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5907|回復: 19

搞設計,讓你看看細節的重要性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9-6-17 09:00:33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天聊的是有關機械設計的細節,因為昨天遇到。。。




大家仔細看上圖,可以發現紅色箭頭所指的位置是一條縫,而這條縫足以引發一場工傷事故,把人給搞傷或搞殘。。。!!!




這個零件的全貌如上圖,俗稱為連接座,它是一個結構件,需要承受較大的重力!




    它是這樣使用的,左右各一個,M12螺絲和φ12的銷釘緊固于焊接工裝,再整體搭接在焊接外部軸翻轉臺上;在生產過程中它需要能達到快速換模的效果,并能保證治具與設備的鏈接牢固可靠。而且該治具有2噸重,每個連接座需要能夠承受1噸的重力,外加設備翻轉過程中的扭力及其它動載荷所產生的側向力,所以最大受力往往會大于1噸多!

    當現場歡欣鼓舞的開始調試產品,應付于客戶交樣,焊接工裝在翻轉時,出現一個清脆的響聲,還好聲音比較大,被現場生產技術人員及時發現,叫停!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PS:調試過程中,常常會有爬到工裝底部看焊縫效果的情況,如果此時連接座斷裂,只接把人給壓扁)


于是乎,客戶的設計人員與供應商零件制造人員開始斯逼!

一個說:你不按圖紙加工,偷工減料!

另一個說:你圖紙出的啥玩意兒,標注的尺寸不全,又沒明確要求!

    其實站著供應商角度來看,他們好像也沒錯:我不知道這個零件要承受這么大的力!你圖紙上面也沒說一定要整體加工,也沒說不能焊;考慮到給采購報最低的價格,這個零件肯定是焊起來最省錢!如果買一整塊料,CNC全部銑出來,那我按報價來做肯定虧本了。

面對這樣是是而非的情況下,細節起著決定性作用,成熟的工程師不會給供應商鉆空子的機會:

1、零件尖角位置設計成大的R角;

2、技術要求里面寫明制造類型為CNC加工;

3、并要求:此零件不允許拼焊,由一整塊零件加工中心銑出。



    一個公司標準化做的太全面,往往會弱化人的設計能力!現成的機構和零件拿過來就用,很多人不會去想它的功能性要求、結構性要求、工藝性要求和經濟性要求,更加會疏忽細節的重要性!


    現在咱們這兒的年輕人,聊起來很多人都沒去車間實習過,現在他們設計的東西也老是被車間吐槽干涉多,不好裝配。。。其實這些都是因為設計不夠仔細!

    記得從學校畢業,在工廠實習的那段時間,每天被師傅安排給零件倒角,當時不理解為什么,現在終于明白,師傅良苦用心是想讓剛踏入工作年輕人,機械工作需要從細節做起!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threetigher + 1 無條件支持一下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9-6-17 09:12:1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yien 于 2019-6-17 09:21 編輯

這兩塊板我覺著有些薄了,設計的也有問題。
負載幾噸重,看起來不超過15mm厚,還是靠幾個螺絲(看起來像是M8或者M10的)吊著,
所有負載全都壓在螺絲帽那點面積上,局部應力太大。
而且安裝時治具沒有東西承載,從頭到尾都要吊著安裝,不是很方便。

要是我,我肯定不敢這樣搞。
3#
 樓主| 發表于 2019-6-17 09:42:32 | 只看該作者
|yien發表于 06-17 09:12<i class="pstatus"> 本帖最后由 yien 于 2019-6-17 09:21 編輯 </i><br>
<br>
這兩塊板我覺著有些薄了,設計的也有問題。<br>
負載幾噸重,看起來不超過15mm厚,還是靠幾個螺絲(看起來像是M8或者M10的)吊著,<br>
所有負載全都壓在螺絲帽那點面積上,局部應力太大。<br>
而且安裝時治具沒有東西承載,從頭到尾都要吊著安裝,不是很方便。<br>
<br>
要是我,我肯定不敢這樣搞。<br>
厚度是30毫米,我們設計這個板讓VAE分析過,一體的能承受1噸多的重量。
至于工裝的起吊,上面有四個M24的吊耳。
4#
發表于 2019-6-17 09:53:53 | 只看該作者
遠祥 發表于 2019-6-17 09:42
厚度是30毫米,我們設計這個板讓VAE分析過,一體的能承受1噸多的重量。
至于工裝的起吊,上面有四個M24的吊 ...

是板整體厚30mm嗎?
那下層與治具連接的厚度是多少?應該就是15mm吧。

我不太清楚你們CAE分析時,載荷分布是怎樣設置的,校核重點是放在翻轉臺連接處,還是治具連接處,還是整體變形量。

但是即使CAE能通過,在我們公司,設計這種重載連接部件時,把所有載荷交給螺絲來承受的方案是過不了評審的。

5#
 樓主| 發表于 2019-6-17 10:00:39 | 只看該作者
|yien發表于 06-17 09:53<br>是板整體厚30mm嗎?<br>那下層與治具連接的厚度是多少?應該就是15mm吧。<br>我不太清楚你們CAE分析時,載荷分布是怎樣設置的,校核重點是放在翻轉臺連接處,還是治具連接處,還是整體變形量。<br>但是即使CAE能通過,在我們公司,設計這種重載連接部件時,把所有載荷交給螺絲來承受的方案是過不了評審的。<br>
是下層與治具整體聯接那塊
6#
發表于 2019-6-17 10:00:47 | 只看該作者
記得在學校第一次做減速器的課程設計,畫了螺栓孔卻沒有扳手的位置?,F在想著好笑,可仔細回想起來那時候卻是無法避免會出現的錯誤。有些細節上的問題是只有見過或聽過了才能在設計的時候去注意,要想成為機械設計大師,見多識廣是必須具備的素質。吾輩路漫漫,踏地履勤換~~~
7#
 樓主| 發表于 2019-6-17 10:05:10 | 只看該作者
|玉馥盈闕發表于 06-17 10:00記得在學校第一次做減速器的課程設計,畫了螺栓孔卻沒有扳手的位置?,F在想著好笑,可仔細回想起來那時候卻是無法避免會出現的錯誤。有些細節上的問題是只有見過或聽過了才能在設計的時候去注意,要想成為機械設計大師,見多識廣是必須具備的素質。吾輩路漫漫,踏地履勤換~~~
層主思想覺悟很高,所以做設計的,車間實習個一年半載的很有必要。
8#
發表于 2019-6-17 10:29:03 | 只看該作者
說到細節太多太多了,例如沒有扳手空間,不考慮加工工藝可行性,不考慮加工成本,漏標,標錯,明細數量錯誤等等多了去了
9#
發表于 2019-6-17 10:29:51 | 只看該作者
遠祥 發表于 2019-6-17 10:00
是下層與治具整體聯接那塊

那應該沒啥問題。

可能是我們公司比較保守,不怎么敢用太激進的方案,所以我才說連接板的設計有些問題。
10#
 樓主| 發表于 2019-6-17 10:38:20 | 只看該作者
|yien發表于 06-17 10:29<br>那應該沒啥問題。<br>可能是我們公司比較保守,不怎么敢用太激進的方案,所以我才說連接板的設計有些問題。<br>
是的呢,我們第一次做這個零件的時候不知道有多糾結,用了半年沒問題才敢標準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30 07:29 , Processed in 0.102736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