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oveskycc 于 2019-4-18 08:18 編輯 - k( H7 t: y" F- X; g( B' }
udssr 發表于 2019-4-17 19:31( J8 k0 S( e1 m) m" Y
楊振寧做的是理論物理,很多所謂的成果都是無法靠實驗驗證的。2 R) L8 v- l8 ^: o* N% l" S" m
鉆孔是典型的工匠經驗,幾乎全靠實踐總結經 ...
4 u1 ?4 a9 I: e另外我必須糾正你的是“楊振寧做的是理論物理,很多所謂的成果都是無法靠實驗驗證的 ”,你理解太偏頗了,很明顯你把理論這兩個字沒搞清楚也不知道理論物理是什么,這個理論就是宏觀設計,可不是拍腦門子想想隨便冒一個,具體是什么你需要去讀相關材料比如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研究方法或者楊—米爾斯公式的來歷,這些偉大科學家是怎么做工作的怎么得到這些當今世界通用公式的,所以不是無法靠實驗驗證,只是目前有些因為實驗條件達不到所以不能完全驗證,因為這種宏觀設計本來就是走到現實世界前面的,歐幾里得用幾個公式推導出了整個幾何學系統一直延續至今也是這樣來的,比如大型強子碰撞機出現前你無法驗證某些用公式推導出的粒子,但是你不能在邏輯上認為這就是隨隨便便拍腦門子無中生有而來的。。。反而更應該認為這種預見性的偉大。正如剛才回復你提到的鉆孔,什么叫工匠經驗全靠實踐?那是你接觸的生產全靠實踐,不管什么材料都用麻花鉆懟上去試試再說,你現在會用刀具硬度低于材料硬度的去鉆孔嗎?下一次出現新材料,是否你會把世界所有鉆頭都試一遍?根本不用,因為已經告訴你切削的條件是什么了,所以很多人干一輩子和干一個月沒什么區別,就是不重視宏觀設計,原理性不掌握總是在低端試錯,工匠精神的潛臺詞要求大家踏踏實實精益求精,可不是搞動物性的盲目生產消耗巨大社會資源去亂試錯,有時候實踐和瞎搞就看你怎么理解了,我理解就是沒有方向的實踐就是瞎搞,不能總是躲在“實踐”這個美好詞匯的背后干瞎搞的事。。。當然我寫這個帖子的原因不是討論這種具體問題,而是讓大家清楚為什么你干的活兒不值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