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5710|回復: 24

勞動力成本,不是未來制造業的關鍵問題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7-12-5 20:29:40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從樂觀的角度看,雖然隨著中國勞動力價格的攀升,制造業尤其是低端制造業向勞動力價格更低的國家和地區轉移的過程正在發生,一些輕紡產品撤離中國的跡象十分明顯,例如越南已經超過中國成為耐克最大生產基地,但并沒有從根本上動搖中國制造業的根基。

過去的幾十年,發達國家不斷向勞動力成本更低的發展中國家轉移制造業。先是輕紡工業、之后是電子工業、重化工業和裝備制造業,造成了產業空心化,美國尤其明顯。

但一場金融危機讓發達國家醒過味來,沒有制造業的支撐,只靠服務業很難保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吸引制造業回歸成為新的國策。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反復強調,為了讓美國經濟“基業長青”,美國必須重振制造業,鼓勵企業家把制造業工作崗位重新帶回美國。同時日本也試圖出臺激勵措施避免產業空心化帶來的一系列經濟和社會問題。

但現實的情況是,重振制造業對發達國家來說恐怕是覆水難收。中國已經在制造業領域占據了極佳的位置,成為全球制造業提供最理想環境的國家。

     中、美、德、日制造業世界四強的企業家沒有將部分制造基地轉移到勞動力成本更低的發展中國家或者發達國家打算,而且都有設置更多的工廠。

統計數據表明,在制造業尤其是高端制造業領域,所謂轉移或者回流的趨勢并不明顯。據中國美國商會調查,超過七成的在華美國企業仍將中國視為企業短期投資方面優先考慮的全球三大目的地之一;日本國際協力銀行的《日本制造業企業海外業務發展調查報告》顯示,日本制造業企業對中期有潛力業務發展所在國的選擇,中國仍位于第一名;中國歐盟商會《商業信心調查》亦顯示,表示在中國有重大投資計劃的受訪歐盟企業數目在穩定增長。

勞動力成本的升高固然是企業投資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但在高端制造領域,這并不是決定投資的主要因素。雖然近年來中國勞動力成本提高迅速,但綜合來看,勞動力成本大體只占總產值的10%左右。

與此同時,中國的藍領工人和工程師的性價比要遠高于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尤其是中國的工程師水平,如果跟德國、歐洲、美國比,優勢明顯。畢竟賺美元或者歐元比人民幣貴多了。
    所以,勞動力成本,并不是影響未來制造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林希9527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7-12-5 21:34:55 | 只看該作者
大家收入差不多,只不過我們是人民幣國外是美元或者歐元
3#
發表于 2017-12-5 22:18:12 | 只看該作者
主要是政策支出太高了
4#
發表于 2017-12-5 22:36:01 | 只看該作者
機械行業適用,比較自動化程度高;但建筑行業就不同了,每天坐地鐵,就能看到外面很多純勞動力的農民工,一群群的。。
5#
發表于 2017-12-6 07:45:03 | 只看該作者
日本企業已明顯開始從中國撤資了,樓主的資料不知從何而來。而且現在是“特朗普”的美國。
6#
發表于 2017-12-6 08:02:50 | 只看該作者
   以前在外企,單算薪資,中國中高層薪酬比總部的高,總部福利好,一般工資不超過3000歐元,國內高管高多啦,車間工人是低,會找亞洲的焊接、機加工去總部干活。
  關鍵的是產品的價格和利潤,成本高利潤高才行。
7#
發表于 2017-12-6 08:15:44 | 只看該作者
關鍵是稅收,工人的素質哦
工人的素質又跟待遇關系很大(給一分錢不能用職業道德去忽悠人家做2分錢的事)
資方的賬算的精
所以蓸玻璃去美國辦廠嘛
所以制造業轉移東南亞
8#
發表于 2017-12-6 08:35:11 | 只看該作者
學習!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表于 2017-12-6 09:09:31 | 只看該作者
因為未來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簡單重復勞動,可以用機器人代替。
10#
發表于 2017-12-6 09:14:33 | 只看該作者
中國的 工人工資 是加班加出來的  人家的加班工資 按照法定來   中國是沒有加班工資  是屬于正常上班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4 21:28 , Processed in 0.07250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