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老徐

創業的一些感悟,分享哈

  [復制鏈接]
11#
 樓主| 發表于 2008-8-19 14:55:2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 自由飛翔001 的帖子

關于仿制的問題,我發現現在有一個誤區,談仿制色變,其實仿制是快速形成產品,打入市場的一種方式,關鍵在于你仿制之后做了什么,是仿制其50%,還是仿制其150%,也就是在仿制的階段中是否加入自己的東西,這也是中國式仿制和日本式仿制得差異,談到底還是一個積累基礎。
$ w+ j1 B, J$ E# n$ D$ {" U很多朋友已經在考慮出現競爭者的情況,那已經是企業有了一定得實力才會面臨的結果,現在考慮這個,害怕和畏懼競爭,市場經濟,必然要適應市場規律,不是創出了個局面就一勞永逸了,你這一生都要面臨這樣或那樣的挑戰,所以說,開了頭,就一輩子在路上了,只能往前走,這也是其樂趣所在,沒有挑戰的人生,怎么見得到彩虹哪。
  _4 S. G. {6 {5 R3 `3 {. }4 s1 k! [4 p$ l
我們搞機械的,談到創業,大部分的想法是籌錢學技術開廠,我覺得這個模式更適合90年代左右的中國國情,在市場流通不健全的時候,區域性的作坊經濟發展還是很迅速的,缺少競爭者,良好的市場需求,成就了很多企業。但是,我們現在面臨的情況是,傳統行業競爭激烈,配套廠家也都上了一定的規模,所以這個時期,如何選擇突破點尤為關鍵,也就是我說的選擇優勢的項目,你只有突破這個從無到有的階段,才有可能談將來,90%的創業者都是失敗在這第一步上的,你選擇的項目在初期是否具有一定的抗風險性和優秀的盈利性。3 ?6 W+ _' S9 q  ], X) L" ?+ D

6 w' U) t; S3 L  [- W+ J0 F談一點我的感觸,首先,我不會做國內市場的民用產品,原因:
. @6 l( I3 r. a: M" Q1,銷售渠道建設成本很高,無論是尋找代理或者自建,其費用都是高昂的,按照我的理解,生產實體同渠道的投入成本一般在1:1到1:5,也就是說投100萬建廠,能出產品,那么你花在渠道上的錢可能在100萬到500萬左右,否則產品銷路很難打開,這也是為什么很多高新技術創業公司必須要找風投的一個重要原因。
7 |: B' Y1 ?* [' ?0 t& ~2。風險系數太大,民用市場的特殊性,決定了你在這個市場的不可預見性,不是你的東西好,就一定能銷的出去,很多在我們看上去很美的東西,在市場上并不招人待見,這從很多招商網站上就能看得出來。
% B4 N8 u* J$ f3。無形資源的欠缺,品牌,市場影響力,這些東西,一個新企業從何談起,很難。% n; \  c9 D/ l- j1 B9 @3 `3 `

% B1 {5 T% Z! R# ~1 n# Y+ @我選擇的項目的一些特點:
  Q- v# K( \* k" }1,首先是細分市場,集中優勢在別人不太關注的細分市場上,現在市場分工越來越細化,就象是軍隊突圍,總要選擇薄弱點突破吧,就好比做軸承,那么多系列,集中精力做好其中一項就夠了。4 l( Y& T6 Y3 u7 P1 e8 [
2,穩定的市場需求。市場確定企業生產環境,所以我喜歡做工業產品,銷多少產多少,自己比較好控制。8 n3 u/ ~, @* o* a
3,較高的贏利性同良好的貨款回籠,錢是肯定要賺的,如果能立刻回款,我寧可少賺點,流動資金非常關鍵,拿不到手里的錢始終不是自己的。0 A6 w. k! I$ C# o$ D' L2 z* b/ Z

( j% G- L8 R; M我認為幾個選擇項目的關鍵詞,大家可以參謀看看,也希望能有新的提示,如:朝陽行業(新能源等),易耗件,進口產品國產化,
12#
發表于 2008-8-24 22:58:28 | 只看該作者
我覺得老徐同志說的很實在   的卻是過來人
13#
發表于 2008-9-3 10:49: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1# 老徐 的帖子

支持老徐,我也是參加過一次創業的人,目前這個項目不算多大,每年有1500-2000萬的銷售額,500-1000萬的利潤,人數也不多,雖然對于創業十年的企業,規模不大,但我們每年的銷售額與利潤都是在增長,企業很有活力,很健康。我們選的項目就是在一個很小的細分市場內,但占絕對的領導地位,雖然也有幾個仿制的企業,要么二三年就不做了,要么填補一些我們沒照顧到的空白。  \. A$ k) s& g5 G' Z
   
5 T+ U9 j  |. h) c  t& X0 E    不過,目前想再開辟一塊這個的荒地,發現比那時候難找多了......
14#
 樓主| 發表于 2008-9-3 11:21:24 | 只看該作者
呵呵,樓上兄弟的贏利能力太強了吧,都10年了還能保持這個水平,厲害啊+ T# h7 y2 ]% J2 A) M3 y5 |# P
現在可以插足的市場,越來越細,越來越隱蔽,門檻也越來越高了
15#
發表于 2008-9-3 14:08:5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4# 老徐 的帖子

準確的說是13年了,當然不是開始就這樣!我們創業時只有四個人,,在幾間民房內開始,我只是參與創業者,但不是老板。從20萬、40萬、80萬的前三年積累,到猛增到800萬的進步,再到1000萬以上,中間有點略下降,但近兩年又開始增長,利潤到一直維持較高的水平。我們這個行業,賣的是技術與創新,產品數量不大,靠貼近客戶,給他們解決問題。4 ]8 I3 C3 V+ e+ H/ C
    另外,后來又分開了做了幾個項目,分別成立了公司,后來的只是維持在生存的層面上,現在我在研發中心,有機會自己找項目,可苦苦尋覓很難找到合適的。可能也與我們的要求有關,希望找到市場不一定大,但有獨特性,能有創新的空間的項目,一般的加工類的項目,不是很想上。# U4 X8 D( A( ~  ]. w4 }
; {9 i% c" y0 [9 p3 q9 H
[ 本帖最后由 aptchh 于 2008-9-3 14:11 編輯 ]
16#
 樓主| 發表于 2008-9-3 18:59:2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5# aptchh 的帖子

和我們的情況好象,不過比我們做的要大的多,我猜你不是做模具就是做系統的,現在定制技術服務性的企業多了,可你們13年前就有這眼光,還真是蠻厲害的,我覺的以后這形勢,單靠產品競爭差別已經不大了,貼身的服務才是創造贏利的關鍵& S% M+ U/ O& Z! c

$ I# e* n) y& B8 i6 A8 m" Z4 l我們原來沒什么技術能力,我的工作就是整合資源,把需要的技術分解,核心的自己控制,其他的外協,有時候感覺自己就象個搬運工,挺沒成就感的.你要是能自己找項目,我們倒是可以合計一下,我這邊大量的時間都用在接觸信息了,可技術一直是弱項.
17#
發表于 2008-9-3 20:00:39 | 只看該作者
頂,說的不錯啊  呵呵
18#
發表于 2008-9-4 08:08:0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6# 老徐 的帖子

我們能做到這樣,最成功的是擁有自己開發的產品,而且這兩大系列產品,在我們做之前都是最原始的東東,可以說是我們開發的產品,開啟了整個市場,是市場的先入者,所以前幾年遇到非常大的困難,我們幾個人每月只有200元的生活費,前面對市場、產品、客戶的積累,為后來打下一個不錯的基礎。" m( q& v* r' U$ f( ?+ w
; @: G) u- R. v6 G  {. l
    但我們占國內整個市場的70-80%了,卻依然是這個規模,現在我們成立研發中心,最初的想法在比較大的市場上試試,發現真的不容易,所以現在我又想在相對小的市場,但有自己的獨特的東西,可以形成一定的壁壘,如果進入一個紅海,大家都活的太辛苦了!
19#
發表于 2008-9-5 16:44:53 | 只看該作者
大家一定得益匪淺,希望再深入的討論下去!
20#
發表于 2009-7-12 16:23:33 | 只看該作者
項目很重要,決定了以后的發展空間和速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19 16:24 , Processed in 0.06264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