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來是裝甲兵工程學院的人。軍工重型裝備的確如徐濱士老先生所言,存在著很多問題。我很有體會。因為也許幾年后他要“再制造”的軍用重型裝備就是我們正在緊鑼密鼓的生產的那個大塊頭。" G8 p- K; Y7 O" B$ Y2 l4 O
從文章中看,這位老先生的貢獻有這么幾點:3 ~% X& K; q, ~
1、電刷鍍技術
' v- D f8 x" r# M! g6 x6 M; I" o2、大型機械不需解體就能現場局部維修。. E1 I" E% ]: @ d6 p
3、坦克履帶板換代新材料,延長了履帶壽命。
+ r6 R' ]: x* ~4、納米超音速等離子噴涂技術+ O) r8 h! l7 v* ?. s
5、創新了裝備全壽命周期模式1 O' G: T' R6 N8 A% w5 d4 c `) o
5 x9 |* ^) M: F; O
這位老先生的很大一部分成果是在表面工程上。有幸的是,我原來的老師有一位就是中國表面工程方面數一數二的專家。不過他是院長,給我們講的少,只是說過這么一件事:坦克表面未經處理,一下水很快會生銹,影響使用和壽命。用一種涂料涂上后,就可以在很長時間內部生銹,……。表面工程的確能解決一些零件的先天缺陷,但是,設計人員這塊的問題,那位老先生可能就沒什么辦法了。0 _' p, [& W6 t, O) J% w
4 e2 V) }: T/ [% P; b我們是軍企,在產的項目很多,都是機密。為什么要這么多任務呢?因為我們廠要養活包括退休人員在內的幾百號人。這對于一個年產值只有600多萬的軍企太難了。所以,廠長告訴我們,見到任務,就要像狗見到骨頭一樣! 能接的都要接,因為我們要賺錢。一個車間不到10個人,一個科研只有4個人。這樣的團隊,卻每年給廠里提供者上千萬的產值!
5 P% `- K+ e% I+ L- F5 I, w問我們怎么干的,車間的大門上現在還寫著06年加班的時間:早上8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我在辦公室,卻曾經在車間干到過 凌晨1點。技術人員就想磨房里的豆子,為了效益,為了生存,我們拼命榨取著自己的大腦。& s2 B) h, H3 ~8 ]
但是,我們都明白,即便再努力,把造出一輛車的周期從幾年縮短為3個月,不出錯是不可能的。為此,我們要不斷的反工,不斷的自責……最后,即便樣品成功了,設計上不合理的地方已經不再我們的考慮范圍內了。真的沒時間,沒經歷。現在我的同學要轉行,科研就剩下3個半人了。我們在硬扛著。) V$ w8 [) A" k# K
我知道,產品問題很多,維修方便性,零件的標準化,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們沒有經歷了……如果日后該產品出了問題,也希望能夠原諒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