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俄羅斯、美國同屬世界大國,同是有否決權的世界五大國之一,但從真正的實力上講是不同的,各自的民族性也截然不同,甚至沒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中國屬于典型的內陸型大國,民間的思維是排外和拒外的,假如不是洋人硬打進來,我們現在也許依然過著安居樂業的農耕生活。而俄羅斯是屬于擴張型的內陸和海洋文化的混合體,上層社會是主張海洋文明的,而民間則多于內陸化的大俄羅斯主義,最典型的東西就是喜歡地皮,無論誰的地皮它都喜歡,只要能弄到地皮,什么手段無所謂,即使和希特勒分地也沒關系。美國是最典型的近現代海洋文明國家,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以全世界的視角看問題,即使其它國家看不懂的時候,它都不會改變自己的觀點,當然,其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擇手段的行為一點也不比中、俄差,只是實力強過前二者罷了。" ^7 i+ V) U2 d, L
; W0 S- J' p/ t
伊拉克戰爭初始,看著名軍事問題評論人張召忠少將教授在神侃,其料定薩達姆政權至少可以固守半年到8個月,到時間國際形勢必有巨變。當看到美軍第四機步師的長長車隊沿伊拉克的高速公路排成一隊向巴格達進軍的時候,他料定必定遭到毀滅性打擊,畢竟你只有四萬人。但最終什么都沒有發生,連薩達姆都消失了,哪來的伊拉克的百萬大軍。) j3 ]+ O8 c! c# ?3 R
7 b1 C7 Q& c m+ r- I' x8 k 世界各國在歷史的緊要關頭都沒法對美國進行判斷,以德國人的精細和嚴謹,二戰前對美國的造船業進行長期的觀察,得出的結論是每個萬噸級的船廠的平均生產周期是255天,據此得出結論只要生產多少艘‘狼’就可以完全拒美國佬與大西洋之外,但計算有錯誤,美國造船行業提速到150天,再到100天,到50天,到30天,到兩周,最后其大西洋商船隊裝備深水炸彈彈射器,編隊獵殺德國的‘狼群’潛艇,使‘狼’們率先退出了大西洋。同樣的例子還有日本的天才戰神、聯合艦隊的山本五十六。
R/ Z a) h g, L% T' `0 y, \7 c
各國不了解美國的原因是因為沒有站在全世界的角度看美國,而美國一直是以世界視角看其他國家,無論你大還是小,它都以全世界的視野和思維看你,看你在世界上的作用和潛在的威脅。, X/ R8 i# G9 x5 g, a8 N; K* s* d# \
+ c) q9 ^- W- ? s; h 中國的軍事評論員最終看到并承認美國平靜地控制了伊拉克,控制了世界的石油,俄羅斯真正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伊朗感到了軍事入侵的嚴重性,平壤感到了緊張的空氣,但在這之前,大家是樂觀的,樂觀于美帝國主義陷在伊拉克永遠的沼澤里。2 O; h2 A, x1 D
( ^. ~1 T" p7 V
上小學的時候,課本里寫著的東西今天都還依稀記得:1950年,美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侵朝戰爭,將戰火燒到中國邊境并派飛機轟炸我國東北------------------。5 R H% w* w/ {: f9 @
9 a0 n3 z6 o8 f( m7 d
但我們從沒有完整地學習過朝鮮戰爭的東西,也沒有教大家以世界的觀點分析這場戰爭。在北美,我花了許多時間了解這場戰爭的起源、發展、演化、及戲劇般地突然結束了,看到美國的全球戰略,看到蘇聯的貪婪、冒險、在關鍵時刻的怯懦,看到毛主席他老人家的絕世運氣和氣吞山河的壯舉和被斯大林的利用??吹桨怖頃臎Q議,蘇聯的棄權,中國人民的犧牲,更看到這場戰爭對中國的禍及,從世界觀點看,朝鮮戰爭對中國的削弱比日本入侵更甚,它嚴重抑制了中國幾十年的經濟發展,造成人民的極度貧困,導致60年代的我們稱為‘自然災害’的事件,沒有朝鮮戰爭可能不會有‘反右’,不一定有‘文革’,不一定有中蘇的決裂,更可以肯定地說不會有今天的臺灣孤懸海外,50年美國杜魯門曾明確表示美國沒有義務防守臺灣。總體上看,美國依然是朝鮮戰爭的最大受益者,它聯合西方列強封鎖了中國,拉下了東西方之間的鐵幕,挑起與蘇聯的軍備競賽和登月比賽,并最終成為世界上唯一的一個超級大國,它成功地發展了世界金融衍生產品,將世界完全一體化,并最終將其國內的危機可以平攤到世界各國,使美國人民的幸福生活可以建立在其他國家的風雨飄搖之中。
8 n# w& y+ h, F) J9 o) } _7 H
+ P. g8 n5 f8 c6 X4 ] 在兄弟姐妹和熟人、朋友圈子中,鄙人是可以完全心平氣和地平靜講述北美事情的為數不多的家伙,我們同期在北美工作的、比我大的許多技術人員,他們感到歧視,似乎洋人一天到晚和他們過不去,插過隊的那批比我們大10幾歲、大一到兩屆的家伙感到時間上的窘迫,他們一天到晚念外語,山西十年的插隊生涯無償消耗了他們寶貴的青春歲月。但憑心而論,線上最復雜的那臺設備在我這里,液壓伺服系統在我同屆同年的家伙手里,所有復雜而需要交流和協調的東西都不是在比我們年歲大的家伙手里,洋人為什么歧視你?
9 s) a* E) t1 h
* V* h, B& f3 j$ }9 R6 F 回頭看歲月,80年代末、90年代初當時可以為國家成套出口單筆數百萬美元、上千萬美元的設備也是我們這一代在做,無論是棒線,是窄帶,都是我們。這在當時是很大的事情。
- l* Y9 J1 Z. `2 L. A& Y# n. [; X! }' J* ]
世界軍事專家總結說,中國擅長打山地戰和游擊戰,特別不擅長正面展開的大規模作戰,也不擅長固守和強攻,尤其是不擅海戰。俄羅斯擅長陸地大規模裝甲戰,特別擅長固守和強攻。美國最擅長打大規模的海戰和強攻孤島,中國的強項正是美國的弱項。. B% X; X0 j, _
C2 a& W+ E: s! O# h0 O
對戰爭的看法其實特別適合工業模式,我們不擅于和美國在一些領域展開強攻,比如在航空、航天領域。中國什么時候可以和美國并駕齊驅?一定是可以在海上和美國打正規海戰的時候而不是山地游擊戰。
3 M) e7 h9 H# M' N( O7 g. d4 h3 j: N7 R& H4 H
正因為鄙人可以平靜地看待一些東西,所以有些視角和留學生及其他駐留北美的人士略有不同,不會憤憤不平地認為人家歧視阿拉,也不會認為北美好到可以讓我生根開花的那種地步,無論對誰我都這樣說,我一直認為無論我在那里待多長時間,對那里多熟悉,那里有多好玩,那里都不過是我生活的一個驛站。
3 k" V) H. h2 d2 K; P* i' E1 J7 q
2 }5 e2 T' Q1 f5 E+ T. P 我喜歡北美的某些特點,它遼闊,他是人生搏殺的戰場,你我有平等的機會,不用和我天花亂墜地侃什么理論,也不用侃你的經驗,你即使作為鼎鼎大名的液壓專家,也只能心甘情愿地去設計干油配管,讓你玩伺服,你自己就嚇跑了。
' Z8 h0 h9 }0 G: j1 m& r! @
# w* p7 j; ^$ o8 @5 @4 [ 美國為什么可以得到充分的發展,每年有大量的各國留學生來學習從大學到博士的課程,難道不怕其他國家超過去嗎?我有許多的疑惑和不解,美國佬笑了,說:美國是一個沒有圍墻而只有柵欄的國家,世界上誰都可以看到他什么模樣,全世界有知識的人在門外排著大隊,我們會把知識水平最高的家伙放進來。, n" E7 t4 ?7 R" [
& S# ?5 r- t* v/ o% }
有時你仔細想想,的確是那么回事,中國改革開放幾十年,大量的人員外出學習,回來的都是誰,大抵都是買賣人,是回來和中國人做生意的家伙,他們殺價的水平比美國佬高10倍,我做生意,從來不通過海龜,也不讓他們扒皮,有本事你把中國的大設備出口到美國去?或者國家需要你的時候為國家搏殺過一次,當你老了,想起落葉歸根的時候,還有意義嗎?你所有的年輕歲月都獻給了北美大地。+ t( F; x+ {' ]/ K
& j# R5 k" X! m4 _
[ 本帖最后由 livecs68 于 2008-6-2 11:48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