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TE上海國際工業裝配與傳輸技術展覽會 . g5 _. e7 \: b1 p$ E _
AMTS上海國際汽車制造技術與裝備及材料展覽會 ( P" e6 \* A8 `% t
這兩天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的展會,不知道大家去看了沒有。連續兩年都去參觀、學習,有一些見聞想和大家分享下。我是做機械自動化的,所以只看了幾個相關的展館,電氣和控制也不太懂,不妄加評論。說的也僅是個人觀點,有什么不妥之處,還請大家多指正,一塊交流。 1.設備有些眼熟。我接觸自動化行業時間不長,這兩年上海的展會也基本都看了。今天看到的很多設備和產品,前兩年的工博會和去年的機床展也都看過。第一反應,是不是我們的機械技術水平在這兩年沒有進步。細想一下,不對,感覺可能是展會上設備的超前性造成的,展會設備基本是各家供應商和集成商比較先進的產品,設計制造,材料選擇,控制系統,整個過程都是昂貴甚至是不計成本的。而市場,或者說眾多的工廠,這兩年的自動化水平并沒有明顯提高,沒有對自動化提出高于展會產品的技術要求。所以,這些設備始終超前,就始終在展出。(當然,個別高精尖的工廠,不在談論范圍) 2.集成商非常多。就目前而言,自動化的集成廠商非常多。大到那些機器人本體供應商,小到只有幾個人的自動化團隊,都在這個市場里想分走一杯水,我本人就是后者中的一員。我們團隊的發展目標,我們期望達到的水平和規模,其實已經有很多廠家達到。今天的展會上,就見到好幾家規模相當不錯的集成商。交流了一下,他們目前的主要客戶還是集中在汽車、汽車零部件、消費電子產品這些行業。中小型客戶這塊市場,可能設備比較低端、設備商規模也不大,所以展會上沒有看大。但我相信,這塊市場的競爭肯定異常激烈,客戶處于成本考慮拼命壓價,設備商因為要生存惡性競爭。還有一點,今年看到不少山東、北京、廣東的展商,這在前兩年好像不多,大家為了市場已經越來越不考慮客戶距離了。 3.協作機器人在增多。我現在主要工作是圍繞機器人做集成,所以今年留意這塊比較多,感覺協作機器人的數量在增加。傳統的白車身、焊接等工作還是六軸機器人在完成,其他的一些場合,協作機器人還有桌面機器人居多。很多展臺都有UR的身影,新松機器人專門為他們的協作型做了展位,還有兩三家忘了名字的公司也在展出他們的協作機器人。 ——目前只想到這三點,說的對不對也不知道。貼上幾張現場圖片,時間匆忙,拍的也不多
% d( c7 C* k% H' v; @* E- N0 R: z' @" A7 s+ M3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