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一點,發現我知道的遠沒有百度百科上寫的全。所以,還是把百度百科上的搬過來。: G* A" Z4 s& _! o8 z2 B" X
1 S; [: G8 x! O6 ^! D! B8 Z& [: P2 _. I發展歷史
$ g9 I4 b( f!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機械工業部,原國家部委機構。1952年開始組建,前后共計分有7個部。1982年,各機械工業部紛紛改名改制,一機部改為機械工業部、五機部改為兵器工業部。1986年機械工業部和兵器工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器工業部)合并為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1993年又成立新的機械工業部,1998年撤銷。3 c- D: t" l) `' { V
1952—1970年間
% D# J+ q# t* k1952年先后成立第一機械工業部和第二機械工業部。其職能為:
" Y7 [+ ?. p) f) Q! E2 P/ q$ n一機部:民用機械、電信、船舶
$ {) y p. m. G+ h9 l二機部:兵器、坦克、航空工業
5 `( ]) \2 g' O, H: M1956年增設第三機械工業部,其職能為:% b" y2 B, N; S0 k! g& p3 y/ H
三機部:核工業和核武器
+ m, o, w% M- Z8 D, x6 N$ T2 a1958年將二機部、一機部、電機部合并為新的一機部,三機部改稱二機部。- Y. X7 z' Z$ E6 _, f: G
1960年從一機部拆分出三機部。
; @4 p; O" J6 U# j1963年先后從三機部拆出四機部、五機部和六機部。其職能分別為:: i$ ~! ^# p$ ?+ S, g
一機部:民用機械
; @& s% D2 ~* z( Z/ w二機部:核工業和核武器- B/ N* A$ p7 d! X H9 y
三機部:航空
0 t! @; W+ T' [3 y+ E四機部:電子工業
* ~- o: T1 W& A. b* F$ J' p3 o五機部:兵器, p/ n# D- _+ n9 D9 b% d
六機部:造船- g. D' o1 h4 a3 O
1964年以國防部五院為基礎增設第七機械工業部,其職能為:
9 o7 f1 U+ m5 i0 a- B2 H% A七機部:洲際導彈(航天)
) M2 N# z% }6 |/ a+ H1965年1月4日,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將1959年設立的農業機械部改名為第八機械工業部,陳正人繼續任部長。 至此,新中國歷史上“八機并存”局面第一次形成,分別主管民用機電、原子能、航空工業、無線電工業、兵器工業、造船工業、航天工業和農機工業。1970年4月,中央決定第八機械工業部與第一機械工業部合并為第一機械工業部。八機部的“番號”暫時撤銷。5 N, Y9 _1 y( q, x5 ^+ b- y
1965年,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結果如下:段君毅為第一機械工業部部長、劉杰為第二機械工業部部長、孫志遠為第三機械工業部部長、王諍為第四機械工業部部長、邱創成為第五機械工業部部長、方強為第六機械工業部部長、王秉璋為第七機械工業部部長、陳正人為第八機械工業部部長。
* c- Y) b8 @; E- ~1975—1982年間- A, `, ]7 O+ ~& c5 |. C
1975年增設第八機械工業總局。
7 j9 L/ ^. s* U5 q5 ^, d \八機總局:戰術導彈
% R1 r8 A$ E' }* Q% }( n" J1979年第八機械工業總局更名為第八機械工業部。
9 {2 u- U: Y* S: r& z2 E1981年八機部并入七機部。: ^ J3 z! j6 ]+ Q6 P/ y A4 U0 G5 E
(注:1979年中央決定將原七機部下屬的第八機械工業總局更名為第八機械工業部,主管戰術導彈的工業生產和科研。1981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決定將第八機械工業部和第七機械工業部合并。兩部合并后,保留第七機械工業部,撤銷第八機械工業部。)0 x) K8 `& w& \0 Q& P
1982年,各機械工業部紛紛改名改制:
% q1 q- W1 Y9 @, e4 V4 k: r! O一機部改為機械工業部:第一機械工業部與農業機械部、國家儀器儀表工業總局、國家機械設備成套總局合并為機械工業部;
) G5 g {) s, j二機部改為核工業部
/ j6 G( A; r! j$ V三機部改為航空工業部+ A6 d4 g, a/ `$ j/ {/ [3 g
四機部改為電子工業部
( e; ~7 Q( J& [# h6 V五機部改為兵器工業部
) \/ h% [8 I3 Y- P六機部改為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 c' \& o$ w' f& W
七機部改為航天工業部4 N, M! F" c. O. u1 k
1986年至今0 b! U+ Q' }# Q4 s0 A% i
1986年機械工業部和兵器工業部合并為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 ~8 F* V. x, _" q* V+ U
( K8 V: x: \9 o g5 T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
3 o1 j4 \1 h' v7 f0 W: C- J1988年機構改革,國務院部委中撤消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和電子工業部,成立機械電子工業部。
: X0 S: E2 W& c$ q' u# X$ h; ~1993年改革時又被拆成兩個部——機械工業部、電子工業部。" \% y* J, p T
1998年改革,兩個部又都撤銷,新組建成立信息產業部。$ w+ i2 e* L/ i8 x$ u
2008年信息產業部改為工業和信息化部,一直至今。
1 v. O0 Q1 ]( q. V# o2 `+ e(右圖為:1998年3月10日,九屆人大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會議廳的巨大顯示屏上,清楚地顯示著此項議案投票的統計結果。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的具體方案中擬不再保留中華人民共和國機械工業部(1993年成立的新機械工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工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化學工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冶金工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等15個部、委)
7 a# u, r. U! S) L! f直屬重點大學
2 ^3 ]$ c- A. n# `$ S, t8 l' F湖南大學; z9 b/ s0 t; L
合肥工業大學* t A' Y8 @* U; y% F2 q; k
吉林工業大學(2000年并入吉林大學)5 p" H7 K4 @- Q# G/ h1 ?8 j
燕山大學5 F$ ^- n; K& \ j
上海機械學院(1994年更名為華東工業大學,1996年與同隸屬于機械工業部的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為上海理工大學)[2]2 T5 A* ~8 }4 w8 V4 _4 V) z
直屬科研研所% ^3 A. T/ `; q6 y& t1 i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 ^- ]2 p7 J+ o/ w/ _# @( j上海內燃機研究所
8 e1 B) Z7 A' m6 ~8 V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5 R1 [; a0 m6 b/ t
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研究院% {1 E6 {+ B5 O" S
上海電器科學研究院
9 p" I c/ Y& Y8 o上海電纜研究所
& h* N$ s. o$ k& V, H上海材料研究所8 a7 J3 [7 l: _- |9 {% k
上海電動工具研究所5 O9 K# d' N3 a1 w
上海工業鍋爐研究所
( @. W5 ~3 o8 X' _3 p上海光學儀器研究所
6 O0 t' ?$ v/ ]% P8 H北京起重運輸機械設計研究院
0 M! `$ O3 e* ]. B8 |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 g1 h2 O9 N+ w! D* K
天津工程機械研究所7 J4 K( `; p5 A F( R r
天津電氣傳動設計研究所6 H+ `2 z) V% v+ m
廣州熱帶機床研究所# a" K0 Q, x8 O5 Y4 r) y$ ~9 u
成都工具研究所
% n+ V8 g& D$ E" |0 k桂林電器科學研究所
8 ?% ^$ v8 T v哈爾濱電站設備成套設計研究所
" k7 y) k% k0 Q- u" j機械工業第九設計研究院. }' h( D0 X+ ~+ ]" p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 B$ J0 B: f& `9 `
重慶材料研究院
! `( r" o! G/ Y+ }* l) }) |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