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3512|回復: 1

設備修理實例及經驗淺談一轉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08-10-5 15:34:50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廠房內行吊問題
$ T2 Q: C9 R# E+ N# f% z+ |1 O    工房內行吊問題,這是多年前遇到的事。事情是這樣的,這個行吊是通過一個蝸輪減速箱,然后把動力傳遞給兩端的主動輪(蝸輪箱是一輸出軸兩端伸出式)。反映的現象是:大車跑偏,而且是來回都跑偏(就好象單邊帶剎車一樣),由于自己也不是搞起重的,對這種問題的處理也是頭一次,所以不敢冒然下結論,只好通過多觀察來做出依據。首先讓別人操作手控盒,正反行走,我就注意觀察行車,經過幾次觀察發現行吊的傳動軸出現了在啟動時有一邊在動,而另一邊不動,經過一個扭轉角后才能動的現象,兩方向全是如此動作,再仔細觀察就發現是在一側的第二與第三聯接處的聯軸器處有問題,所以告訴機修工把傳動軸拆下來,結果發現有一端的軸在鍵槽處被鍵扭壞了(材料有問題),這也就是問題的原因所在(由于兩端主動輪在都受到扭矩后,就存在同時跑偏的現實),后經過重新加工傳動軸,并安裝上去,一切問題就解決了,行吊恢復了正常使用。事情過去后又一想原先也碰到過這類的事情,好象就是這臺行吊,那時自己還是剛搞機械修理工作的初始階段,在段長(機械工程師)帶領下,上到行吊軌道上,幾個人用撬杠將跑偏的行吊進行撥正,這個段長現在已經是正高級工程師了,而當時為什么不進行問題的分析,而進行多次的反復撬正呢?……

: t0 @$ ?0 c- _( Z" E  ^- M  q* h0 J

4 y3 j! I- w+ K8 e( q; }; ~車床CY6140的大拖板手動快速沒有的問題
: _& p- C, A1 O    也就是前二個多月吧,我去一個朋友那辦事,正好朋友的車床CY6140出現了故障,說是床子的大拖板無手動快速了,我上去操作了一下,果然是無手動快速,但電動快速是有的。由于我對該機床并不是十分了解,也從未處理過該類的故障,但根據原理分析,應該是手輪的傳動部分有故障了,按照通常的辦法是將三桿拆下,然后再卸下溜板箱,并處理里面的故障點,這樣做,就要花費很長時間(沒具體操作過,時間長短不好說)。通過分析,覺得應該找個不費大力就能解決問題的捷徑,所以我決定先打開大拖板與溜板箱連接處的螺栓及定位銷,方法是用一個機械或液壓的千斤頂先將溜板箱頂起來(使其正常位置略偏高或相等),然后進行相關操作,因為手輪處在箱的左側,所以把大拖板向右移動,將箱內的左側部分暴露出來,一查看是結合子(離合器)無法正常聯接,但用電動控制手柄打左右時,可以脫開(有電動就無手動,就叫互鎖關系吧),可是電動復位后,手動就應具備,但實際上是手動無法結合,用螺絲刀來回的撬動離合控制桿,感覺好象是復位彈簧弱了,就多來幾次,可問題還是沒解決,這個過程中又感覺是缺油造成的,隨后就向相關部位加注機油,反反復復加了四五次,并不斷的撥動搖桿,直到感覺比較暢快了,這時又用電動手柄操作了下,復位后其手動傳動部分可以掛上了,問題就這樣解決了。最后總結,由于操作工只管用機床而不對相關位置進行機油的加注,造成了某些手動加油處長期缺油,因而造成有些關節處活動不暢。溜板箱的左側端本身就有一個加油位置,但油孔也被鐵屑末堵塞了,隨后交待操作工,平時要多注意加油,要注意保養設備。
& M& h+ ?' ~8 f1 g7 h

  R# T, X1 ?6 x3 ~

* L# F- w4 G& H  U22MPa空氣壓縮機的故障修理過程+ e3 C4 S  H+ z
這是我曾遇到的一件事,問題是這樣的:# L9 a$ r* y& _* z* L' p# i
  該機為水冷式四級壓縮高壓機,開機一段時間后,出現二級壓力表持續增高,已超過正常的壓力值2.5MPa,而且還在不斷升高,看了情況后立即關機了,這時在場的有好幾個人,七嘴八舌的說什么的都有,我冷靜的思考了一下,很果斷地指出了故障點的所在,那就是問題出在三級缸的進氣閥上。我是這樣分析的,三級缸的外排壓力是16MPa左右,二級壓力表超值顯示,證明氣壓全部壓在了二級排氣和三級排氣這個運行段,只要三級的排氣閥打不開,二級的壓力就會繼續增長,一直增長到三級排氣打開為止,這就說明三級的吸氣閥已沒有了單向功能,壓縮空氣在吸氣閥的兩端自由流動,這就是造成二級壓力過高問題的根本.指出問題后,立即打開了三級缸進氣端的缸蓋,拿出閥體一看,閥片和閥體的密封面有近90°的結合面出現了縫隙,最大處有0.5毫米左右。由于沒有備用閥總成,我決定上平磨進行磨削,重新磨出一個密封面,所有工作進行完之后,又再次開機,壓縮機一切指標正常,投入了正常的工作狀態。
' t- F4 W( y9 O1 N  Y% A8 T/ P  故障出現是由于操作工平時很不注意各級壓力表的觀察。因為閥的密封面損壞不是幾天就能形成的,是個逐漸積累的過程,直到出現了極不正常的情況時,才被發現。懂點這方面知識的人大概也知道,廠家設計這種機子的時候,各級之間的連通有著一定的過載保險系數,但不是無限制的,如果機件承受不住壓力,一但從薄弱環節撐破,16MPa的壓力將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誰也不敢想象。# Q& d+ \! A! \) V

8 H$ {- i* @5 N, y$ X( g4 }( D0 A* w3 e. b
美國加工中心的修復
$ i5 B7 c7 x6 S* O  z    我公司的一美國加工中心工作臺的橫向電機近兩年來一直處于過熱運行狀態(而且一直是在這種狀態下運行,還造成了控制電源箱的不正常發熱,一到夏天,還要用電風扇對電控箱進行吹風散熱)。分廠在無法解決問題的情況下,就上報到設備管理部(我所在的部門),然后由機電修人員進行修理,后面的處理結果是懷疑橫向驅動電機有問題,就換了一臺新的伺服電機(隨機備件),但換上新的電機后,仍出現電機發熱的現象(這是喊我來解決時才知道的),在修理未果的情況下,部長就讓我去看看,我去現場后了解了一下具體的情況,首先判斷是機械故障,就讓機修工用手轉動滾珠絲杠,在不拖動工作臺的情況下,也能輕松地微量轉動,這說明不是軸承的問題。問題集中到絲杠和絲母上,如果是這里的問題,就要將工作臺拆下來。這時我喊操做工用手控運行工作臺,發現工作臺在運行時聲音發悶,運行很是費力,從我的判斷上來講,我感覺也不是滾珠絲杠付的問題。我就沿著工作臺的兩端仔細的觀察,終于發現了問題的根源,原來是鑲條過位了。鑲條是用球鐵制成,其調整間隙是靠鑲條頭部的側面的一個銑加工的槽,由于槽的外側距端面只有3-4毫米,被拉開了,調整螺栓被架空了,致使鑲條起了楔子的作用,導軌的側間隙為零,這就是導致電機發熱的原因,后拿出鑲條,重新在大頭端加工并加上一擋塊,一切就正常了。近期我也觀察了,原來的電風扇也被冷落了,已不再進行吹風散熱了。
9 c( u2 E! V% P  ]6 Z% U
8 V) k: F. C& L  M6 p! a5 G6 G* y# `/ i6 p* I" S5 N4 Y9 G
空氣加熱器液擊的原因:
& H& [+ H$ a3 ^& E5 |. R聚丙烯酰胺的簡單生產工藝流程如下:把一定濃度的丙烯酰胺單體泵入聚合釜中,通氮除氧,在引發劑作用下聚合,聚合后的膠體進行造粒、水解,水解后的膠粒(含水約75%)進入振動式流化床干燥器,用110130°C的熱空氣加熱干燥。成品為白色固體粉末,固含量控制在8892%之間。. `  F8 a! H" D% Z6 G; @# X/ v
空氣加熱器型號為SRZ17-100,由垂直空氣流向的三排交叉排列管束組成,管束上繞制著螺旋狀翅片(多片串聯使用)。加熱器最初為管束豎直安裝,蒸汽由上側進入加熱器,經與空氣換熱后,形成的冷凝水通過與加熱器連接的疏水閥排出。使用過程中發現換熱器液擊現象嚴重,經常振裂管束,有時一周就需要維修一次,每次拆裝維修需要停產一天,停產損失每年在20萬元以上。; J1 B  \1 f5 O5 Y3 x9 T7 D
經對換熱器觀察和分析,產生液擊現象的原因是加熱器安裝方式不合理。加熱器管束豎直安裝時,蒸汽由上至下穿過管束的過程中,必然會有大量蒸汽冷凝成水,由于管中水的流速遠遠小于蒸汽流速,蒸氣以極高的流速沖擊冷凝水,產生液擊現象,造成管束振裂。
6 |/ F, @# [8 s把換熱器旋轉90°即管束橫置,冷凝水會很快沉到管的下部,蒸汽從管上部通過,避免了冷凝水受沖擊,液擊現象消失。以前一個月維修34次的換熱器,現在一年只維修一次。
3 n4 O! D+ m" v& f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于 2008-10-5 15:37:14 | 只看該作者

設備修理實例及經驗淺談續-----轉

淺談多工位級進模的維修模式及策略9 ^9 a" T% X1 g2 J3 u5 S
精密多工位級進模具的特點是:高精度、高效率、高壽命,同時模具設計和制造成本高出普通模具數倍,生產周期長,且屬于單件生產。普通模具適于小批量生產、低速沖壓,一般在模具出現故障時才進行維修,實施的是
事后維修為主的策略;而精密多工位級進模一般是大批量、連續生產和高速成沖壓的情況,一旦發生故障,將直接影響零件的生產進度和效率,如停產損失將更大,因此它的維修就不能簡單采用事后維修為主的策略。+ J, k4 H9 F" R4 s9 Q
一、修模式及主要內容. ?. s1 ?# S2 K5 i6 t. z
種常見的模具維修模式- l. G6 x- L4 C- ?
現場常用的模具維修模式有:
! O8 \# f  C! v5 w2 w9 ?事后維修:指模具發生故障后維修。適合于故障后果不嚴重,不會造成模具的連鎖損壞,不會危害安全生產,不會損害生產的過程的故障后處理,事后維修是比較經濟的模式。
: b7 c4 R5 a2 a% N! Q; V周期性預防維修:按照固定的時間周期對模具檢驗、更換、修復和修理。適用于有固定損壞周期的零件。如按照一定速度磨損的凸模、凹模等。7 [+ E5 D3 K7 Z+ z+ y1 V
預知維修:通過對模具運行狀態的在線檢測,根據檢測信息而進行維修決策的模式。
/ m% ^* Z6 W: a3 M4 ]. E1 M& x檢定修:是按照一定規則和周期由操作人員和專職維修人員對模具進行檢查,了解模具故障傾向,再進行維修決策。
5 ]- Q5 L: F4 K& j% X, t0 j改善維修:通過更換零部件、尺寸補償、性能恢復等手段,使模具損壞的零部件得到修復的活動。- l( C9 f3 H& P7 G' t4 h2 r
主動維修:從根本上消除故障隱患的模具改造形式,也稱逢修必改的維修模式。主要適合于模具先天不足,即存在設計、制造、原材料缺陷以及進入耗損故障期的模具。+ |9 N' s7 ]! d
精密多工位級進模的維修模式7 d4 x, A" U# B
保證精密多工位級進模高壽命、高效率的關鍵之一是選擇合適的維修模式。綜合目前的維修現狀和技術水平,提出以預防維修為主,兼顧預知維修為輔,并綜合事后維修、點檢定修和改善維修的策略,著重加大預知維修的比重,以達到模具綜合利用效率最高化。為此,要建立以模具全生命周期為對象的全過程維修模式,確立模具設計、制造、使用、裝配等所有相關部門全體員工參加維修的制度,對模具的規定部位進行檢測,使模具的異常狀態和劣化早期發現、早期預防和早期維修。* ~+ W6 R' s) y* s$ _+ u4 n1 T% k" ^) u
多工位級進模維修內容% O  ~- M( n; Z; o8 R, A* J
精品模意識的培養精密多工位級進模是模具中的精品,模具在設計時就要采用以預防維修為主,兼顧預知維修為輔,加大預知維修比重的策略;其出入庫、上機試沖和正常生產都要有專職人員負責,并附帶記錄卡。讓所有相關人員都要從思想意識上給予高度重視,嚴格按照工藝流程操作。, g& c; h( i$ a' r
維修總原則精密多工位級進模的維護,須做到維修前看懂圖樣,了解關鍵點,拆模具時要細心、耐心、按部就班,并做維修記錄,切忌盲目從事。如因故障拆模時,需附有出問題時的料帶和相應沖壓件,以便于分析問題,查找原因,確定維修策略。4 U! l& H3 ]2 R/ l, x& c
沖壓過程中的模具檢查這主要包含模具在服役過程中引發的一些異常。如沖壓件異常:尺寸精度不符合圖樣要求,形狀和表面存在成形缺陷,毛刺超過規定要求,沖件燒傷等,這可通過檢查沖壓件的質量,了解模具的使用性能和存在問題,決定是否進行維修。另外還包括模具零部件異常:凸、凹模具刃口嚴重磨損、崩刃和拉傷;模具間隙不合適、不均勻;導向裝置嚴重磨損或局部拉傷現象,導向部位間隙過大;彈簧疲勞;定位、安全檢測裝置不穩定等。
2 g9 T" e2 p* {! `/ W; {0 H& \非沖壓過程時的維護指清掃和點檢模具內有無異物,所沖板料有無缺陷;可動部位和工作表面的潤滑狀況,以及模具入庫前清理、上防銹油等;對中、大型模具在存放時,要加裝限位塊,以防刃口相啃和成形面由于自重所帶來的變形。模具存放要有固定的地方;大型模具放在地上,并墊木板,以防生銹,影響精度;入庫要隨附修理卡等等。
8 s" V. Y# x9 ~! w( V! K二、主要零件的維修策略# s- n2 Q2 P3 I9 j+ v
凸、凹模的維修策略
" |3 ~: P. Z: X$ y0 ]凸模和凹模是級進模中維護次數最多的零件。對它的維修可采用兩種模式,一種是事后維修:當所沖的零件毛刺超過規定,凸、凹模刃口異常磨損、鈍化、崩刃時,必須刃磨或更換。另一種是周期性預防維修:當所沖壓的件數達到規定的周期時,無論沖件是否合格必須實施對刃口的刃磨。刃磨量對不同模具鋼要求不同:合金鋼模具每次刃磨量不超過0.2mm,硬質合金模具每次刃磨量不超過0.1mm。凸、凹模拆卸時,應留意模具原有的狀況,以利后續裝模時方便復原。更換凸模時,應看通過卸料板是否順暢;針對修磨后,凸、凹模長度變短,可在其后放入相應厚度的墊片,以確保各沖壓工位凸、凹模要特別防止異物落入,這將嚴重損傷成形表面,在沖壓前要仔細檢查,并用壓縮空氣將成形表面清除干凈;如果成形表面有過度變形、磨損、甚至燒傷等現象,應立即更換,并注意成形表面的潤滑。 9 r+ j5 r, d9 ]6 G7 K5 i
事后維修適合于故障不嚴重的情況,這雖然比較經濟,但可能伴隨著破壞性故障。周期性預防維修的周期確定比較困難,容易產生性能冗余,造成浪費。如果將診斷技術融合到預防維修中,那么維修的效率將更為合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18 22:52 , Processed in 0.065570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