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過德國的齒輪工藝圖紙,人家一般1--1.5M的齒輪磨齒余量為0.10--0.12mm之間,真是強啊!!% e9 W! p, A9 ~. C" { r7 S6 c
后來想想,其實國內好多生產廠家處于一種思維定勢中,套用人家的成熟工藝忽略了自我創新。從理論上來說,滾齒采用的是展成法,綜合精度達到9級問題不是很大,小模數齒輪也就0.02--0.03mm左右,熱處理條件好一點的用多用爐(用些容易變形的零件最好在前道工藝中預留工藝孔一類的),根據我們公司實測的數據熱處理后齒輪精度基本能保持10級以上,綜合誤差怎么都不會大于0.05mm。再用節圓夾具磨內孔并靠端面的方法修正前面的車加工及熱處理等誤差。加工時磨齒芯軸保證外圓跳動和端面跳動不大于0.005mm。這樣一來整個齒輪要加工主要只需考慮齒輪綜合誤差,磨齒芯軸誤差兩塊,算下來也就只要0.10mm的余量就可以把齒部完全磨出。
' p! P n9 d# }, W: Y! K目前如果解決節圓夾具問題之后還要考慮一個比較頭痛的問題,國產的蝸桿砂輪磨齒機在加工斜齒輪是主動面和被動面受力相差太大,經常產生單磨一邊現象,磨齒余量需適當放大一些。如果磨齒時采用的是成型磨的話(成型磨比蝸桿磨在累積控制上要差一點),0.10--0.12完全可以在工藝圖上自豪的標注:0.10-0.12mm的余量了。呵呵,或許你能更進一層,牛氣轟轟的表格0.08mm,哈哈,把人家德國人也干翻了,俺很是喜歡。; N* l# z' v9 C6 Y; h. [
寫道這兒的時候突然又先到,對齒形齒向修型的話應該可以再降0.01--0.02mm的余量,當然修的是鼓形齒。
' y3 m8 h& @' T: q% I反正這段時間俺就在做降低齒輪磨齒余量及降噪兩塊事,等最終的結果出來俺再來論壇上擺顯擺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