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3052|回復: 7

干機械這么多年,你能和別人說說機械發展史嗎?漲姿勢了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8-6-15 16:06:32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張麻子 于 2018-6-15 16:08 編輯

遠古時代
簡單機械:杠桿、車輪、滑輪、斜面、螺旋等。
公元前3000年,在修建金字塔的過程中,就使用了滾木來搬運巨石。
阿基米德用螺旋將水提升至高處,那就是今天的螺旋式輸送機的始祖。

古代中國
公元一世紀 東漢“水排”用水力鼓風煉鐵,其中應用了齒輪和連桿機構。

晉 代
“連 磨”用一頭牛驅動八臺磨盤,其中應用了齒輪系。

中世紀 歐洲
用腳踏板驅動的 加工木棒的車床
利用曲軸的研磨機
13世紀以后,機械鐘表在歐洲發展起來。連桿機構、齒輪機構和凸輪機構等在古代機械中即已經有所應用。在達•芬奇時代,現在最常用的一些機構型式即已基本知曉。

近 代: 18世紀中葉 - 20世紀中葉
因動力、材料、加工手段、生產模式、機構與傳動等的變革,加上機械理論和設計方法的建立,機械的推動發展帶來了質的飛躍。
古代機械的動力:人力、畜力和水力。
動力制約了機械的發展。
首先是動力的變革推動了機械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
1765年,瓦特(Watt)發明了蒸汽機。揭開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序幕。蒸汽機給人類帶來了強大的動力,各種由動力驅動的產業機械 — 紡織機、車床等,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蒸汽時代的紡織工廠)
19世紀,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動機和內燃機發明
電力代替了蒸汽。集中驅動被拋棄了,每臺機器都安裝了獨立的電動機。為汽車、飛機的出現提供了可能性。1886年,本茨發明的汽油發動機為動力的三輪車被授予專利。
與此同時,戴姆勒也發明出了他的第一輛四輪汽車。

18世紀中葉
發明了煉鋼法,從那時一直到現在,鋼鐵始終是制造機械最主要的材料。
(最開始的土法煉鋼 )

18世紀末
現代車床的雛形在英國問世;

19世紀中葉
通用機床的各種類型已大體齊備;
19世紀末
自動機床、大型機床出現。
社會需求日益增長。 20世紀初葉,機械制造進入了大批量生產模式的時代。標志:美國福特汽車的生產
18世紀
歐拉(Euler)首次提出采用漸開線作為齒輪的齒廓,從而使高速、大功率的機械傳動成為可能。
20世紀
各種大傳動比、結構緊湊的新型傳動,高速的步進機構,精密的滾動螺旋傳動,
… … …
機構的創新一直到今天也沒有停止。
機器的發展,呼喚著機械的理論和設計方法。
牛頓經典力學的建立則為此準備了理論基礎。
隨著機器運轉速度的不斷提高,機器的振動、速度波動等問題引起了人們的重視,機械動力學發展起來。
到20世紀上半葉
機械設計的方法已基本形成,但是,這些方法都基于圖解和手工計算。
現 代: 20世紀中葉 -
計算機使機械設計方法面目一新,各種CAD輔助軟件工具的出現UG、proe、SolidWorks、catia等,讓機械設計更趨于快速、精確。
20世紀最后30年
計算機應用的普及極大地推動了機械分析與設計方法的革新。
計算機計算代替了手工計算法和圖解方法。
計算機輔助設計、優化設計、有限元法、動態設計等現代設計方法迅速發展。
計算機不僅是大大地提高了計算速度,而且已成為機械分析與設計的前所未有的強大手段。
整個機械設計的理論和方法煥然一新。
現代意義上的機械設計已經根本離不開計算機了。
計算機控制系統和伺服電機被引入到傳統機器中來,使其組成、面貌和功能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現 代: 機器人的出現
隨著計算機和伺服電機的出現,機器人作為現代機器的代表走上了歷史舞臺。
工業機器人:在工業生產中越來越廣泛地應用。用于搬運、裝配、焊接、噴漆、鑿巖等工作。
特種機器人:在潛水、管道修理、外科手術、生物工程、軍事、星際探索等領域應用,承擔著許多由人的直接操作無法完成的工作。
人類作為獨立的物種,已經存在了大約二百萬年。我們的文明始于約一萬年前,其發展一直在穩步加速。如果人類想要延續下一個一百萬年,我們就必須大膽前行,涉足無前人所及之處!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8-6-15 16:26:43 | 只看該作者
我最怕的就是人工智能會變成一個單獨的物種,滅掉人類。和變形金剛這種物種一樣。想想就恐怖。

點評

你這么一說,我感覺吃飯都香了很多,工作也有勁了,走樓梯也不累了哈  發表于 2018-6-15 22:02
別怕 那個時候回出現 復仇者聯盟的  發表于 2018-6-15 17:15
3#
發表于 2018-6-15 17:05:31 | 只看該作者
占個沙發,留個紀念。
4#
發表于 2018-6-15 21:25:02 | 只看該作者
從古到今,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革新都在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不斷革新和創新,也使人類的智慧發展到一個極致的地步,尤其這幾年,世界技術的突飛猛進讓人感覺眼花繚亂,促不及手。
古代科學技術雖然很不發達,但是,看到古代造出的機器,有時也讓然汗顏,感覺自己不一定能想到那些實現的方法。
5#
發表于 2018-6-16 09:11:09 | 只看該作者
頂一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18-6-16 09:44:55 | 只看該作者
可以 可以  點個贊  樓主是真熱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3 23:44 , Processed in 0.069874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