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魍者歸來 于 2017-11-30 21:58 編輯 6 p* Q; d _ y/ P
- h! T& ?4 I, c, ?- m9 Z0 x+ W
+ b2 x6 C; ^! ^( _: |6 h# i接上期:
5 Q1 T; N2 l: s1 T( M【魍生技】我眼中的“工匠精神”之二——天命使然* G* {3 c& r8 @+ ?
http://www.ytsybjq.com/thread-771155-1-1.html& i, D8 {, W/ F/ E, n6 X. s. h& V- p
(出處: 機械社區)
. z8 K: ]4 F5 T( k2 O4 Q5 ~9 u; K5 N0 B1 t8 I
3 ^% J1 T$ p: C/ M說到日本的品牌,“索尼大法好”基本人盡皆知,除去索尼這樣的科技企業之外,各行各業日本的品牌也都名列前茅,比如一個神奇的家居品牌——無印良品。近些年,無印良品憑借簡潔的設計、出色的品質以及可以接受的價位,迅速打開了中端消費市場,并獲得了良好的口碑。所以許多不明真相的群眾就跳出來拿“無印良品”這個品牌大吹日本的“工匠精神”。這里筆者不得不吐槽一句,無印良品確實是日本品牌,但無印良品的東西卻未必是“日本製”。4 X* l6 S% Z4 P( w
. t: f/ w3 C% j2 T8 T. m
1.jpg (40.89 KB, 下載次數: 14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11-29 21:52 上傳
6 m% ]+ h0 Z& Z, |. y* b1 t1 A% y$ M9 h& v
比如上面這個圖片(來自知乎),盡管掛在無印良品的頁面里,但卻是妥妥的Made in China。【1】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樣的,比如國人更愿意相信進口(鍵盤俠稱之為崇洋媚外),比如國人不愿意消耗時間和金錢去打造自主品牌,比如山寨大國的基本慣性使然等等原因。【2】
! x: s+ \0 s5 j# s: p" i# e( J
- j, |6 J! J* \! T國產=次品?其實這個很難去定義,比如早些年,德國自己的商品就是次品的代名詞,德國人寧愿花費更多去買英國的產品,也不愿意去買自產的德國商品(有沒有覺得和今天的中國很相似?),但通過政府和德國國人的努力,今天的德國制造就是品質和身份的代名詞,說德國制造不行的分分鐘就被打臉。所以,國產是不是次品,跟國家本身并沒有直接關系,反而跟國家所處的發展階段有直接的關系。【3】2 E+ w# U' E$ ?5 m
* O" e6 b, n- a
中國人壓根就沒有工匠精神這種基因?!不知道列位有么有聽到過類似的言論,反正筆者聽到了不止一次。很奇怪這些人是不是歷史考試都拿了負分,畢竟筆者這樣一個高考歷史零分的蠢人都知道四大發明,都知道國產絲綢和羅馬黃金等重兌換的事,都知道熟能生巧、目無全牛、巧奪天工、天衣無縫、鬼斧神工、庖丁解牛、閉門造車出門合轍……這樣的成語。【4】千萬別跟我說故宮博物院里的展品都是歷代皇帝用3D打印弄出來的……. E& n, I- f# m5 W7 W2 b
( {9 ^ z; u4 z) y0 L參考文獻及內容出處
/ P- E6 I( {4 [2 ]% Q* I( a【1】知乎' e& Z b6 ?; {& {
【2】模仿的技術:企業如何從“山寨”到創新
8 q( U B5 i& y【3】德國制造 |( Y" Z* ]4 U7 r* z
【4】中國成語大辭典 t5 z7 K2 e; W* B- A0 Z
1 B& k# A3 V8 l3 Y# D
下期預告:如何理性看到“工匠精神”?“我”需要工匠精神嗎?3 r7 ]4 F& f; C% ]; }2 G: z
% I. E; s- z3 L+ `1 [" h* }/ B( ?
注:本文為原創吐槽,未經本人或“中國機械社區”書面授權,謝絕轉載7 \% s+ Z5 ~) H3 L
7 J0 m d" Y2 }% T
( O) C* s) h, [8 {9 d- S& K; k
' Y" s X- W3 O&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