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qcf

與日本德國最可怕的差距

  [復制鏈接]
641#
發表于 2008-7-11 08:20:42 | 只看該作者
真是震撼人心哪,別被差距嚇倒了,要鼓起勇氣直視差距.從自我出發,從現在出發.
642#
發表于 2008-7-12 09:04:59 | 只看該作者
美國機械行業比德國日本差點,但不妨礙它成世界強國,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優勢,為什么我們總拿我們比較差點的和人家最強的去比較呢,其實發揮我們的特色就行了。
643#
發表于 2008-7-18 10:36:56 | 只看該作者

剛看到有人說教育的問題。

剛看到有人說教育的問題,也想說兩句。國內教育產業化,前幾年不知道在哪學的經驗,讓人很不明白。看看教育產業化以后,多少人在發教育的財!最關鍵的問題,我覺得是太多的人發黑心財、昧良心財、賣國財,太多了!
644#
發表于 2008-7-18 11:44:33 | 只看該作者
事實就是事實
4 h% H( i3 V, T* N! N實事求實!
645#
發表于 2008-7-25 16:53:04 | 只看該作者
我現在就天天被德國老師折磨啊,,,,
/ ]: O! |* |  D0 k不過想想這樣的折磨也是好事情,,,,
6 o+ @+ ~% z  {: E9 z4 D) K* b唉,,,如樓主所說,德國和日本雖然在設計理念上有所不同,但是就是TMD強!!!!
7 {0 L  [& Y2 v- p6 ?唉,,,
  C/ L; t3 B9 q- Z/ Z6 k我個人感覺是中國現在發展主要是弄來得快的,比如軟件,電子,,,,2 ]# @8 B5 b- c* O6 k  P
而機械這樣的東西,是需要經驗,歷史沉淀的,,,
; K/ E  h: C+ z; X  [" u/ d中國在這方面還差很遠,花時間和金錢去發展,不如花錢去買,
3 a2 z& D4 \0 i, d9 e去年就有好幾百家德國企業被中國收購哈
( u5 n) N# B, O7 T& Q沒辦法,中國就是有錢
$ h/ U. k: w+ H, {$ u% Q+ Y  B$ f$ O! p4 S$ q% X0 v
希望這樣不算什么壞事,,,,4 W. p+ p( t: W7 M6 r7 p  n

8 p5 o3 w3 u0 v" ?+ O- M& wPS,我是學習MECHATRONICS的,主修發動機燃料噴射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加我MSN哈- V8 k+ x+ f# F4 f
peapea5690@hotmail.com
646#
發表于 2008-7-27 18:42: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qcf 的帖子

說到機械行業,可以從中日兩國的比較說起。) k: k! U( Z( O
   為什么日本機械行業方方面面都做得很好,他們能夠提供幾乎任何機械電氣領域的完整的、可靠的、服務細致周到的解決方案,而我們中國總體上還是顯得很殘缺,很低質,服務粗糙的。* E0 w/ I$ G: S- U
   我想也許我們沒有注意整個工業產業鏈條的完整化、網絡化、細致化問題。比如說一條生產線,要涉及機械、電氣、液壓、氣動等等,主機廠可能只做機械,而其他電氣、液壓、氣動還有機床、刀具、檢具、測試設備、熱處理、表面處理、其他各類工藝裝備等等都要購買、配套。這就要求調查國內公司是否能夠提供完整的某一領域解決方案并且保證質量可靠以及良好的后續服務,如果一家公司不能提供,那么多家公司是否能夠提供,如果多家公司提供同一領域供應品,他們是否能夠為整個系統的性能改善密切協作而不分彼此,主機廠是否能夠積極主動的將供應品可能需要改進的地方反饋給供應商以促進他們的發展提升,還是遷就地使用現存產品等等。% |( g4 E' {4 c+ G# B, s
   象能夠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的日本有啟動領域的SMC,液壓領域日本有油研,工廠自動化零件領域日本有米思米,電氣領域日本有歐姆龍,重工領域日本有三菱,軸承領域日本有NSK.NTN.KOYO等等,你隨便登陸其中一家網站看看就知道他們的專業意識、信息化服務意識和做事的細致性。在世界500強中的日本企業,大部分是機械電氣類的,而且幾乎各個能夠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而我們相比就差遠了,國內能在機械電氣某一領域可以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的企業太少了。' T8 @3 u0 f- v$ H9 z* H
   我們還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變,而我們自己還是專業性不夠深,我們很多人設計還停留在“大概”而缺乏科學計算的經驗階段;我們很多技術管理還停留在方便、省事而不可持續、不利于積累的不講科學流程的階段;我們的組織(特別是中小公司之間)還停留各自為戰,利益分割階段;我們政府的還沒有提出直接對機械、電氣基礎行業提供協助的、便利的、公益的、廣泛的服務機構,我們的很多行業標準甚至沒有電子版提供。所有這一切致使我們大部分人做得都是低質、低效、傳統的設計。- z6 W2 Y/ T( ?# w) A6 {/ ^. w: i# @
   我們要做的就是改變這些現狀,工程師也好、管理者也好、政府官員也好,應該從國家民族制造業的生產力和競爭力出發,在自己當前的工作崗位,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好有利于民族制造業的工作,盡可能做好各項經驗積累,盡可能多提好意見、好想法。中國的現代化,根本上取決于制造業的現代化,取決于制造業整個鏈條及其各個環節的現代。  # N. g9 Q; r( K# G% j
   讓我們為了祖國的真正崛起而一起努力!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老鷹 + 10

查看全部評分

647#
發表于 2008-7-31 10:44:59 | 只看該作者
可怕的差距來源于浮躁。我曾經參加過著名德國公司的培訓,其實我不認為外國人比中國人聰明。
648#
發表于 2008-9-6 16:33:41 | 只看該作者

攜手共計,共創輝煌

我們需要時間,我們需要有能之士,我們需要國家的支持與重視,我們國家喜歡九份的錢去裝飾從國外引進的東西,而不是去花九份的錢去研究,汗顏!!!!!!!     我們又不是沒有人才!!!!為什么那????
649#
發表于 2008-9-11 11:31:56 | 只看該作者

努力

看到機械社區里能有這么多思想開明的人,我感到來到這很榮幸,樓主的貼子讓我感到很震撼,我是學機械設計的大學生,希望能為“機械”這個國家最基礎的工業行業做貢獻。努力中。。。
650#
發表于 2008-9-11 12:12:33 | 只看該作者
中國的體制有問題,其實這種問題在大學里就反映了,比如我參加的科協,科協里想做東西,但上面就是不給投錢,有時候就得自己掏錢。總體感覺院里對科協不重視,科協里沒一個指導老師,有的就是兩間房間和十幾張桌凳,做東西時,還得去借示波器什么的。科協從最開始四五十個人到現在只有不到十個人,無奈啊,我們沒財權和說話權。不過我還是堅持下來了。所以以后要努力自己創業,受制于人真的很無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7 14:43 , Processed in 0.07903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