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4474|回復: 14

負債超2億,拖欠工資,公司倒閉-都是跨界惹的禍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8-8-22 23:22:17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未來第一站 于 2018-8-22 23:22 編輯

8月13日,新三板公司廣東萊盛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萊盛隆)正式宣布倒閉。
(7月,代理商在萊盛隆門口維權)
(網傳萊盛隆公告)
另據芯智訊援引網友的爆料,萊盛隆在此次宣布正式放棄經營之前已累計負債2.007億元。
其中,拖欠銀行貸款3670萬元(用5套房子抵押),小額貸款1.39億元,供應商2200萬元,員工工資300萬元。
消息一出,很多人都吃驚不小。
在新三板,被提示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公司并不少,實際已經停止經營的公司也有,但這類公司一般收入較低且持續下降。
公開資料顯示,萊盛隆成立于2007年1月,總公司地址位于廣東省東莞市。
擁有自己的大型工業園,有員工500多名,是一家中等規模,集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上市企業。
而其之所以能夠實現快速發展,主要是因為在保護膜、充電器及藍牙耳機等手機配件上做的不錯,繼而成為了魅族、努比亞等手機廠家的供貨商。
奈何,幾年的打拼,讓萊盛隆對手機配件行業愈加地不滿意。
競爭激烈,利潤又不高,賺的都是辛苦錢。
于是,萊盛隆想到了玩“跨界”。
彼時,無人機市場正值風口之上,大疆的風光更是讓很多企業蠢蠢欲動。
萊盛隆便是其中一員。
不過,為了錯開大疆在消費級無人機領域已展現出的鋒芒,識趣的萊盛隆選擇了植保(諸如撒農藥、撒種子)無人機方向。
中國是農業大國,但目前的植保卻仍以人工加手動、電動噴霧機這樣的半機械化裝備為主。
對比之下,日本的航空植保覆蓋率卻達到了50%左右。
也就是說,無人機在中國農業產業的應用前景還是相當誘人的,
且該領域才起步,新來者有著非常大的“彎道超車”機會。
正是看到了這些,萊盛隆對植保無人機寄予了厚望,并一步步把業務重心轉移到了該領域。
2015年,萊盛隆分別在廣東、河南、黑龍江哈爾濱等地區設有現代化廠房,裝機生產線多達十條。
2016年7月,萊盛隆正式成立無人機事業部。
2017年,又更進一步,成立了無人機學院。
而憑借著首創的大載重植保無人機,萊盛隆在該領域也開始初有成績。
2017年財報顯示,其無人機服務費收入金額約755萬元,占營收的比重達到7.2%。
可惜,這樣的勢頭并沒有維持太久。
這兩年,想在植保無人機行業分羹的企業越來越多。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至少有10家A股上市公司打出植保無人機的概念。此外,新三板上同樣有10多家公司涉及植保無人機相關業務。
殘酷的競爭限制了植保無人機在價格上做文章的空間!
不僅如此,無人機行業核心競爭力是技術,而技術的突破則依賴與研發投入。
但萊盛隆只是家規模中等的企業,自身根本沒有實力往里面持續砸錢,
外加未受到資本的青睞,不曾從外部融到過資,
于是,在發展無人機的三年內,萊盛隆只能通過頻繁的股權質押來獲得流動資金。
資金的緊張直接反映在了研發的質量上,
進入2018年,其“植保無人機”被頻繁爆出炸機、墜落、失控等事故。
今年7月7日,因為購買的萊盛隆無人機頻繁“炸機”,萊盛隆無人機東北地區代理商魏華東等,千里迢迢來到萊盛隆位于東莞市鳳崗鎮的公司門口拉起橫幅,稱公司涉嫌虛假宣傳。
(萊盛隆代理商簽名要求退機)
公司當時表示,無人機在東北三省出現問題,主要是未能適應東北氣候條件,并稱會安排與代理商見面。
7月9日19時,萊盛隆股東會議結束,給魏華東等人回復稱,公司決定按照每臺無人機售價的一半進行賠償,各代理商手中樣機可自行銷毀,無需返廠。
不過,由于代理商均為原價購買無人機,在廠家研發失敗的情況下,僅按照售價的一半賠償,這個解決辦法并未獲得魏華東等人同意。
7月25日,有萊盛隆無人機東北地區用戶告訴記者,萊盛隆原本答應于當天給黑龍江各代理商100%退款,但一直未能兌現。
直到8月13日,萊盛隆赫然貼出一紙公告,宣布放棄經營。而截至該公告貼出,萊盛隆也并未向此前答應退款的部分用戶退款。
就這樣,本想借著無人機東風更上一層樓的萊盛隆,結果卻是讓十幾年苦心經營的結果毀于一旦。
萊盛隆并不是個例!
在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產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很多企業都青睞于“跳躍式發展”。
它們將自原有的產業與技術幾乎棄之不顧,一門心思直撲完全不了解新領域。
殊不知,你能看到的潛力,別的企業同樣也看在了眼里。
于是,大家一窩蜂的全都涌入,行業藍海瞬間廝殺成了紅海。
這種情況下,作為新手,既沒有豐富的行業經驗,資金、技術、人才也不是特別出眾的話,
那么又憑什么就能幸運的從中活下來?!
在各種競爭愈加激烈的今天,
企業能夠發展壯大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而為了能夠擁有更多的競爭力,便熱衷于多元化經驗也可以理解,
只是,不是所有的風口都可以去追,尤其是自己不了解的。
否則,別人的跨界是創新,而你的跨界卻是玩命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8-8-23 06:18:34 | 只看該作者
要是他能上a股,也不會死這么快,中國的股市就是提供這種企業敢跨界,玩概念的溫床,圈了錢就亂玩,完全不對投資者負責任的現象。就像一個突然暴富的人,很快就把花光。
3#
發表于 2018-8-23 06:25:00 | 只看該作者
所以呢想,樓主,好好搞機械,不要有非分之想
4#
發表于 2018-8-23 08:15:33 | 只看該作者
轉行跨界有風險,算是典型的反面例子了。
5#
發表于 2018-8-23 08:27:48 | 只看該作者
公主的心,丫鬟的命。
6#
發表于 2018-8-23 08:42:54 | 只看該作者
公司的死穴在于,急功近利,
沒有深厚的技術積累,沒有完備的測試改進,就匆匆忙忙推向市場,
鋪得太快,死得也太快。
應該重點針對東北展開業務,形成地區頭牌,
然后融資,擴展到山東,河南,新疆等農業大省。
7#
發表于 2018-8-23 08:50:17 | 只看該作者
現在看來只有跨到房地產行業才穩賺不賠
8#
發表于 2018-8-23 09:19:50 | 只看該作者
跨界沒毛病,可是沒有核心技術,鉆不透這個行業就要慎入
9#
發表于 2018-8-23 09:23:57 | 只看該作者
threetigher 發表于 2018-8-23 08:42
公司的死穴在于,急功近利,
沒有深厚的技術積累,沒有完備的測試改進,就匆匆忙忙推向市場,
鋪得太快, ...

像你這么想的,一般都沒開成公司...

點評

公司不少,但是大型企業,轉型跨行成功的少之又少  發表于 2018-8-23 09:55
多數企業,帝國都是如此,不是死于強大,而是死于擴張。  發表于 2018-8-23 09:50
10#
發表于 2018-8-23 09:32:43 | 只看該作者
跨業打劫,利弊可見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0 23:55 , Processed in 0.06097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