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人家問俺,蕭條年代,紅毛是怎么生存的? [打印本頁]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6-1-25 10:29
標題: 人家問俺,蕭條年代,紅毛是怎么生存的?
在國內,有個很有趣的現象,眾多的‘明白人’還不止一個,看俺,都是一個結論,那就是‘領一堆家伙,每天厥著屁股畫圖,弄設備,掄焊槍的家伙’,哈哈,

俺跟他們也笑談,那就是,你千萬不能在寒潮季節里面光著屁股坐在12級風的河面上與俺論戰,你看看俺穿的啥,你耗得過俺嗎,哈哈,

  昨晚吃飯的時候,一個家伙很認真問俺,現在這么蕭條,你說那些紅毛都怎么生存的,也沒有看他們大批倒閉啊,

  紅毛,是個很有趣的東西,也算是個特殊物種吧,簡單說,就是臨近冬天的時候,知道存儲食物,準備衣物過冬,就這了,

  威斯特-伐利亞、貝考瑞特,當年都是很牛的公司了,臨近冬天,就合并了,湊成了DBT,DBT有些年在中國如日中天,好像沒有了DBT中國都沒法采煤了,哈哈,在合適的年代,DBT把自己賣給了米國,最終,合并進了卡特,成了其歐洲分公司,

  人家問俺,卡特現在成了‘接盤俠’了吧,哈哈,俺說,那是你這么認為,因為你不玩煤礦,不了解這些,

  寒潮一來,中國的小煤窯都死了,就是俺說的,河面上刮12級大風,你連內褲都沒穿,于是,就跑的跑,死的死了,哈哈,必然吧?

  大礦留下了,因為有國家補貼,因為中國至少還需要37億噸煤,你細看,許多煤是從DBT或者久易的刮板機運出來的,

  大礦的刮板機,就是DBT與久易兩家的,DBT用CST系統,非常穩定,壽命可靠,你定期維護就是了,而久易玩TTT或德國變頻系統,所謂‘高低搭配’,大家沒有什么競爭,

  DBT的CST系統,每過450-500萬噸煤,要維護CST離合器片與軸承,跟給車輛做保養是一個事情,你用到那個壽命,拆下,運到卡特的維護廠,人家給你維護,費用200萬以上,就是拆開,清洗,換新的摩擦片,

  什么概念呢,俺給人家舉例,就是你每產450萬噸煤,不管你是否賺錢了,你要固定交給卡特200多萬,就這個概念,問題是你現在產450萬噸煤是不是有200多萬的利潤,你有嗎?你沒有,人家也不管你,反正人家是固定收錢的,

  你看煤礦,僅僅一個這東西嗎,不是的,什么什么都是進口的,都這個模式,你維持那么大的產量,紅毛自然就有巨額收入,并且是旱澇保收的,除非你先倒閉,

   這就說回哪里了,就是你千萬別光屁股在冰河上跟人家論戰,哈哈,結果是兩個,或者你先跑,或者你先死,哈哈,

   你放眼望去,不都是這樣嗎,康明斯的發動機,米國的變速器,德國的變速器,英國的移動變電站,就是提升機定期換繩子,也是英國的鋼絲繩啊,

   只要你不倒,洋人就活著,并且比你后死,俺跟人家講,澳洲礦車司機,每年有150萬R的收入,澳洲物價不高,即使鐵礦石完全賣不動了,他即使耗下去,也耗得過你,

    俺跟人家說,俺給人家寫數學模型,利潤是大,沒有模型可寫的時候,就給人家計算大型結構件,這個利潤也還行,連這個都沒有的時候,俺給你畫圖,總行吧,再不行,俺把那個件焊接好給你產品,總行吧,

     再退10步說話,這些都沒有玩的了,俺坐屋里侃,也總有人聽吧,俺侃一個東西,總能侃個來龍去脈吧,侃大車的年代,俺能從凱斯還是給人家跑腿的歲月一直說到其功成名就,哈哈,你給人家侃,他也總得付你銀子吧,哈哈,



   
作者: 木頭天堂    時間: 2016-1-25 10:36
寒冬已至啊   廠子成天宣傳鋼鐵行業成片倒閉的形式   宣傳鞍鋼的形式  做好破產的準備
作者: 2277857588    時間: 2016-1-25 10:39
還是你那句話,要活的好跟創業是一樣的,張開自己的手,看看自己手里有沒有東西。
作者: 373527271    時間: 2016-1-25 10:42
做企業不能光著屁股和人家戰,作為個人更不能光著屁股混日子,哪天刮大風異常寒冷,真TM會凍死的老婆孩子也受凍;中國大部分私企在短周期經濟的長河上光著屁股漂著,來一陣風啥都沒有了,以前留得售后電話就成了空號!
作者: 迷茫的維修    時間: 2016-1-25 10:46
本帖最后由 迷茫的維修 于 2016-1-25 10:51 編輯

和其他維修工程師談主軸裝配,都沒概念,一端固定一端游動都不知道
軸承廠的也不知道太深的細節
和美國維修工程師學技術
等,
等再蕭條了
就該出去賺錢了


作者: 艱苦干酪    時間: 2016-1-25 11:00
本帖最后由 艱苦干酪 于 2016-1-25 11:02 編輯

哎,什么東西都是進口的,人家怎么會餓死呢!糧食進口,奶粉進口,化妝品進口等等……不知道是咱這些東西種不出來還是生產不出來,哎,也算是一種嘲諷吧,自己國家的孩子不敢喝自己國家的奶粉……就不用說工業了!
作者: zms9439    時間: 2016-1-25 11:02
現在就是,做自己的東西,把紅毛的換掉,自己的錢自己賺
作者: pfizer2001    時間: 2016-1-25 11:03
你說的對,食物鏈的高端,遠遠不會被寒潮給打垮的,只是與之前的擴張比要暫時不擴張了而已的。
所以說很多外企比中石油中石化還要壟斷,因為是技術壟斷,離開了人家你就死了。而不是行政壟斷。離開了行政保護就完了!

作者: 去缸活塞泵    時間: 2016-1-25 11:06
被人抓住了命根子,沒辦法
作者: 624272884    時間: 2016-1-25 11:12
再蕭條的行業也有機會啊,煤機行業也有人賺大錢啊
作者: 一葦渡江    時間: 2016-1-25 11:13
八爺的確厲害,看的比誰都明白!國外的書籍就是寫的比國內的詳細,容易看懂,英文不咋滴,逼著自己看!
作者: bsw1121    時間: 2016-1-25 11:23
歸根結底就是咱的東西不行
作者: 大色貓    時間: 2016-1-25 11: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為之奕    時間: 2016-1-25 13:05
“作為一個音響愛好者,不知道JBL是要犯錯誤的;作為一個專業聲頻工作者,不了解JBL是要殺頭的。”
作者: 兢兢業業ABS    時間: 2016-1-25 13:26
木頭天堂 發表于 2016-1-25 10:36
寒冬已至啊   廠子成天宣傳鋼鐵行業成片倒閉的形式   宣傳鞍鋼的形式  做好破產的準備

政府補貼企業是希望交更多的稅,他總是會想方設法的討回好處的

作者: 千月    時間: 2016-1-25 15:23
沒本事怎么辦
作者: 千月    時間: 2016-1-25 15:41
沒本事怎么辦
作者: universal    時間: 2016-1-25 15:46
8爺,俺決定搞元器件開發,照您的說法國內沒戲了嗎?

作者: 半先生    時間: 2016-1-25 20:25
大色貓 發表于 2016-1-25 11:28
前些天買了個300塊的jbl小音箱。頓時覺得國貨沒出路。
寒冬不恐怖。恐怖的是洋鬼子還脫褲子。

貓俠,玩玩意兒和玩技術是一樣,就是被困住了,被錢困住了,哈哈。
首富兒子玩耳機系統,直接去總代最懂行的店里,找那位名人,挑貴的,把系統配好了,付錢走人,一點廢話都沒有。
所以,還得多賺錢。
那位問膽機,俺腳著一般人玩不起,它會和LP,八爺當年買的LD一樣隨時間消失。

作者: 機電Micheal    時間: 2016-1-25 23:00
還是要多讀書,一天不學習就看不見紅毛的影了
作者: jinwei1997    時間: 2016-1-26 15:23
創新的產品很重要 ,手里要有別人沒有的東西
作者: 007008009    時間: 2016-1-26 16:39
@2266998

叔啊,你的信心還停留在2014年,卡特彼勒歐洲公司(DBT)和JOY都已經快撐不住了,國內企業幾乎不再買這兩家的進口刮板了,每年能買3套就不錯了,采煤機一年也買不了10臺進口的了(Eickhoff和JOY加在一起)!

就如同這幾十年一遇的寒冬,全國從南到本,誰都躲不過的。你看看美國的第二大和第三大煤炭企業都申請破產了,第一大Peabody的股票跌了97.5%,JOY的股票從80美元跌倒8美元了!

再這樣持續兩年,估計就剩卡特還活著了!但是井工采礦部門估計也裁的沒幾個人了!
作者: 007008009    時間: 2016-1-26 16:44
@ 2266998

還有哪個CST,他也不是DBT的,只是Rockwell授權他獨自用在刮板機上的,皮帶機上的CST誰都能用,哪是人家Rockwell的技術。
現在Rockwell把下面玩CST的Baldor電機公司一并賣給ABB了,現在玩CST,實際屬于人家ABB了,卡特的CST也是美國Baldor造的。
作者: 007008009    時間: 2016-1-26 22:15
@2266998
歡迎大俠評論:討論一下幾種大功率電機的起動方式和調速方式
http://www.ytsybjq.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41043

作者: 007008009    時間: 2016-1-27 14:45
@2266998
我就是這行業的,哪個礦用誰家的設備我都清楚,誰家用變頻,誰家用TTT,誰家用CST,我都清楚啊;卡特和久益我都熟悉;久益和卡特也都搞變頻了,并且國產高壓變頻發展迅猛。DBT也是隨時可以倒下的煤機巨擎,實際情況比JOY還慘。
作者: 被遺忘的靈魂    時間: 2016-1-27 15:45
謝謝分享
作者: 初涉池中    時間: 2016-2-1 17:33
市場換技術的后果
作者: 與哥有染    時間: 2016-2-1 23:16
一葦渡江 發表于 2016-1-25 11:13
八爺的確厲害,看的比誰都明白!國外的書籍就是寫的比國內的詳細,容易看懂,英文不咋滴,逼著自己看!

確實如此,一直都不明白為什么國內很多技術書籍都搞得花里胡哨或者死氣沉沉。。。很多還不如革命時代的老書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