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要說制造業最火的幾個詞,“智能制造”絕對算是其中之一。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及其他相關技術的發展,為智能制造的實現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 智能制造生產線 在機床行業內有部分企業將智能技術看作超越國外機床的有利因素,提出“換道超車”的概念,這也是因為國際和國內大環境結合各種因素而得出的出路。 世界機床工具行業發展現狀機床是裝備制造業的“工作母機”,是加工制造的關鍵裝備,幾乎所有金屬切削、成形過程均需借助機床實現,機床的加工復雜度、精度、效率和柔性直接決定一國的制造水平,在裝備制造業中戰略地位突出。 ▲ 全球機床總產值和消費額 根據預測,2016-2020年國際機床工具消費市場將總體趨于平穩,并呈現溫和回升的態勢。 ▲ 2015年機床大國的機床總產值和消費額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加,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機床生產國和消費國,但國內目前的機床行業不容樂觀。 我國機床行業發展現狀從大環境看,2017年我國機械行業前三季度運行形勢好于預期,增速高于預期的同時,運行質量有所提高。針對機床工具行業,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分析,我國機床工具行業前三季度產量方面: 金切機床57.81萬臺,同比增幅7.49%,其中數控機床18.91萬臺,同比增幅0.49%; 金屬成形機床23.84萬臺,同比增長0.69%,其中數控機床2.13萬臺,同比增長15.51%; 機床數控裝置18.55萬套,同比增長33.82%;金屬切削刀具75.18億件,同比增幅17.58%。 從這一組數據來看,2017年我國機床行業形勢整體向好。機床工具產量整體增速較快。但是好產量不一定意味著好質量,更不一定代表了我國機床制造水平。 我國機床工具行業仍以中低端產品為主,,但目前高性能、高精密度的機床產品大量依賴于進口,中高端產品的需求穩步上升,尤其是對高精、高速、高效、智能型中高檔數控機床的需求明顯增加,未來中高端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增加,且未來中國機床市場結構升級將向自動化成套、客戶化訂制和普遍的換擋升級方向發展。 在這樣的機床行業大環境中,越來越多的機床企業為轉型打出“智造”的口號,但卻有一部分行業人士談“智造”色變,到底什么原因導致了他們對智能制造的抗拒? 1. 概念不明晰,部分人海吹“智能制造”什么是智能制造,談起這個可能很多人都說不清,而且描述起來也非常抽象。其實從普遍大眾角度來看,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都擁有一定的“智能性”,按照道理可以說是智能制造,或更準確的說是智能制造的一部分。但這樣的智能制造無疑含金量太低,有種噱頭大于真材實料的感覺。 其實很多人比并不反對智能制造,而是反對以智能制造為噱頭的炒作,或者說低質量的偽智能制造。這些華而不實的智能制造很多都基于廠家對智能化的跟風,不僅無益于推動技術進步,反而讓整個圈子顯得浮躁。 智能制造是整個制造行業的大趨勢,是一種技術進步的表現,利大于弊。機床行業作為制造業的一部分,自然要發展制造制造。而且不僅要在生產上發展智能制造,還要在產品中體現智能制造,以此來幫助下游企業進行生產升級。但是,機床行業在發展智能制造的過程中,不能為了智造而智造,要拿出真本事,流于表面的智能制造確實只會讓人反感。 2. 條件尚未成熟,認為機床行業發展智能制造為時過早現在整體來看,我國機床行業主要占據中低端市場,處于向中高端市場的邁進階段。從企業構成來看,機床企業數量雖經過多年優化發展,但基數依然龐大,企業體量上以中小企業為主。當前,我國機床行業的主要任務仍然是調整產業結構,對產品進行優化升級。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人認為機床行業發展智能制造時機尚未成熟,應該把重心放在提高技術、升級工藝等基礎方面,發展智能制造是本末倒置。 但現在各個國家不同行業都在搶占智能制造先機,作為已經在國內發展初期就落于人后的機床行業,面對新的技術革新更該勇往直前。雖然智能制造并不一定能幫助我國機床行業實現彎道超車,但在新的機遇面前,比起抓住有沒有用,能否抓住它顯然更加重要。 發展智能制造不會打亂行業原有發展步伐,大力發展智能制造也是希望通過智能技術補齊行業短板。而且從國家發布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也可以看出,智能制造是作為我國制造業發展的助推器。 3. 發展智能制造成本太高,企業難以承受任何企業活動的進行,必然是多方面因素推動和牽制下應對于當前的最優解。 智能制造的成本太高了,企業難以承受,而且智能制造技術并沒有完全成熟,一切投資都看作是試錯。 上文提到,我國機床行業企業分布上以中小企業為主,對于體量較小的企業,無論從生產上還是產品上實現智能制造都難度較大。特別對于一些出貨量不高、或是主營產品技術含量較低的企業來說,發展智能制造反而是一種增負行為。而對于一些勞動力較密集的企業發展智能制造,大量工人被機器替換,會造成大量失業。 這些擔心,這些顧慮,其實都有一定道理,所以企業的智能制造之路一定要量力而為,結合自身情況穩步推進。確實不是所有企業都適合發展智能制造,但可以保有積極的態度看待智能制造,或者作為智能制造中的一環。對于現階段機床企業,要做的就是對智能制造揚長避短,把疑慮當作問題解決,把優勢當作資源放大,用開放的心態迎接智能制造的到來。 (來源機械社區) 9 }. j: u3 C8 Q! b2 p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