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力學基礎淺薄認識 [打印本頁]

作者: 小哈五    時間: 2015-10-28 14:35
標題: 力學基礎淺薄認識
998大俠有談論 按電鈕的話題,挺有意思的,我簡單說說我看書的思考,我想感謝998提出的問題,他的解答,讓我自己發現力學- }% n; Q' n6 j# e
然后看了一點,當然我還是淺薄,大多數人被力學拒之門外,許多人反而喪失信心,我也是其中一個,當然不乏有超人,變分法,哈密頓算子。。。連續介質力學,微分幾何玩的溜的,當然我不是,我就是一個掃地的。
2 C- K- ?# A- ~3 d# `3 o1工科力學教育
) ]* f5 r1 m% J% c  @% O8 w我接受的工科力學教育有理論力學 材料力學 兩門課。我想說我學的很垃圾,考試之前有賣復習題的,我并不是唯分數論者。我感覺刷題沒有太多意義,你還是不懂,圖書館有理論力學習題集,或材料力學習題集,可以模仿做練習,但其實自己缺乏真正的力學思維。我看過一本書 力學史與方法論文集 我上課看的,抱歉。談論很多,我感覺很不錯。貼一個片段- _) E$ F" k5 y  ?  L: t0 L
[attach]368818[/attach]
3 g6 M3 o6 Q4 P& w2 M$ Z, a) j我當初上材料力學看胡適的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胡適談治學方法 我感覺不錯至少我還知道治學,他是治史學與文學,我轉成看看數學,力學現代科學。在附上一段[attach]368820[/attach]
# o6 }4 L2 }4 u/ U5 S我記得在哪本書看的,現實問題 物理問題數學來解決,計算機求解,重要的一步就是建立數學模型。如控制論里面傳遞函數(抱歉,我不會)但我們好像不太重視實際問題抽象為物理或力學模型。我們更強調后面的解決模型,當然解決模型問題并不是什么人都會的,我就不會。如常微分方程求解,數值分析,舉個例子,機械原理 求連桿的速度加速度,我接受的是圖解法,并未講解解析法。當然我解析法掌握不好,我在圖書館尋覓很久也為找到很好的解答。工程教育一個目的養成嚴謹思維
/ c9 W' c- C6 n& o! C. k+ u當然我不算啊,我不夠資格。據我了解,老師也難,講難了, 學生聽不懂,講簡單了,反而變淺了。學生總是希望考試出簡單一點,如果按照傳統上課預習復習做作業,也好,但是我提不起來興趣,我更多是自己泡圖書館后面說了。
% q0 u7 k+ e5 H6 o+ i5 Y+ b2 c0 X
作者: 20140919    時間: 2015-10-28 14:56
   現在重新看材料力學,想想,NND,當初那么多關鍵的東西沒有講,就知道讓我們背公式。
作者: 小哈五    時間: 2015-10-28 15:10
本帖最后由 小哈五 于 2015-10-28 15:15 編輯 - F7 }' h: Z2 M; [1 K* L" D

# W4 Q( a! k" n; _- i附上我看鐵摩辛柯獎獲得者演講集
6 O9 ?5 s8 h/ }3 w這老頭講更多是998提出的思考,小弟有幸看了一點,抱歉。
# t5 {4 O8 J' o  c' B[attach]368821[/attach][attach]368822[/attach][attach]368823[/attach]
: v# X& f( y, j" S9 o3 B
) K* @( {) E# X3 t* \; y我舉個我看微積分一個例子,dx的問題,我感覺我學大學物理,或者是其他學科公式基礎上,我就搞不懂dx到底是什么?微元? Δx=xi-x(i-1)怎么取這個微元?積分上下限怎么確定?還曾遇見一個公式推導用到高階無窮小。是否可以忽略?誰關心這
2 e7 G/ a- B6 N. y$ n$ @問題呢?' C4 |8 V, X+ s( U. r- y
還有這本書介紹鐵摩辛柯的我感覺重要的幾段話  “并認為工程師需要掌握更多成熟的科學知識,特別是數學”
+ j, T/ N, W$ R- Z7 a4 ?“那就是讓數學成為解決工程科學問題的有力工具”  克萊因確信必須將“抽象科學和應用科學緊密結合起來”[attach]368826[/attach]. i( p  N0 y* S. `# k4 ^) t7 g3 A8 x
  c+ n6 P3 H. {& Q( B7 \" s; b
當然我可以表示我無知一種天真的表現。! P: ]6 F( |0 h! F8 R
還有一個獲獎者講的很有意思。“我認為物理學家已經背離了自己的傳統,
- ~- h0 e/ {5 b; A  M, |, v5 @并逐漸淪為知識專業化和視野狹窄化的受害者”這讓我想起998大俠寫的
1 [" T! D# _+ B9 o' }'拜托!不談你是什么專業的'
* V! V1 F  I& u[attach]368827[/attach]
% E" `* R3 O4 [8 t我感覺他提出的觀點很重要,有震撼的感覺。進入大三學習專業基礎課,我深感自己的基礎不夠了,思維,感覺,我還是討厭刷題,總是有問題卻找不到問題。書讀的不夠多了。讀書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把一本書課后思考題,你是否能獨立給他解決了,我看了一下課后思考題,我還真解決不了,說明我還差一點。
作者: 明鏡    時間: 2015-10-28 15:13
哈工大的理論力學看完了靜力學部分,買了本《時代教育·國外高校優秀教材精選:靜力學(翻譯版)(原書第12版)》在看。國外的體裁編排設計確實比國內的要人性化。余弦定理也清晰地附在相關內容,比如第一章。而哈工代的只是提了幾個沒有答案的思考題,整篇書也沒有另外提到余弦定理。從這點來看,哈工大本沒有國外這本方便自學。---------雖然暫時不知道學到哪個地步才能與實際工作對口 ,但既然力學是基礎,深挖下去總會有發現吧。
作者: zsddb    時間: 2015-10-28 15:20
現代數學,物理為什么那么難學?我覺得啊就是那一大堆的名稱搞死了一大半人,明明一個x,y,z就可以表達所有問題的,非要整出什么復速度,哈密度算子,向量這些概念,卻不知多一個概念就多一層學習的難度,整到后面分辨概念都難了,那還有能力去深入學習,就像某黨綱一樣,從馬一直到江,再要繼續下去以后估計頭比身子還大,那才真的是讓無數人頭大。不談政治哦,只是舉個例子。
作者: 小哈五    時間: 2015-10-28 15:38
zsddb 發表于 2015-10-28 15:20 7 `- e1 R. a: q" A
現代數學,物理為什么那么難學?我覺得啊就是那一大堆的名稱搞死了一大半人,明明一個x,y,z就可以表達所有 ...

: g& S# C6 c& Z1 x9 @+ c6 C- T大哥 你去看看數學史 科學史 好不好啊!我現在看科學歷史快看上癮了,0 w' \* ^" u6 C. i: s/ @, [
數學史 有句話講的好,數學是 數 量 形 早起數學發展挺有趣的,就是學了那么多年數學 見過數學全貌嗎?數學家寫過許多通俗介紹 科朗的什么是數學 [數學——它的內容,方法和意義(全三冊)].[俄]A.D.亞歷山大洛夫  數學的發現——對解題的理解 研究和講授 幾何學發展是建立在歐幾里得的公理 什么是公理 是否可證明?第五公設 還有力學史
# ^4 L# ~- b2 G( e! C當初爭論的齒輪 傳動方式有多少種. h+ |. K- ~6 m3 q9 p2 I  u
機械傳動,電力傳動。機電傳動 氣壓傳動 還有液壓傳動,齒輪傳動是機械傳動一個分支,
- |: H+ C( B  z/ ~5 [, \
作者: 離榮盡生    時間: 2015-10-28 16:19
現在也在重新看理論力學。。智商問題吧,有些地方真的不好理解,沒人指點的話。
作者: 杰克阿里    時間: 2015-10-28 16:34
離榮盡生 發表于 2015-10-28 16:19
5 N9 [: e1 Y: a$ s6 v" A6 q現在也在重新看理論力學。。智商問題吧,有些地方真的不好理解,沒人指點的話。
7 n) |" R3 x0 E7 |: ~
哈哈。終于有這樣的同伴了!我就覺得不講歷史怎么看的清楚呢!理論力學就是牛頓定律延伸過來的,后面有相對論量子力學,誰能保證是對的呢!呵呵,告訴我們歷史然后再去學習會好很多!而且設計跟計算沒必然聯系,好的設計也不是有好的計算,只是用一些證據說明事實,說明他了解程度比較到位而已!
作者: 離榮盡生    時間: 2015-10-28 16:39
杰克阿里 發表于 2015-10-28 16:34
  b7 v3 m- }, R* n- B9 L哈哈。終于有這樣的同伴了!我就覺得不講歷史怎么看的清楚呢!理論力學就是牛頓定律延伸過來的,后面有相 ...
! V3 G  j) L6 t$ Z- S! O5 O( o
不但是歷史,你光看書上的那些受力分析圖,經常感覺很莫名其妙。。驗證也沒法驗證,一開始我還看了點電工學的,后來實在放棄了。
& Z: K9 g$ D! V4 o3 ~
作者: 小哈五    時間: 2015-10-28 16:47
本帖最后由 小哈五 于 2015-10-28 17:21 編輯
* m& E' S; G' E) r! C* M! @$ X5 }+ M' l- E
我其實也在困苦中,我不想把我的熱情調動出來寫出一些思考,畢竟我還是不能解決現實問題,僅僅是一個差等生沒有意義的思考,但我還是想寫一點吧!為了自我安慰。正如保爾回憶,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這樣,在大學畢業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已把自己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我讀了幾本書!0 ^* _* J5 c0 \. S
1 最開始的思考是998貼出的文章,閑的無聊看看998大俠的文章找點看看 越看越有意思!; m! z0 }* _3 h: g' z6 Q
2  是ylan大俠了,ylan大俠貼出沈鴻,我看過別人給老前輩編的《沈鴻論機械科技》,作為90后的我喜歡幾篇,尤其是大百科全書貴在增知益人。

) [+ N+ d* t) o  p[attach]368853[/attach]7 o1 J) n8 a9 x5 ^. u/ E1 s7 T' G
增知益人,當初自己迷茫就購買機械卷兩卷本,可惜自己沒能完全讀完。后來我又發現冶金百科全書,關于金屬材料加工認識連續介質力學,后來學鋼鐵冶金概論,老師考鋼包精煉 LF RH VOD AOD 非高爐煉鐵 我考61分 后來買本冶金百科全書 鋼鐵冶金卷肯了幾個詞條
4 ~+ y% g( _: U3 社區討論問題在我現在認知范圍內,已經超綱了,就像貼的彈性力學,按照是在研究生階段開設,還有矩陣論,我當初特意問過老德大俠一些問題,我感覺老外泡在那種氛圍里面。不是外力驅使他,我想這個是文化因素。德國古典哲學 數學還是厲害的、我曾經看過一個科普性質的數學文章講的是歐拉公式file:///c:/users/john/appdata/roaming/360se6/User Data/temp/u=313448361,220362723&fm=58.pngfile:///c:/users/john/appdata/roaming/360se6/User Data/temp/u=313448361,220362723&fm=58.pnge^iθ=cosθ+isinθ 我記得我在電工學第一次遇見它,我當時不理解,為什么?后來才知道是用級數做的!

3 B& c+ ]0 f, c- N- H4 我這小學校的圖書館,小小的寶庫,讓我領略不同學科的風采。* A; C# u! s' F$ s7 t; o4 g
   linux 基礎 ,電機學,齒輪手冊,各種軟件的書,金屬工藝學,冶金學,數學 力學知識。哲學 歷史 經濟學我不能深入理解這些問題,但卻打開一扇大門,這扇門如此陌生,我從未見過,建構一個知識。0 M6 e; t0 r( l+ ^: |
當初在圖書館偶爾發現數學科普的東西,我趕緊這東西好,真好,也就淺讀了幾本,當初被材料力學,理論力學搞得頭大,我現在沒事去力學書架旁邊看看,也許某天自己通路了。
( T) U0 L* B6 |1 E5 `其實我感謝998把我拉回來,我看書看的更多是人文方面的,經濟學,哲學介紹,經濟學史 文學史 我跑偏了,我感謝998回答關于冶金方面的一些知識,把我拉回來 自己拿幾本書啃啃  
/ c8 y' @8 s# R3 u& O. ~5 y; b我在一本書發現我最喜歡的一段話。     2 J- i" D& S3 {
( V5 e# Y: \1 n+ w
[attach]368849[/attach]  Y; R; k2 u' T' C' q- n% X
4 R1 t  `% L. j# u$ m

) M: W, Y5 q8 ^% j7 f7 r, H, _3 L6 V' g9 o

1 h" j; }- ]' I5 a3 \3 @
* C; {6 D/ A/ [4 q" s' W! |( I, f& k; R+ M' G9 @

作者: 小小螺釘    時間: 2015-10-28 17:22
學完了所有的公式,定理,感覺腦子還是一片茫然,要用到了,還要看手冊上的應用范圍,手冊上不給的,就不敢用,迷迷糊糊過去了;謝謝大俠吧,不過能推薦幾本好書嗎
作者: 小哈五    時間: 2015-10-28 17:26
小小螺釘 發表于 2015-10-28 17:22
6 O; }6 O1 L- y5 S; z$ V學完了所有的公式,定理,感覺腦子還是一片茫然,要用到了,還要看手冊上的應用范圍,手冊上不給的,就不敢 ...

8 |! ~4 J8 K% R: X% A7 h2 B, z# @我怎么敢推薦書呢?) {8 h8 v- L5 ]8 \" O
我有一點想法,眼睛要盯著名校出版的書,如果有機會找個名校圖書館的借書證,沒事去里面溜達溜達,自然就知道要看什么書! N7 T* K4 J5 Y- ^: a$ ]5 f
而且會發現自己從未思考的問題。關注會議論文集,很短,但是很精悍。
9 w+ }% Q; y2 U9 G3 K7 _; P8 m, E
作者: 游離縉云    時間: 2015-10-28 17:27
大學上課都是整堂課講公式講演算,誰一下子記的住那么多,一節課下來人都是暈的
作者: 小小螺釘    時間: 2015-10-28 17:29
小哈五 發表于 2015-10-28 17:26 ' w3 r' U9 v# a0 V, d) ]' Y6 ]
我怎么敢推薦書呢?" m. W% {9 V3 H$ A
我有一點想法,眼睛要盯著名校出版的書,如果有機會找個名校圖書館的借書證,沒事去 ...

7 l/ y3 k! m$ U% \0 L最難的還是沙里淘金的過程
作者: 小小螺釘    時間: 2015-10-28 17:32
小小螺釘 發表于 2015-10-28 17:29 * K% Y2 ^6 _. M
最難的還是沙里淘金的過程
$ [/ o$ W& s9 o+ u9 Q: _
大俠說的是,還要靠自己上心* N7 w& u) z+ \& |4 H2 s

作者: 小哈五    時間: 2015-10-28 17:39
一個故事% S' C# _+ Z4 D. k4 E# k9 ]8 i! R
我記得一個故事6 Y: Q. Y3 Q0 Y& E) @
歐幾里得還有一個學生很功利,他做學問并非出于對幾何學的熱愛,而是想著能給他帶 來什么實惠,例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等。于是,他去問歐幾里得,學會幾何學有什么好 處?歐幾里得幽默地對仆人說:“給他三個錢幣,因為他想從學習中獲得實利。”這個學生聽 后漲紅了臉,不敢接觸老師的目光。因為歐幾里得是真正熱愛幾何學的,他從不會去想能得 到什么好處。他研究的過程已經讓他充滿快樂,別無他求。我說的改變不了什么?只不過是一個思路,就像學經濟學不能幫助你如何致富,但告訴財富積累的原因,也許是錯的,但提供一個思考, h4 U- B. t0 g$ ?8 ]

5 T7 v# r+ K) }8 Y  X
作者: Pascal    時間: 2015-10-28 17:52
LZ,你這個認識不能說淺薄了,已經入門了。- ~8 u; G. \- Z- [; G4 f
堅持下去,必有成就,加油!
作者: 520zjwtcabc    時間: 2015-10-28 19:58
寫的真不錯
作者: 杰克阿里    時間: 2015-10-28 20:25
杰克阿里 發表于 2015-10-28 16:34 0 }. O3 t# [, G$ S
哈哈。終于有這樣的同伴了!我就覺得不講歷史怎么看的清楚呢!理論力學就是牛頓定律延伸過來的,后面有相 ...
+ S$ [1 L8 \6 l( \, x, `# R
理論力學重點就是幾個概念,幾個公里,不然你都不知道怎么去套公式!
作者: 慧息    時間: 2015-10-28 20:25
明鏡 發表于 2015-10-28 15:13
8 I3 {$ Z" V& S2 X! P哈工大的理論力學看完了靜力學部分,買了本《時代教育·國外高校優秀教材精選:靜力學(翻譯版)(原書第12版)》 ...
/ Z% a7 w+ A# o6 B- d( u: k
最近在看R.C.HIBBELER的工程力學。. R3 d+ d' _9 }% l

作者: 番茄西瓜    時間: 2015-10-28 20:32
厲害
作者: 小哈五    時間: 2015-10-28 21:01
@BB7290 鐵摩辛柯獎獲得者演講集:力學·教育·創新
作者: aysuio    時間: 2015-10-28 21:22
社區有大俠推薦一本書,what is mathematics,很不錯的,搭配力學一起看
作者: 設計者AF    時間: 2015-10-28 21: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倚劍踏破亂紅塵    時間: 2015-10-28 23:03
我大學時凈琢磨軟件了,還有一些虛無的東西,太慚愧了。你還沒畢業就有這樣的認識,堅持下去,起點會比許多人高的
作者: dongst    時間: 2015-10-29 11:05
別問國內老師了,他們也不懂,更沒有深刻的理解,就是還是在教書。美加的大學老師,年薪8w刀以上的,如果濫竽充數,就會被學生開除。
作者: 小哈五    時間: 2015-10-29 12:33
dongst 發表于 2015-10-29 11:05 % c: u3 y% Y7 @* P' c) W
別問國內老師了,他們也不懂,更沒有深刻的理解,就是還是在教書。美加的大學老師,年薪8w刀以上的,如果濫 ...
' W: z  U" Z7 d  N
剛放學回來,哈,是國內老師淺薄,但講深了 我敢說我就聽不懂了,高深的知識取代淺層知識,但人學習還是從淺層知識走向深入層次。我在鐵摩辛柯獎獲得者演講里面也看出老美的教授想多講一些,但是能有幾個真正熱愛著東西的?我不算是啊,我就是閑的無聊讀書,讀到這上面了。有的老師有可能就講一門課,我想應該合理利用可獲得的資源。還有mooc隨便看,愛開什么看什么。 正因為淺 才能聽懂,太專業了,反而把興趣嚇跑了。
' w: R9 c8 @6 A  v9 O3 p
作者: dongst    時間: 2015-10-29 13:43
小哈五 發表于 2015-10-29 12:33 , o" m2 x3 Z; G' d3 ]0 _3 n
剛放學回來,哈,是國內老師淺薄,但講深了 我敢說我就聽不懂了,高深的知識取代淺層知識,但人學習還是從 ...

' {9 L9 X. d- Y4 p你錯了,真正的有貨的人,才能把深的知識講的很淺,機械本身就是一門很樸素的學科,如果這個老師沒有實踐,壓根就理解無能。更別說用模型描述具體的工況環境的。
作者: 小哈五    時間: 2015-10-29 14:37
dongst 發表于 2015-10-29 13:43
7 h/ K6 i" Z* j0 H* M( x你錯了,真正的有貨的人,才能把深的知識講的很淺,機械本身就是一門很樸素的學科,如果這個老師沒有實踐 ...
6 }! K% W6 ]( L/ j) ^% Q0 ?
現在流行建模。我是不會$ l# W2 |# c5 e; X  P8 N' g' O
機械是很廣泛的學科,我看過維基百科機械工程的詞條,科學與技術的結合,) B6 h, s. a4 S" o* U( Z$ U
我為什么不掰開看呢?還有我我選擇教程還是很挑剔的,當然好的教程事半功倍,老毛子的 數學基礎太高了,6 U6 N; u) g& I. V
然后國內80年的的教材,還有老美的,我手里面就有幾個pdf教材,但是語言不夠。  [  \) C) x, }- x6 R) i3 v6 G
還有現在mooc流行,網上老美的教程自己去下載,無論老師怎么菜,至少能有溝通的渠道
. v" P, P& _+ |' w! ]# W我的定位并不是創造性的工作, 我不夠資格啊,我僅定位在應用型人才,我僅僅吸收從18世紀以來的知識。* w; N5 Y' k' f; Y$ y7 g9 b

作者: 輝輝在飛12138    時間: 2015-10-29 15:23
我們的學校也是這樣的
作者: 小哈五    時間: 2015-10-29 16:04
繼續寫,我其實是站在社區各位前輩的帖子上玩后面走,我就是多看幾本書" l( Y/ l/ m2 I9 z' h
我就是就是看數學史 看科學史 力學史 看多了,自己跑偏了。我上課其實我理解很差 多看了discovery的工程紀錄片8 d3 Q& X) B# J1 J* Q
還有一個問題關于科學與技術的爭論, I; y8 i$ s$ D' `& v
我們常說科技。其實科學與技術不是同一個概念,科學按照科學史說法產生古希臘,紅毛認為是泰勒斯,然后后面發展,羅馬就是工程了各種漂亮建筑 ; @+ i0 s. ^2 `0 b- A- u
科學我感覺就是建立在邏輯推理或演繹推理的基礎,最開始沒有科學,
7 m* B3 l4 C) {0 `6 g  V& r* ~最開始有哲學,羅素有句話吧,科學產生于神話,哲學來源于宗教/ Y2 j* m- j) Z& c
人家叫自然哲學,牛頓寫的書叫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我感覺自然哲學就是物理,數學就是工具 早期物理就是力學為主$ N. U( e& C( ?2 F6 ]
技術我感覺算是經驗,不懂背后的理論基礎,僅僅知道如何做。如果有興趣可以看看英文維基百科關于機械工程的定義,學了四年機械,什么是機械工程都不知道,有點坑. U$ P0 m; v6 @/ v' a/ K) z
科學還有一個抽象的符號 演變的邏輯,如積分符號,dx dy的發明,簡單明了解決問題。還有計算軟件,我實在是搞不懂他的符號
" J# ^) Z; g/ l, C& l1 a0 a1 y3 k5 g昨天又想了一想、其實“按電鈕”對于我普通二本學校的學生來說不夠資格啊。# M8 F7 Z1 }& f2 q
簡單例子,我在上許多課老師都順口說學學軟件,ansys matlab啊 等等 其實老師也并不是很懂,他只是知道淺薄的,如果我感覺學軟件也可以,從計算機組成原理開始看,看馮諾伊曼結構,內存堆棧知識,然后軟件的二次開發,計算機系統組成 從根子上徹底把計算機這個工具完全解決掉。把最基本的windows U盤安裝搞懂,從此安裝不求人,玩玩虛擬機,認識一下ubuntu 我感覺也挺不錯的 順便把單片機 嵌入式系統也看了,既有學習又有玩。需要精力時間不夠啊,只敢妄想一下。+ B! T' @2 X5 K9 Q  o5 g( l2 t
社區早先有個帖子一個美國機械工程師眼中的基礎(特別針對大學生)
# ?* W& b6 F, |$ Y/ P我又想起這個貼子,人家是針對名校大學生的,然后是碩士,我等不夠。只好偷摸的悄悄地看看,不能讓人看見,別人怒了,就你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你也配。由此我想到當初看的“三傻大鬧寶萊塢”三個故事,我后來想起三個人不同的故事。主人公,他沒太細說經歷,但是主人公讓我看到費曼的影子,我記得費曼有個紀錄片,我看完真是汗顏,還有這樣的人 談笑風生 說我看見內部的美,而藝術家看到外在美。我想到探索帶來的魅力。還有一個費曼講巴西的教育,我記得我當學習高中物理,費勁啊,
4 D. a' T1 q" O& I* V# v如此陌生,我竟然無所適從 我僅僅是死記硬背似的學習。當然人家很優秀,我只想借鑒人家思考。
" H  J- ^' T& Q* m我感覺作為一個普通的大學生,我又重新思考一下,我感覺更重要是技術性的或者經驗性質的東西,常識,* {; u' H& Y* u' S
舉個例子,xlf63講的斜齒輪測量,我是不會,也引起我思考,就是自身定位放在哪?我一個小屁本科生,就是在車間,但是不容易啊,互換性,齒輪,測量 劃線,還有識圖 這東西咱不熟。有可能師傅說,測繪一下齒輪,但測啥,咋測 不知道,師傅肯定說 你咋不會啊,學什么東西了。朽木不可雕、師傅不會從你的角度為你考慮,為徒弟制定學習計劃,手把手教徒弟,我記得有句話最昂貴的事情就是浪費別人時間。 更應該從職業技術培訓資料看,什么彈性力學,先放一下,加工硬化怎么回事啊,基本的東西補全,焊接有幾種方法啊 平 仰 立 T接 開破口等,普通車削的加工過程,淘寶有職業培訓資料視頻,沒事多看看,加工精度怎么保證啊,還有早期的《機械工人》冷加工 熱加工等等。開展自己工作,鋼號(我還是分不清) : y. p/ i5 O. T0 i" T: U
如果能開展工作,我想現在應該看一點力學數學東西,就我現在這水平讓我做設計,我根本就不會,社區討論的問題對于90后,我想有一定的偏見,金屬切削機床認識幾個啊,別把機床認錯了,機床不認識,讓人家笑話自己。# J" f7 f6 w$ W! [; b
早期有個本科生不會磨鉆頭帖子,我金工實習時候,師傅不讓學生自己磨鉆頭,然后學習機械制造基礎
0 M; v/ v1 d# ?5 c/ w* y' }% q我敢說大部分人學的是車刀,基面 切削面 正交平面  主偏角 副偏角 刃傾角,我看的我迷糊啊,刀具測量我感覺沒有幾個熟悉的
7 i5 a) M( c: ~: [" q# x銑刀 鉸刀 麻花鉆都不認識。手工電弧焊的操作。多翻翻職業技術資料,提高自己的競爭力!要不車間工人說你眼高手低。師傅也看不上你,自己內心受挫,郁悶啊!+ n5 U# ]; u0 ~$ M( o/ Q- }0 `
2 E$ C% `; J0 R, I

作者: 小哈五    時間: 2015-10-29 16:54
本帖最后由 小哈五 于 2015-10-29 17:01 編輯 ' Q4 Z& J) g( r  M

; M; y) t# a7 z' q& A推薦一本書,大家有興趣看看啊
; F; U$ V  m1 X1 b8 r5 J' K學習要像加勒比海盜  我看過一些,有些觀點還是不錯的,我很喜歡,加勒比海盜的配音挺好的的啊 4 A' p" f. m4 S# @, Q
其實就是自我教育,自我學習的一些故事。挺有意思的,9 r; ]4 _! z! e& u$ z4 y( I& E; B
大學的教育是學會自我學習,我學會自我學習了, 期末買個考試復習題,然后求助別人把所有可能考的題全部搞懂,OK3 F2 g" R1 F3 L& ~
但是我還是不懂,我讀幾本書然后變成自己知識 還是在哪刷題呢?4 H% F' F1 a* z
who knows?
; }  w$ e5 s* t1 U0 B; Y
2 c0 G9 j, x, J+ j7 \2 g+ F( P3 g8 l4 H+ A

作者: 小哈五    時間: 2015-10-29 16:58
(抱歉,我實在是太喜歡經濟學了,但我不會為它付出學歷)
" ]- T$ U' p+ ], m; I/ V: K帕累托法則,也曾為二八定律,統計學的東西,說明了不平等。但一個問題人的精力有限,時間也有限,我應該尋找高價值回報的東西。我記得我曾偶爾+ z6 T* V+ t7 Q+ Q( I7 W
看見一本老書舒爾茨的人力資本理論。我很喜歡他提出的觀點,太好了  A- [5 ^. \, u
“舒爾茨認為,人力資本是體現在勞動者身上的一種資本類型,它以勞動者的數量和質量,即勞動者的知識程度、技術水平、工作能力以及健康狀況來表示,是這些方面價值的總和。”
- v8 z9 Q. S6 v- M( Q考研就是進行人力資本投資,知識程度,你是去求知識了,提高技術水平。但我們最關心的是工資,就是回報率的問題。如果沒有利益,有多少人喜歡認真的做學術研究。如果真的有
+ E6 R& u% ?( A1 F6 q" P1 j熱愛學術,應該肅然起敬。值得稱贊。論壇上掛的,我感覺類似我這樣普通學校的差生,而且在許多人眼里面不學無術,朽木不可雕的人大把大把的。
5 z( ]% _) W8 Y* h如果考研當然是名校研究生啊,金子招牌,但作為學生需要做過估算啊,自己夠不夠人家要求,成功的概率有多大把握。我考慮的結果是我放棄了,當然我是懦夫,
2 `* c7 i7 X  s6 F! {! A6 I; l" `: w+ w: ~
1自己基礎功底不行,微積分,線性代數 概率論數理統計,掌握程度是下降的。后面的矩陣,我在圖書館翻來覆去的找書,我找到一個小鼻子寫的漫畫學線性代數
( \: A0 v( O6 d: g2 V8 Z; t( N! m2 A( N; Z" O應該沒學線代之前看,學完了,自己已經傷了,深的看不懂,淺的還是不愛看
) Z  t' P5 |- k+ k) V
6 J/ _* x, J. `! Q+ L: a2力學基礎不會,還有該死的控制論我還是不太懂,我曾在網絡遇見一個在加國留學的,應該是名校出身,本科學自動化的,
5 A+ I. ?" d- b- ^; B, \6 |# O我好奇問。您學自動化 能不能給我講講啊,我學不懂啊,您看過維納的控制論嗎?人家說我也忘記了,他現在看香農的信息論,說信息熵的概念,我聯系到熱力學里面的熵 當然我還是不會的
& T6 |" n/ o' w$ o  J1 x
) @4 z& Q) W  n% ?( n/ _# H3歧視是存在的,我的概念是,你一個普通的人家都沒聽說過的學校的學生需要付出超出的分手才能入取你,名校喜歡名校的學生,名校的學生參加過大賽,當然人家有實踐經驗,理論基礎雄厚啊。6 F3 @2 i3 O% Y: t$ w
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寫關于研究生招生的,教授抱怨招進來的都是能考試的的,卻沒有科研能力,我不知道什么是科研能力?我不希望同為普通學校的童鞋淪落為教授所說的沒有造詣。
6 M  I7 O/ X, k2 j5 K' w( m舉一個我的例子,我曾經在上可靠性的課,我是聽不懂的,基礎的統計理論我是記不住,我也不會。我也不想玩手機,我拿本中國機械百科全書去看,無聊啊,找點樂子看看,下課老師下來
* ]  S3 x# u1 s/ W溜達一圈,我咨詢一些問題,包括看百科全書," [, i) S0 N1 v0 Z
老師很激動說“你小子挺專研啊,你能保送本校研究生嗎?”
7 g& e$ i8 u9 }' ]( P/ k我說“怎么可能,我學習不好,我也不打算考研”我就感覺看個百科全書咋了。就像追問人為什么活著一樣?每個人不同,需要尋求自己的一份答案!
! Z5 m3 ]! h$ }& w2 E, m還有各種考研的勵志口后,事例 我現在實在是不愛看了,那是人家,我是我: Y# F. ^5 p( `; u* M# h! s. A' s
還有社區各種問題,真是打開眼界,我最佩服998說的軸斷裂了 裂紋是立體的,我在圖書館還看過幾頁進金相圖,還有一個書名是斷口學。當然我還是不會,說的是廢話+ P& l$ Z; Q6 ~8 }* |0 v2 Z6 ?
各種問題已經跨學科了,我從未聽聞,正如紅樓夢里面劉姥姥進大觀園( s& Q0 w; P; m1 e& O, v
滿載而歸;看得出神了;洋相百出;眼花繚亂;少見多怪 ( @- Q, P  u  f
工作經驗代表一個熟練度,對于一份工作認識,當然有不少是人對自己從事的工作從未認真思考,也不知道干什么?僅僅是機械式的重復重復。  s2 m* O: i% A- v4 g
無論是科研,還是工作, 作為同時代的青年人,我想我們更需要深思熟慮,自己的人生由自己決定,不能主流說 考研, 我也考研,追尋生命的意義,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業,我是如此喜歡它
  o! Q; g; k7 c4 R& U1 o' J) T4 e大俠們的經驗給予人一些思考,應該感謝大俠們的分享,我是站在前人的肩膀前進。而不是隨性的,不負責任的。
作者: 空下塵    時間: 2015-10-29 18:31
國內的教學模式我也不認可,畢竟力學是應用性很強的東西,生活中所見之一切皆在受力。目前在學的機械設計也遇到了這方面的困難,但是沒有一個好的方法去解決。
8 f' f5 h6 D1 b7 D& m- _" Z' R我覺得力學基礎難學的原因是難以在思維中建立一種力的概念,以至于看到某種結構之后能夠大致想出其基本受力情況。書上的各種模型都是現實物體抽象過后的,即使在我們學會模型的分析后,將它們還原到實際物體是很困難的。這樣給力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將其作為一種類似數學的邏輯游戲,以至于作為工科學生還在問力學學來有什么用。。。。。。' ?% k# }' ?8 l% c. }  u
之前曾經嘗試過尋找介紹力學在實際中簡單應用有關書籍,但是一無所獲,之后就放棄學習了。1 L* c( Z. J6 z' O1 E3 w
樓主可有其他的力學學習方案?學完后可以簡單應用的?4 m& M8 z. R# J( M! @
5 ]; I2 C* |7 Y7 p$ z' G& L3 j; H

" p/ ~8 S, D. ^/ k1 P& B% @0 \* w2 `4 D
# u8 K: y; D: x6 O
作者: 空下塵    時間: 2015-10-29 18:43
小哈五 發表于 2015-10-29 16:04
; Q0 J& {/ ^& H7 }& z2 U繼續寫,我其實是站在社區各位前輩的帖子上玩后面走,我就是多看幾本書# z8 F  }, N5 B8 Z! N  w
我就是就是看數學史 看科學史 力學 ...

, Z" \7 N4 h* u, a& R個人感覺不用的知識去學基本就是浪費生命(自己感興趣的除外)。比如那篇文章中提到的各種我連名字都沒聽過的物理知識,學會他們能不能在之后的工作時創造價值?如果我學會這些最后只找到一個車工的職業呢(一種懷才不遇的感覺油然而生)。。。。。。,退一步說,目前國內的教育環境,學這些高端知識是沒什么用武之地的。2 E7 s6 C9 t' e8 o& E# `  T/ k! Q: i9 @
考慮現實情況,我覺得應該向前輩說的,先搞清楚整個職業的大概成長空間,然后了解工藝,學會某個軟件,學會基礎設計等等,之后再根據情況擴展其他更強大的知識。
; B( D; q: x1 M7 O' I樓主覺得呢?
作者: 空下塵    時間: 2015-10-29 18:59
小哈五 發表于 2015-10-29 16:58 & Q) `5 W: q" i# e
(抱歉,我實在是太喜歡經濟學了,但我不會為它付出學歷)# H" [) h9 a8 x' |% s3 Z: r
帕累托法則,也曾為二八定律,統計學的東西,說 ...
( j6 ]6 T4 M/ N1 M4 D: \& K
我也喜歡經濟學,覺得不懂它貌似都不知道世界為什么而轉似的。但是動力不足,看不進去偏于理論的書籍,就看完過一本牛奶可樂經濟學這種偏于實際的。不太能接受論點太多的理論,覺得如果理論本身都很臃腫了,那應用肯定是難上加難。
  d4 P) k; Z% y8 i) K7 P關于大學的價值,我也有過思考,得出的結論跟樓主差不多:獨立思考。馬上要走出社會了,應該開始將自己的世界投影到現實了(貌似很多人連自己的世界都沒),然后不符的做出修改,得出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不然作為龐大復制軍中的一員,有什么意義。
1 k8 }  Z: p; m) @" p即使以后是一顆社會主義的螺絲釘,也要做一只會思考的螺絲釘
作者: 小哈五    時間: 2015-10-29 20:19
空下塵 發表于 2015-10-29 18:59 5 _& a2 [0 M+ p" {
我也喜歡經濟學,覺得不懂它貌似都不知道世界為什么而轉似的。但是動力不足,看不進去偏于理論的書籍,就 ...

4 V  [+ L* |$ X! l- L% d" ?$ Y我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學生 我沒有任何好的方案學習。) q$ @0 L6 p* T- |4 i0 N
網絡有力學的通俗讀物,還有力學教授寫的科普讀物,各種公開課,每天都沉浸在力學知識里。,我想能迅速建立一個知識框架 * Q3 [- p( D1 F5 @' Q( y/ ~
我認識力學是學完理論力學 材料力學后,讀一讀力學史才知道,噢,我應該看看 還有論壇各位大俠呼吁的基礎我想也影響我發掘一些東西。閱讀不同人寫的力學教材吧,但是我現在還是淺層次的,我敢說我現在什么都不懂,根本就難以勝任按電鈕“
) x4 [$ I4 ^* e4 ~; f- p我從未在思想上認識物理的東西,我發現我缺少思考的材料,就是書吧。我感覺力學還是很關鍵的,的確我很難理解它,但是我可以通過廣泛的閱讀資料,用“勤”來補拙我記得我在哪看見的我忘記了,理論力學模型現在就是質點 質點系 剛體 三大類% Y6 l! p& D6 j/ _
我沒有懷才不遇的感覺,我不算是人才,我沒有任何負擔性的東西,什么名譽 獎學金,獎狀都與我無緣,我就是一個看客,一個莫不足道的人。就是讀了幾本書。
1 W4 ^! Z' D; \8 J車工也還是不錯的,至少作為一個技術工種  但我關心是工作的安全制度還有基本職工待遇( Y! i0 q! s2 D- P; u# @
講我的一個例子,我金工實習前,在農村路邊的電焊學了幾天。師傅是鉗工出身,人家不理解一個大學生怎么能學這東西  D4 ^5 M2 }! I+ ^# R" W
我就換個衣服,幫人家打下手,師傅蹲著焊接,咱必須把焊條及時遞送上去。挺有意思,沒什么懷才不遇的。
  a7 ~' _# y$ m6 D還有修電機的,作坊式的,在哪我認識三相異步電動機,看他把燒損的漆包線拿出來,布線,沒事自己看看,可惜自己電工知識匱乏。  \" f) I$ A% |/ ?6 S& G( `
我喜歡胡適先生一篇文章 胡適:贈與今年的大學畢業生   挺好的文章,我很喜歡,在自己絕望時候拿出來讀一讀,也算是雞湯段子,我感覺其實就是為了避免過度的悲傷車工也行啊,聽退休老車工講故事 挺有意思的,車個搟面棍。 我現在感覺就是我需要找到一個飯碗,提供基本吃飯的飯碗,我不能在依靠于其他人生存,有些問題還是需要自己獨立面對的,自己思考
5 s: x6 Q+ [+ r我對于工藝認識完全來自網絡,但具體算我是不會,視頻資料,社區,還有機械工藝師手冊(沒看多少)9 C1 e+ F6 g+ K: h6 b6 Q
關于職業生涯,我就是一個維修工,也許是在鋼鐵企業,也許我也不知道我的職業生涯在哪
8 @  n+ U# c+ A) F但現在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尋找校園招聘信息,篩選信息,選擇一個期望性的工作
2 o  d/ q8 G0 L* F) U8 _8 J5 j' K6 u我在網上認識一個經濟學碩士,他是真讀過書的,對我影響頗多 然后我看過許多科普性質的經濟學文章,亞當斯密的國富論
5 |3 y5 ?3 K  _7 Y3 }也看過一點,多少經濟學流派也知道,我曾嘗試看過凱恩斯的通論,但是我放棄了。還有經濟金融紀錄片我幾乎都看過8 y& d$ j0 a9 v7 A
牛頓是英國皇家鑄幣局局長,大多數人只知道牛頓力學,我還有薩繆爾森的經濟學 英文版,可惜自己犯懶 不愛看# a4 \+ S6 B" I  o5 E) M
我看過流行的,曼昆經濟學微觀經濟學,邊際效益我還是不懂,入門還是很重要的
$ S5 \$ i: N" w9 i* x大學價值,啊哈哈,我早期買過一本書啊老美寫的,教你如何讀大學,一個就是財務自由,還有獨立思考能力,閑著獨立思考就是多看,我并不唯分數至上者,閑的無聊也就看看書。6 m3 N* `, d* M$ F& y
4 O4 ^, Q# U8 O1 o3 V& B3 n

. Q( ?6 P" c5 z
作者: 小哈五    時間: 2015-10-30 12:14
我不知道有多少大神或者大哥們看過我寫的東西,也許大神在電腦另一邊看著文字說,你瞧那傻逼寫啥呢?有個屁用!
; X9 d( A! X$ V: \還有多少名校的學生看過我拙劣思考,名校當然是優秀生等 各種知識 文化的認識 批判性思考,全球化的視野。我曾和一個名校, W/ }7 _; R. }9 R. u+ F
生說我看過全球通史,她很驚訝。名校會邀請各種大神級別人物來他們學校做講座,我想不明的是大家對這很陌生嗎?當然我沒資格去聆聽。各位在干什么呢?還有為什么對讀書讀傻了有偏見呢?我也看書,讀書只不過借鑒別人的思考+ D4 D0 N. g; j* v9 B; S% Y2 H
經濟學獎有個卡尼曼寫過思考的快慢 我上英語課看的,我提出有兩個系統 系統1 系統2
4 L6 W# ^1 d$ J  |( O$ w 我想         1就是直覺         2就是經過思考后得出的結論,我后面沒興趣讀完。& C. L1 l6 s8 |# U, _  ^9 u' [
還有就是信息的來源,大家僅僅是依靠社區這一個入口作為信息的來源嗎?成天喊獨立思考,我感覺沒有太大意義,你都沒材料怎么獨立思考,大家學習都能懂嗎?我是真不懂,當初大一下吧,我在網上搜索如何學習機械 機械設計貼吧 然后繼續搜發現社區,文字有意思,上課拿手機看帖子。我上課不聽課 是我玩手機,是我應該被批評的對象,但是微信有訂閱號,有許多關于機械小常識的文章,還有其他的如書評,各種經濟信息啦,擴展自己視野,還有小木蟲,別告訴我,名校的學生不知道小木蟲,是我去下資料,但是我更多是針對性看。關于科研的各種看法,分享交流體會,還有貼吧有推薦數學書的,大家看書就是盯著一本書看嗎?不去找材料,有可能其他寫的更好。但微信閱讀或者微博或者論壇有個碎片化,你不是完整的知識閱讀,還有我發現我的大學生活: g+ W9 Q% K6 S# K+ j" g  n
我根本不能把所學的科目完全聯系起來,就像一個個獨立的模塊,我不知道怎么聯,但是我每個模塊學的很垃圾,我不知道各位畢業時候是否知道自己知識網絡。自己是否探索某些東西呢?舉個例子我當初知道單片機,我想琢磨一下,我看了幾本書,不行啊,這玩意太累,還有計算機 大家知道現在的x86 ARM架構?我記得我剛上大學時候,寢室旁邊有個書店,然后有個人在聊天,談論計算機,然后我問怎么學計算機,當初云計算該開始流行,推薦我讀電腦報,還有微型計算機,當然現在看知識含量太少了0 z. x) B6 ?; T2 Q' w; E" N+ s
我到現在電腦操作系統全是我自己搞定的,網上有無數的教程,U盤啟動,進入bios 還有硬盤做系統。還有windows pe 7 f, S; z2 W" @& c0 n# _$ M, s6 x
我感覺我串聯起來就是科學史 算是歷史一種,但是你把你所學的東西全部串聯起來,發現知識是連續的 + P7 C; d$ J0 R' R) |* x
不討論別的就是對于定義的理解,那種感覺,也許漸漸靠近,看問題的方法 思考模式改變。而不是孤立的直接給你
7 s( J) l8 K  j# I2 ^我想說一個例子就是辜鴻銘老先生,最開始是背英文文學,然后才開始講解為什么,我更多是大量的閱讀,了解認識,熟悉
. M& X& X6 x" q" R8 x! M但我跑偏了,我跑到人文歷史里面,因為它淺,我能讀懂,數理東西真的好難,我不喜歡看!社區一般都是工程人才
# S  [0 F9 V9 v: O3 Q2 B, [當然有數理人才寫的介紹數學,力學學習的經驗帖子,需要花大力氣搜索,把人家的思考借鑒過來
6 |+ z' t& R& J) h我說說我搜索資料的經驗,+ U& _6 w+ g9 {( K) U; r
1網盤搜索,還有讀書去微盤搜
9 j8 Y# j: `, U( r, z) U' ?$ Y2知網,無論怎么樣 技術信息還是有一定準確性 對于技術的介紹,我看了一個研究生關于csp畢業論文,我感覺信息量很大,我只關心我收獲的信息。還有各個名校的圖書館的校外訪問,當然這些不是開放的,當然找某寶,獲得準確的信息,新鮮的學術資訊,如果牛逼的可以買國外名校的校外訪問,當然我沒沒買過,我看不懂洋文。8 ~5 l* u+ r& z0 p- E7 a0 {
還有超星 讀秀 文獻港,多少有鮮活的營養需要吸收,但是我肚子有限,而且我興趣也有限,有可能吃的太飽消化不良。6 ?& [# k* u! Y/ g
還有公開課自己去找去,沒有人限制你,只是你自己限制自己思考。
  v1 C) n. z3 H- A; z! E多看看對話類節目,998大俠好像很喜歡《對話》我早期看過幾期,主持人很不錯。但是我感覺深度有時候淺了,但是開拓思維有好處。當初節目邀請過羅斯柴爾德。還有陳省身老先生的采訪,人家是普院的,算是一流的,看看人家如何思考
6 ?" X8 Q% \+ L1 X- o9 [2 z9 R還有張五常寫的吾意獨憐才:五常談教育 多讀一下,我感覺我讀的還是不夠,沒讀透徹。一個優秀的學者一定是一位優秀作家,把深厚的道理寫的清清楚楚 談笑風聲之間解決問題。不要讓社區大神嘲笑我們小菜鳥。
作者: yu351204507    時間: 2015-10-30 13:51
猶記得我們那個老師是拿著課本念得,還老出錯,猴子派他來的! I. s( ]6 b/ {# m

作者: 無敵老大    時間: 2015-10-30 14:04
頂起
作者: 初涉池中    時間: 2015-10-30 15:37
中國就缺少你們這樣的人
作者: 小哈五    時間: 2015-10-30 15:54
本帖最后由 小哈五 于 2015-10-30 16:10 編輯
, ^" ], G# Q# J2 l! j- ]# W( @; O9 D( F9 ?9 z
分享我曾認識的一個經濟碩士的對話
1 J1 U  U0 a: u1 a8 m* Z8 V) g5 \, l請問如何獨立思考,有自己的見解,形成自己邏輯,有條理講訴自己觀點!請前輩指點迷津。我想再學習過程,完全是輸入型,; S5 y% M% h, c  }
  -----------------------------1 ^6 d& w3 _* l7 F) _) \
  首先要相信自己,要認識到,世界沒有絕對正確的理論,也沒有絕對錯誤的理論,任何理論都是對現實情況的一種映射,任何理論都是真實的存在都有不完備的地方,當然,這并不是理論虛無論,理論之間還是可以互相比較的,例如相對論就比牛頓力學更正確,范圍更廣、但是牛頓力學更簡潔,是低速下的一種近似,在地球上其精度足夠,而且沒有那么復雜,在地球的環境下牛頓力學要優于相對論;所以,我們對于理論不能盲從,要自己思考、自己思考得來的才是真正擁有的;
7 j# ?8 V( T# f8 D' f- |3 J  第二、要多讀書。知識大海無涯,全靠自己思索,你十輩子的時間都不夠,牛頓說過,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出了點成績。讀書的時候常常有感嘆,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人家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書籍是千百年來智慧的結晶,可以讓你少走許多彎路,獨立思考,是在前人的思想上思考,不是聽個一鱗半爪,就在那里胡思亂想,那樣,不過在沙灘上建房子,總會倒塌的沒有對一個領域內大師的思想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想要有所創新,只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走入邪路,胡說八道;二是把前人正確的路重新走一遍,浪費時間,我讀書的時候也存在這種情況,有的問題想了許久,有所得,十分高興,后來書讀得多了,才發現,這個問題人家早上上百年前就解決了。其實現在的知識經過千百年來無數大師的努力和耕耘,沒有那個領域那個問題沒有被研究過,想要創新是很難的,能夠把大師的理論應用到實際的問題上去,學以致用就狠不錯了。
* L+ j% K; q: x0 ?  讀書要讀大師的書和大師推薦的書,否則會越看越糊涂。首先要通讀,有個大致了解,以經濟學為例,首先可以看《經濟學三百年》之類大致介紹的書,對個種理論思潮有大致了解后,再看名人大師的名著,如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哈耶克《通向奴役的道路》、斯蒂克利茨從信息經濟學視角的《經濟學》一書,等都值得一讀。現在信息發達,推薦的書單也很多,可以到專門的論壇上去看一些精華的帖子就知道應該讀那些書;買書也容易,到當當、亞馬遜等什么書都可以買的到,一個月買一本書,一年就可以對一個學科領域有大致的了解。在讀書之余要多思索,孔子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都是需要注意的求學路上的陷阱。+ s  `" u& k7 v
4 [( g3 E  P/ q- x# N* h! u- U
  三、自然是學以致用,聯系實際。普通人都要生存的,學習首先從自己的工作相關的方面開始,形而上的東西可以慢慢學、慢慢想,首先學習具體的問題疑問,從小的地方學起,解決一個個具體的問題,有力實踐經驗后,再考慮大的、宏觀的、形而上的問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在實踐中學習,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6 Z- e0 q* w  i- G0 ^; m--------------------------------------------------------------------------------------
/ @3 ~9 c0 F6 t0 K, Y6 A" z' h王國維的學問三境界
. C9 n1 Q1 @8 }0 I) P- m! H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3 [: d$ o( d3 L.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4 \/ u7 Y3 g+ ]/ x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 A& E$ m& z9 i" W1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 h5 q6 U. `5 ~2 }
多讀書吧。別無他法,重要的是知識的理解。還需要廣博知識 對于工科類學科有所了解掌握。整體性的思考。
作者: lfdc    時間: 2015-10-30 23:05
最近沉浸在how it is made 里面
作者: 羅永康    時間: 2015-10-31 17:12
物理真是基礎啊
作者: 小哈五    時間: 2015-10-31 19:49
@shouce8 a* D  z) n: `
我是大一他剛開始看的我看的,新鮮的思維,僵硬的軀殼注入新鮮的血液 但是我現在感覺淺了,不符合我胃口,推薦的書我也不太喜歡了。 還有ted,網上關于演講我看過許多,多元化思考吧
作者: bbk1    時間: 2015-10-31 20:18
頂一個。讀理論力學讀到用微積分的地方就卡住了。不知道有沒有人愿意加個聯系方式,把遇到的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
作者: 門外漢tb    時間: 2015-11-1 15:56
想學點力學
作者: 小哈五    時間: 2015-11-1 16:26
@lfdc  北大圖書館有多媒體資源免費的
5 s: x) d1 i1 W7 k( H* x1 @力學——工程科學的基礎 看看吧,* M. J  a2 J) r5 P2 A/ @
我也是迷糊的,要問還需要請教各個高人,我現在是入門階段。
作者: hsiang3251    時間: 2015-11-1 19:36
小哈五 發表于 2015-10-28 16:47 # s9 y# `. }1 ~6 h* g& g' A
我其實也在困苦中,我不想把我的熱情調動出來寫出一些思考,畢竟我還是不能解決現實問題,僅僅是一個差等生 ...

4 u$ _+ n( D, V- C) d7 {& `) [Good News
作者: 王蒙0000    時間: 2015-11-2 09:12
白天上班,晚上學大學沒好好學的東西,比如:材料力學,理論力學
作者: laoli3sh    時間: 2015-11-2 10:08
學習學習
作者: supchao    時間: 2015-11-2 10:43
受益匪淺
作者: 周震    時間: 2015-11-2 16:14
樓主辛苦,洋洋灑灑寫了這么多,說實話對我觸動很大。我工作四年了,但是對于很多理論的東西都是似懂非懂的狀態,用到了就查資料:機械手冊、百度等,感覺很多東西還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運用的更加自如,現在的我才真正的意識到該學習哪些東西,當然有些也只是想想罷了。對于你,給我感覺有點懷才不遇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覺。其實現在的社會應付生活還是很容易的,如果你感覺到生活壓力,那么你就努力的精通某一類知識就可以了。我很欣賞你廣博的知識以及對各類事物知識面的好奇心及學習動力,看到了我曾經的影子。加油!9 F% T$ A9 ^( q6 m5 H& S
好久沒有看到這類發自肺腑的文章了,我要轉發給我徒弟讓他能以你為榜樣!
作者: czxi2008    時間: 2015-11-2 16:23
贊一個,對自己有用
作者: supchao    時間: 2015-11-3 14:04
理論實際結合
作者: Dakers    時間: 2015-11-3 16:01
數學物理什么的,到了大學才開始感興趣的。
作者: 奔波霸    時間: 2015-11-3 21:03
你們討論的問題好高深,我發現論壇里好多人都在討論力學,看來力學真的是機械的必備啊。
作者: 小哈五    時間: 2016-6-27 14:53
周震 發表于 2015-11-2 16:14( E4 P. z' I, Q
樓主辛苦,洋洋灑灑寫了這么多,說實話對我觸動很大。我工作四年了,但是對于很多理論的東西都是似懂非懂的 ...
6 {9 A4 b' _, O. r/ ?1 r" t
畢業之前,內心焦慮回顧自己早先寫的東西,無意發現前輩的留言。我想說前輩過獎了。關于您說的
% k/ D) Q3 w) o! G‘給我感覺有點懷才不遇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覺。其實現在的社會應付生活還是很容易的,如果你感覺到生活壓力,那么你就努力的精通某一類知識就可以了。’+ Q" A: ?) j: o: w
其中有些感受,懷才不遇,我沒有這種感覺,自己無非就是多努力一些,多做了一些工作,說服自己。
/ B% w6 c! A( g; \( B: l/ g心有余而力不足,這個我確實感受到自己能力的不夠,尤其是自然科學知識的淺薄* u% j( A) g3 i
生活的壓力,我確實是感覺到,擔心順利畢業,擔心找工作,擔心未來的發展,總是很害怕,內心的焦躁不安,無所適從。
$ Z5 V8 n+ V( h
作者: deathlym    時間: 2016-6-29 17:54
支持!!!!!!!!!!!!!!!!!!!!!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