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24087|回復: 51

一套沖壓模具設計資料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08-9-27 16:51:36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們廠的沖壓模具設計組力圖,包含著設計師的理念和心血,現在和大家分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08-9-28 23:44:53 | 只看該作者
謝謝樓主分享   能否請LZ對該模具稍加解釋
3#
發表于 2008-10-1 03:15:09 | 只看該作者
軸承運轉中檢查與故障處理" s% e/ E: G' O6 H' a& @  U4 v0 y
, l: f2 p" N) U, L1 G
運轉中的檢查項目有軸承的滾動聲、振動、溫度、潤滑的狀態等,具體情況如下:
6 X) v6 n0 p+ p/ `9 ^. {* W一、軸承的滾動聲  5 N* f% U( P2 s
  采用測聲器對運轉中的軸承的滾動聲的大小及音質進行檢查,軸承即使有輕微的剝離等損傷,也會發出異常音和不規則音,用測聲器能夠分辨。 " w$ Q" m9 {, D; n1 ]& w
二、軸承的振動
' x: W$ R0 j& x; z  軸承振動對軸承的損傷很敏感,例如剝落、壓痕、銹蝕、裂紋、磨損等都會在軸承振動測量中反映出來,所以,通過采用特殊的軸承振動測量器(頻率分析器等)可測量出振動的大小,通過頻率分不可推斷出異常的具體情況。測得的數值因軸承的使用條件或傳感器安裝位置等而不同,因此需要事先對每臺機器的測量值進行分析比較后確定判斷標準。 2 @% Z2 e& W# d8 x% C
三、軸承的溫度 7 q5 R$ s. M# k  P! j+ S5 r! J
  軸承的溫度,一般有軸承室外面的溫度就可推測出來,如果利用油孔能直接測量軸承外圈溫度,則更位合適。通常,軸承的溫度隨著運轉開始慢慢上升,1-2小時后達到穩定狀態。軸承的正常溫度因機器的熱容量,散熱量,轉速及負載而不同。如果潤滑、安裝部合適,則軸承溫都會急驟上升,會出現異常高溫,這時必須停止運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根據大量測試數據,表4-1列出了各種機械中軸承工作時外圈溫度的平均值,以供參考。由于溫度受潤滑、轉速、負荷、環境的影響,表中值只表示大致的溫度范圍。使用熱感器可以隨時監測軸承的工作溫度,并實現溫度超過規定值時自動報警戶或停止防止燃軸事故發生。 & \4 y$ @+ T9 g+ n, m# K; g+ c
四、潤滑
8 l: d. U, d$ f* m0 Y# N(一)軸承潤滑的作用 5 n8 _! }' c1 E# k. U
  潤滑對滾動軸承的疲勞壽命和摩擦、磨損、溫升、振動等有重要影響,沒有正常的潤滑,軸承就不能工作。分析軸承損壞的原因表明,40%左右的軸承損壞都與潤滑不良有關。因此,軸承的良好潤滑是減小軸承摩擦和磨損的有效措施。除此之外,軸承的潤滑還有散熱,防銹、密封、緩和沖擊等多種作用,軸承潤滑的作用可以簡要地說明如下: 6 u, w9 ^7 P; A2 o
a.   在相互接觸的二滾動表面或滑動表面之間形成一層油膜把二表面隔開,減少接觸表面的摩擦和磨損。    |/ x# [) g6 v+ B
b. 采用油潤滑時,特別是采用循環油潤滑、油霧潤滑和噴油潤滑時,潤滑油能帶走軸承內部的大部分摩擦熱,起到有效的散熱作用。
+ _6 T0 V+ H. o" e/ Z4 O/ u* |, r# Pc. 采用脂潤滑時,可以防止外部的灰塵等異物進入軸承,起到封閉作用。
; ~: \3 b3 x% A3 d0 Sd. 潤滑劑都有防止金屬銹蝕的作用。 * _, d8 V. E: t  G" r  q1 j7 n
e. 延長軸承的疲勞壽命。
: e, Y. _" f6 [# S# d(二)脂潤滑和油潤滑的比較 ; V7 g' }4 k( C
  軸承的潤滑方法大致分為脂潤滑和油潤滑兩種。為了充分發揮軸承的功能,重要的是根據使用調減和使用目的,采用潤滑方法。表4-2示出脂潤滑和油潤滑的優缺點。
) ?4 s5 Y6 f6 }' d9 p(三)脂潤滑
5 b% W8 e7 ^* K" v/ K# j9 w  潤滑脂是由基礎油,增稠劑及添加劑組成的潤滑劑。當選擇時,應選擇非常適合于軸承使用條件的潤油脂,由于商標不同,在性能上也將會有很大的差別,所以在選擇的時候,必須注意。軸承常用的潤滑脂有鈣基潤滑脂、鈉基潤滑脂、鈣鈉基潤滑脂、鋰基潤滑脂、鋁基潤滑脂和二硫化鉬潤滑脂等。軸承中充填潤滑脂的數量,以充滿軸承內部空間的1/2-1/3為適宜。高速時應減少至1/3。過多的潤滑脂使溫度升高。
) h3 u' k/ v  U, [2 A: E1 F8 {; |(四)潤滑脂的選擇 : W  }* N- s1 G: V& `: b0 e
  按照工作溫度選擇潤滑脂時,主要指標應是滴點,氧化安定性和低溫性能,滴點一般可用來評價高溫性能,軸承實際工作溫度應低于滴點10-20℃。合成潤滑脂的使用溫度應低于滴點20-30℃。根據軸承負荷選擇潤滑脂時,對重負荷應選針入度小的潤滑脂。在高壓下工作時除針入度小外,還要有較高的油膜強度和極壓性能。根據環境條件選擇潤滑脂時,鈣基潤滑脂不易溶于水,適于干燥和水分較少的環境。  
" Z' _) D) t% ~8 V+ F: ~(五)油潤滑
; H1 x) L) ]2 Z; u# a0 k  在高速、高溫的條件下,脂潤滑已不適應時可采用油潤滑。通過潤滑油的循環,可以帶走大量熱量。 4 Q% p0 y/ x* \& N
粘度是潤滑油的重要特性,粘度的大小直接影響潤滑油的流動性及摩擦面間形成的油膜厚度,軸承工作溫度下潤滑油的粘度一般是12-15cst。轉速愈高應選較低的粘度,負荷愈重應選較高的粘度。常用的潤滑油有機械油、高速機械油、汽輪機油、壓縮機油、變壓器油、氣缸油等。
# Q: e: h: Q4 g油潤滑方法包括: . l4 f# M7 d( ?0 {$ a8 W9 U" d
a. 油浴潤滑 " K; v- ^4 c  T; W" l- Q
  油浴潤滑是最普通的潤滑方法,適于低、中速軸承的潤滑,軸承一部分浸在由槽中,潤滑油由旋轉的軸承零件帶起,然后又流回油槽油面應稍低于最低滾動體的中心。
: y7 ]. E) R* Nb. 滴油潤滑
9 s, e1 j! t+ A  滴油潤滑適于需要定量供應潤滑油得軸承部件,滴油量一般每3-8秒一滴為宜,過多的油量將引起軸承溫度增高。 % G! B5 C; t# z/ m1 o
c. 循環油潤滑 3 i7 V; d) N4 l- J& b# i
  用油泵將過濾的油輸送到軸承部件中,通過軸承后的潤滑油再過濾冷卻后使用。由于循環油可帶走一定的熱量,使軸承降溫,故此法適用于轉速較高的軸承部件。  
9 e6 A* q, z2 e, q( z$ }- hd. 噴霧潤滑 5 h6 n: ~; D. |: G: U. r( y/ U
  用干燥的壓縮空氣經噴霧器與潤滑油混合形成油霧,噴射軸承中,氣流可有效地使軸承降溫并能防止雜質侵入。此法適于高速、高溫軸承部件的潤滑。
# ?9 W: C) l2 [3 N- qe. 噴射潤滑 ( _1 K) l& a) e1 _
  用油泵將高壓油經噴嘴射到軸承中,射入軸承中的油經軸承另一端流入油槽。在軸承高速旋轉時,滾動體和保持架也以相當高的旋轉速度使周圍空氣形成氣流,用一般潤滑方法很難將潤滑油送到軸承中,這時必須用高壓噴射的方法將潤滑油噴至軸承中,噴嘴的位置應放在內圈和保持架中心之間。
2 E5 ?0 k- T) Q' H: t1 D(六)固體潤滑 2 j" G, m: O9 F0 }% u: }
  在一些特殊使用條件下,將少量固體潤滑劑加入潤滑脂中,如加入3~5%的1號二硫化鉬可減少磨損,提高抗壓耐熱能力,對于高溫、高雅、高真空、耐腐蝕、抗輻射,以及極低溫等特殊條件,把固體潤滑劑加入工程塑料或粉末冶金材料中,可制成具有自潤滑性能的軸承零件,如用粘結劑將固體潤滑劑粘結在滾道、保持架和滾動體上,形成潤滑薄膜,對減少摩擦和磨損有一定效果
- q: i% |8 `& c  [, k$ ](七)潤滑劑的補充與更換 9 \/ X" B# a& o! t; x. [6 t
a. 潤滑脂的補充間隔時間 ; A% i& J$ U0 @$ E( ~( u4 e
  由于機械作用,老化及污染的增加,軸承配置中所填的潤滑基將逐漸失去其潤滑性能。因此,對潤滑秩需不斷補充和更新。潤滑劑補充的間隔時間會因軸承的形成、尺寸和轉速等而不同,根據運轉時間需要補充潤滑脂的大致間隔時間。另外,當軸承溫度超過70℃的情況下,軸承溫度每上升15℃,就要使用潤滑脂的補充間隔時間減少一半。雙面封閉軸承在制造時已經裝入脂,“HRB”在這些產品中使用的是標準潤滑脂,共運行溫度范圍和其他性能適宜于所規定的場合,且填脂量也與軸承大小相應,脂的使用壽命一般可超過軸承壽命,除特殊場合,不需補充潤滑脂。   Y" b, s% H# f( L  `9 O
b. 潤滑油的更換周期
% S! e, n9 }$ G- C/ Z9 @  潤滑油的更換周期因使用條件和油量等不同,一般情況下,在運轉溫度為50℃以下,灰塵少的良好環境下使用時,一年更換一次,當油溫達到100℃時,要3個月或更短時間更換
4#
發表于 2008-10-2 19:58:19 | 只看該作者

謝謝樓主分享~

謝謝樓主分享~  會好好學習下~~
5#
發表于 2008-10-9 10:51:12 | 只看該作者
謝謝樓主分享   能否請LZ對該模具稍加解釋
6#
發表于 2008-10-20 14:28:49 | 只看該作者
感謝樓主的分享
7#
發表于 2008-10-20 16:40:29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分享啊!
8#
發表于 2008-10-20 16:45:36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分享啊!
9#
發表于 2008-10-21 19:28:03 | 只看該作者
好東東,看看!學習了
10#
發表于 2008-10-21 21:12:22 | 只看該作者
很好,但是看不太懂,呵呵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5 13:11 , Processed in 0.07948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