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3121|回復: 6

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三件事:監聽宇宙、上天挖礦和衛星種菜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9-6-3 14:42:35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9年5月31日,PingWest品玩舉辦的2019科技創新者大會(Tech Innovators Conference),對演講者和觀眾而言都是一場挑戰。


2 F# j  v/ h, M; L

對于常年在幕后和基礎科學、繁瑣數據打交道的演講者而言,想解釋清楚自己的工作是什么,就已經很難了;對于觀眾而言,撲面而來的信息量也需要全神貫才能完全接受。


% M7 Y0 W- J7 ~  ]

用了整整一上午時間,來自中科院、哈佛史密斯天體物理研究中心和 NASA 埃姆斯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共同回答了一個問題:最近,科技創新者們都在干什么?


. y' s4 I! v1 U: l

他們給出的答案是:監聽宇宙,上天挖礦,衛星種菜。

! W% g: v* O& f* M* G

監聽宇宙:宇宙的起源,讓宇宙自己講給我們聽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宇宙暗物質研究團首席科學家陳學雷,日常的工作就是“監聽宇宙”。

& e$ L$ S5 o. m

如何“監聽”呢?其實,宇宙并非沉默不語,它無時無刻不在講述著自己的身世之謎。

- ~1 P' H9 p, F! D2 H: s& a7 b& w

在宇宙大爆炸結束后,宇宙中留下了大量的熱輻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這些熱輻射擴散在整個宇宙中,隨宇宙不同階段的發展而變化,成為了宇宙生長而形成的“年輪”。因此,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在現代,就成為了精確測量宇宙學的關鍵。

( U* p" e! D. c6 Z1 s, I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天體物理研究所 Torsten Enßlin 博士曾這樣形容宇宙微波輻射:


8 c: c! K) S, s

“宇宙微波背景是我們宇宙中最古老的光,當宇宙剛剛 380,000 歲時就刻在了天空上。它顯示出微小的溫度漲落,對應著局部密度的細微差異,代表著所有未來的結構,是當今的恒星與星系的種子。”

" y3 }# |, P" P: ^5 a% E& v

通過觀測微波背景輻射,我們可以推斷出宇宙的過去:從宇宙最初極高速的爆炸,到轉入所謂熱大爆炸,再到逐漸冷卻、形成第一代的恒星和星系、形成今天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角功率譜上,忠實地記錄著這一切。

0 j  r" s3 E! m2 T6 P" b2 V


9 j  |- T* [3 Y6 O+ }/ ]

而如今,為了更精確地觀察微波背景輻射,陳學雷博士及其團隊將目光鎖定在 21 厘米輻射上。

# n5 F& ]  p& h4 D* I# ^

21 厘米輻射,其實就是波長為 21 厘米的電磁波,這種電磁波是氫原子特有的一種輻射。而氫,是宇宙中分布最廣、含量最多的一種元素。“理論上來講,研究 21 厘米輻射,可以把宇宙從大爆炸到現在的物質是怎么分布的,都搞清楚。”陳學雷博士說。


- k, o5 ?2 j; O/ E

但是,21 厘米輻射很微弱,觀測起來非常困難。銀河系里還存在很多其他輻射,我們稱之為前景輻射,擋在我們和 21 厘米輻射中間。想要聽到 21 厘米輻射,就像在巨大的噪聲中找到一首小聲哼唱的歌一樣。


; K  y1 @6 g3 q% ]: }5 e

很難,但并非不可能。


  X- d7 A# x0 k

如今,中國已經建成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也有了小而精的“天籟計劃望遠鏡陣列”,在硬件上已經有了取得突破的可能。

' s. s  G% a- [

3 W: q7 Z! u+ a6 Q/ v

而對于陳學雷博士個人來講,“創新”從來都是一場硬仗。“對天文學的追求如同遙望山嶺,”陳學雷博士告訴Pingwest品玩,“盡管山嶺景色美,但在前往山嶺的過程中,往往是枯燥困難的,甚至連自己是不是在正確的道路上也無從得知。”


" U- [' @, h$ f$ n% x+ h2 d" }5 e

“但是,追求新的東西,知道、發現、創造前人所沒有的東西,同時獲得智力上的愉悅,這就足夠了。”陳學雷博士說。


4 ^. b3 @$ n, K% k

上天挖礦:其實我們生活在一個最不適合工業發展的星球上
: \6 V9 H, H; {; v+ U2 \

哈佛史密斯天體物理研究中心研究員蘇萌,則把目光放在了更有形的目標上——如何從太空中挖礦?


! h; a; v$ h! K7 `  e

空中有沒有顏如玉我們不得而知,但事實已經證明,空中藏有黃金屋。

/ p0 \8 i& U# k

; \* |' M; A/ J# M$ u7 _6 E

在蘇萌看來,地球是一顆用來養活生命的星球,而不是適合發展工業的星球。

2 r+ E  E$ K7 c# @4 H

“我們生活在一個最不適合工業發展的星球上,資源其實都不在這里,”蘇萌說道,“我們豐富的資源都是特別輕的,比如碳、硅、鋁。所以我們基于這些很輕的元素,建立起來我們的文明。”


/ K  K1 n* k  p( u6 j$ F3 ]8 {

但實際上,以宇宙的尺度來看,我們有理由相信其他星球有使用金、銀等貴金屬做基礎材料的文明,這些文明會發展成什么樣子呢?拿金子當首飾的地球人是暫時是無法想象的。


* Q5 z8 S* R% B( f2 O+ J$ u

遙遠太空中的金子文明我們無法觸及,但確實有“金礦小行星”曾掠過地球。蘇萌告訴我們,就在幾年前,有一個橫截面像足球場那么大的小天體從地球旁邊略過,這個小天體的鉑金含量特別高。高到什么程度?把這個小天體上面的鉑金采回來的量,比地球上已知的鉑金加在一起都多。保守估計,這顆小行星的價值超過 1.7 萬億美元。


& @8 s. k& a& J5 q4 j" @/ y! g6 S3 T

一顆巨大的鉑金從我們頭頂飛過,我們卻沒有好好珍惜。

# W" Z5 t. s$ {* i; Y


4 v- S* p) I: ~2 e0 R0 R3 i  E  D

但如今,我們離宇宙挖礦的距離,已經比想象中更近了。現在,我們已經能把小探測器送到小天體,送到小行星,把礦石樣本帶回來以確定小天體成分,也能挖掘約50立方米的礦物并帶回地球。在蘇萌看來,在未來規模化開采外星礦石,已經擁有了足夠的理論基礎。也許下次再有金礦掠過,我們就能牢牢把它抓在手心了。


& g% s0 W6 {. H+ ?2 H3 {% i

然而,開采外星資源,不僅是為了反哺地球,更是為了人類突破地球的束縛做準備。

0 O  G5 e' s% i: p6 v5 [

在星際旅行中,人類不能帶上所有干糧上路,只能在身邊的小行星上取得資源。無論是建立火星殖民地所需的一磚一瓦,還是生存所必須擁有的水,抑或是發展工業所需的重金屬,都要取之于宇宙、用之于宇宙,

2 W0 \# w; q  G

如今對于宇宙采礦的研究,正是為有朝一日人類必將完成的遠行進行預演。


* U# d/ D6 M0 e$ R2 S* W" z# C

知天而作:用衛星種菜,向規模農業進發5 o( K; L, [/ e: H8 S

佳格天地創始人兼 CEO 張弓,曾在 NASA 埃姆斯研究中心研究了八年空間數據。在這個過程中,張弓接觸到了大氣資料、衛星影像、地面觀測數據整合成的數據組,他發現,原來美國農民都真的是“看天吃飯”的。

" l" g/ L1 u" Y- S; B7 O* G* s

“通過衛星,我們能看到每個地方植物長得好不好。”張弓說,“這個精度很高,可以到米級別,每塊地的狀況我們都知道。”

  ~: K& r% t8 l' T2 h$ W6 |* `

( w3 _& G4 x$ S- g/ U. F

然而在中國,農民們“看天吃飯”,卻并不能看個分明。

* u' Q% x9 W  n0 S! O8 a3 F7 I: s

想要提高產量、規避災害,需要根據外界的情況做出更合理的判斷。通過氣象模型和衛星數據結合,可以做出整個中國的風場情況,如果精確到北京區域,還可以通過新的技術手段,把每一個地方的天氣搞清楚。未來幾天會不會下雨?明天幾點幾分有沒有雨?都可以做出高精度的判斷。

7 @2 s) D  A) T; A$ c! t; j8 U, \5 J

有了這些“看天”工具,我就能給出來相應的災害和相應的天氣變化,從而指導農民的行動。比如一個暴雨天氣即將過境,我們已經知道它未來要下雨,現在就不用灌溉了。


1 ?$ f6 v0 C' ?. l3 \


8 g% [4 g7 L) G9 W5 M( q7 O& T

同理,通過衛星預判,也可以幫助農民避免寒潮災害。


! U/ L# D. A( x* @" t' R4 G/ G4 ?

寒潮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今年蘋果漲價飛快,就是因為去年中國的蘋果主產區受到了凍害。而今年,通過和國家農業信息中心合作,配合氣象模型,我們完全可以找到凍害高危區域,提前往地里灌水,防止土地溫度突然下降。

% R8 \8 v$ p9 G$ |  [

在未來,中國農民很可能不用再看老天爺的臉色吃飯,看看手機就夠了。

2 y& k# A2 F3 s$ o4 K

本文作者:邢逸帆,來源:PingWest品玩

4 C; V+ p9 i6 L/ Z9 n; k

5 N* I6 x) ]9 x5 R+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9-6-3 14:53:52 | 只看該作者
很喜歡這樣子的文章
3#
發表于 2019-6-3 21:52:46 | 只看該作者
“在未來,中國農民很可能不用再看老天爺的臉色吃飯,看看手機就夠了。”如果未來真的能實現中國農民不用看老天爺眼色吃飯,這對非平原地區的農民來說,簡直是莫大的好消息!
4#
發表于 2019-6-14 08:45:16 | 只看該作者
如果沒有生存壓力,生活其實是很精彩的
5#
發表于 2019-6-24 15:39:16 | 只看該作者
科技改變生活
6#
發表于 2022-10-26 12:14:57 | 只看該作者
曉昀 發表于 2019-6-3 21:52
* E4 |* ?, g5 k+ i; R9 ]4 O“在未來,中國農民很可能不用再看老天爺的臉色吃飯,看看手機就夠了。”如果未來真的能實現中國農民不用看 ...

& h, n0 m: b$ ~! L2 Q# e" L% M6 A. h& i元帥,大棚早就可以做到了。
4 p( p" V' c& e- T4 \/ _
7#
發表于 2022-12-27 16:28:0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23 17:22 , Processed in 0.06225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