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2523|回復: 9

馬云:若只是挖空心思賺錢,阿里巴巴就是一家沒出息的公司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7-10-11 16:36:51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Insigne 于 2017-10-11 16:42 編輯 ; g$ a  z: O" U) l) k  W" z' o
$ o9 A8 ?; x5 i/ `
% h4 \0 j2 L. r& o
1 N9 p. b7 R7 c
題圖拍攝者:虎嗅
$ s9 ?5 G, ?; A: P& O) q( o! _( G& G, r
馬云沒有讓人失望。
# T  C/ I7 o3 V9 E
2017年10月11日上午的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宣布成立阿里巴巴達摩院,馬云透露,這個名字是他兩個禮拜前想出來的。至于成立達摩院的初衷,馬云希望它成為中國甚至世界的資產、遺產,而不是阿里巴巴體系的。馬云希望達摩院從現在算起要活得比阿里巴巴長,如果阿里巴巴還有84年(102歲-18歲),那達摩院至少要活85年,阿里巴巴未來5年將對達摩院投入1000億元人民幣啟動資金。
+ R, b# E% L  F* Q0 Q
馬云希望達摩院自己學會盈利,他說:“天下所有的研究院有個習慣想法錢是哪里來,要么政府給,要么學校給,要么企業贊助,我們這個黨中院必須自己能夠具備盈利的能力,天下任何人都靠不住,只有靠自己才能靠得住,所以研究院要學會自盈利?!?/div>
4 F3 S4 b) ~8 F" x9 N
杭州云棲大會是馬云每年必參加的大會。他說,每年來云棲大會都很忐忑,因為他心里沒底兒,“在這些科學家、技術人員面前,我其實不敢胡說八道,只能講我自己懂事?!?/div>2 z1 l) K& W8 o) n9 X
馬云在不同的場合談到技術都是一幅崇拜模樣,這次也不例外。他坦然接受了自己不懂技術的事實,并認為這沒什么可恥的。他說:“我確實不懂技術,我也沒覺得不懂,承認不懂技術并不丟人,不懂技術,裝著懂技術很丟人。我確實不懂技術,但我們尊重技術,我們欣賞技術,我們信仰技術。”
3 E: ?! `8 H9 N# y5 r
達摩院有一個專家委員會,聘請了10位全球頂尖科學家和院士,其中一位在臺上說,他也很喜歡讀武俠小說,但達摩是少林寺的,武林里還有各種門派,他希望未來阿里可以推出更多的研究院。

  g/ s- h) S  t0 W* k
在30分鐘里,馬云偶爾看一眼手稿,然后就滔滔不絕地講就為什么成立達摩院,為什么不是更早一些成立達摩院,他對達摩院有什么期許、有什么要求,以及達摩院肩負的責任是什么進行了分享,他也對企業家與科學家之間如何相處、如何跨界談了他的看法,最后談到人工智能,他堅持認為,人類太悲觀、太杞人憂天了。

% z7 V) O$ \2 K+ U
下面是馬云的演講速記,由虎嗅根據錄音整理,對1萬字的演講進行刪節:
1 g: `; b+ I5 R! _# J! y1 W+ x* t
昨天下午我跟十幾位科學家、院士們進行了大概兩個小時的交流,我學到了非常多的東西,也思考了一些,今天想在這兒跟大家進行分享。
/ V: _3 o9 I% Y4 e  J7 r
首先,在中國互聯網界,我們阿里巴巴一直被認為是技術實力最弱的一家公司,因為大家認為馬云不懂技術。我覺得承認不懂技術并不丟人,而不懂技術裝懂才很丟人。我確實不懂技術,但我們尊重技術,我們欣賞技術,我們信仰技術。
/ U; ^- i& H# u) i+ C
在阿里巴巴內部我有兩樣東西,我這么18年來不允許同事吹兩個牛逼,第一,我們不能吹牛說自己技術很強大;第二,不能吹牛說自己的服務做得很好。因為這兩個東西吹牛都會惹來無數的麻煩。

  Z' u, r+ Y, [4 R
18年來,阿里巴巴對技術的投入可能超過了大家的想象,我們從來沒有一天停下來過對技術的技術的投入和發展。

0 U5 |" x3 ]; `8 U) k/ g; k, F
王堅博士,還有我們公司很多人都認為阿里的技術其實非常之強大,但是由于我們的商業做得太好了,所以別人認識了我們的商業。我自己也是這么認為,沒有阿里背后強大的技術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商業,當然沒有商業的方向,我們的技術也不能持久。
5 z* j5 k0 N3 y  V% q
如果沒有強大的技術,阿里巴巴雙11光棍節的成交量不可能那么大;沒有強大的技術,不可能在短短的15年的發展過程中,我們的交易額超過了沃爾瑪50多倍;沒有這么強大的技術,我們不可能做到每秒鐘12萬筆交易。我為阿里巴巴擁有25000名工程師和科學家感到由衷的驕傲。

( m" I) f& |8 u9 g
為什么選擇此時才成立達摩院?
! c4 N5 U2 U, I
在阿里巴巴過去的18年,特別是前10年,我是不允許公司內部任何人跟我談要成立研究院的,我發現絕大部分的公司研而不發。經常有人跟我講微軟研究院多好、IBM的研究多好,某某公司的研究院多好。我說,是的,人家很好,你如果覺得好應該去那兒,我們今天做不到這個事。有一天我們要做就要做一個跟微軟不一樣、跟貝爾實驗室不一樣、跟英特爾研究院不一樣的研究院。

0 v8 a+ E( w1 p6 N- L+ G0 q
10年前對阿里巴巴來講實在太為艱難,我們每天考慮的是生存,我們必須活下來,沒有資金、沒有盈利,做這樣的研究院其實是很麻煩,我們那時候說必須是要好的產品、好的服務,我們有了盈利以后我們才可以往前走。

" I8 r5 @7 F) ~, o) H2 W
當然這是個哲學問題,有很多人講沒有技術,你哪來的盈利?我們說,對,說得都對,但我們必須先活下。
" Y9 j! i8 F" q
所以,在前面10年,阿里巴巴內部不能提所謂的研究院,但是阿里巴巴跨過10年以后,我們認為我們必須要有思考,經過了很多年的思考,我們決定成立了自己阿里巴巴的研究院。

; @- w; Z; n8 n) D
為什么取名達摩院?其實也就兩個禮拜以前的事兒,我在美國突然接到一個電話,那邊跟我說,我們要想成為阿里巴巴研究院,名字已經有了,但我們是做研究院還是叫社科院呢?我說干嘛一定要去做研究院這樣的說法?干嘛一定要做實驗室這樣的說法,我們干嘛不能創造一個自己的名字?我覺得達摩院就很好。那么達摩是什么意思,英文怎么翻譯?就叫DAMO,這樣叫下來也會慢慢習慣的。
. K- h% s3 X3 }' t
雅虎這個名字剛出來的時候很奇怪,谷歌的名字一開始也聽得很奇怪,我到現在不明白intel是什么意思,但叫著叫著可能也就習慣了。

0 }9 Y% e3 U4 k7 E+ f
達摩院成立以后我們的思考是什么?阿里巴巴今年18歲,我們的盈利收入各方面的影響力都已經到了,我們的資源可能擁有了當今世界上最寶貴的資源、最豐富的資源,我們擁有了大量的數據,我們擁有了25000名工程師,我們擁有了五六萬名出色的年輕人,我們擁有了強大的社會影響力,以及18年來對互聯網的認知技術的積累,也擁有了全球5億多消費者的信任支持,我們更擁有了大量很好的商業盈利模式。

* }, D" @  i/ G+ Z
今天的阿里不是一家普通的商業公司,阿里擁有這么多的資源,是誰給我們的?是社會、是時代給我們的,我們必須為社會、為時代、為世界去做一些事情,擔當責任才對得起這些資源。

2 R, l5 P7 K: a) K4 f
如果阿里巴巴所有的資源只是挖空心思想賺錢,只是希望自己算更多的利潤,那么阿里巴巴就是一家沒有出息的公司。阿里巴巴必須去為世界擔當。所以18年過去,我們決定成立這么個研究院。
; i6 Q6 j( t3 P, Q
很多人說那你們這個研究院到底是什么?未來你們是準備學微軟的模式、IBM的模式還是貝爾實驗室的模式,還是什么樣的模式?其實這個問題探討的也不少,我自己這么覺得,包括昨天下午那些專家學者也提出了。

$ [' G" z- D( p7 }: ^
很多年以前我去了一家非常有創新的互聯網公司,那個公司里面的工程師給我做了個演示,他講這個技術的時候幾乎95%的時間在講這個技術會給我們公司帶來多少錢。我想,這公司完了,我認為那個公司肯定要倒霉,果然這家公司現在已經沒什么名氣了。
+ O5 g" M! a: ~. X
我們應該是解決問題,同時有利潤,有利益還有快樂。一個研究院必須是解決社會問題,任何一個企業、任何一個組織,如果你創造的任何東西不能去解決社會的問題,你不可能做上一個世紀的企業。上個世紀的企業,你抓住一次機會、兩次機會你會成為家了不起的企業。
' \1 V7 c4 M6 d1 i1 S
但在21世紀,你這個企業要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企業,必須解決了不起的問題;你要成為一個偉大的企業,必須解決偉大的問題。這些問題解決得越大,你所收到的收益會越來越大,所以阿里巴巴希望走出自己的模式,我們必須走出自己的路。為什么中國人不能自己走一套出來?

/ O- C' s7 j' W6 c3 n' G
今天,中國的人才,中國的技術,中國的資本,中國的擔當,我們是可以打造世界一流、我們也必須思考這個達摩院一定也必須要超越微軟、英特爾、IBM的研究院。我們有機會后發優勢。
( p' F$ E5 p$ j/ |7 H# R" q" W+ C$ V
馬云對達摩院的三原則
0 a- O  ~, D' B& z
我就達摩院有三個原則跟大家分享。
9 _; j, Y3 ~( R+ s
第一,達摩院必須活得比阿里巴巴長。

8 V/ @8 G" w  U5 ?
阿里巴巴這家公司要活102年是非常之辛苦的,我們每天度日如年,因為企業越來越大,我們有太多東西不了解,太多的東西我不懂,太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 d  f3 l3 {( Y
走102年非常之艱難,但是任何一家公司都是生命力有限的。什么樣的東西是阿里巴巴沒了以后依然會存在的?我認為,
2 f; Y: S. m5 s# x1 I. t0 Z4 @
1)我們要給世界留下一個研究院,把我們的技術、對技術的探討留下來。
/ j1 h, c" ~0 B* B! x& Z
2)我們希望把阿里巴巴商業的智慧留下來。我們要建立湖畔大學,在湖畔大學培養企業家、培養企業家精神,分享我們對經濟、對自身的理解。
# k* I% a; Q. [& j) Y; `+ N
3)我們也希望阿里巴巴對社會的擔當、家國情懷留下來,我們成立了一些我們所謂的公益基金會。這三樣東西必須活得比阿里巴巴還要長,所以今天阿里巴巴已經活了18年,我們還有84年要走。達摩院至少得活85年,這是我們的想法。

: z) L% M& G6 U6 y- Y. C
第二,達摩院要服務全世界至少20億人口。
* p! ^* \9 V1 f9 }
阿里巴巴還需要在2036年之前打造成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今天,阿里巴巴的規模和影響力就是指經濟的規模和經濟的影響力已經是世界第21大經濟體。我們希望經過20年的努力打造成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希望為全世界解決1億的就業機會,為全世界創造服務20億的消費者,為一千萬家企業創造盈利的空間和機遇。
8 i! D8 E( v9 d
基于這些,我們希望這個達摩研究院為全世界20億的消費者解決1億的就業機會,創造1000萬的盈利企業的空間。達到真正的普惠共享,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 y/ S8 o9 g+ v! Q
第三,我希望這個研究院必須面向未來。

: s/ o) N) ~3 g5 M
它必須解決未來的問題,解決人類未來的問題,這是我想我們對達摩院提出的三個的希望。

. z+ ~/ a3 A9 |: ]8 |7 K) m
未來三年給達摩院投入1000億元
/ o+ }+ P8 w( P; d6 B! {
至于資金我想得比較多,天下所有的研究院有個習慣:想法錢是哪里來,要么政府給,要么企業贊助。我們這個達摩院必須自己能夠具備盈利的能力,天下任何人都靠不住,只有靠自己才能靠得住,所以研究院要學會自營自營。

) S  j3 M1 Q' a: M/ ]! k
但不等于我們不給錢。從今年開始的三年,對達摩院,阿里巴巴集團將投入1000億人民幣作為啟動資金,在全球范圍內尋找人才、投入技術、開拓未來,但是未來得靠自己掙錢。

3 M4 E) Y; ]/ _+ ~" m
這是我們對未來的一些承諾和思考,同時我們堅定地相信,阿里巴巴為什么投入技術,我們相信未來阿里巴巴不會因為這些基礎設施而帶來利潤,不會因為規模而帶來利潤,而是我們的技術帶來利潤。
9 d0 K: [6 I7 ]4 ]
談跨界:跨界讓我們感到所有的創新的機會所在
+ V. [/ Z: j/ d8 I( q! Q+ K
阿里巴巴在業內也有很多的爭議,特別是我們似乎無處不在,很多人講“你們好像什么都做,有什么東西你們不做嗎”,我還真想不出來什么東西是我不做的。因為這互聯網是一場技術革命,互聯網是一種技術思想,巨大的技術革命必須各行各業都要有,包括跨界
$ I+ ?5 e- a. \
跨界其實樂趣無窮。你們發現我又是演小品,又是畫畫,晚上還要唱歌。其實我很擔心,后來高曉松跟我這么講,他說:馬云,你唱得很好,大家并不覺得很高興,但你唱的很不好,大家會非常高興。這給了我很多信心,跨界讓我們感到所有的創新的機會所在。
# G" W* D. L7 g" H* w
我自己覺得我們是跨界做得還是很不錯,而且我們對很多的問題有不同的看法,我自己吹點小牛,人家老是說“阿里巴巴,你們是外資企業”。

5 a9 z, h& J7 `; R
其實客觀地講,阿里巴巴是一家利用外資做得最好的企業。全世界很少有一家公司幾乎所有的錢都是外資的,但是服務于中國市場、服務于中國的創業者。

+ ]" ?  S0 f* J* e" v) \: v
很多公司,外資只占了一個點點,結果都是被外資控制。我們是絕大部分的外資,但是我們自己說了算,我們絕大部分用了外資、用了日本的錢、美國的錢,全世界的錢,服務于中國市場。

0 y+ J- R9 W0 k* W0 T$ }
但是我們今天也用這個錢去服務于全世界,因為我們要懂得感恩,沒有這些錢不會發展出中國電子商務,但中國電子商務發展以后,我們必須去思考一帶一路,去思考非洲,思考全世界。所以我覺得一個公司不帶著感恩思想是不可能走得很遠。
* G& R7 J5 q7 C4 z0 u$ \2 Q- q
企業家與科學家之間應該合作
! G  t: B! S; \0 p* j: Q5 C
我自己覺得阿里巴巴可能是商業和科技結合得最好的一家公司,我自己想想可能跟我還有點小功勞。
) ]9 I  u3 H, l& @  o9 S  U
我自己在大學里教了六年,我發現中國的大學研究是有點問題。我感覺我們的知識分子很多的,教授、學者看不起企業家“這幫商人唯利是圖,無商不奸”對吧。

* Y' r; a4 A, d4 J4 n) {  y
而商人在中國也特別奇怪,最看不起的就是知識分子:就是這幫酸不啦嘰的教授,假話連篇、都不靠譜,賺錢也不會,90%的科研都死在實驗室里面,寫寫論文就以為可以改變世界了。
在中國,學者和企業家之間的矛盾、互相看不起,讓人非常悲哀。
0 N' H9 B# F# S/ K2 v
但是在美國不一樣,我發現美國絕大多數的學者聽起來都像商人,美國的企業家個個跟科學家結合得非常好。只有讓企業家和科學家結合得完美,這個世界才有未來。我們國家還要做很多。
* s- c4 }1 A- q9 A6 M
什么是企業家?企業家是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科學家,企業家的資源極其稀少,企業家必須懂得科技,必須懂得管理,必須懂得人文科學。

* g# b8 a5 Y2 n+ ]
所以最近提出的關于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我仔細看了后非常的感慨。我覺得企業家和科學家在很多地方是一致的——

% \! H6 j  H2 |9 @
第一,優秀的企業家和科學家必須是樂觀,對未來帶著強大的樂觀主義,你才能做一個出色的企業家和出色的科學家;
第二點,科學家和企業家都必須要有強大的擔當,強大的家國情懷強大的為別人去解決問題,只有這些,他能夠才能真正具備一個企業家;
# A+ \6 ?# Q( Z5 L& J
第三,企業家和科學家都必須具備創意、創新和創造,做任何事情都要思考,不能覺得“別人這么干過,我也必須這么干”。我們必須思考“我有什么樣的辦法可以做的不一樣,有什么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思路、不同的途徑、不同的資源,我可以做出更好”。

6 T1 X! N) p. v$ j( f( L; \' h1 Z
所以,企業在中國未來的十年,所有的企業家,如果不能跟科學家進行共事,不能跟科學家一起努力去進行創造創意和創新,我相信你的企業是走不久的。
& B0 ]& r/ a! c3 ]/ r* @
同樣,科學家在中國也必須跟企業家和在一起。企業家不是買賣關系,企業家不是唯利是圖,企業家必須以天下為責任。

3 a. g' v; n5 p+ }6 E  {
我們今天到這兒來參加整個云棲大會,我們在這兒來看什么呢?6萬多人來看什么?我們是來看未來,我們來看想象力。

' ^. b, T# x! l) n, R4 F
機器應該像人一樣會學習,但不應該像人一樣思考
人類有的時候太狂妄,有的時候太自信。我們狂妄地認為機器一定要像我們一樣去思考,我們狂妄地認為未來機器會取代人類。
; H! N* x; v8 w* F" i  t
我自己這么覺得:人類永遠會超過機器,因為人擁有這種智慧。人類是地球上真正具備智慧的東西。
! R4 A" {4 U+ {+ u4 b( J! ~
人有智慧、機器有智能、動物有本能,這三個之間是有差異的。人有信仰,人有愛、有關懷,而機器不可能有這些。人有價值觀,人有使命感,相信上帝,相信各種各樣(的信仰),機器不可能相信這些。這些東西是不可能產生智慧的,所以我經常認為,機器應該像人一樣會學習,但不應該像人一樣思考。
2 K  i2 K& x4 _$ D6 I  b
跟機器下圍棋,人是肯定下不過圍棋的,輸了以后說很失望、很沮喪。我告訴大家,如果你把這個當做沮喪和失望的話,你的沮喪和失望才剛剛開始,發明汽車的時候人就不要去思考跟汽車比誰更快。

1 m& B3 ?# U' B2 S* O
圍棋是人自己給自己的娛樂活動,不是去跟機器去比的。不要沮喪,這說明我們人很聰明,它是我們發明出來的。
: H0 u3 P' c* h4 S
; d- O: ~1 `8 q& y: t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7-10-11 16:49:32 | 只看該作者
馬云肯定皈依了!
3#
發表于 2017-10-11 16:58:04 | 只看該作者
達摩老祖欣慰了
4#
發表于 2017-10-11 17:18:46 | 只看該作者
馬老板的戰略宏圖,很大也很現實。上周看愛情公寓4的時候居然有支付寶的廣告,我感覺被時代落下好多

點評

里面也有jd啊  發表于 2017-10-11 22:15
5#
發表于 2017-10-11 20:19:59 | 只看該作者
吹得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17-10-11 20:24:08 | 只看該作者
馬上就要雙十一了,希望馬總不要光說不練啊
7#
發表于 2017-10-11 20:56:07 | 只看該作者
希望企業家不是買賣關系,希望企業家不是唯利是圖,希望企業家必須以天下為責任。
8#
發表于 2017-10-11 21:47:13 | 只看該作者
照這發展我看那天馬云說自己要發射火箭上月球轉轉都有可能了。
9#
發表于 2017-10-11 22:21:09 | 只看該作者
嘻嘻

111.jpg (27.91 KB, 下載次數: 33)

111.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1 15:31 , Processed in 0.07813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