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二天我寫了一篇《創新與翻新》的文章,說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老鷹社長問我:你自己做得怎么樣?那么我說來說說我自己:
我對民族工業還是情有獨鐘的,我家便用的家電商品基本上都是“海爾”“海信”“TCL”這類國產名牌。就是其他的商品我可以不用國外的就不用國外的,因為我們的產品好為什么要去用別人的呢?我們可以欣賞別人優秀的東西,但并不一定要去使用他們的東西,如果國人都有一個品牌意識(特別是制造行業)那么國家的優質商品就會不斷地進入國際市場。反之則永遠落后于人家。
本人所在的公司,光“發明專利”僅三年就得到了六項之多,“實用新型專利”就不去說了。為了使產品達到優質,我們不斷地精益求精,以前我們做過一件商品,投放市場后,得到的反應非常強烈,但大多是說問題。于是我們僅銷出幾臺,就沒有再銷售,一直在想辦法改良,光這一項損失就是幾十萬元。一晃五年過去了,我們還沒有找到理想的解決方案,我們就沒有再把剩余的產品馬馬虎虎地重新投放市場,以求減少自己的損失。為顧客負責是我們的責任!
但是現在同類產品已經非常之多,這些產品犯著我們犯過的錯誤,可他們一直在銷售著,他們有的在我們的基礎上略加修改,又申請報了專利,有的用其他方法,只要不與我們的專利沖突就行,就是沒有一家能超越我們的,我們是多么地希望有人可以超過我們呀!那樣我們也就可以找到解決目前我們解決不了的困難。做機械,難難就難在沒有人能不斷突破原有的框框,一直在遁規道矩地走著前人走過的路,打破框框,中國的機械之路才會越走越寬。
附件: |