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qcf

與日本德國最可怕的差距

  [復制鏈接]
571#
發表于 2007-7-21 10:41:19 | 只看該作者

Re: 與日本德國最可怕的差距

第一次看到這么震撼的東西,真的,打心眼里贊同,中國的確有很多東西還不是很完善。我們都多努力吧
572#
發表于 2007-7-21 20:12:10 | 只看該作者

Re: 與日本德國最可怕的差距

  當第一次在新浪論壇上看到這編文章就有很深的感觸,說偉大一點這也是我從事機械有過的想法,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不是靠幾個偉人所能承擔起的,需要你,需要他,需要我,需要大家。。。
573#
發表于 2007-7-22 22:00:56 | 只看該作者

Re: 與日本德國最可怕的差距

最可怕的差距是制度上的差距。
574#
發表于 2007-7-23 09:30:37 | 只看該作者

Re: 與日本德國最可怕的差距

文章寫的不錯
575#
發表于 2007-7-23 10:08:22 | 只看該作者

Re: 與日本德國最可怕的差距

576#
發表于 2007-7-23 15:48:42 | 只看該作者

Re: 與日本德國最可怕的差距

震撼,一直也有同感啊,但是苦于說不出來,原因一是思路混亂,二是文筆差。5 T- H9 i, T7 S
以前剛畢業時,我們只是恰同學少年,書生義氣,覺得我們國家的機械設備那么龐大,怎么也不會比國外差啊。但是后來,隨著對全國各個企業的實際了解,我們終于明白了,差距大著呢。簡直太大了,所以就真的從心里感覺到了害怕,同時也增添了哀愁。怎么辦啊。為什么這樣呢。我們國家靠什么去屹立再世界之顛啊。唉
577#
發表于 2007-7-23 15:50:47 | 只看該作者

Re: 與日本德國最可怕的差距

關鍵是我們國家的封建影響太漫長了。到現在這些思想還隨處可見啊。這就是根本。
578#
發表于 2007-7-24 14:30:51 | 只看該作者

Re: 與日本德國最可怕的差距

單單講機械制造業的差距的話,只是因為一個歷史時間原因,人家發展多少年我們才多少年.
3 h& [* w: C7 q: d- ~+ K/ U起步晚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因.,
579#
發表于 2007-7-26 14:22:25 | 只看該作者

Re: 與日本德國最可怕的差距

  今天我終于也忍不住上來說幾句了!我是剛畢業的大學畢業生,現在在一家公司里面工作.公司是做水暖器材的,效益也不錯,但是公司所生產出來的質量真的很差.真的感覺國外先進的技術理念相差太多了
580#
發表于 2007-7-26 14:29:45 | 只看該作者

Re: 與日本德國最可怕的差距

   1、世界工廠不等于血汗工廠。有人把日本人比做螞蟻,但與吃苦耐勞的中國人相比,日本人差得遠。在中國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江浙一帶,有數不清的技術落后、產品雷同、管理松懈的家族式工廠,這些工廠技術低、效益差,唯一的優勢就是有螞蟻般吃苦耐勞、牛馬般順從的中國人在支撐,工人每天的工作時間長達10小時以上,住著簡陋的房子,過著最低級的生活,得不到基本的社會保障,如果以小時計算報酬,他們是全球工資最低的。一些計件取酬的工廠,工人們的勞動時間平均長達12小時以上,不被工頭逼著不肯休息。本人工作的企業有一些從事環境衛生的中國女工,她們一聲不吭、默默地、不停地每天勞作10小時以上,沒有人督促她們、也沒能人直接管理她們,只因為她們比其它工廠的衛生女工收入高一點點,她們就十分珍惜。當聽說她們能把收入的80%寄回家時沒有人不驚呀,以日本人的觀點看,她們余下的那點錢連維持生命最基本的消費都不足,何況她們還必須付房租水費。
, z: {. l* n( U; G) {9 N
  @4 J( a6 |: H% {6 e' z
, J8 D$ ~2 S0 [# L    2、沒有熟練的產業工人難以達到世界工廠的標準。在中國的南方、北方各大城市,大批勞動大軍等待著就業機會,但真正懂技術的熟練工人十分稀少,這是由于大部分中國工廠沒有長期計劃、缺乏技術支撐造成了,大量來自農村的工人們今年在這家工廠、明年到那家工廠,今年做鞋、明年做服裝,產業人員的流動性極大,沒有有效的組織管理,沒有基本的崗位培訓。同時由于工廠也缺乏長遠計劃,往往是什么好賣就一窩蜂似地造什么,工人的技術也必須隨著產品的更換而變更,大部分情況下,工廠會開除現有工人,然后到市場上重新招,這就造成絕大部分工人難以在一個技術工種上從事較長時間的,產業技能就無從提高。日本在技術開發上不占優勢,但有一支世界無可比擬的技術精湛的產業大軍,他們從事相關工作幾十年,他們靈巧的手造出了世界上最精密的產品,這雙靈巧的手在高等院校是教育不出來的,也不是短期培訓能達到的,而是多年磨練出來的,中國人有比日本人更靈巧的手,他們曾造出精美絕倫的工藝品,但現在中國工廠的就業模式沒有給他們磨煉雙手的舞臺,中國工人象流沙一樣今年在這明年在那流動,他們難以達到技術熟練所需的條件。; A8 T% {4 Q% @8 h

" D' o/ s: |/ e' u- q: c* }) m& H8 j, `+ Q: v. s' [
    3、沒有規模化的工廠難以達到世界工廠的標準。中國工廠大都規模小,制造相同產品的工廠比比皆是,如果以日本標準來衡量,這些工廠只能算作坊,達不到產業化的生產標準,在中國工廠最密集的珠江三角洲地區,全部工廠加起來的年產值只有日本一個大型企業的總產值。一樣的產品無數工廠分開來做,其結果是工廠開工不足、產品成本高,企業無多余資金進行技術開發,也無多余資金供養一支技術開發隊伍。同時由于勞動力成本低,企業也無意引進更先進的技術.5 ?- T( |/ t5 n1 P* L! T
' e4 @( M- n: V) ]1 P
    4、以低技術為主體的工廠難以達到世界工廠的標準。享譽世界的企業基本都有產品自主開發能力,能形成科研、生產、銷售、服務一條龍,而大部分中國工廠基本上是仿制或為別人代理生產,技術上受制于人,利潤最高的部分掌握在別人手中,中國的科研體系與生產體系品基本處于脫節狀態,產品開發能力低下,基本以仿制為主,自主開發的產品極少。
& a2 q& Z$ `! X1 H5 f" t' b1 J8 ?
3 @. F* P3 r$ a" F  j' [/ l, A# T) h7 ^" j) _2 }
    5、效益低下的管理方式難以達到世界工廠的標準。企業生產越是進步、對管理的要求越是嚴格,這是中國最缺乏的。中國工廠總數比日本多無數倍,但能生產成套設備的工廠很少,大部分設備都是從國外引進的,在中國各工廠可以看到,相對先進的設備、工藝要求高的部件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在這方面中國最缺的不是生產能力,而是對成套設備生產的組織管理能力,成套設備不同于規模生產的產品,一套生產流水線設備幾年也許只能賣一套,要想產生利潤,就必須把各相關材料、廠家、規格、標準等各種復雜因素進行綜合組織、象裝配鐘表一樣進行精確裝配,一個環節的管理錯亂就會造成成本增加、性能降低,而中國還缺乏這樣精確的組織管理能力,效率低下的國有企業的管理層基本上是政府官員式的管理方式,規模較小的工廠沒有這樣煅煉機會,我想,如果把空中客車飛機的生產放在中國、并由中國人來管理的話,那么造價會高很多。以我個人觀點看,中國不缺管理者,而是缺乏對管理者進行科學的選撥標準,大量無能、人格低下、好鉆空子、工于心技的無能之輩占著高薪管理者的位置,堵塞了優秀管理人員的發展空間。中國有世界上任何地方無可比擬的最能吃苦耐勞的人民,但缺乏技術熟練的產業工人;有世界最多的工廠,但沒有一家世界級規模的企業;能造成種類齊全的產品,但技術先進并自主開發的產品很少;有龐大的生產能力,但難以造出技術先進的成套生產設備。中國離世界工廠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在以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只能是一個初級產品加工基地,難以達到世界工廠的標準。
  k# d- ^# H8 z: E$ b% z2 p) q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3 11:07 , Processed in 0.06803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