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會認為,領導=管理,似乎管理者就是領導者,領導過程就是管理過程,然而實際上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很大。管理者和領導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你一定要分得清,這很重要!
$ A/ H, ^6 S8 s' L- E$ ]3 z0 @% `7 O% u6 M1 Z( ` g2 R
“管理是管理事務,領導是領導人心。”
, t+ u. t2 `: R& f# T& N2 A- R9 A% p* [" {
領導者:看透變化的趨勢,指出團隊組織應該前進的方向,并描繪出美好的愿景,能夠激發相關人員的積極性,帶領團隊組織朝著描繪的美好愿景前進。
1 R n Y8 I6 f! x# \
3 |+ S' n/ B, [, ?5 |& v2 e管理者:制定目標,按照既定目標對團隊組織進行管理,帶領團隊組織實現目標。0 h8 ~4 [0 p1 m& j n8 c% ~6 J& Y* m
: [5 b. M( A# L- g6 R" Y
然而,大多數企業頻于管理,而乏于領導。本文從五個方面區分一下管理與領導,供大家參考!
: j- }* \$ G9 ~9 B& B4 X
1 G! B+ w: F3 @9 |) Q5 K如果一位經理人員管理行為過多,而領導行為過少,就會發生:上下級的關系很緊張,而工作推進受阻,上級在與不在,下級的表現判若兩人。) A. _- F! O: ^: a
2 T3 u, l8 @/ l# H9 R5 `: P# o如果一位經理人員領導行為過多,而管理行為過少,就會發生:常常用個人魅力和組織關系去管理團隊,出現“你好我好大家”的局面產生,甚至還會山頭或幫派林立。2 i6 F4 T3 z: M2 s$ F: l3 t
: e+ w9 F0 K+ c7 Z" P( T/ A
1、兩個身份
1 [! {, o) z5 c1 r) X+ Q( d5 |) R
7 I& @7 B$ j$ o/ X w1 N; T一位經理人有兩個身份:一是管理者,二是領導者。% Z& I% t$ X! H l0 P$ W. `
% O: o, I/ D% T1 ~( ]
管理者注重效率,領導者注重效果。管理者把事情做正確,領導者做正確的事。管理者發揮作用的基礎是職位權力(強制、懲罰、獎賞),領導者發揮作用的基礎是個人權力(對下級的關照關愛、個人專長、智慧、人格魅力)。( N/ n8 S4 H0 _/ i
0 u) S$ A7 W: w8 e7 p8 \2 ~" Q" R2、兩個循環
, D C" {: W8 J/ x. w2 A* V) W, V! Y3 n {# L9 Z' ]
管理循環:計劃—實施—檢查—改善;
: d, E1 H% U! n M1 l3 n5 B6 N9 ~ L# G; g5 C+ o! o
領導循環:愿景—動員—展開—學習。
: ]/ L2 w$ `) ?% T) L( a* ]9 u; g- x/ n- ]
管理循環就是指PDCA,閉環管理。領導循環是通過愿景來感召人、激勵人、鼓舞人,使人們能夠自動自發,并通過自主學習來推動工作進程。改善+學習,才是高質量完成任務的根本保障。
" {; k! s' w8 ?8 t% Y# @8 {2 G! V$ ]
3、兩種行為7 ?$ t, A% b, Y, B0 z0 t1 C: K
/ v. w& F1 ?& q0 I
管理行為:關注計劃與預算,組織及配置人員,控制過程并解決問題;' ~* X. I; ^" K! m' s
# D1 M0 \: u1 h: Y8 v" j) j+ C7 i
領導行為:確定方向,整合利益相關者,激勵和鼓舞下級。
6 r$ G' f' Y. t6 {; J0 u/ Q
2 t3 ^5 e/ X! c. z1 [管理行為重在建立秩序,領導行為重在產生變革。* R7 [1 i9 x7 v% R# l
3 }8 G& d2 A% T% H3 }/ s4、兩種認知
. \5 ^3 T; C5 t
( @" p7 J' n d- m2 b2 s1 T3 V領導認知:外圓內方,領導者的主導行為是激勵追隨者意愿、培養追隨者能力。領導者的變革邏輯是先有感受再推動變革。" m: r2 T" ?+ ~/ F+ }/ O
2 T4 X7 v% A( f/ M. [$ r+ ?% M5 j
管理認知:外方內方,管理者的主導行為是強化職責、執行制度。管理者的變革邏輯是先有理性分析再發動變革。( x% I8 N( K: x) o$ g* f8 F0 {
( |2 R, z; t( M
5、兩種實踐* b! `! }/ d9 \- Q! @( l. s3 ]" g* v
6 a+ R1 N" n* _7 [9 V7 N- U管理行為,往往產生對立關系。管理行為組織化,是指在處理問題時,要依照企業標準而非個人好惡來做決策,避免下級把矛頭對準上級,認為是上級個人有意難為他。0 e8 x2 a5 J: Q6 j
! P5 j, R; L8 D領導行為,往往產生追隨關系。領導行為個性化,是指對下級的關心、愛護可以有自己的風格。管理行為都是相似的,而領導行為各有千秋。, z! r& k, h& P R
( R4 | A0 n, e2 F2 _, @清晰界定管理與領導,進而平衡好管理與領導的關系,經理人的工作就會張弛有度、游刃有余。下面這個圖非常重要,大家記得保存哦~
3 S2 E7 p- ?" a. J
' H( e9 {) D& n" b(一)管理體系:管理包羅萬象,滲透在各個領域,凡是有人群活動的地方,就有管理。上自整個社會、一個國家,下到每個家庭和每個人,都離不開管理。
% r9 d O: L2 u5 l$ k
m- @" K& C1 @5 J* d8 T(二)管理手段:社會是個龐雜的大系統,千頭萬緒,怎樣管理?管理學家們提出機構、法、人和信息四種管理手段。(1)機構,是使管理對象構成系統的組織結構。沒有機構就組織不成系統。不成系統便無法管理;(2)法,政策與法律來源于管理目標。在管理活動中,它規定被管理的人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是人們的行動準則;(3)人,是管理中最活躍的因素。機構是人組成的,管理職權是人行使的,政策與法是人制定的。發揮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是搞好管理的重要手段;(4)信息,不利用信息,就不知道事物的發展形勢,就會造成管理的盲目性。它是管理的重要工具。
' N" _8 a9 @ e; H8 q
% x2 n% w0 G7 g: k(三)管理對象:事物多種多樣,紛紜復雜,千變萬化。管理些什么?科學家們提出了五個主要管理對象:人、財、物、時間和信息。(1)人,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物的掌管者、時間的利用者和信息的溝通者,是管理對象中的核心和基礎。只有管好人,才有可能管好財、物、時間和信息;(2)財,是人類衣、食、住及其進行交往的基礎。管理者必須考慮運用有限的財力,收到更多的經濟效益;(3)物,是人類創造財富的源泉。管理者要充分合理和有效地運用它們,使之為社會系統服務;(4)時間,反映為速度、效率,一個高效率的管理系統,必須充分考慮如何盡可能利用最短的時間,辦更多的事;(5)信息,只有管理信息,及時掌握信息,正確地運用信息,才能使管理立于不敗之地。
D/ f& E( r; w, Q; E! F: R5 T: t, e5 J( ^" R# r
(四)管理職能:管理的職能究竟是什么,當前國內外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看法。我國一些學者認為,管理應具有計劃和預測、組織和指揮、監督和控制、教育和激勵、挖潛和創新五個方面的功能。) @/ V3 @: y2 a1 D1 O
6 n7 T4 p2 W- S2 U4 G1 P. |* o" y
管理理論的發展可概括為以下幾個階段:(1)著重生產過程和行政控制的古典研究;(2)著重人際關系和行為科學的研究;(3)著重管理科學和系統分析的研究,最后形成現代管理理論。
! z3 n0 p6 m- u8 R$ O! f
9 Q# |, C7 ^2 t5 i7 ~管理是一種非常復雜的事物。層次不同,部門不同,行業不同,管理的內容和重點則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是管理的性質和職能,是一切管理中帶有共性的東西,是實行科學管理的基本問題。* [# w7 M' Y0 E* A) h8 f& p
光華賦能& @$ s- H0 z, ?6 ~8 z7 j$ G# A
" U! L/ f+ X$ z* e$ s# S v) j8 I& C/ s3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