而不是國內的神翻譯…
% ?) w. \! E( G5 ~5 D& q4 M5 x
你發現沒?脫手放飛是明顯的慢動作。原版的視頻本身就是慢動作的,這點搞科研的人應該求實吧!?# X$ c8 \* z- E+ ^
" p  E2 l( \' c6 A* r/ U/ h2 U2 c
一秒33次的上下扇動是這影視?
8 V& M+ J+ q7 m/ t' j7 @! `
作者: deddyy    時間: 2017-5-14 14:43
魍者歸來 發表于 2017-5-14 14:30: r' M0 I) w' t, u/ ?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所以科技新聞我都喜歡看原版而不是國內的神翻譯…
  t2 x2 u4 \- d, Y/ a
這原版的視頻一秒只有2次扇動啊!西方的視頻別騙了你的眼和腦。
, s5 w9 k* q5 n6 `
作者: deddyy    時間: 2017-5-14 14:45
沒有求實精神,那只剩下崇洋媚外了。
作者: deddyy    時間: 2017-5-14 14:49
仿生鳥重在理解鳥的空氣動力學,其次就是選材了。目的是盡量達到甚至超過真鳥的空氣動力學,這點還得靠理解前者,對前者不慎求解,那是不可能知道選怎樣的材料的。
作者: 面壁深功    時間: 2017-5-14 17:24
2016北京展時這鳥就更加自如了。
作者: deddyy    時間: 2017-5-14 17:37
http://i.youku.com/i/UNDE5NzQ1Nj ... 5~5!3~5!2~1~3!2~8~A
作者: 合理扯淡    時間: 2017-5-14 17:38
翅膀上有增加類似襟翼的結構,這個結構的工作效果大概是重點,3 s# G# s& w" p4 E
鳥類翅膀的結構復雜性比這個可是強太多了,羽毛的種類和分布是都很復雜的。據說蜂鳥的懸停,科學家就還沒搞懂。
$ L- }2 |* h: G' a所以要說已破解,還真不見得。
作者: deddyy    時間: 2017-5-14 18:06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 ... n.5~5!2~5~5!6~5~5~A
作者: deddyy    時間: 2017-5-14 18:21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 ... n.5~5!2~5~5!3~5~5~A
作者: deddyy    時間: 2017-5-14 18:41
這只機械結構明顯簡潔<iframe height=498 width=510 src='http://player.youku.com/embed/XNDcxMzU5MDcy'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iframe>于德國的。
作者: albert.tang    時間: 2017-5-14 22:40
別人是在創新,我們是跟在后面模仿,總是落人家后面也就不奇怪了。
作者: deddyy    時間: 2017-5-14 23:20
今查了一天百度,國內撲翼鳥水平已超2011年的德國鳥了。: X% b" |5 S4 g
8 K0 T  s3 z3 ]: K$ I$ J! q
國人也有創新的。
作者: 淡然    時間: 2017-5-15 10:35
這只鳥的展翅頻率有點快,要真實地展現鳥的飛行狀況,翅膀不應該一直振動,應該偶爾不動飛翔。
* T4 N( ^8 |' Z/ |% Y9 S4 W
1 S2 ^& t! j& H7 H5 S/ d& C  V-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cxMzY0MTY0/v.swf
& @: R5 j; b' I* C# b" J' G, t# [
% ^4 E0 P  j" x3 D. n/ v6 x
作者: lwm911    時間: 2017-5-15 17:43
如果你去過幾次大型展會,應該知道FESTO做過不少類似的東西,撲翅的頻率確實不高,
1 ~0 q- T3 ^* a
作者: 飛馬踏燕    時間: 2017-5-15 20:12
不明覺厲~~~
作者: andyany    時間: 2017-5-16 09:06
鳥只是一個平臺,可以研究很多東西。
7 l) _; r& e/ B4 D! L. {你只是看到了翅膀的頻率和飛行的高度,你就認為你看到了全部?
# ~6 B* u7 w; p) i說研究的價值不如地攤上的3元貨,我覺得人家沒有那么白癡。
作者: 所羅門_x    時間: 2017-5-16 11:29
全身用光動能材料那就牛逼了,再加上超強攝像頭和gps定位遙感,分分鐘成了部隊的哨兵了
作者: 中軸線!    時間: 2017-5-16 15:40
呼叫大疆,給鳥加入云臺,加入GPS定位,加入7公里圖傳,不過偵察就變得賊拉拉的隱蔽??但續航估計又是個雞肋!
作者: deddyy    時間: 2017-5-16 23:58
andyany 發表于 2017-5-16 09:06
5 z& R$ C3 f; o4 G/ w鳥只是一個平臺,可以研究很多東西。  K4 b( X% K8 T; v1 O* |
你只是看到了翅膀的頻率和飛行的高度,你就認為你看到了全部?1 m( H% h. p, _5 ^+ x: P
說研 ...

. U' a  y# \+ O是的,它的翼動頻率說明了一切。這是事實,也是常識。6 J0 o" L- b1 U

作者: 蔡皓618    時間: 2017-5-17 08:39
拿這個跟橡皮筋鳥去比?你也夠那個的。
$ }+ M. k3 O1 }你咋不拿真飛機去跟紙飛機比?你看紙飛機也飛得挺簡單的啊。但,是一回事嗎?
  H! v' k* T* j& ~) f. D橡皮筋鳥確實也很有意思,很有想象力,但是,跟你說的這種復雜仿生根本不是一回事好不?
作者: deddyy    時間: 2017-5-17 10:39
蔡皓618 發表于 2017-5-17 08:39
' C: u. f- V7 o4 W拿這個跟橡皮筋鳥去比?你也夠那個的。
) V% T# T1 z( X; B" b你咋不拿真飛機去跟紙飛機比?你看紙飛機也飛得挺簡單的啊。但,是 ...
7 p3 Q# L1 L' \- L
你不尊重事實,紙飛機的升力與質量比現在的航模還真沒法比。
- W0 X# s' D  Q. J5 e- j
作者: deddyy    時間: 2017-5-17 10:41
deddyy 發表于 2017-5-16 23:58) C; ~% c& Q# L- w, n5 X3 d, x
是的,它的翼動頻率說明了一切。這是事實,也是常識。
+ r  a, d3 S6 H" E
你有知就請拿事實和數據來說話,形容詞代表沒理智。) R* _  ^" z+ j' T& D

作者: deddyy    時間: 2017-5-17 10:43
月亮是外國圓的不可能有探索精神,因為他們根本不講事實。
作者: deddyy    時間: 2017-5-17 10:52
求購:
! p2 y" R# k# {- G, P* T; T' c
3 n, p# }7 F* M( P- n& I1 S7.3V,釹磁,空載360--420轉,直流調速微電機。要求克重70克之內,調速板也在70克內。
作者: deddyy    時間: 2017-5-17 10:56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死讀書的不懂這點。
作者: deddyy    時間: 2017-5-17 13:13
阿呵
作者: deddyy    時間: 2017-5-17 18:21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 ... n.5~5!2~5~5!7~5~5~A
作者: deddyy    時間: 2017-5-22 13:39
9克
作者: deddyy    時間: 2017-5-22 13:41
MADE IN CHINA
作者: deddyy    時間: 2017-5-22 13:44
我正在設計一款實用撲翼鳥,空氣動力學一定是當今領先技術的,已有的都不行,我不走別人的錯路。
作者: 濱賓風    時間: 2017-6-5 17:01
人類要是能夠發明生物機器就牛逼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